⑴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等級是什麼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十個等級,分別為十級、九級、八級、七級、六級、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依次對應公務員的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十個職級。
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事業管理崗職員與公務員的區別
同樣的級別,事業單位管理崗職員與公務員存在明顯的區別:
一是待遇區別。事業編制沒有車補和十三薪,年終績效往往也不如公務員,因此整體收入比公務員要低一截。以正科為例,本地事業編一年全包將將十萬,而公務員可以到11-12萬。
二是晉升區別。公務員本身領導職數就比事業編多,因而晉升相對更容易,更何況,公務員還有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加持。由於晉升天花板太低太明顯,事業管理崗過去一直被認為是最吃虧的崗位,所幸事業單位管理崗職員等級晉升制度來了,在縣以下事業單位客觀上提高了管理崗的晉升空間。
⑵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幾個級別
01崗位等級設置
在事業單位中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主要包括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職員。每一個崗位的等級對應的都是相應的行政職務,分別享受不同的工資待遇。在事業單位中管理崗也就是管理的人員,是作為事業單位中的領導幹部來培養的。事業單位實行的是職員的等級管理制度,而公務員卻不一樣,實行的是級別管理制度,比如說副科級、正科級、正廳級等。
02等級職務對照
1、一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部級,工作的崗位主要集中在中央機構,比如新華社、廣播電視總台、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都是正部級事業單位。
2、二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部級,崗位分布主要也集中在中央機構,比如經濟日報、光明日報、求是雜志社、中國日報、科技日報等。
3、三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廳級,這一類職工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在中央、省市自治區都有不少類似的單位,比如說價格認證中心、國家信息中心、國家投資項目評審中心等。
4、四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廳級,這一類職員在中央和省級層面的崗位比較多,在省級層面更多一些,包括農業農村廳下屬的農科院、發改委下屬的水庫移民中心等都是副廳級規格的四級職員。
5、五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處級,在中央和省級層面都有這類崗位,地市一級也是比較常見的。比如說地市級的日報社、廣播電視台、不動產中心等。
6、六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處級,這類職工在事業單位中是比較普遍的,在地市級以上的很多行政機關都有這個職工的下屬事業單位。
7、七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正科級,在事業單位中六級以下職工就可以算的上是基層幹部了,特別是在地市級以上的單位。
8、八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副科級,在中央、省、市、縣這四級事業單位中,八級職工是最普遍的事業單位領導,也是最底層的事業單位領導幹部。
9、九級職工:對應公務員中的科員,專科以上學歷進入事業單位走管理崗路線,最開始就是九級職員。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幾個級別
⑶ 事業單位管理崗各個學歷怎樣定級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為十級到一級十個崗位層次,其中十級未管理崗的最低級別,以此類推,一級是管理崗的最高級別。每個崗位等級在國家工資中對應不同的崗位工資,一到十級的崗位工作,然後還根據個人的工齡確定個人的薪級工資。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薪級工作從1級到65級,其中1級為最低,65級為最高的級別。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國家工資的構成就是崗位工資(一到十級)+薪級工資(一到六十五級)構成。
⑷ 新入職事業編制定級定檔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列入參照管理范圍,應當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一)具有法律、法規授權的公共事務管理職能;(二)使用事業編制,並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崗位設置方案可按照第二十五條的許可權申請變更:
(一)事業單位出現分立、合並,須對本單位的崗位進行重新設置的;
(二)根據上級或同級機構編制部門的正式文件,增減機構編制的;
(三)按照業務發展和實際情況,為完成工作任務確需變更崗位設置的。
⑸ 事業單位管理崗怎麼分級
謝邀!中公教育很高興能為您解答疑問~
(一)管理崗位等級設置
1.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許可權確定。
2.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3.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設置事業單位各等級管理崗位的職員數量。
(二)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設置
1.專業技術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等因素,根據現行專業技術職務管理有關規定和行業指導意見確定。
2.專業技術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不區分正副高的,暫按現行專業技術職務有關規定執行,具體改革辦法結合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3.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以及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根據地區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和行業特點,以及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實行不同的結構比例控制。
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為1:3:6。
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
4.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總結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優化結構、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區、本部門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以及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結構比例控制的標准和辦法。各級人事部門及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要嚴格控制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嚴格控制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的總量,事業單位要嚴格執行核準的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記得關注我
⑹ 事業單位走管理崗,怎麼晉級
事業單位管理崗的晉升就是提撥任用,是嚴格按領導幹部選撥任用的規定程序進行的。
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人高到低分為10級,管理崗位的級別與公務員的級別也是相對應的。一級管理崗位對應正部級、二級管理崗位對應副部級、三級管理崗位對應正廳級、四級管理崗位對應副級、五級管理崗位對應正縣級、六級管理崗位對應副縣級、七級管理崗位對應正科級、八級管理崗位對應副科級、九級管理崗位對應科員級、十級管理崗位對應辦事員。事業單位每個管理崗位的晉升有嚴格的編制職數和任職要求的規定,在晉升時也嚴格按照領導幹部提撥任用的相關規定的程序進行考核和任用。
3、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晉升必須嚴格按領導幹部選撥任用的程序進行考核。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晉升與公務的晉升的程序是一們的,都要通過動議、民主推薦、民主測評、重點談話、公告公示等程序。在這些程序中,如果有一個程序出現問題,考核就會補終止,因此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晉升也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程序。
⑺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等級劃分標准
事業單位管理崗為主要劃分為1-10個等級,分別為十級、九級、八級、七級、六級、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依次對應公務員的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十個職級。其中10級是最低的等級,1級對應的是最高的等級,職級也是最高,以前的崗位等級就對應著相應的職級,這樣很多人在工作年限到達後但是因為無法升職導致等級也不能升,所以國家出台了相關的政策,關於事業單位管理崗等級晉升制度。
免費領取考試資料
事業單位管理崗等級晉升制度相關內容
適用的對象:
1、適用對象工作單位必須是縣級行政區劃內(包括城區、縣級市、市轄區)的事業單位;
2、適用對象工作崗位必須是縣以下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職員,專技人員和工勤人員不在這個適用范圍內。
具體怎麼實施
之前事業單位管理崗只有職務晉升這一種方式,只有晉升了職務,其等級才能相應的晉升,但是管理崗的職務一般是很少的,這就導致很多滿足等級晉升的卻沒辦法晉升,所以事業單位等級晉升就是讓符合條件的員工也可以晉升等級,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這就打破了管理崗的晉升天花板,對管理崗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
晉升有職數限制嗎
這種晉升時有職數限制的,因為這個政策是為了提高大家工作的積極性,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晉升的,是一種競爭的機制,同時也不是無限制晉升,升到一定的等級後就不能再升了。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等級劃分標准
⑻ 事業編管理崗位等級是什麼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分為十個等級,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基層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晉升十分困難,渠道也比較狹窄,只能在事業單位中打轉。參加工作為十級,對應辦事員,實習期滿為九級,對應科員,按學歷不同,實習期長短也不一樣。許多基層管理人員,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在九級、八級管理崗位打轉。
甚至連八級都很難提升,更不用說七級以上了。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崗位較少,中高級管理崗位更少,只有極少部分事業人員可以通過提拔晉升到更高級別的管理崗位。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晉升,和黨政部門一樣,都是按等級進行晉升。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三類。按規定,醫院、中小學校等以專業技術崗位為主的事業單位,被稱為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設置不能超過15%,而承擔管理職能為主的管理類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設置一般為50%。
管理崗位等級設置
1、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許可權確定。
2、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3、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設置事業單位各等級管理崗位的職員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