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包頭事業單位改革是什麼意思

包頭事業單位改革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8-02 01:13:24

㈠ 事業單位改革到底是什麼意思

事業單位改革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關鍵要從體制機制入手,轉變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調整和規范政事關系。2011年4月初,中央已經確定了一張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時間表,共涉及到超過126萬個機構,4000餘萬人。該表預計到2015年,中國將在清理規范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到2020年,中國將形成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發布。

事業單位是我國特殊國情下的特殊產物,它雖然有別於國外的非政府組織(NGO)和所謂的非營利組織(NPO),但是又同它們有著一定的聯系。根據1998年國務院發布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定義,事業單位是指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我國的事業單位就其定位而言,主要具備以下特徵:

服務性
事業單位主要分布在科、教、文、衛等領域,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系統。如教育事業單位,主要功能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勞動者和各方面所需要的人才;衛生事業單位,主要功能是保障公民的身體健康,使其享受良好的醫療服務,等等。缺乏這些服務支持,或服務支持系統不健全,生產力發展就會受到制約,並影響社會穩定。經濟愈發展,社會愈進步,對服務功能的要求標准也愈高,范圍也愈大。服務性,是事業單位最簡明的特徵。

公益性
公益性,是由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和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決定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但在一些領域,某些產品或服務,不能或無法由市場來提供,如教育、衛生、基礎研究、市場管理等。為了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就要由政府組織、管理或委託社會公共服務機構從事社會公共產品的生產,以滿足社會發展和公眾的需求。我國的事業單位大都分布在公益性領域中,主要從事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有的雖然也從事某些物質產品的生產,但多數不屬於競爭性生產經營活動,不以營利為目的。

知識密集性
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性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的主要手段。雖然事業單位主要不從事物質產品的生產,但由於其在科技文化領域的地位,對社會進步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
總之,事業單位作為非政府、非企業組織,有著政府機構和營利性市場主體所不具備的優點。由此可見,改革後的中國事業單位應當是主要從事社會事業和公益事業的獨立於政府和企業之外的非營利組織。其基本特點是:非政府(也非「二政府」);非企業(也非准企業);非營利(也非變相營利)。

㈡ 事業單位改革內容是什麼

事業單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公益服務的主要載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有統計表明,我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共計3000多萬正式職工中,教育、衛生和農技服務從業人員三項相加,占總人數的3/4,其中教育系統人員即達到一半左右,另有900萬離退休人員,總數超過4000萬人。
來自高層的判斷認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一,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監督管理薄弱。改革政策會陸續在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更新,請點擊查看 江西中公事業單位欄目。

㈢ 事業單位改革與改制有什麼區別

事業單位改革的內涵比較豐富,像幾年前的聘用制度改革,崗位設置改革和現在正在推進的分類改革,說不定以後還將有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等其他方面,總之所有有關事業單位的改革都屬於事業單位改革。事業單位的改制通常說的是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或轉為社會組織。

㈣ 包頭事業編制

假的。事業編制不是要凍結。你現在考上事業單位,照樣是事業編制。
只是現在事業單位要參公,意思就是現在要進行編制改革。
現在的事業單位,內蒙給了兩個方向,要麼參公成為行政編制,要麼成為企業。
所以說事業編制不是被凍結,是要改制。
如果你現在考上事業單位並有編制,那麼如果你考上的事業單位以後參公,那就變成行政編制,如果考上的事業單位變為企業,那就成為職工。

㈤ 事業單位改革具體內容是什麼啊

此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及方向:
一是先將現有的事業單位性質確定下來(共分三類,行政執法類、公益服務類、經營類事業單位);
二是根據分類情況,制定不同的改革方案;
行政執法類事業單位去向:
一是成立行政單位;
二是劃歸到某行政單位成為其內設科室;
三是公益類還是成為公益服務類事業單位,只是要加強公益服務性質;
四是經營類事業單位全部轉企成立公司;
五是教育部門作為公益性單位,改革的內容不多,只是現在叫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改革後叫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㈥ 事業單位改革,到底怎麼個意思啊 我想知道,我是教育局的事業編制人員,今後有機會轉成公務員么

央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完成 僅數家劃入政府序列
事業單位被劃分為三類:「參照公務員類」,即承擔政府職能的事業單位劃入政府序列;「自收自支」類,即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將被推向市場;「財政補貼」類即公益性事業單位,將從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和機構編制等方面推進,採取「管辦分離」等辦法完善治理結構。
「這三個類別,其實是按照社會功能來劃分的。說白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就是將承擔行政職能的變為行政機構;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轉為企業,推向市場;保留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這種改革可以形象地概括為『甩掉兩頭、留下中間(中堅)』」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宋世明說。
你可以自己對照一下屬於哪類。

㈦ 我剛考了包頭市的事業編,聽說事業單位要改革,請問有什麼影響

如果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就沒有問題,自收自支事業有可能改企業。

㈧ 事業單位的機構改革指的是什麼

事業單位的機構改革指的是(除行政單位、參公單位、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外的所有事業單位,重點又是事業單位中具有行政職能的單位和經營性質單位)。供參考。

㈨ 事業編制改革是什麼意思啊

編制改革有三種類型:一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二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三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首先,行政事業單位,也就是具有行政執法和行政保障等管理職能的部門(如:林業、環保、質量監督等),且執法所得上繳財政,以及純公益性事業單位,(如:高校、中小學、政府部門的後勤服務中心、信息中心、慈善機構等)沒有收入靠財政全額撥款的,就屬於第一類。其次,准公益性事業單位,也就是70%以上財源是靠上級政府財政撥款(如:水利、畜牧、廣播、文化),所從事工作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公益性較強多半不是以經濟利益為目的屬於第二類。再次,半公益事業單位就是那些帶有盈利性質的單位,典型的醫院,雖然有公益性,但從其自身的經營目的出發多半帶有盈利性,資金來源多為自收自支,財政上不過多干預。為第三類
根據以上劃分來確定編制改革,那麼第一、二類的編制不變,仍然屬於事業編制。第三類推行自收自支,說白了也就是實行企業模式。脫離財政供養。

閱讀全文

與包頭事業單位改革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延遲的幸福感 瀏覽:600
什麼軟體聽故事睡覺 瀏覽:754
一個女人有一段失敗的婚姻怎麼辦 瀏覽:755
婚姻里你做過多少違心的事 瀏覽:770
長江流域形成了什麼經濟帶 瀏覽:137
黑牛山有什麼故事 瀏覽:937
健康損害費是什麼意思 瀏覽:750
蟲爾摩斯和美女法醫哪個好 瀏覽:381
錯過愛情英文怎麼說 瀏覽:755
愛孩子的故事怎麼寫 瀏覽:774
妹妹去哪裡玩好幸福 瀏覽:772
湖南健康碼申訴要多久 瀏覽:193
青海大專生事業單位職務有哪些 瀏覽:427
潮汕故事節目有哪些 瀏覽:459
農村經濟體改革最先在哪裡進行 瀏覽:256
俄羅斯人的美女有哪些 瀏覽:989
講不出的故事有多少字 瀏覽:981
沅江事業單位面試完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459
愛情山在哪裡原唱 瀏覽:510
事業單位無職務的人員怎麼稱呼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