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編如何分類
1、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按編制類型來分,可以分為全額事業單位、差額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其中全額是指人員經費、工資福利等由財政全額供養的單位,差額單位和自收自支單位都具備一部分或者全部的生產經營職能,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自給。在事業單位改革中,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要進行轉型,將承擔的公益服務職能,整合到其他事業單位,將承擔的生產經營、收費、中介等職能,推向社會,參與市場自由競爭。《機構編製法》頒布之後,除法律規定的編制類型外,不允許使用自收自支、自定、自籌類編制。
2、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規定的分類,事業單位可以分為行政類事業單位、公益類事業單位、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行政類事業單位,是指完全、主要或者部分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目前省市縣三級此類事業單位正在改革,要求將其承擔的行政職能,全部劃歸行政機關行使,承擔的公益服務職能保留,按其職能性質進行整合。
公益類事業單位,又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改革要求,將其承擔的生產經營、中介、收費等職能剝離,改制為企業運營,將其承擔的公益服務職能進行整合。今後,事業單位實行政事分開、政企分開、管辦分離,只承擔公益服務職能。
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是指其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可以由市場代替。這類事業單位全面改企,機構撤銷,使用的事業單位收回統籌使用,自收自支和自定自籌類編制撤銷。正式職工和退役軍人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任職,人事代理、合同工、勞務派遣工等合同制管理人員自主擇業。
3、按管理許可權劃分,事業單位又可以分為黨委直屬事業單位、政府直屬事業單位、行政部門下屬的事業單位,以及行政部門的內設機構、事業單位的下屬事業單位等。
4、按級別不同,又可以分為省直、市直、縣直事業單位,鄉鎮的七站八所等。
5、按財政狀況,還可以分為財政獨立的事業單位,財政未獨立的事業單位。
6、按是否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又可以分為法人事業單位,非法人事業單位。
7、事業單位受機構個數和職能限制,各地成立的事業單位中,省、市級別的基本相似,縣區比較復雜,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單獨成立,有的職能整合成立綜合中心,並不要求一一對應。
更多信息,請搜索日照中公教育網站查看
❷ 一類事業單位和二類事業單位有什麼不同
1、職能(收費職能)
一類事業單位完全沒有收費職能,不具備收取費用和從事經營活動的資格。二類事業單位則是全部或者部分具備收費職能,可以收取服務費用。
2、財政供給方式
一類事業單位由財政全額供給。二類事業單位由財政差額供給。
3、參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一類事業單位一般大多數單位都參公。二類事業單位則是全部不參公。
按社會功能分類
(1)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即從事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事業單位。例:城管監察、環境監察、土地監察等。
(2)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即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或者為政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國家保證經費,不再從事經營活動。可具體劃分為兩個小類。
公益一類。即從事關系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衛生、經濟社會秩序和公民基本社會權利的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例:圖書館、博物館、環境監測站、水文站等。
公益二類。即面向全社會提供涉及人民群眾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服務,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例:職技校、衛生服務站等。
❸ 一類事業單位和二類的區別是什麼
一類事業單位和二類的區別是:
1、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不同。
一類事業單位基本都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二類事業單位並不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
2、收費職能不同。
一類事業單位收費只能不具備。二類事業單位只有部分的收費職能。
3、財政供給方式不同。
一類事業單位屬於財政全額供給。二類事業單位屬於財政差額供給。
一類和二類事業單位的部門有:
1、一類事業單位包括:中小學、聾啞學校、行政學院、社會主義學院、考試院、科教所、公共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紀念館、烈士陵園、科技館,情報所、體彩中心、福彩中心、疾控中心、防疫站、福利院、血戰、救助站、鄉鎮衛生院、法律援助中心、婚姻登記所等。
2、二類事業單位包括:普通高中、高職高專、高校、電大、老年大學,幼兒園、文化宮、公園、體育館、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公立醫院等。
❹ 一類和二類事業編待遇是什麼
財政撥款上的區別:
一類和二類事業單位,其實也被稱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顧名思義,全額撥款即事業單位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差額撥款即事業單位所需的事業經費只有部分由國家預算撥款。
財政撥款上的差別,主要是因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基本不從事經營活動,以公益服務為主,比如公共圖書館、義務教育、特殊教育學校等事業單位。
而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既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但也會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比如一些高等的教育機構,非營利醫療機構等都屬於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薪資待遇上的區別:
通俗來講,一類由於自己不開放經營活動,所以薪資結構固定;二類有自營活動,收入狀況與單位經營狀況掛鉤,挑戰更大。但無論是哪個,只要是事業單位,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也都還算不錯。
事業單位一類二類:
一類指的是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單位或機構。
屬於一類的事業單位業務活動的宗旨目標和內容、分配的方式和標准等由國家確定,不具有收取費用和從事運營行為的資格,其經費需由國家財政予以支撐,即是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其工資由政府財政統一發放,收入固定。
二類指的是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機構、非營利醫療機構等。
這一類事業單位屬於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單位工資由單位和政府財政共同承擔,有一些效益比較好的事業單位,待遇也會相對好一些,收入也高一些。
❺ 一二三類事業編有什麼區別
一類事業編制:是指由國家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相對穩定待遇好。沒有轉企的危險,一般是國家的公益福利單位 。對那些承擔行政職能且需要回歸政府機構事業單位,也應考慮與人事制度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二類事業編制:是國家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國家財政只對這類的單位部分進行撥款。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屬於"事企不分",改革目標是逐步轉為企業,走向市場。
三類事業編制:主要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改革目標是整合資源,強化公益屬性,加強政府監管。據統計,目前中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在3千萬正式職工中,教育、衛生和農技服務從業人員三項相加,占總人數的3/4,其中教育系統人員即達到一半左右。可見,科教文衛是中國事業單位的主體。
三類事業是指將政府的事業單位分成3類。
❻ 事業單位中的一類二類和三類有什麼不同@中公教育
目前事業單位的分類主要有三大類:公益性、准公益性、經營性。
我國的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各級黨政機關,教科文衛,以及新聞出版、體育、環境監測、城市建設等等,此外,還有一些機關的附屬機構和法律服務所等。
第二類是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屬於「事企不分」,改革目標是逐步轉為企業,走向市場。第三類是主要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改革目標是整合資源,強化公益屬性,加強政府監管。據統計,目前中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在3千萬正式職工中,教育、衛生和農技服務從業人員三項相加,占總人數的3/4,其中教育系統人員即達到一半左右。可見,科教文衛是中國事業單位的主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指出,通過分類改革,事業單位將回歸公益性質,以後的事業單位將主要以公益性事業單位為主。
❼ 事業單位管理類職位分設一級事業單位和二級事業單位是什麼意思二者有何區別謝謝
摘要 一類事業單位和二類事業單位的區別:
❽ 一類事業編制是什麼意思
一類事業編制 是指由國家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相對穩定待遇好 沒有轉企的危險 一般是國家的公益福利單位 比如說 老年大學 社會福利院等等 第二類就是國家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國家財政只對這類的單位部分進行撥款 第三類的就是自負盈虧的事業單位 也是三類中最差的一種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