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是哪些

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是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29 15:54:24

① 事業單位都有什麼分類

你好,中公小林解析:事業單位劃分三大類別,分別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從事公益服務。1、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是指承擔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職能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逐步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比如城管監察、環境監測、土地監察等。2、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是指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可以由市場資源配置、不承擔公益服務職責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要逐步轉為企業或撤銷。比如研究所,出版社等。3、而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是指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和為機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改革後,只有這類單位將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比如教育局,醫療機構等。

② 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有哪些

行政事業單位:一、是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統稱;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其履行的是執法監督和社會一些管理職能。如部門所屬的執法監督、監管機構等。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財政部門撥款發工資,一般是全額財政撥款。

行政事業單位:

一、是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統稱,因為中國特有的政治體制,經常是行政和事業單位不分家,很多政府部門如房管局、規劃局等,有的地區是行政單位,但有的地區是事業單位,所以老百姓統稱政府部門為行政事業單位,很多地方政府發文也以此為統稱,如區屬行政事業單位、縣屬行政事業單位等。

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其履行的是執法監督和社會一些管理職能,如部門所屬的執法監督、監管機構等。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財政部門撥款發工資,一般是全額財政撥款。

(2)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是哪些擴展閱讀:

1.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表按時間可劃分為旬報、月報和年報(即決算);

2. 按編報單位可劃分為財政總預算會計報表和單位會計報表;

3. 按內容劃分,一般包括資產負債表(靜態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預算執行情況表、收入支出表(動態表,反映會計期間的收、支、余狀況)、附表及說明書等。附表一般作為報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細內容或未列入報表中的重要經濟業務活動或基礎材料;

4. 說明書是對報表中某些事項的補充及情況說明。

③ 行政事業單位職能是什麼

行政單位的職能:履行國家政府的政府管理、服務職能(如:公檢法、工商、稅務、海關、水務等等)
事業單位的職能:履行由國家負責的社會事業的工作機構的服務管理職能(如:公辦學校、環衛等等)

④ 中央認定哪些是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

1.職權性事業單位,即根據憲法和有關組織法的規定,
應當作為行政機構,其上級部門也是行政機構,但因受本級行政機構數額和行政編制數量的限制,被列為事業單位,我們俗稱為「事業局」,如有些地方的知識產權局、測繪局。
2.授權性事業單位,根據《指導意見》指的是有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授權行使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我們對授權性事業單位的認定,主要是進行三個層次的判斷,一是承擔的職能是行政職能;二是承擔的行政職能有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授權;三是授權明確指向了事業單位。法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規,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指導意見》將其確定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排除在外。根據《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行政法規的名稱通常為「條例、規定、辦法」,也就是說除此以外的任何形式的規范性文件都沒有授權地位,包括地方性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

⑤ 事業單位分類有哪些

事業單位劃分三大類別,分別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從事公益服務。

事業單位是指為了社會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並以非盈利性為主的社會服務組織。同時部分事業單位也同時是行使行政職權的組織。



性質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⑥ 中央認定哪些是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

1.職權性事業單位,即根據憲法和有關組織法的規定,
應當作為行政機構,其上級部門也是行政機構,但因受本級行政機構數額和行政編制數量的限制,被列為事業單位,我們俗稱為「事業局」,如有些地方的知識產權局、測繪局。
2.授權性事業單位,根據《指導意見》指的是有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授權行使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我們對授權性事業單位的認定,主要是進行三個層次的判斷,一是承擔的職能是行政職能;二是承擔的行政職能有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政策授權;三是授權明確指向了事業單位。法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規,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指導意見》將其確定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排除在外。根據《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行政法規的名稱通常為「條例、規定、辦法」,也就是說除此以外的任何形式的規范性文件都沒有授權地位,包括地方性法規、地方規章、部門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

⑦ 事業單位各部門的具體職能是什麼

生產經營性事業單位——以營利為主要目的,面向市場從事生產經營,提供科研開發、勘察設計或中介服務活動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如研究所、設計院、會計或律師事務所等。

從改革和發展角度看,其趨勢是要轉企改制、走向市場,退出事業單位序列。從經費來源看,屬自收自支型,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從管理模式看,生產經營型事業單位本質上屬於進行事業單位登記的 「企業」,它同時具有事業法人和企業法人雙重身份,既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管理,也接受社會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且無須地方財政直接撥款。

社會公益性事業單位——為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長遠利益舉辦的、面向社會提供公益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功能特點劃分為三種類別。

公益一類:承擔政府規定的社會公益性服務任務,面向社會無償提供公益服務,不能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如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等機構。

公益二類: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等。

公益三類:業務活動具有公益屬性,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過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如廣播電視、黨報、黨刊等機構。

行政管理性事業單位——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其履行的是執法監督和社會一些管理職能,如部門所屬的執法監督、監管機構等。

了解更多:事業單位職能

⑧ 哪些事業單位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行政事業單位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組織,經濟,文化建設,維護社會治安的單位,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檢察機關和其他主管部門,政黨和組織,如預算管理實施。

⑨ 事業單位是指什麼單位

01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二)按照經費來源劃分
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差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
1、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指全部支出由國家財政撥款,收入全部上繳國家財政的事業單位。例如:學校。
2、差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指首先用自身的收入抵補支出,不足部分由財政撥款其列入國家預算的僅僅是自身收支之間的差額數的事業單位。例如:醫院。
3、自收自支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指支出由自己解決,收入由自己支配,收入不納入國家財政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預算管理單位也可以稱為企業化管理單位。

⑩ 事業單位改革中,哪些單位屬於承擔行政職能的單位

事業單位改革中,屬於承擔行政職能的單位:

1、公路管理局、流域管理局、航道局等:授權性行政主體,根據法律法規授權和中央有關政策規定行使行政職權的事業單位;

2、房地產管理局、旅遊局、水利局、科技局等:職權性行政主體,根據憲法和有關組織法的規定,應當作為行政機構,其上級機構或同類機構也是行政機構,因受行政機構和編制數額限制列為事業單位的機構;

3、勞動監察大隊、城市監察大隊、水政監察大隊等:無法律法規授權而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4、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氣象局、地震局等:擁有獨立的行政主體地位,直接代表政府獨立承擔某領域內行政職能,不向政府部門負責,而是直接向行政首長負責。

(10)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是哪些擴展閱讀:

政府職能也叫行政職能,是指行政主體作為國家管理的執法機關,在依法對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時應承擔的職責和所具有的功能。它體現著公共行政活動的基本內容和方向,是公共行政本質的反應。

1、政府職能依據

公共利益和需求直接相關的公共產品是指公共享有的消費品,如國防、大型基礎設施等。

公共產品的基本特徵是消費的非競爭性非排他性,非競爭性是指一個消費者對一種公共產品的消費不影響其他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消費和使用;非排他性是指公眾的任何一員都不能被排除在對該公共產品的消費之外,都可以享受這種產品。

2、政府職能屬性

(1)公共性。政府職能涉及到國家大量日常公共事務的處理,根本目的是為所有社會群體和階層提供普遍的、公平的、高質量的公共服務。

(2)法定性。政府職能的法定性是指政府的一切活動都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進行,憲法和法律規定了一國政府職能的邊界,使公共行政有法可循。

(3)執行性。政府作為貫徹和執行國家意志的機關,其職能具有明顯的執行性。

(4)強制性。政府職能的強制性是指其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行政相對人不得阻礙政府職能的正常行使。

(5)動態性。政府職能始終是變化的,取決於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動態性、政府與社會關系的力量對比以及政府與自然界的關系演變。

(6)擴張性。政府職能的擴張性是指隨著現代社會中公共事務、公共問題日益增多且日益復雜,公眾需求的日益個性化、多樣化,政府承擔了越來越多的職能,並逐漸擴展至社會各層面。

閱讀全文

與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是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將相之間有哪些故事 瀏覽:848
幸福樹一米高買回來怎麼進盆 瀏覽:491
事業人員離崗多少歲 瀏覽:727
垃圾婚姻是怎麼造成的 瀏覽:544
美女晚上去酒店見客戶怎麼辦 瀏覽:249
婚姻宮有沖是什麼意思 瀏覽:352
李邕有哪些關於書法的故事 瀏覽:700
什麼是膚白貌美的氣質美女 瀏覽:752
范冰冰哪個經濟公司好 瀏覽:161
離不了的婚姻怎麼破僵局 瀏覽:157
你想要的幸福到來是什麼歌 瀏覽:336
怎麼誇中年男人的事業 瀏覽:429
哪裡可以看直播愛情公寓 瀏覽:263
東莞健康證是什麼樣的圖片 瀏覽:973
如何贊美養老事業 瀏覽:895
疫情健康包是什麼 瀏覽:270
有多少出軌的婚姻會幸福如初 瀏覽:212
海東樂都哪裡有美女 瀏覽:246
濰坊婚姻律師哪裡找 瀏覽:594
遇見幸福中飛機出事多少集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