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指什麼
五險一金就是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五險」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就是人們常說的社保,「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險行政爭議處理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的社會保險行政爭議,是指經辦機構在依照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經辦社會保險事務過程中,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爭議。本辦法所稱的經辦機構,是指法律、法規授權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專門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事務的工作機構。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五險一金屬於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應享受的福利待遇,屬於國家明文規定的內容。從權利屬性上來說,屬於我國公民所享有的社會物質幫助權。在事業單位工作者可主張該權利。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個人繳費費率為8%;
2、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2%;
3、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2%,個人不繳費;
4、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8%,個人不繳費;
5、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繳費比例為1%;
6、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各為12%。
各地的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費政策是不一樣的,具體的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可以向當地的社保局或者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咨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B. 事業單位都交什麼保險
摘要 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0%,你自己繳納8%;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8%,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你自己繳納1%;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住房公積金:單位自行確定5%-12%是免稅范圍最高不得超過20%。
C. 事業單位保險有哪些
法律分析:五險一金就是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五險是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就是人們常說的社保,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D. 單位的六險一金都是什麼 具體點。
六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
第六險,指補充醫療險補充醫療保險是相對於基本醫療保險而言的,包括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社會互助和社區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是基本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也是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險是企業根據實際需求給員工購買的其他保險,既可能是有商業保險性質的補充型社會保險,也可能是商業保險。比如工作內容有一定危險的公司會給員工多買一個人身意外險,服務業公司會為員工額外補充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網約專車業會多購買一個僱主責任險,事業單位會更多地購買補充醫療險。
最常見的第六險就是補充醫療——補充醫療保險是相對於基本醫療保險而言的,包括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社會互助和社區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是基本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也是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險如商業醫療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等五險有著基本屬性的不同。強制性社會醫療保險等五險是公益性福利事業,帶有強制性,各類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參保。而商業性醫療保險等第六險,一般都屬於商業性質,不帶有強制性。
E. 現在企業一般給員工買的五險是哪五險
你好,五險分別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F. 事業單位有哪些保險
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是分了市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和補充養老保險;
而企業的養老保險分為基本養老保險、農民工養老保險、還有其他的。
15年那種我們一般說的都是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和事業單位都有)。
改制後,企業的和事業的基本養老保險在享受待遇上無太大差別(就是領退休金的條件上)
我所在的城市,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繳納比例上,市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是個人繳納工資的3%,事業單位繳納25%,而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個人承擔工資的8%,企業承擔工資的20%。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G. 公務員都交哪些險
法律分析:公務員具體的社會五險一金分別是: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即國家機關、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
公務員除了固定工資待遇,休假,就是扣除醫保和住房公積金,醫保裡面有生育險。
我國現行公務員保險制度是建國後以單項法規的形式逐步建立起來的。主要有:生育保險制度、養老保險制度、疾病保險制度、傷殘保險制度和死亡保險制度。
公務員保險制度是指國家通過立法程序所建立的,對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的公務員給予物質幫助的制度。 公務員的保險制度與公務員的福利制度一樣,都是個人消費品分配的一種輔助形式,都是公務員的一種受法律保護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七十四條 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公務員工資應當按時足額發放。
第七十六條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福利待遇。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公務員的福利待遇公務員實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休假。公務員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休。
第七十八條 任何機關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自行更改公務員工資、福利、保險政策,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公務員的工資、福利、保險待遇。任何機關不得扣減或者拖欠公務員的工資。
第七十九條 公務員工資、公務員福利、保險、退休金以及錄用、培訓、獎勵、辭退等所需經費,應當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