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母親為什麼總是這么悲情,老說她命苦
母親總是很悲情,老說他的命很苦,是因為你的母親一輩子都過得很辛苦很累才會抱怨,是希望你長大以後可以多孝順你的母親,懂得感恩,多關心你的母親一點,你的母親就會覺得更開心的把你養大不容易的確很辛苦,要懂得感恩,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你媽常報怨她很辛苦,說都是為了你。你媽說的沒錯,她所有辛苦的根源完全是你,為你的衣食住行操勞,為你的學業、健康、品行及成長操心,可以說你是她的精神支柱。這也是常言道天下父母偉大的原因所在。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如果是單親家庭的話,在家又是爸又是媽的照顧你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長;同時還要在外工作,賺取生存下去的錢財。人的身體始終是肉體做的,不是冷冰冰的鋼鐵,長期超限勞作,疲勞辛苦都是小事,形成慢性病痛才壞了。
至於母親把她的希望強加在你身上,這樣說有點過分。這是寄託而不是強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願,總希望下一代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自己更出色更有出息。從這里可以看出你母親是個要強自尊而又自強的人。有這樣的人在身邊幫助,你還不知所措了。真不知說什麼好。
你應該怎麼做呢?
你要學會懂事,學會理解和尊重媽媽,並竭盡所能地幫助和寬慰她。盡量不要做什麼給媽添堵的事情。媽媽看你如此懂道理,心情舒暢,做工也就不覺得辛苦了。當然,你還可以把自已的想法告訴你媽,勸告她不要給自己和你太大壓力,一切順其自然就好,生活快樂就好。
❷ 劉濤說職場媽媽應該被尊重,為何產後的女性在職場依舊很難立足
劉濤在一個綜藝節目上呼籲大家關愛職場的媽媽,並且他認為職場的媽媽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應該被歧視和被偏見。其實他這樣的說法是非常的讓人感動的,因為現在這個社會上雖然一直都在呼籲男女平等,可是許多女性還是遭受了很多不平的待遇。更不要說一些媽媽了,他們在是女性的時候就遭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而當他們成為了一個媽媽以後,這種不公平的待遇只會越來越多。其實許多單位都不願意錄用一些媽媽當員工,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已經成為了母親的女子,是不會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的,因此他們幾乎不願意錄用這些母親們。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非常的不友好的,也是對於女性的一種不尊重。
而他們公司的一些女子一旦有了孩子以後就會受到他們的偏見,因為他們總是認為作為一個媽媽一定不會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他們覺得作為一個母親,生活當中一定有各種各樣的瑣事,因此根本不會好好的工作,其實這也是對母親的一種偏見,這樣的偏見到現在也應該被制止。
❸ 如果女兒難於看到自己的母親很強勢,會怎樣
1、媽媽越強勢,兒子越懦弱,女兒顯霸道
強勢女人不等於女強人。我們所說的強勢,更多指的是性格上而不是事業上。很多女強人工作中是「鐵娘子」,回家就變「小娘子」,反倒婚姻很幸福。相反,有些女人事業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氣很大,氣勢很大,特別喜歡在家裡說一不二,我們把這種在家裡喜歡做「女王」的妻子稱之為強勢女人。
心理咨詢發現,一般來講,當父親在這個家庭的作用越來越邊緣化之後,母親就會變得日益強悍甚至說一不二。從孩子總會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認同這個角度來看,女兒就會向強悍的母親認同,久而久之,女兒也會變成強悍的女兒,很多家庭中,關系緊張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厲害的母親一定有個厲害的女兒;脾氣暴躁的母親,一定會把脾氣暴躁的毛病遺傳給自己的女兒,有時候你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當女兒反抗母親的專制時,女兒也在偷偷地繼承母親的這種專制,並會順理成章地帶到她將來跟她女兒的關系中。
2、約束讓孩子失去自信,孩子情緒不穩定,沒有主見,事事都過分依賴父母。過分嚴厲的管教方式,容易抹去孩子的個性。
很多母親把培養子女當成自我實現途徑,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養成名優秀人才,她們常把自己價值依附於其子女身,子女成功是她們成功,子女失敗是她們失敗。所以,很媽媽不得不把這種壓力轉移其子女身,把自己意志無形地強加給孩子,而孩子則在這種種約束中變得自卑。過分苛求造成年幼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壓力增,這個時候孩子就變得疲沓,任何批評都無法觸動他,變得底氣皆無,碌碌無為。
在強悍的母親面前,女兒選擇無條件認同,那兒子呢,則會出現另一種情形,那就是無條件逃避。因為,當母親總是指責、批評丈夫時,其實是在指責、批評一切男性,兒子作為男性必然會跟他的父親一樣躲在無人的角落。
所以當一個性格過於強勢的妻子喜歡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時,她其實也等於把這種嘲笑和奚落同樣甩給了她的兒子,所以,強悍的妻子,必有一個懦弱的兒子,她越指責她的丈夫懦弱,她的兒子也就越懦弱。
3、強勢母親會讓兒子沒男子氣。
現在的母親,有許多是非常能乾的。在統御和支配家庭上,往往也是靠母親的意志和領導。這樣的結果,是使父權無法體現自己的領導地位,如果一家想維持相對和諧,對於母親的意見和建議,父親只能是「堅決擁護」,否則就是爭吵或冷戰。於是乎,弱勢的父親把本來屬於自己的家庭領導地位拱手相讓。
在這種母系家庭生活的男孩,確實是很不幸的。孩子小時強勢的母親還顯現不出問題,等到幼兒期和童年期時,由於父親的懦弱,且無法阻止母親對孩子的過度干涉,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問題一:男孩難於男性化。孩子對男性力量認識較少,會出現「父愛缺乏綜合征」,缺乏陽剛之氣,在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發育較慢,並存在諸如焦慮、自控能力弱等情感障礙,在性格方面也會變得懦弱、膽小、孤僻、自卑等。當未來進入社會後,會出現各種不適狀態,無法按自己性別角色規范行事,喜歡找強勢的女人結婚,無法成為值得依賴的丈夫。
問題二:使孩子不敬重權威。父權喪失的家庭,會導致孩子不僅不能從父親身上學到尊敬權威、明白等級,而且還會認為男性就是和父親這樣的。同時在功能不完善的家庭中,孩子面對強勢的母親,往往會本能的討好「強者」,尤其是男孩,他們也會跟著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反抗父親,不重視父親的意見。
問題三:使孩子受到過度保護。母親過於強勢,是其安全感不足的表現,會使其成為一個典型的保護者。害怕自己擔心的問題會在孩子身上出現,只要是不利於孩子的事情,都想過濾一下,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避免發生。於是,母親包辦所有事情,從思想上和行為上都要求孩子跟著她走,最終孩子就會什麼都不會,完全依賴母親,更加印證了母親的想法。
問題四: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強勢母親往往是能力出眾和是完美主義者,會把培養孩子當成自我實現的方法,苛求孩子做到最好。於是在無形中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也把自己的價值依附於孩子身上。不能否認,這些強勢母親付出很多,但恰恰是這些「付出」,使孩子感到壓力,容易造成孩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成年後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
問題五:讓孩子難於獨立。強勢母親不僅丈夫面前強勢,也在孩子面前強勢,不容許孩子說「不」。長期處於母親的強勢控制下,自然忽略孩子的特性和感受,孩子在生活中獨立做決定的機會不多,一切都由強勢母親教導、指揮、安排,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放棄自己的承擔,失去了獨立解決問題和面對生活的能力,形成對母親無條件的服從和依賴。
❹ 我有一個成事不足 敗事有餘的媽媽,真的很煩很煩很煩!
我曾經也遇到過這樣的人,有時的確有點,,,,,但是她畢竟是你的媽呀,你想改變她確實很難,這是她的天性,我見意你在曰常生活中用委婉的方式和她談一談別叫她摻和你的事,把她給你帶來的困擾和苦惱給他講清楚,叫她知道其中的利害關系,但希望你你無論做什麼事最好避開她盡量別讓她摻和進來也許這樣會更好點。
❺ 《加油!媽媽》: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看似體面的蘇青有多難
《加油!媽媽》:事業有成,家庭幸福。雖然蘇青表面上看上去非常的體面,但是她承擔了很多的痛苦。她和自己兒子之間的關系出了很大的問題,兒子對自己的媽媽愛搭不理。這樣的事情放在任何一位母親身上都會覺得很難受。
蘇青的遭遇是一次雙重的打擊,同時在周南南的幫助之下,她也找到了丈夫真正出軌的對象。蘇青和丈夫選擇了離婚,雖然丈夫也想挽回,但是她是不能夠忍受這樣的事情出現在自己的身上的。蘇青家裡有兩個孩子,她幾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小兒子身上。但是她的大兒子小夫覺得媽媽這種做法非常的不公平,於是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小夫成長在一個缺愛的家庭中,而這一切和蘇青有著直接的聯系。
❻ 為什麼就有母親這么自私
給你個好答案
1.首先像你這種情況呢可以這么分析如果你媽媽從小就這樣對你那麼可以判斷為你媽媽有點自私里,但不是說她這么做是沒理由,也許她是想從小養成你不依靠父母的習慣
2.如果你媽是到你成年之後開始這樣的那麼她肯定和我的父母差不多,到成年沒考起大學那麼他們將不會去養活你當然你父母比我父母還好一點起碼她們還是會養你的不過不會考慮你大學以後的事罷了我認為這不算自私
3.你要是硬是要說你媽很自私那我也可以跟你說一下為什麼,因為你成年了要自己獨當一面了要是老是想啃老肯定是不行的,你要自己去賺錢所以不要埋怨你的爸媽他們也有他們的用意畢竟那些東西是他們用他們的雙手賺來的
4.要是實在想不通你可以這樣想竟然不給我那我就自己賺等我賺了錢我自己用(當然還是不要太消極)
5.最後祝你幸福,堅持考個好大學,加油!
。。。。。。。。。覺得不會別噴,當沒看見
。。。。。。。。。還是望採納,謝謝😘木啊
❼ 為什麼我媽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很消極、慌張、無助
一個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然後他的處事態度,也很受影響的,你媽媽可能,一直處在一種比較,舒適的,安全的環境當中,沒有遇到過挫折之類的,所以說遇到一件事就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是從小沒有鍛煉過,和家庭的環境有關系,所以說到現在這個年齡,再讓他有什麼大的改變,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然後去分解她的壓力,遇到事情盡量時幫他解決,讓他盡量從這種,情緒中走出來,
❽ 為什麼現在很多母親很煩
因為夏天氣候濕度大,人的皮膚受空氣濕度的影響也較大。空氣的濕度還會對人的精神狀態產生不良的影響。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當濕度隨著溫度上升而加大時,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煩躁情緒,注意力和自控力也會相應減弱。 此外,濕度過大時,身體會從腸道吸收水分,因而會出現浮腫,使人產生虛胖。所以,在夏季高溫多濕的季節,應注意防止這種氣候對身體造成的負面影響。加強鍛煉,增加營養,注意生活衛生,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
❾ 為什麼媽媽身上的唳氣很重
中國媽媽常常充滿怒氣和怨氣。
某相親節目上來過的外國男嘉賓,不止一位提到:「聽說中國女人脾氣比較大……」
很多中國媽媽自己也意識到這一點。有一個媽媽說,她小區里有許多外國媽媽,生娃一生就是一窩,出來散步時,大的牽著小的,小的推著更小的。可是,她們臉上並無中國媽媽那種心力交瘁、苦大仇深,無論身旁有多少孩子,都是一臉的歲月靜好。
我有一個教育行業的朋友,專門開發了一門叫《21天戒吼》的課程,報名很火爆,效果卻寥寥。媽媽們可以為孩子去死,卻改變不了發脾氣。
每當孩子三病兩痛,媽媽都會心疼不已,恨不得替孩子生病甚至去死。媽媽們會告訴自己,等他病好了決不再朝他吼叫,不再要求他那麼多,只要他健健康康就行。然而,等孩子病一好,事一多,這些決心立馬拋到九霄雲外。該生氣繼續生氣,該吼叫照樣吼叫。
為什麼中國媽媽滿腹怒氣和怨氣?
原因有三:婆婆越位、丈夫缺位、自己錯位。
婆婆越位
前一陣子,同學聚會。一個閨蜜抱怨,原本溫馨和諧的小家庭,自從婆婆進駐後,逐漸變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
「一會嫌我不做飯,一會嫌我沒拖地,卻把水果削好端到她躺在沙發玩王者榮耀的兒子手邊;我帶女兒去英語培訓機構試聽兩節課,她強烈反對,說孩子這么小,你就害她去吧,blabla,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趁商場做活動買了幾件衣服,她又說你衣櫃里好多衣服都沒見你穿……各種橫挑鼻子豎挑眼!」
「我把不爽說給老公聽,他卻說我小肚雞腸,抓著細節不放,甚至指責我對婆婆的態度和對我媽完全不一樣!我這么樂觀豁達的小公舉,活生生被逼成了河東獅!」
這番話引起了女同學們的強烈共鳴,同學聚會瞬間變成了吐槽婆婆大會。另一個女同學說:「我老公有戀母情節,我婆婆有戀子情結,感覺他們才是夫妻,我在我家像個做客滴!」引得大家鬨堂大笑!
只是那笑聲中,有說不盡的心酸和無奈。
從人類學的角度看,一個大家庭是由多個子系統組成的。幸福的家庭,核心通常是丈夫和妻子,次級是子女,再次是雙方父母、兄弟姐妹的家庭……
家庭不睦的最常見原因,就是婆婆越位。沒有界限感的婆婆,巨嬰癌細胞擴散的丈夫,一個家庭只要有這兩種人,必然一團漿糊。
我相信每一個婆婆的每一次越位都沒有惡意,都是為了兒孫好。只是這社會變化太快,她們實在跟不上。媳婦們秉持的是互聯網時代的三觀,婆婆們很多卻停留在農業時代。
婆媳之間的人生觀念、生活習慣、教育方式存在巨大鴻溝,意見分歧成為常態。這時候,丈夫如果不是雙面膠,而是攪屎棍,那本就烏雲陣陣的家庭必將狂風大作、電閃雷鳴。
丈夫缺位
與婆婆越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丈夫缺位。
有一類男人在老婆面前當起了「隱帝」,動不動就「嫌」妻「涼」母玩消失。不管是應酬還是娛樂,或者跟三五朋友喝酒打牌,反正隔三差五總有下班不回家的理由。家,淪為了旅館。
這種男人,跟朋友談笑風生、殷勤熱情,跟老婆卻無言以對、冷若冰霜。有點矛盾就變臉,出現問題就逃避,顧左右而言他,不接電話,信息也不回。別說卿卿我我,話都說不了幾句。
好不容易回到家,一臉冷漠的表情,一口冰冷的話語,一副不理不睬的態度,你好心好意問他問題,他說「煩」!在這種男人的冷暴力之下,很多樂觀開朗的好姑娘,都快患上抑鬱症。
不合格丈夫,通常也是不稱職父親。
很多女人當了媽之後,突然領悟了什麼是父愛如山——山一般就呆在那兒啥也不幹!很多爸爸每天回到家就是喊累,除了吃飯就是葛優躺。幫孩子洗澡的是媽,輔導孩子功課的是媽,帶孩子看病的是媽,媽媽自己生病了,還要拖著病體給孩子做飯。
媽生媽養,爹雖生猶死。
有的爸爸在教養孩子方面像個癩蛤蟆,戳一下,蹦一下,不戳不動。有時被逼狠了,只好去「陪伴」孩子,但真正的注意力永遠都在手機上。明明花了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卻根本沒有體會到高質量陪伴。
還有些爸爸上個班就覺得自己特偉大,每個月按時交錢就覺得盡到了責任。老婆不是家務養娃機器,老公也不是賺錢機器,一張工資卡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嗎?
中國媽媽已經走向社會,而中國爸爸卻沒有回歸家庭。社會需要媽媽做職場女性,但是家庭需要媽媽做全職太太。媽媽既要滿足GDP需求,又要完成男人們骨子裡對傳統女性的認知。對女性而言,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艱難時代!
自身錯位
婆婆越位、丈夫缺位的直接後果,就是媽媽自身的錯位!
家庭的不和諧,婚姻的不穩定,使媽媽們對家庭的依賴、對丈夫的依賴減弱了。此消彼長,於是媽媽便把情感寄託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是她的命,她的天,她的全部。
但孤軍奮戰的媽媽,不可避免會陷入孤獨感和不安全感中,從而不自覺地用讓人窒息的愛和焦慮將孩子裹挾。一些媽媽教育孩子分外嚴格,主要精力都用來照顧孩子起居,輔導孩子功課。孩子一次考試不理想,一點身體不舒服,對她來說都是天大的事。
她們對孩子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兒啊,我辛辛苦苦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潛台詞就是,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你一定不要讓媽媽失望啊,你一定要懂得感恩啊!
期望越大,失望越深。一次小學作文公開課,老師讓學生們用詞彙形容母愛的感覺,有的說「溫暖」,有的說「踏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有不少孩子說「令人窒息」。
關愛太過,就成了束縛。任何一個孩子都受不了父母像個攝像頭一樣時時刻刻盯著自己。當媽媽的眼裡只有孩子時,緊盯的目光會讓孩子覺得如芒在背。
缺乏人生廣度和厚度的媽媽,所說的話老生常談,所做的事一成不變,跳不出家庭的小圈子,讓孩子覺得無聊乏味。久而久之,就令孩子生厭,甚至感到「窒息」。
母親成為了母親,卻失去了自己。
一個媽媽,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擁有自我意識的「人」,然後才是一位「媽媽」。找到了自我認同感,才能獲得內心的快樂。有自己的事業或興趣的媽媽,擁有事業的成就感和自信的光環,積蓄足夠的能量,才能夠抵禦生活的種種暴擊。
每個媽媽都希望孩子擁有幸福人生,卻很少有人問問自己現在幸福嗎?台灣心靈作家黃淑文說:「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給孩子的典範,孩子自然會成長為他們所看見的人。」媽媽幸福了,孩子就幸福。媽媽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
路在何方
問題在於,媽媽何曾不想瀟灑做自己?
今年母親節前夕,學校給孩子布置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媽媽」。很多孩子都能寫出媽媽的工作、性格和長相,可是興趣愛好這一項卻不會寫,孩子們都不知道媽媽愛好什麼,甚至有個孩子寫:我媽媽的愛好是做家務。
稚嫩的文字,一下戳痛當媽的心。
要知道,媽媽在當媽媽以前,也曾是身材火辣、舞姿撩人的女神;媽媽在當媽媽以前,也曾是腹有詩書、文筆優美的文學青年;媽媽在當媽媽以前,也曾是說走就走、足跡遍布全球的旅遊達人……
可當媽媽以後,就變成了圍繞工作轉、灶台轉和孩子轉的「三圍女人」。
這與其說是媽媽的選擇,不如說是現實的逼迫。
媽媽做自己有一個重要前提——婆婆正位,丈夫歸位。
這個社會對爸爸的要求太低了。好像賺個錢,偶爾陪孩子玩一下,不出軌,不夜不歸宿就是好爸爸。而媽媽呢?簡直是全能。
今天的中國,對媽媽要求十項全能,對爸爸只是重在參與。如果爸爸能把花在酒局、牌局、游戲、手機上的時間,用來給媽媽們搭一把手,那麼媽媽們的怒氣和怨氣就能消散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