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資5400稅後是多少
如果沒有其他的扣除項,工資5400稅後就是5015。
⑵ 工資到手4500稅前多少
法律分析:稅前工資是到手工資加上五險一金的繳納費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⑶ 到手54萬稅前是多少
到手54萬稅前是66萬左右。稅前稅後一般都是指企業所得稅納稅以前,納稅以後。稅前扣除就是指在企業所得稅納稅以前扣除,如企業經營中合理的成本,費用,稅金等,都是允許稅前扣除的。稅後工資,就是達到交稅的標准以後,依法扣完稅以後,實際到手的工資。
稅收的意義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國家依靠社會公共權力,根據法律法規,對納稅人包括法人企業、非法人企業和單位以及自然人強制無償徵收,納稅人依法納稅,以滿足社會公共需求和公共商品的需要。
稅收體現了國家主權和國家權力。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稅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稅收是國家實行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經濟杠桿之一。適度的宏觀稅收水平,科學合理的稅收結構和稅收制度,規范的稅收政策,可以有效地調節國民收入再分配。
促進生產要素流動,引導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促進充分就業和社會穩定。合理的稅制,統一的稅法,公平的稅負,對於理順和規范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分配關系,促進企業公平競爭,對於理順和規范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國民收入分配關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⑷ 某人實發工資為5400元,按最新納稅標准繳納個人所得稅,那麼該人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謝謝!
1. 個稅起征點(扣除標准)早就提高到了2000元;2. 實發工資為5400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簽勞動合同,單位按國家規定繳納社保和公積金,假設該員工在北京工作(不同城市繳費比例不同),則相應的稅前工資為7500左右,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450元左右;另一種是簽勞務合同,相應的稅前工資是6428元,繳納的個稅是1028元。當然,也許單位根本就沒有代扣個人所得稅。用9米計算器,可以一鍵計算稅後收入,反推稅前收入,還可以計算年終獎扣稅。簡單易用。支持四十多個城市2010年的最新社保繳費比例。
⑸ 天津市區普通公務員待遇怎麼樣
每月工資大概2800~3000左右,公積金繳存比例40%。
基本工資:
辦事員2800元;科員3000元;副科級 3100元;正科級 3300元;副處級 3600元;正處級 4000元;副廳級 4400元;正廳級 5000元;副部級 5500元;正部級 6000元。辦事員三周年按科員對待;科員五年按副科級對待;副科級十周年按正科級對待;正科級十周年按副處級對待;副處級十周年按正處級對待;初次套改以累計年限對應的職務待遇確定基本工資。
以下是公務員的相關介紹:
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相關義務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於其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8年5月21日發布的《2016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公務員719萬人 。
2019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公務員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按照上述規定,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一是依法履行公職。
二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三是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公務員
⑹ 請問各位網友:我的月薪是5400元,扣除五險一金和個人所得稅後我能拿到多少錢
假設五險一金是480
個人所得稅後工資=5400-480-((5400-480-3500)*3%}
= 5400-480-42.6
=4877.40元
⑺ 想去報考一下廈門的事業單位,不知道這些工作稅前稅後工資有多少,和上班相比怎麼樣,我現在工作稅前54
跟你現在差不多
⑻ 上海5400稅前工資可以達到納稅標准嗎
上海5400稅前工資應該是達不到納稅標准,因為首先你有一個費用扣除是5000,另外,你還要有社保的扣除,社保扣除還有一個,附加扣除就是那些什麼子女贍養啊,贍養老人啊,這些嗯,如果你都沒有的話,包括社保,你也沒有那麼你還是可以交的個人所得稅的,但是如果這些費用扣除,你都包含的話。那麼你達不到納稅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