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黛麗赫本的感人事例謝謝
《青年文摘》:《1954年的蝴蝶胸針》(很感人)
他是個紳士,是世界上最英俊的男人,有著雕塑一般堅毅的輪廓和剛直不阿的個性。他舉止優雅,氣質謙和,純凈的眼神象個庄嚴的傳教士。他能將笑容演繹得讓人心動,柔腸百轉而又分寸在握。他是全球數以千萬計的女人們的夢中情人,他的生命里有無數俏顏佳麗走過卻沒有出現過一次緋聞。在過去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光里,他一直被全世界的影迷們做為偶像與道德榜樣崇拜著,他的名字叫格里高里*派克。
她是個天使,出身名門,會講五國語言,舉止優雅得體,氣度非凡。她高貴善良,與世無爭,柔媚嬌羞得象個不諳塵事的孩子。她的性格矜持內斂卻又平易近人。她有著姣美的容顏和如花般的笑靨,兩只會說話的大眼睛如一泓高原的碧潭,清澈靜謚,楚楚動人,長長的睫毛象秋日裡飛舞的蝴蝶,薄如紗翼的翅膀扇動著青春的快樂與輕盈,她的名字叫奧黛麗·赫本。
纖塵不染的豆蔻年華里,天使遇到了紳士,在浪漫之都羅馬的那個假日里,一段塵世間最純美的愛情悄然萌生。
那個時候的他,已是全世界盡人皆知的明星,剛剛過完36歲的生日,而當時的她卻只有23歲,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女孩兒。她是他的影迷,對他有著近乎痴狂的崇拜,當她第一次見到他時,她甚至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他亦如此。
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的心忽然就動了一下,一股異樣的情愫從心底悄然湧起,感情象海潮剛剛退去的沙灘,柔軟而溫潤。
眼前的女孩兒,敏感而脆弱,不為人知的心事蘊藏在美麗的大眼睛裡,安靜而憂傷,讓人陡生憐愛。那一刻,他分明感覺到了一個微妙階段的開始。
那場戲里,他們分別飾演男女主角,忙裡偷閑時,兩個人便到河邊散步,涓涓流淌的河水竊聽著這對人兒的喃喃私語。
他喜歡看著她,眼神里蘊滿了可以讓人融化的憐惜。她也喜歡和他在一起,聽他說話,看他微笑。偶爾,她會將自己冰冷的小手放進他寬厚的掌心裡,感覺著來自那個敦厚男人的溫暖。
那個時候,他的婚姻已經走到了盡頭,他多麼渴望得到她的愛情啊,可是,他不是個善於表達的男人,看盡了世事蒼桑的他已經習慣了將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掩藏在波瀾不驚的表情之下。
她愛他,可是,她不敢說。她很清楚,身邊的這個男人,他是別人的丈夫,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幼年時破裂的家庭陰影以及她所受的教育讓她對他望而卻步,善良如天使般的她怎麼忍心讓自己愛的翅膀沾染上別人濡濕的記憶?!那個夏日,她的愛,在他的笑容里,一次又一次熱烈而絕望的盛開。
許多時候,一朵矜持的花,總是註定無法開上一桿沉默的枝椏。於是,一段故事在那個夏日嘎然而止,再也沒有後來。
《羅馬假日》的公映,讓她一夜之間從一朵山野間羞澀的雛菊變成了鎂光燈下耀眼的玫瑰。很快,她有了愛情,梅厄·菲熱,好萊塢著名的導演、演員兼劇作家,他的朋友,他介紹給她的。他很欣賞那個男人的才華,希望那個男人的職業可以帶給她更大的成功。
果然,那一年,她的事業和愛情雙雙豐收,她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並且,和梅厄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他參加了她的婚禮。
他還是那樣溫厚而寬容,用平靜的微笑應對著眼前的一切。沒有人知道,他不露聲色的外表下,掩藏著的,是一種叫做無奈和認命的東西。
做為禮物,他送給了她一枚蝴蝶胸針。
那是1954年,愛情於他和她,是開始,也是結束。
那個時候的她,天真的以為,自己一轉身,便可以躲過千萬次的傷心,可是,她卻不知道,如此,也便錯過了一生的風景。
她結婚後不久,他便離了婚,然後又結婚,再次成為了別人的丈夫。
想來,男女之間的交往確實是很玄妙的,從友情到愛情僅一步之遙,但從愛情回到友情,卻彷彿要經歷千山萬水。試問,塵世間,當愛情華麗轉身,還有幾個人能心懷坦盪的重擺友情的宴席?可是,他們做到了,憑借著對緣份的尊重和對友情的信仰,兩個人將千山萬水的距離濃縮成咫尺天涯,將所有的愛與情埋藏在了那個夏天的《羅馬假日》里。
許多時候,天使之所以被稱為天使,不僅僅是因為她們擁有天使的氣質,更重要的,是她們擁有了愛的天堂。而如果沒有了天堂,再美麗的天使也終將被世俗喧囂的塵埃覆蓋。後來的事實表明,她的天堂,不是梅厄,而是他,是格里高里*派克那溫暖的目光。後來,她又演了許多部電影,雖然她依舊是那個優雅美麗的女子,可眉宇間卻隱約多了一絲掩飾不住的寂寞。
梅厄的移情別戀,給了渴望一份愛情至終老的她一個致命的打擊。她離了婚,後來,又結了婚,又離了,再後來,一個又一個的男人,從她的生命里,兜兜轉轉,走近又走遠。四十年的光陰里,一承不變地陪在她身邊的,只有那玫蝴蝶胸針。
無數次的,她給他打電話,說到傷心處,忍不住淚雨漣漣。他輕聲的安慰著她,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沒有人知道,於他而言,她的每一滴眼淚,都如一枚跌落的彗星,刺入大海的心房,表面風平浪靜,內心卻已是鐵馬冰河般的洶涌。
她至死都不知道,從他遇到她的那一天起,她便一直是他生命里的白月光,日日夜夜地,燦爛在他心靈的最深處。
1993年1月,天使飛回了天堂。
他來了,來送別她,看她最後一眼。
彼時,他已是77歲高齡,拄著拐仗,步履蹣跚。
花叢中的她,微闔著雙眼,象一株夏日雨後的睡蓮,純潔而安靜。
歲月蹉跎了她的容顏,人們看到的,是美人遲暮的悲涼。而在他的眼裡,她依舊是那個嬌小迷人,眼裡流溢著無限哀傷的女孩兒。他輕聲地喚著她,她卻不回答。她聽不到了,永遠聽不到了,白發蒼蒼的他久久無語地看著她,老淚縱橫。
送別她時,他低下頭,輕輕地吻了一下她的棺木,咽嚅著:「你是我一生最愛的女人。」
他終於說出了埋藏在心底的那句話,那是她一生都想要的,可是,它遲到了,遲到了整整40年。此時的他亦不知道,過往的歲月中,她一直將自己的頭深深的低進塵埃里,可至死,她還是沒能等到與他攜手的前世今生。
十年後,著名的蘇富比拍賣行舉行了她生前衣物首飾的義賣活動。
又一次地,他來了,顫顫巍巍。
87歲的他此行的目的,只為那枚陪蝴蝶胸針。
最終,他如願以償地拿回了它。
捧著那枚蝴蝶胸針,抽搐的記憶,在時光的隧道里,迅速的流轉,他彷彿又看到了,羅馬假日里那個美麗善良、不諳世事的小女孩,正一路快樂輕盈的向自己走來……
40年的光陰里,他一直沒有告訴她,自己送她的這件結婚禮物,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針,而是,他祖母的家傳。
49天後,他微笑著閉上了眼睛,手裡握著那枚蝴蝶胸針,就象握著她的心跳,握著無法回頭的歲月和歲月深處那段永不再復的青春之戀。
送別他的那一天,人群舉著鮮花,從四面八方涌來。他的葬禮,通過互聯網,進行了全球直播。那一天,在世界的各個角落裡,成千上馬的影迷們默默祈禱著,祈禱紳士在另一個世界裡,找到天使,還給她一個,在塵世間,曾經錯過的天堂。
(如果你喜歡她的話,看了保證感動)
⑵ 天使般的奧黛麗赫本,為何要在晚年痴迷於做慈善
巨星奧黛麗赫,一位傳奇女子,是我懵懂年少時期的女神。奧黛麗赫本就像上帝安排到人間的天使,幼年時期她身染重病,差點丟了性命。生活給奧黛麗赫本帶去了挫折,但她卻回報給生活微笑。命運總是公平的,成年後的奧黛麗赫在演員行業綻放異彩,最終成為一位人人喜愛的巨星,晚年時期的她更成為一位偉大的慈善家,廣做慈善。
奧黛麗赫的演藝之路是在百老匯出演舞台劇開始的,正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羅馬假日》這部在電影史上享有盛譽的影片,可以說讓奧黛麗赫本大放異彩,並且在當時的社會中掀起了“赫本潮”。但奧黛麗赫本的一生可以說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坎坷不堪。但是奧黛麗赫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夢想,一直熱衷慈善,盡自己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從未停止過面向善良的腳步,犧牲自己也要去幫助孩子,竭盡全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⑶ 求 奧黛麗赫本 一生 簡介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和舞台劇女演員。
1948,赫本出演了39分鍾的荷蘭紀錄片《荷蘭的七課》,並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54,她首次在電影《羅馬假日》中扮演主角,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在「美人魚」舞台上獲得托妮最佳女主角獎。1955,她在電影《龍鳳賽》中被奧斯卡提名為最佳女演員獎。1961,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早餐》。1964,她主演音樂劇《窈窕淑女》。1989,奧德麗《多年的客人》,最後一部電影永遠播放。
奧黛麗·赫本晚年致力於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第三世界婦女和兒童的權益而戰的親善大使的代表。1992,他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勛章」,並於1993獲得奧斯卡人道主義獎。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死於闌尾癌,享年63歲。
赫本一生中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五項提名。1999,她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第三世紀最偉大的女演員。2002年5月,為了表彰赫本對聯合國的貢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紐約總部「奧黛麗精神」揭幕了一尊7英尺高的銅像。
(3)奧黛麗赫本做了哪些慈善事業擴展閱讀
半個多世紀以來,奧黛麗·赫本影響並改變了人類美學和時尚潮流:時尚雜志《VoGUE》以29%的選票把她列為世界時尚名人。一位女發言人說,每個人都認為奧黛麗·赫本高貴優雅,她的美貌沒有改變;當談到時尚時,每個人都立刻想起了她。
她被認為是自然和美麗的化身,她的性情溫和,她的微笑散發出它獨特的魅力。因此,時尚雜志《愛》又稱赫本為「歷史上最美麗的女人」。
除了美,赫本的低調友好和對工作的執著也是難忘的。比利·懷爾德,誰贏得了最佳導演兩項奧斯卡,曾經說,赫拉克勒斯顯示一些久違的特質,如高貴、優雅和禮儀。「即使上帝親吻她的臉頰,她也是如此可愛的人,」導演說。她給世界帶來的愛和感情並不局限於她自己的性格。
後來,赫本被邀請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慈善大使,為爭取婦女兒童權益在第三世界。作為一個美國公民,她被授予總統自由勛章,任何美國公民的最高榮譽,和聯合國已豎立雕像的她在其總部,被稱為奧德麗的精神,只有接受它。當伊麗莎白·泰勒聽到她去世的消息時,她悲傷地說,天使回到了天堂。從那時起,她就被譽為「世界上的天使」。
參考資料:奧黛麗赫本-網路
⑷ 永恆的時尚女王奧黛麗赫本,永恆的美麗記憶,她的人生有哪些傳奇
永恆的時尚女王奧黛麗赫本,永恆的美麗記憶,她的人生有哪些傳奇?
奧黛麗·赫本的一生頗為傳奇,不僅在演藝生涯中取得輝煌成就,同時也是時尚界的寵兒和潮流引導者。下面看看奧黛麗赫本有哪些傳奇故事。
晚年,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爭取權益。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
奧黛麗赫本雖然已經去世,不過她的美麗一直深藏在人們的心中,同時她的事跡也廣為流傳,她的傳奇會一直鼓勵著別人。
⑸ 奧黛麗赫本是晚年開始做慈善還是一生都致力於慈善
赫本一生都關注慈善事業,這可能與她的童年經歷有關。赫本在二戰的困苦環境中度過童年,對缺乏關愛的兒童的痛苦有深刻體會。赫本在數十年後還對戰爭結束後得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救助的情景記憶猶新,幫助他人的力量讓赫本記憶深刻。這也是赫本與聯合國兒基會的首次接觸。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赫本逐漸淡出影壇,就任聯合國兒基會大使,不遺餘力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喚起社會對索馬里、蘇丹等落後國家兒童生存狀況的關注。赫本曾說:「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但是世界只有一個,它正變得越來越小,人們之間的接觸也不得不越來越頻繁。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那些富有的人就有義務、有責任去幫助那些一無所有的人。」除了參與活動,發表演講,赫本還親力親為,多次不顧戰亂和傳染病的危險親赴非洲,走到地球上苦難最深重的角落擁抱飽受折磨的兒童,展開考察並實行援助。
⑹ 奧黛麗赫本歷經2段失敗,晚年身患癌症後做了什麼
奧黛麗赫本的一張黑白照片,至今來看也是非常經典的,就連娛樂圈當中的不少女明星都爭相模仿,但是誰都模仿不來奧黛麗赫本的那種神韻。她真的是像一個天使一般,所有美好的事物全部都集於一身。雖然她的形象非常的經典,但是奧黛麗赫本的一生卻並不幸福,並且最終還是因為癌症的痛苦而離開人世。不過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期奧黛麗赫本並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是把她所有的精力全部都貢獻在了慈善事業上面,去幫助那些生活很困難的苦難兒童。
因為丈夫不停的在外面出軌玩耍,她本想選擇用孩子來維系這段婚姻,然而丈夫卻變本加厲,最終第二段婚姻也走向了破裂。經歷兩段失敗婚姻之後,奧黛麗赫本對於感情也沒有期待了,知道了自己身患癌症這樣的消息之後,奧黛麗赫本就開始去幫助小孩子了。她把自己一生所積攢下來的積蓄全部都花在了這些孩子們的身上,她的行為讓人無比的感動。
⑺ 奧黛麗赫本是做什麼的
奧黛麗赫本是演員。
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英國電影和舞台劇女演員。
1948年,赫本在一部時長僅39分鍾的荷蘭風光紀錄片《荷蘭七課》中出鏡,開始電影生涯。1954年,她在影片《羅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同年,她因在舞台劇《美人魚》中的表演,獲得托尼獎的最佳女主角。1955年,她憑借電影《龍鳳配》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提名。1961年,她主演了電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奧黛麗客串出演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
晚年時,奧黛麗·赫本投身慈善事業,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代表人物,為第三世界婦女與孩童爭取權益。1992年被授予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3年獲奧斯卡人道主義獎 。1993年1月20日,奧黛麗·赫本因闌尾癌病逝,享年63歲。
赫本一生中共獲得五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三位。2002年5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其紐約總部為一尊7英尺高的青銅雕像揭幕,雕像名字為奧黛麗精神(The Spirit of Audrey),以表彰赫本為聯合國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