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有哪些
北京的博物館資源比較豐富,除了大家常去的一些博物館,還有不少有趣的免費的博物館,下面就來看看有哪些:
1,北京天文館
北京天文館有A館和B館,推薦去看A館的天象廳,2008年重新改造開放的,安裝德國蔡司9型天象儀,美國Sky-Skan公司的全天域數字投影系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天象廳之一。B館更是有球幕立體宇宙劇場播放,效果很棒!
4,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每年不定期舉辦各種臨時展覽以及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博物館里你可以看到古生物化石,動物植物和人類等基本陳列,適合帶著孩子們認識自然發展史。
以上,希望能夠幫助到需要的朋友!~
❷ 杭州有沒有向公眾開放的圖書館
杭州的圖書館都是對公眾開放的,不知道你哪裡方便。杭州比較舒服的圖書館是位於錢江新城市民中心的杭州圖書館。2008年10月新館在錢江新城落成,建築面積達5萬平方米(其中新館4.38萬平方米),新館是目前國內外開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圖書館,將近90%的面積用於對接待讀者。館藏文獻達210餘萬冊,其中古籍善本4481冊,已初步形成以文史哲、藝術、法律、旅遊、教育及電子為特色的藏書體系。現為副省級公共圖書館,2003年成為國際國聯成員館。
「杭州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因此就有乞丐和拾荒者進門閱覽。圖書館對他們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凈再閱讀。有人無法接受,找到褚樹青館長,說允許乞丐和拾荒者進館,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褚樹青回答: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利選擇離開。」
浙江圖書館也不錯,在黃龍洞那邊,環境很好,安靜。根據你自己的需要以及方便選擇吧。
❸ 社會公益設施有哪些
公益設施是指由各級人民政府舉辦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的,向公眾開放用於開展文化活動的公益性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文化館(站)等建築物、場地和設備。
公益設施是社會公益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用於為公眾利益服務的設施。
公益設施是為滿足公眾需要,由政府、組織等出資建設的活動場所、活動器材等。例如:健身器械,草坪等。公益設施如同一個人身上的佩飾,也是「城市的細節」,最能體現一座城市的品味。
公益簡介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業的簡稱。這是為人民服務不求回報的一種通俗講法。指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
公益一詞至遲在1887年已經在中國出現並被使用,且被寫入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2月27日頒布的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中。
社會公益組織,一般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把利潤最大化當作首要目標,且以社會公益事業為主要追求目標的社會組織。
早先的公益組織主要從事人道主義救援和貧民救濟活動,很多公益組織起源於慈善機構。
❹ 公共場所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國務院發布實施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我國公共場共有7類28種,具體如下:
1、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停車場、咖啡館、酒吧、茶座;
2、公共浴室、理發店、美容廳等;
3、影劇院、錄像廳(室)游藝廳(室)、舞廳、音樂廳等;
4、體育場(館)、游泳場(館)、公園;
5、展覽館、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
6、商場(店)、書店;
7、候診室、候車室、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場所共同的衛生學特點是人口相對集中,相互接觸頻繁,流動性大;設備物品供公眾重復使用,易污染;健康與非健康個體混雜,易造成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的傳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性大。其環境的衛生質量與整體人群的健康水平關系極其密切。
(4)面向市民開放的公共事業館有哪些擴展閱讀:
公共場所安全注意事項:
1、來到一個新的場所,要先了解場地的布局(出入口、廁所、安全通道、醫療救護點、保安所在之處等),有助於逃生;了解地面狀況(是否平坦或有坡度,下雨是否泥濘等),可以防止滑倒或行走困難。如果是在建築物里,還要了解建築物的承載能力和容納人數。
2、遵守秩序, 排隊入場,不著急,不慌亂。入場後要觀察和規劃好最近的出口及線路,盡量避開主出入口,因為那是多數人在緊急情況下的第一選擇,也將是最擁擠、最危險的地方。
3、如果和同伴一起參加,大家要時先要互留電話號碼,確定兩個會合地點,一個供逃離現場後使用,一個供未來得及逃離現場時使用,這樣便於清點人數,尋找和幫助同伴。
4、在沒有固定位置的場所,大家都喜歡湧向最佳位置,例如舞台前。一旦發生垮塌和踩踏事故,任何人都不能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和行動,更不能指望別人能幫到你,大家都本能的隨著人流往外沖。
5、事故發生時要聽從組織者指揮,因為他們監視整個場地,能看到你看不見的情況。不發問的盡快執行引導指令,能為你贏得寶貴的逃生時間。逃離現場時要盡量爭取緊貼牆壁或遠離擁擠人群,直到擁堵緩解或找到出口。
6、發生擁擠時,要左手扼住右手手腕,右拳抵在左肩前,右肘向前方撐起,同時撅起臀部,使自己前後都與別人保持距離,以免擠壓窒息。無論掉了鞋子、包還是其他物品,都堅決不能彎腰撿拾。
7、如集會時間較長,要提前准備衛生環保的食品,並提前做好不能上廁所的准備,如穿紙尿褲、帶上瓶子。
❺ 公共設施都包括哪些
公共設施都包括但不限於下面的設備設施、場地等等:
1、綠化及小品(如亭台樓閣、水池噴泉、公共座椅)等等
2、公共照明設備
3、公共消防設備、消防樓梯、通道
4、公共配電設施(高低壓配電室、配電箱、配電櫃、電力管井、電閘箱、表具、線槽等等)
5、公共弱電設施(有線電視設備、電信設備、網路光纖設備、弱電管井、派接室、派接箱等等)
6、公共健身及兒童娛樂設施
7、公共安全設備(圍牆、攝像頭、護欄、園區大門、檔桿等等)
8、公共場地及公共道路
9、公共給排水設施(公共給排水管道、下水渠道、管井、各類水泵、管道閥門、雨水管、污水篦子等等)
10、電梯、電梯等候廳
11、公共樓道、樓梯、單元門廳、共用的樓宇大堂、公共衛生間(非必要)
12、建築物的地基等基礎設施
13、建築物樓頂屋面及共用的外牆
公共設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會組織提供的、給社會公眾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築或設備,按照具體的項目特點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從社會學來講,公共設施是滿足人們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參與)和公共空間選擇的設施,如公共行政設施、公共信息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公共體育設施、公共文化設施、公共交通設施、公共教育設施、公共綠化設施、公共屋等。
❻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的簡要介紹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 位於黃浦江東、川楊河南、濟陽路西以及規劃路北側,該場館位於軌道交通6號線、8號線、11號線三線換乘樞紐東方體育中心站附近。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靠近世博園區,位於浦東黃浦江南延伸段的優越地段,包括綜合體育館、游泳館、室外跳水池、新聞中心及停車場、公交站點等相關配套設施。項目總用地面積達34.75萬平方米。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工程建設於2010年年12月28日正式竣工,2011年7月投入使用,建設期約為2年。建成後的上海東方體育中心是上海標志性的大型體育設施,形成上海浦東、浦西兩個大型體育中心的格局。同時,建成後的上海東方體育中心將面向市民開放,這將明顯改善上海的公共體育設施,有力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 被公眾稱為「海上王冠」,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建築外形像一層層向上拋起的波浪和白帆,又像一頂充滿王者之氣的桂冠,象徵著體育運動和體育健兒激情四射、昂揚向上、勇攀巔峰的熱情、力量和霸氣。
體育館,由主館和訓練館兩部分組成,可同時滿足比賽及熱身需求,是上海目前座席最多的室內運動場館。座位最大容量可以達到18000個,體育館共五層,地下二層為賽事功能用房,有6套運動員用房,層高4米以上,出入口完全可供集卡進入,方便了比賽的後勤保障。地下一層為貴賓用房和新聞媒體用房。地上三層為觀眾看台(其中第二層為包廂層,共有38個包廂)。設計還含有殘疾人席位。
體育館,設計均按照國際體育組織最新標准建設,可滿足游泳、籃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手球、體操、室內7人制足球、冰球、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20多項室內國際專項和綜合賽事的功能要求。
體育館場地使用靈活性高。既可搭建臨時泳池,又可隨時製冰或鋪設活動大地板。場內可搭建一座50×25×3米的標准泳池,可制60×30米的冰場,可搭建78×47米大地板。場地轉換一般在24-72小時內就可完成。 東方體育中心體育館(海上皇冠)由主館和訓練館組成,是上海座席最多的室內運動場館,可容納1.8萬人。
場館中央的比賽場地將是一個巨大的「魔術場」,場館採用活動地板,可根據不同賽事要求搭建不同場地,按照國際各單項體育聯合會最新建設標准,可滿足游泳、籃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手球、體操、室內7人制足球、冰球、短道速滑、花樣滑冰等20多項國際比賽的要求。場地轉換一般在24小時內就可完成,冰場轉換成籃球場僅需72個小時。
本屆世游賽的游泳、花樣游泳比賽將在這里舉行。 東方體育中心游泳館(玉蘭橋)由10條泳道標准游泳池、熱身訓練池、跳水池及戲水池組成。游泳館座位5000個,可舉辦游泳、跳水、水球、花樣游泳等項目的大型比賽。
整個場館在設計上大量採用自然光照明,而且還採用水源熱泵技術,使場館供暖更為「低碳」。該場館的水處理系統技術先進,比賽池水、訓練池水及戲水區池水全部採用國際先進的硅藻土技術,水質可達飲用水的標准。
本屆世游賽的水球比賽將在這里舉行。 東方體育中心室外跳水池(月亮灣)設有一個標准跳水池和一個標准游泳池,設5000個開放式座席。
室外跳水池坐落於人工湖心島上,屋蓋結構為一個 「半月」形平面,在開放式的座席上,觀眾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整個東方體育中心,縱覽浦江兩岸的水岸景觀。 世游賽期間,綜合體育館內搭建1個標准游泳池、1個熱身池,將先後進行游泳和花樣游泳比賽。場館設計固定和活動座位總數達18000個,搭建泳池後,固定座位12000個。游泳館內包含10條泳道標准池、熱身訓練池、跳水池和戲水池各一個,設置座位5000個,將承擔水球項目比賽。室外跳水池包含1個跳水池和1個10條泳道標准游泳池,設置座位5000個,將舉行跳水比賽。除場館外,東方體育中心還建造了一座獨立的新聞服務中心,為采訪賽事的媒體提供高質量的軟硬體工作條件。
從觀眾需求著眼,館內LED顯示系統包括斗屏、環屏和全彩顯示屏,觀眾在任何一個角度都能欣賞賽事。包廂與比賽大廳貫通,取消了隔斷玻璃,使包廂觀眾能充分感受賽場氣氛,提高了觀眾參與度。
此外,還可滿足游泳、體操、籃球以及冰球、短道速滑等20多項室內運動國際賽事、單項最高級別賽事的硬體需求,能為上海市民引入更多國際高水平賽事。同時,東方體育中心將堅持公益性,向廣大市民開放,讓群眾分享體育發展的成果,享受體育帶來的健康與快樂。
以舉辦世游賽為契機,將創新東方體育中心運營管理模式,提高場館利用的綜合效益。
東方體育中心啟用後,會陸續舉辦不同項目的國內邀請賽和測試賽,進一步檢驗和完善場館功能設施。為2011年7月的第十四屆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創造良好環境,更好地服務廣大市民。
「後世博效應」將進一步呈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內涵。
一流的場館,一流的設施,上海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一睹世界游泳明星的風采。如何謀劃長效的利用,惠及廣大市民?上海作出明確答復:「東方體育中心將向所有市民開放,成為申城市民健身的一片新天地。」
一流的辦賽硬體,為上海申辦影響大、可持續發展的國際重大賽事創造了條件,也提高了這批場館設施的利用率。可滿足如NBA季前賽、世界花樣滑冰賽、男籃世錦賽、排球世界盃、世界羽毛球賽、體操世錦賽等20多項國際綜合賽事和單項最高級別賽事的功能需求。不久的將來,上海觀眾將欣賞申雪/趙宏博、王濛、周洋等冬奧會冠軍英姿,為選手提供一個展示的舞台。上海將不斷引進舉辦國際大賽,把高水平賽事奉獻給百姓。
除滿足舉辦國際泳聯世界錦標賽及其他國際A級賽事需要外,憑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後發優勢,將明顯改善上海的公共體育設施,有力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嚴家棟說:「建成後的東方體育中心,將堅持公益性,盡最大可能對社會公眾開放,為市民提供綠色健身休閑的環境與場所。」游泳館和露天游泳池,將為游泳愛好者提供更寬闊的天地,室外籃球場、網球場等一批大型場所也將向市民開放。同時,體育中心旁的體育公園,將使這片「動起來」的綠地,成為市中心難得的體育綠肺。
游泳是上海最受市民歡迎的群體活動之一,每年夏季參與游泳鍛煉的人次達到800萬以上,但游泳場館少、規模小的弱勢卻很突出,室外跳水池冬季將作為冬泳愛好者的鍛煉場所。而建成的濱江體育公園,將設置各種體育設施,輻射足球、籃球、沙灘排球等項目。這一片市中心的綠肺,讓鋼筋水泥的都市呼吸到新鮮空氣,讓市民們找到不同的健身項目,享受更多體育的樂趣。
體育設施讓城市更靚麗,也讓市民的生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