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企正式員工和公務員退休後在待遇方面,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國企工人和公務員退休後退休金的差距非常大了,國企和公務員本身在職的時候差距就很大,退休之後差距會更大。
國企職工退休,和其他企業退休一樣待遇,都是按照繳費年限,繳費基數以及社會平均工資計算的,和公務員退休是兩個軌道,根本不是一回事,公務員不繳納養老保險,按照本人工資計算退休費,是嚴重的雙軌制典型範例,國企的處長,一個月三千多算是多了。
公務員一般職員都要四千多。國家政治整治,估計沒有多久會取消雙軌制,共同走到一個軌道。
公務員和事業編制在退休後待遇有什麼不同
退休工資不同
1、公務員退休工資工作滿35年可領取原工資的90%,30年至35年可領取原工資的85%,25年至30年可領取原工資的80%,以下等級每5年發放一次。
2、事業單位養老金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本養老金=(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平均月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標)2×繳費年限*1。
B. 國企和事業編在福利上有什麼區別
國企和事業單位待遇的差別如下:
一、性質不同。
國企編制是國有企業為了完成未來或過去的任務而確定的公司或部門的人員數量的配置,其對人員的實際配置工作產生指導和約束作用。
事業編制是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二、合同性質不同。
銀行的正式工與銀行簽訂正式勞動合同,銀行的派遣工,即派遣合同只和派遣公司簽合同,相當於臨時工。
事業單位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行業指導意見以及核準的崗位設置方案,根據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的原則,確定具體崗位,明確崗位等級,聘用工作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國企是營利性單位,員工待遇與企業經營狀況相關,與事業單位工資沒有可比性。二者待遇工資不同
三、由於國有企業自負盈虧,工資由國有企業自己管理,國家不支付。生意好的話,國企員工和領導的工資會更高。
事業單位由國家財政批准,工資由國家支付。事業單位工資分三種:一是全參照公務員待遇,全額國家財政撥款,如林業局。
C. 國企和事業單位待遇差別
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財政性質是不一樣的,國有企業屬於盈利性單位,在財政上盈虧自負,事業單位由國家財政撥款,今年的績效工資是針對事業單位而言的。電信,移動屬於國企,工資待遇不走績效。
國企和事業單位哪個待遇好,不可一概而論。總的來說,事業單位沒有獨立的財政,一切都靠國家撥款,工資待遇比較固定,根據職稱和工作年限享受相應的待遇,待遇一般好不到哪去,但很穩定。國有企業則不一樣,國企員工的待遇依企業的效益而定,若效益好員工確實能享受相當好的福利;但若效益太差,虧損太多那也只能喝西北風了!
至於你說的電信,移動,還有中石化,中石油都屬於富得流油的國企,正式員工的待遇是同地域事業單位沒法比的!
D. 事業單位和國企有什麼區別工作環境和薪資待遇上
國有企業
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
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與國有企業不同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比如說工商局、稅務局、銀行、郵局等都是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一般以增進社會福利,滿足社會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為直接目的社會組織。
總結來說,國企和事業單位的不同有以下三點
一、國企是以盈利為目的,事業單位則不是;
二、事業單位的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而國企則不是;
三、國企是自己發工資而事業單位是國家發的工資。
關於福利差別:
1、同樣是國企,壟斷專營型如煙酒專賣、石油、石化、電力、銀行、保險、電信、煤炭等國企,職工月收入過萬元,光住房公積金就可供一套住房;而生產施工型國企如鋼鐵廠、紡織廠、鐵路、公路、基建等行業國企,職工月工資收入才3000-5000元,社保福利差一大截。
2、事業單位,如醫院、學校、社會團體等,其職工收入比壟斷專營型國企職工收入差不多,一般月收入也在萬元左右,社保福利基本可以。
大家可以根據以上來權衡一下利弊,招聘單位各有千秋,就看自己的選擇了。
E. 國企和事業單位的區別,哪個待遇好
1、同級來比較的話,事業單位整體上是比國企要好一些的。
事業單位和國企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有編制,事業單位工作是比較穩定的,相當於是鐵飯碗,失業的風險很小,但是也相對的大家的工資水平差別不是很大。而國企,則很大程度上由企業的營業狀態來決定,有的待遇特別好,有的待遇特別差。從這點來看,事業單位無論是在收入上、穩定性上還是社會地位等方面,平均水平都比國企要高一些。
2、如果局部來比較的話,頭部國企要好於事業單位。
頭部國企的工資待遇還有晉升空間,都遠遠比同級的事業單位要高,很多中層領導的年薪都比得上事業單位四五年的收入。事業單位的收入待遇只能說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
3、如果縱向來比較的話,肯定是越往上越好。
平台高往往意味著工資待遇更高,發展空間更好。比如說省里的國企崗位和市裡的事業單位來比較,省里的國企崗位待遇一般要更好一些。
國企和事業單位的區別,哪個待遇好
F. 事業單位和國企單位有什麼區別
事業單位與國企的區別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事業單位和國企的單位性質都是怎樣的。國有企業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其次,我們來看看事業單位和國企待遇方面的差別。事業單位的話,除卻不同種類的單位,其他單位差別不是很大,而且目前正在進行分類改革,所以在這里不做討論。我們來看看國企的待遇怎麼樣,一般來說國企的待遇根據不同的企業,待遇有所差別,比如壟斷性企業的話,那麼待遇肯定是要高於事業單位的,但是相較於一些平常的國企,一般看來跟事業單位差不多,福利和待遇都是相差不大的。最後,我們來看看,事業單位和國企在晉升上面有什麼區別。其實這兩者晉升的時候,都是要看資歷的,所以也有很多人說,國企和事業單位裡面的領導都是年紀比較大的,年紀輕的進去了能力再強也要磨礪很多年才會出頭,其實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是國企相對事業單位來說晉升相對要好一些,事業單位看重資歷大於能力,國企雖然也看重資歷,但是卻是能力大於資力。
G. 國企待遇怎麼樣相對於事業單位那個好
事業單位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來源多為財政撥款,正式工作人員由編制部門登記在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有嚴格限制,基本是逢進必考,待遇也嚴格按國家規定執行。地方勞動保障部門,工作及待遇本身也很有保障。
企業單位就是以贏利為目的的機構,一般是自負盈虧,意味著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
H. 國企跟事業單位的福利待遇有何不同
國企跟事業單位的福利待遇有何不同?國企跟事業單位在薪水方面、晉升制度和發展方向上都有所不同。
找工作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因為只有工作才能養活得起自己,才能為社會創造價值。而現如今有許許多多的職業可供選擇,但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國企或者是事業單位,相比起創業等,這兩個地方的工作比較穩定待遇也不錯,但是就國企和事業單位相比較的話,兩者之間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第三點就是發展方向、空間不同。國有企業的發展方向、空間和事業單位也有很大不同。一般國有企業可能會成為某一國企的領導人,很難繼續往上發展,也很難換行發展,局限性還是比較大的。但事業單位就不一樣了,在事業單位上班的人可以轉化為公務員,作為公務員發展潛力就很大了。事業單位的員工經常從一個事業單位轉移到另一個事業單位,局限性不大,但國有企業很難做到這一點。國有企業與國有企業之間的人員流動仍然很少。
綜上所述,這就是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有所不同的地方了。
I. 國企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
1、性質
國企的本質是所有人是國家或者地方政府的企業單位,主要目的是盈利性質;
事業單位相當於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非營利性機構,是為了國家正常運轉而設置的機構。說白了就是「事業單位吃皇糧,企業單位自己鬧」。
2、經費來源
事業單位按不同的種類,由國家財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點不負擔;企業編制理論上與國家財政無關。
3、待遇工資
由於國企是自負盈虧,所以工資發放屬於國企自己管理,工資由國企自己發放,國家不給,如果企業的經營狀況很好,那麼國企員工和領導的工資就比較高。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和國企正式員工相比,收入上會比企業相對差一些,特別是一些大型央企比如電力、煙草的收入更是碾壓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但是相對的,企業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肯定也不是事業單位能相提並論的。
4、發展空間
在發展上升方面,相比事業單位,企業會更加重視員工的個人能力,有能力的人在企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空間,也能學到更多的東西,而國企的非正式員工,在單位內多多少少還能學點本領,而且企業還是存在一定的轉正可能性的,
不論是通過轉正考試還是通過社招,相比較國企的話走上管理蹭崗位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事業單位晉升途徑主要就是評職稱,一般很難走上領導管理崗位,雖然現在也有聘用制,但是很少人有這個機會。
J. 事業單位待遇和國企有什麼區別
機構與國有企業之間的待遇差異主要在於待遇,財務性質和各自的指標。
1、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待遇不同。公共機構的工資低於國有企業的工資,但公共機構的工作相對容易,壓力小,國有企業的工資更高。國有企業的壓力也比較大。
2、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的財務性質不同。公共機構由國家財政資助,通常有基於績效的工資機制。國有企業是一個有利可圖的企業單位。融資來源主要取決於企業的經營效果,並以自身的盈虧為基礎。
3、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將有自己的指標來評估基本治療項目。 (註:我們一直比較公務員和公共機構,行政編輯和職業編輯。一般而言,具有相同資格的同一職位的公務員編制高於商業機構。)
(10)國企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待遇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與其他單位的區別
與企業單位的區別
事業單位是具有公益性質,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組織,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和企業績效工資最主要不同點在於經費來源和保障。企業績效工資完全取決於企業盈利情況,根據企業的薪酬戰略及績效考核結果進行發放;
而事業單位則不同,事業單位根據單位不同類別,其績效工資的經費來源和保障有所不同,義務教育中小學績效工資經費來源主要由縣級財政保障,省級財政統籌,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及東部部分財力薄弱地區給予適當補助。
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按單位類型不同,分別由財政和事業單位負擔,但事業單位的創收收入如何規定是今後需要解決的問題。公益型事業單位如果把主要精力用在創收或提供公共服務也高價收費,這就偏離了公益性事業單位的性質,這些需要通過制度進行規范和安排。
與行政單位的區別
(1)內涵不同——行政單位屬於國家機關,而事業單位屬於社會服務組織。
(2)擔負的職責不同——行政單位是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指揮;而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的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
(3)編制和工資待遇的來源不同——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事業單位有全額撥款的,有部分撥款的,還有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行政單位人員的工資按《公務員法》由國家負擔,而事業單位則根據不同的管理模式實行不同的待遇。
與公務員的區別
一是工作性質方面,公務員從事的主要是國家行政事務性工作;事業單位人員從事的主要是社會公益性工作,或者說是非營利性的工作。
二是工資收入方面,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一般來說,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比公務員高。
三是保險福利方面,公務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一般來說,公務員享受的福利待遇比事業單位的人員要好一些。
四是用人方面,公務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辭職等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而事業單位人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等是按照國家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但事業單位對人員的管理許可權要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