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鄉鎮街道事業單位有哪些
1、鄉鎮基層事業單位由各個區域不同情況決定設立的,一般包括民政所、稅務所、電力所、衛生所、派出所、城管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2、由於中國的實際情況,這些所不一定都是事業單位,還有是公務員編制的單位,還有些是當地自己規定的查補、自籌等類型的事業單位,並且,即便在事業所里上班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同一類型的編制人員,有些可能是公務員,有些是事業,有些是差補等,如派出所。
鄉鎮事業單位,就是通常所說的「七站八所」。不過,隨著機構改革,各站所基本都撤並整合,和原先大不一樣了。
鄉鎮黨委政府機關設置為行政機構,包括黨委、政府、人大、政協機關辦公室,以及紀委、武裝部等,使用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為公務員身份。除此之外,其他都是事業機構,使用事業編制。
鄉鎮事業單位包括農業服務中心、農經服務中心、社會事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財政所、司法所、食葯所、國土所、工商所、林業站、水利站、畜牧站、鄉鎮衛生院,以及派出所、稅務分局、運管、交警等,有的歸鄉鎮黨委政府管理,有的歸縣局管理,有的為派出機構,各地管理、權屬不一,實際設置比較復雜。
鄉鎮事業單位中,有鄉鎮政府管理的,有縣局垂直管理的;有統一設置的,有單獨設置的;有幾個鄉鎮綜合設置的,有每個鄉鎮統一設置的;有全額供給的,有自收自支的。隨著鄉鎮機構改革以及部門垂直改革,機構設置混亂,隸屬關系混亂,名稱職能混亂,人員編制混亂,給鄉鎮人事管理和經濟發展造成了極大的不變。
隨著新一輪黨政、事業改革,鄉鎮黨委政府及事業單位改革也將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多地試行鄉鎮事業單位設置「2+1」模式,即成立統一的鄉鎮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執法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統一管理便民服務、行政執法和社會服務事項,統一由鄉鎮黨委政府協調管理,縣局只負責業務指導。
② 什麼是鄉鎮事業編制
鄉鎮的事業單位包括常見的學校、衛生院等。同時,還有不為人所熟知的各站所,包括林業站、農機站、文化站等等。以上單位均為鄉鎮所屬的事業單位,人員身份情況可能比較復雜。包括全額編制、差額編、自收自支編,工資來源為財政撥款或者單位自籌,具體結合各單位情況而定。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但須參加公務員考試;如設區市的城管。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學校等。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設計院等。
(2)鄉鎮一級事業編有哪些擴展閱讀:
專業技術一級崗位是國家專設的特級崗位。
專業技術一級崗位的任職應具有下列條件之一:
(1)中科院士、工程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的專家、學者;
(3)其他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享有盛譽,業內公認的一流人才。
專業技術一級崗位由國家實行總量控制和管理,按照以下基本程序確定:
(1)按照行政隸屬關系,事業單位將符合專業技術一級崗位條件的人選逐級上報至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或國務院主管部門;
(2)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或國務院主管部門對專業技術一級崗位人選進行審核後報人事部;
(3)人事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區、各部門上報的人選進行審核確定。
確定專業技術一級崗位的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實施范圍
1. 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都要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實施崗位設置管理。
2. 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納入崗位設置管理。
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的有關規定執行。
3. 使用事業編制的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等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參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納入崗位設置管理。
4. 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所屬的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以及由事業單位已經轉制為企業的單位,不適用《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
根據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職責任務、工作性質和人員結構特點等因素,綜合確定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以下簡稱三類崗位)總量的結構比例。
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的結構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確定,控制標准如下:
(1)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
(2)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4)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該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5)鼓勵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逐步擴大社會化服務的覆蓋面。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各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本實施意見和行業指導意見,制定本地區、本部門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結構比例的具體控制標准。
③ 鄉鎮機關事業單位指哪些單位
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中的黨政機關包括鄉鎮黨委、鄉鎮政府、司法所、人民法院駐鄉鎮的流動法庭或者固定法庭、鄉鎮派出所;事業單位包括有編制的中小學,有編制的鄉鎮衛生院。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是指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招考。
(3)鄉鎮一級事業編有哪些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④ 鎮上有哪些事業單位
鎮上的事業單位有好幾個,最大的事業單位是學校,一個鎮上的學校有好幾所,從小學到初中,有些鎮還有高中,小學最多,每個村起碼有一所。除了學校鎮上的農機站,食品站,鄉鎮衛生院,城鎮建設規劃站,土地所等等都是事業單位,只是這些事業單位除了醫院人數較多以外,其他的人數都比較少,一般只有幾個,特別是鄉鎮的建設站,規劃站,土地所幾個合並以後,鄉鎮的事業單位又少了幾個。鄉鎮事業單位工作是比較清閑的,比城市的事業單位輕松一些。
⑤ 鎮政府職工是什麼編制
鄉鎮政府是我國最底層的行政機關,裡面的工作人員有非常多不同的身份,我所知道的,就有15種不同身份!
一,普通公務員,具有行政編制,我們常說的國考和省考,常說的考公務員,基本都是這一類人。公務員站在了鄉鎮政府鄙視鏈的頂端,具有最廣大的前途,當然也為了前途承擔著最核心最繁重的工作。
二,專項編制公務員,這個說法很多人不理解,但其實這一次機構改革之後,鄉鎮設立了綜合執法隊,有些地方的綜合執法隊是專項行政編制,裡面的人員就是行政執法類公務員,晉升職級的時候,不是執行二級科員、一級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這樣一個路線,而是從低到高是七級到一級執法員。總體來說,行政執法類公務員和普通公務員基本可以互通,也是鎮領導班子成員的後備搖籃。
三,參公人員,全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編制人員,在鄉鎮一級,最常見的就是財管所,裡面的人員就是參公人員。參公人員本質上是事業編制人員,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也是可以直接提拔為鄉鎮領導班子,進而轉為公務員編制的。
四,行政編制工勤編。這是一個歷史產物,就是以前單位裡面的司機之類人員,是有行政編制的,嚴格上說,也屬於公務員,但屬於工勤編,不是幹部身份,職位上基本無法獲得提拔。但工勤編的工資待遇跟普通公務員沒有區別的,與公務員一起站在鄉鎮政府工資鄙視鏈的頂端。現在已經取消工勤編的招聘了,等現在這一批工勤編人員退休了,就徹底消失了。
⑥ 鄉鎮有哪些單位是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
鄉鎮一級沒有參公單位的,除了鄉鎮政府部門,剩下的都是鎮直單位和各系統的派出單位。如派出所、財政所、民政所、學校等。
鄉鎮基層事業單位由各個區域不同情況決定設立的,一般包括派出所、城管所、民政所、稅務所、電力所、衛生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這些所不一定都是事業單位,還有是公務員編制的單位,還有些是當地自己規定的查補、自籌等類型的事業單位。即便在事業所里上班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同一類型的編制人員,有些可能是公務員,有些是事業,有些是差補等,如派出所。
(6)鄉鎮一級事業編有哪些擴展閱讀
「參公管理」即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中除工勤以外的管理人員稱為參照公務員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包括兩大類:
一類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群團機關,如團委、科協、婦聯等人民(群眾)團體,因其使用行政編制,但無具體行政職能,因此稱作參公群團機關工作人員;
還有一類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此類單位多是黨政機關的下屬二級單位,比如檔案局、史志辦、漁政監察大隊、城管執法局、勞動監察大隊、文化市場執法大隊、金融辦、旅遊局、關工委、組織部黨員電教中心、社保局、供銷社等。
⑦ 什麼是鄉鎮事業單位編制
鄉鎮事業單位編制就是指鄉鎮一級的事業單位的人事編制。
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
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等。
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⑧ 哪些單位屬於一級事業單位詳細一點
財政直接撥款的事業單位就是一級事業單位
它一般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科研院所,民政部門下的社會救濟,殘聯下的協會等等
也有部分是差額撥款單位,但數量不多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目前基本無撥款事項
⑨ 在鄉鎮一級有哪些單位是屬於事業單位
鎮林科所、農科所、公立小學、中學、公立醫院、糧站,還有鎮政府下屬管轄機構單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