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組織機構代碼
組織機構代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機構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組織機構代碼的管理工作。
詳細內容
如同居民的身份證一樣,組織機構代碼證是組織機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統一賦予的單位身份證。組織機構代碼系統覆蓋范圍廣泛,對申領代碼單位的資質審核也有數字檔案(檔案數字化)作為憑證,可以動態追溯每一個組織機構的歷史發展變化。
從2016年1月1日起,各地質監機構不再向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依法成立的機構發放和更換組織機構代碼證書。
2016年10月1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規章的決定》(總局令第184號),正式廢止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辦法。組織機構代碼在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中退出了歷史舞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組織機構代碼
② 事業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各代表什麼意思
標准規定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用18位阿拉伯數字或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分別是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1位機構類別代碼、6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9位主體標識碼、1位校驗碼。
2015年6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提升社會運行效率和信用。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相當於讓法人和其他組織擁有了一個全國統一的「身份證號」,這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
李克強說,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構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國統一市場的重要改革舉措,能促進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和交易成本下降,實現社會運行效率倍增。
(2)事業單位組織機構代碼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構成特點
1、是嵌入了組織機構代碼作為主體標識碼。通過組織機構代碼的唯一性確保社會信用代碼不會重碼。換言之,組織機構代碼的唯一性完美「遺傳」給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2、是在組織機構代碼前增加行政區劃代碼,這個組合不難發現就是稅務登記證號碼。這樣就提高了統一社會代碼的兼容性,在過渡期內稅務機關可以利用這種嵌套規則更加便利地升級到新的信用代碼系統。
3、是預留前兩位給登記機關和機構類別,這樣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在應用中更加清晰高效,第一位便於登記機關管理,可以作為檢索條目,第二位可以准確給組織機構歸類,方便細化分管。
4、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主體標識碼天生具有的大容量。通過數字字母組合,加上指數級增長,可以確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需升位就可容納大量組織機構。
5、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位數為18位,和身份證的位數相同,這一巧妙設計在未來「兩碼管兩人」的應用中可以實現登記、檢索、填表等統一。
6、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中內嵌的主體標識碼具有校驗位,同時自身第十八位也是校驗位,與身份證號相比是雙校驗,確保了號碼准確性。
③ 什麼叫組織機構代碼,由多少數字組成
組織機構代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機構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組織機構代碼的管理工作。
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由八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本體代碼和一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校驗碼組成。
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國家質檢總局下設機構)負責此項工作,為了規范和加強組織機構代碼管理工作,充分發揮組織機構代碼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110號總局令《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辦法》。
(3)事業單位組織機構代碼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原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是1993年經中央編辦批准正式成立的事業單位,隸屬於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隨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改革的推進,根據《國務院關於批轉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33號)文件精神,全國組織機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數據服務中心(原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職能調整為:
會同國家標准化管理部門、登記管理部門制定統一代碼國家標准,負責管理統一代碼資源,建設和運行維護統一代碼資料庫,為各部門提供信息服務,加強統一代碼賦碼後的校核,定期通報賦碼和信息回傳情況。
④ 什麼是組織機構代碼
組織機構代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組織機構代碼的管理工作。
如同居民的身份證一樣,組織機構代碼證是組織機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統一賦予的單位身份證。組織機構代碼系統覆蓋范圍廣泛,對申領代碼單位的資質審核也有數字檔案作為憑證,可以動態追溯每一個組織機構的歷史發展變化。
⑤ 機構代碼是指什麼
機構代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等機構頒發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其作用相當於單位的身份證號。
組織機構代碼按照強制性國家標准GB11714《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編制,由八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本體代碼和一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校驗碼組成。
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包括內容
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包括正本、副本和電子副本(IC卡),代碼登記部門在為組織機構賦碼發證的同時,還要採集28項基礎信息,並按照國家標准對這些信息進行編碼,將這些信息存入代碼資料庫和代碼證電子副本(IC卡)中,供代碼應用部門使用。代碼登記部門所採集的基礎信息包括:機構名稱、機構地址、機構類型、經濟性質、行業分類、規模、法人代表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組織機構代碼
⑥ 組織機構代碼證是什麼
組織機構代碼證是各類組織機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通行證。代碼是「組織機構代碼」的簡稱。組織機構代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
建立代碼統一標識制度的意義: 對單位法人實行組織機構代碼和自然人實行社會保障號碼制度,是國家整個經濟和社會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盡快建立這一制度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且具有緊迫性。
證件作用
代碼證對一個單位來說作用非常重要,例如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涉及到轉帳問題,需要向銀行申請一個基本賬戶,作為結算賬戶,只有在這個基本賬戶的基礎上,企業才能申請一般帳戶,才可以購買現金支票。
而申請辦理這兩種賬戶的時候都必須向銀行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相關資料。同樣對一個企業來說要想經營,就需要先去稅務部門辦理相關稅務登記手續,同時申請購買發票。
而企業稅號的15位數字中,前6位是行政區劃號段,後面9位是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號,也就是說辦理稅務登記手續必須使用組織機構代碼證,通過組織機構代碼信息,可以實現對增值稅發票的有效管理,防止個別企業的偷稅漏稅行為,為國家從源頭治理稅源起到積極的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組織機構代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