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醫院的醫護人員是分為這兩種嗎:一種屬於衛生局編制的;一種是醫院自己招的合同工
醫院的醫護人員有兩種身份,一種屬於事業編制,一種是醫院自己聘用的合同工。
醫院作為國家衛生單位被列入事業單位,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或自取自收。醫院的正式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其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由國家事業費開支及單位收入組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事業編和合同工的區別:
一、進入途徑不同。
事業單位新聘用正式工作人員,應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聘用合同工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二、合同期限不同。
正式工:事業單位與工作人員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於3年。
合同工: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三、試用期不同。
正式工:初次就業的工作人員與事業單位訂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試用期為12個月。
合同工: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四、工資待遇不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合同人員工資由雙方根據合同協商確定。
❷ 醫院招聘中說是企業性質,就不是事業編,對嗎工作後能轉成事業編的嗎
有一種叫做私立醫院,這就是企業性質的,這種醫院是民間私人開辦的,跟其他私企公司一樣,根本不是屬於事業單位,所以院內員工也統統都不是事業編制。還有一種是國有大型廠礦企業下屬的醫院,這種也是企業性質的,也不是事業單位,其員工也不是事業編制。以上兩種都不能轉成事業編制。如果您成為有事業編制的醫護人員,只能到公立醫院去工作
❸ 醫院編制是什麼意思是需要考試才能成為正式編制內的職工嗎
醫院編制的意思:在醫院里有編制的正式員工。
在醫院里有兩種,一種是有編制的正式員工,還有一種是沒有編制的合同員工,二者在福利待遇,工資水平上都有很多差別。沒編制的醫院人員相當臨時工。
成為正式編制內職工是需要考試的。
在編,就是你已經納入了該單位的人事編制,就相當於正式員工。在編人員,就是指有編制的人員。例如在事業單位和銀行,員工可能會有在編和非在編的區別。
(3)醫護轉事業編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非編制人員就是事業單位自行聘用的(包括臨時工),就像企業聘用一樣,不由財政撥款。 聘任制:是指用人單位通過契約確定與人員關系的一種任用方式。
一般的做法是由用人單位採取招聘或競聘的方法,經過資格審查和全面考核後,由用人單位與確定的聘任人選簽訂聘書,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和受聘人員職責、待遇、聘任期等。
聘用制是以合同的形式確定事業單位與職工基本人事關系的一種用人制度,即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本單位的身份屬性通過與單位簽訂聘用合同確定。
事業單位傳統的用人制度是職工一旦被調入或分配到其單位,就終身成為該單位的職工。聘用制就是要將傳統的用人制度改革成為合同契約式的用人制度;聘任制是事業單位內部具體工作崗位的管理制度,是相對委任制而言的。
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確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根據編制調配人員,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
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適用單位主要有: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
❹ 護理專業考事業編是啥情況,是考進醫院這樣的醫療單位還是國家單位去做行政人員
醫院也分公立和私立,考事業編是指公立醫院對外招收的由國家負責費用開支的人員編制,一般招收的是護普通的醫護人員,也有少數招收管理崗位。當然除了醫院,其他事業單位例如防疫站、健康局、社保新農合工作點也是需要相關專業的人員,有些是簡單的醫護工作有些是純行政人事管理工作。望採納
❺ 請問醫院編制是什麼意思是需要考試才能成為正式編制內的職工嗎
醫院編制的意思:在醫院里有編制的正式員工。
在醫院里有兩種,一種是有編制的正式員工,還有一種是沒有編制的合同員工,二者在福利待遇,工資水平上都有很多差別。沒編制的醫院人員相當臨時工。
成為正式編制內職工是需要考試的。
在編,就是你已經納入了該單位的人事編制,就相當於正式員工。在編人員,就是指有編制的人員。例如在事業單位和銀行,員工可能會有在編和非在編的區別。
(5)醫護轉事業編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現行的醫院編制制度起源於1978年的《縣及縣以上綜合性醫院組織編制原則(試行草案)》和2006年發布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准指導意見》,規定「醫院人員編制確定原則基本上是按床位定人」。
編製成為政府管理公立醫院的一種手段。政府通過核定醫院編制,並根據編制數量給予財政撥款,監管和保障公立醫院發展。
然而,由於政府投入不足,「定編定崗」帶來的不公平現象和管理弊病日益凸顯。一方面,有編制人員和沒編制人員同工不同酬,編制外人員在基礎工資、養老保障、職稱評定等方面是「二等公民」待遇。
多少意氣風發的醫學畢業生,削尖腦袋都要去公立醫院,公立醫院因此集聚了最優質的醫療資源。醫生成為「單位人」,流動性差,多點執業改革進展不暢,民營醫院招不到好醫生。人們為了找到好醫生看病,想盡辦法往公立醫院跑,加劇了看病難。
事實上,隨著公立醫院發展加快,大部分公立醫院的編制難以滿足需要。在很多醫院里,護理、醫技、行政、輔助等崗位非編人員已佔一大半,甚至存在部分醫生是非編人員的現象。受限於編制數量,很多醫院招不進核心人才,或是無法給予更高的待遇和更大的發展平台。
由於編制有限,財政補助也無法再增加,其對醫院的監管、保障作用微乎其微。醫院主要收入已不靠財政補助,而是轉向從患者身上賺錢,使看病變得越來越貴。
時至今日,編制管理成為一塊「絆腳石」,阻礙著醫療界人才的自由流動,妨礙符合行業特點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形成,不利於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公立醫院難以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看病難看病貴頑疾久治不愈。
眼下,公立醫院改革進入深水區,取消編制是必然趨勢。2011年3月,《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發,明確公立醫院屬於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即「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
日前,人社部宣布將「研究制定高校、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後的人事管理銜接辦法」,這意味著公立醫院將進入無編制時代。
取消編制不代表取消財政補貼、醫務人員待遇降低。從國際經驗看,財政對醫療機構的補償不一定通過編制給付,而可以通過購買服務來實現。我國醫保對醫院的補償已佔了大頭,政府可以通過醫保對公立醫院進行補償。
從深圳的做法看,政府按照服務質量、數量、患者滿意度等給予補貼,醫生得到合理的報酬,待遇不會降低。取消編制之後,醫生們的天地更廣闊,沒啥可怕的!
❻ 在醫院要考「編制」才能轉正式工。所謂「編制」是全國統一承認的證還是省級承認的
醫院編制是全國統一承認的,醫院事業編制是指醫院作為國家衛生單位被列入事業單位,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或自取自收。醫院的正式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其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由國家事業費開支及單位收入組成。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及收入分配均按崗位等級決定。
技術崗位等級
高級崗位
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具備較長工作年限、較多工作經驗及較高業務水平的工作人員。一般負責主管和引導相關專科的臨床工作、科研等。
中級崗位
主治醫師:本科畢業5年以上尚未獲得副主任醫師的工作人員,具備一定工作經驗和業務水平,能主導本專科基本工作,並能培訓和指導下級醫師。
初級崗位
住院醫師:醫學本科畢業1年至5年以內的工作人員。
(6)醫護轉事業編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體分為在編和非在編人員(在編人員指取得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的人員編制手續人員,非在編人員就是無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的人員編制手續的人員,如: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象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系,這些工作人員通常稱為臨時工。)
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區別:行政編制也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你幾年以後當了科長,就是科級。再幾年以後當了局長,就是局級。也就是說,你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按公務員法只「走」行政級別的。
事業編制,情況復雜,其中包括一些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這類參公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比照行政機關(公務員)待遇執行,也就是按照職級核定工資。其它的事業編制是按崗定薪,分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崗.其中管理崗叫職員,是一到十級,依次對應著正部級至辦事員這樣的行政級別。
專業技術崗是根據行業的要求進行職稱評定,比如醫生和教師。工勤崗就是工人。事業編制的人員一般走上副科(八級職員)領導崗位後也可以交流到行政機關當公務員,也可以參加黨政領導幹部公開選拔當領導。
員額編制是一種人員編制,待遇相對行政編制與事業編制較差點,但是比合同工與公益崗要好,由財政撥款保障。
員額編制屬於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統籌招聘規劃下,為當地直屬或下屬單位部門的工作人員,被聘用人員與具體用人單位直接簽訂聘用合同。
根據《深圳市經濟特區警務輔助人員條例》,輔警的員額編制由市機構編制部門負責核定,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負責輔警的招聘指導和薪酬標准核定,市、區財政部門負責輔警招聘和管理的經費保障,輔警為公安機關日常運轉和警務活動提供警務輔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的工作人員。
國企編制主要包括兩種:一是國企正式員工(也稱編內員工、正式工),二是勞務派遣協議工,其他幾種編制經費由國家財政負擔,而國企編制理論上不關國家財政什麼事。銀行編制是國企編制的一種。
銀行的正式工,就是與銀行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員工。享受著合同規定的正常工資、各種福利補貼以及績效獎金,還有很多的晉升機會。銀行的派遣工,即派遣合同只和派遣公司簽合同,相當於臨時工。派遣公司派遣你到銀行工作,銀行把工資獎金劃給公司再給你。
通俗點講,就是你在銀行里上班,但不是銀行的職工,只是派遣公司派遣到銀行做輔助性的工作,且還沒有任何進入到管理層的機會。其工資、福利比銀行正式工低,獎金一般都一樣。
所以,這幾種編制都屬於體制內,一定層級的人員是可以互相交流的。
編制具有計劃性,是行政管理資源,編制管理也是一種資源配置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院事業編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