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多少錢一個月
五險一金一個月大概是1500元左右,包括個人和單位繳納的。
公積金繳納:
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職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資總額×繳存比例,(註:個人繳存比例和單位繳存比例分別與月平均工資總額相乘,其積相加。)
住房公積金月繳存額隨工資總額而變動。
五險一金計算公式: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五險一金繳納比例
社會保險基數簡稱社保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報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稅項的月平均額來進行確定。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社保繳納比例大致如下(以北京市為例):
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1%,個人繳納比例8%;
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0%,個人繳納比例2%;
失業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個人繳納比例1%;
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個人不用繳費;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用繳費。
按《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規定,公積金繳存基數是職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額,以此來計算本年度的繳存額。早在2005年1月,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就發出《住房公積金管理中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規定,職工和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不應低於5%,原則上不高於12%,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月工資基數,原則上不應超過職工工作地所在設區城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兩倍或三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事業單位社保公積金比例是多少
國家對事業單位沒有強制執行上社保,現在事業編制的,只需要上失業保險,繳納比例為單位1%,個人0.2%。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一律不得高於12%. 以參保人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有的地方是40%-300%)為繳費基數,按月繳納。
㈢ 事業單位社保發放標準是多少
現階段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進入社保後,按照社保的規定增加養老金。公益類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進入社保後,國務院在沒有出台新的文件之前,仍按社保的規定增加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的計發對象根據參加工作時間的不同,主要分為三種情況:一、《試點方案》實施前已退休人員;二、《試點方案》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三、《試點方案》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第一種情況《試點方案》實施前已退休人員在《試點方案》實施後仍然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並參加國家統一的基本養老金調整。也就是說在《試點方案》實施後原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社保機構領取的養老金,從第一個月起均不得低於原來的退休工資標准。之前人們猜疑《試點方案》實施後,原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進入社保後將按企業退休人員的工資標准進行調整並降低養老金的說法是對《試點方案》的誤解。事實上從《試點方案》內容可以明顯看出,在《試點方案》實施後對於已退休人員,國家採取完全保留原待遇標準的政策。這與之前的國發[1997]26號文對於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進入社保後,仍按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養老金政策相一致第三種情況在《試點方案》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 標準是多少錢一個月
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一般不超過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
繳納工資基數低於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繳納工資基數最高不得超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與企業養老保險繳費的比例不一樣。由於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國家沒有統一的政策,各地都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繳費比例。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與企業養老保險結算方式不一樣。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實行差額結算制。事業單位退休職工的工資由單位發放。
如果是臨聘人員,按照規定,用人單位要按屬地原則依法進行社會保險登記,按月申報繳費。用人單位按臨聘人員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的20%、臨聘人員本人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新聘用的人員按第一個月的工資標准)的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臨聘人員的月平均工資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高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勞動法》實施前已在本單位就業且連續工作至今的原臨時工,應從參保地實施統賬結合制度起,按同期國家與省規定的繳費基數和當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比例,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含本息),補記個人賬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