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年來,我國為推動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採取了哪些措施
通過調研數據發現,有31%的人對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滿意,24%的女性對自己身材滿意,男性群體中對自己身材滿意的佔34%,男性對自己目前的身材滿意度高於女性,並且男性比女性每周運動次數也更多。
雖然男性對於自己身材更自信,但是我們通過Zepp健康管理平台監測的數據,看到的卻是女性的身材管理其實好於男性。數據顯示,62%的女性BMI指數處於標准范圍內,而男性BMI標准范圍內只佔46%。男性群體更應注重體重管理。尤其是70後男性,標准BMI范圍佔比最少,女性中70前與00後女性標准BMI佔比相對較少。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這一年裡國人每日人均步行5927步,相較2019年,每日人均步行降幅22%。平均每天步數最多的省份是西藏地區,日均步數達到了8689步,這里也是國內受到疫情影響較小地區。
分性別來看,女性群體在2020年的平均步數少於男性,80後、90後女性平均每天走的最少。日均步數降幅最多的為80後,相比2019年下降了27%,日均步數降幅最少的70前,下降了20%。
調查中發現,2020年大部分有運動習慣的人,在居家防疫期間也一直在保持運動,也有人在返工之後再開始恢復運動,有14%的人因為新冠疫情的觸動開始參與運動。健康和減脂是大家參與運動的第一動力,「有點懶」是阻礙運動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沒人陪、缺乏場地等理由,在運動這件事是上,好多人有明顯的拖延症。在運動類型選擇偏好上,有氧運動參與人群最多,除此之外,男性更喜歡力量訓練,女性更喜歡柔韌性運動。
華米科技創立於2013年,以「科技連接健康」為使命。華米科技的健康IoT設備已經實現了多場景的覆蓋,基於人工智慧演算法和大數據分析能力,為全球用戶提供7x24小時健康監測服務,使可穿戴設備在身體健康管理中發揮作用。這也是華米科技連續第三年發布和中國人運動健康狀況相關的報告,此外,華米科技還先後發布過和女性、馬拉松跑者等群體相關的運動健康報告。
㈡ 如何推進健康中國戰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五年來,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由240元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險制度基本建立、已有1700多萬人次受益,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實現直接結算,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加快推進。全民健身廣泛開展,體育健兒勇創佳績。
改善婦幼保健服務。支持中醫葯事業傳承發展。創新食品葯品監管方式,注重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提升監管效能,加快實現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不法制售者難逃法網,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全。做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場所和設施。
㈢ 健康中國2020的行動計劃
報告確定了衛生事業優先領域篩選原則,提出針對重點人群、重大疾病及可控健康危險因素的三類優先領域,並提出了21項行動計劃作為今後一個時期衛生工作的重點任務。
21項行動計劃:
其中包括針對重點人群的母嬰健康行動計劃、改善貧困地區人群健康行動計劃、職業健康行動計劃;
針對重大疾病的重點傳染病控制行動計劃、重點慢性病防控行動計劃、傷害監測和干預行動計劃;
針對健康危險因素的環境與健康行動計劃、食品安全行動計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計劃、減少煙草危害行動計劃;
促進衛生發展,實現「病有所醫」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行動計劃;
衛生人力資源建設行動計劃、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行動計劃;
促進合理用葯行動計劃、保障醫療安全行動計劃;
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效率行動計劃、公告安全和衛生應急行動計劃、推動科技創新計劃、國家健康信息系統行動計劃、中醫院等我國傳統醫學行動計劃、發展健康產業行動計劃。 一、建立促進國民健康的行政管理體制,形成醫療保障與服務統籌一體化的「大衛生」行政管理體制;
二、健全法律支撐體系,依法行政;
三、適應國民健康需要,轉變衛生事業發展模式,從注重疾病診療向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轉變,實現關口前移;
四、建立於經濟發展水平向適應的公共財政投入政策與機制,通過增加政府衛生投入和社會統籌,將個人現金衛生支出降到30%以內;
五、統籌保障制度發展,提高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標准和補償比例,有序推進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統一、管理統一;
六、實施「人才強衛」戰略,提高衛生人力素質;
七、充分發揮中醫葯等我過傳統醫學優勢,促進中醫葯繼承和創新;
八、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
同時陳竺指出,目前我國醫療衛生服務仍與人民健康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服務利用差異明顯。葯物政策措施執行不力,國家基本葯物制度亟待加強。
當天發布的《中國醫療衛生白皮書》顯示,我國醫療費用支出比例發生重大變化。2002年個人衛生比重高達57.7%,2011年個人衛生支出已下降到34.9%,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分別提高到30.4%和34.7%。政府衛生支出年均增速21.6%,這一數字明顯快於同期財政支出年均增長和衛生總費用的平均增速。截至2011年,基本葯物制度覆蓋全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葯物價格平均下降30%。
陳竺說,全民基本醫保建設、基本葯物制度鞏固完善和公立醫院改革方面取得重點突破,「三輪驅動」成為「十二五」時期深化醫改的基本策略。
㈣ 健康產業是做什麼啊!
什麼叫健康產業,新世紀的到來,使中國健康產業步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紀下
元。剛剛在北京成立的中國市場學會健康產業市場發展委員會近日宣布,將想盡辦法、
大力量促進中國健康產業大市的發展問題。我公司將在健康事業上大展宏圖,如今已經
成為了新時代集團的一員,我們每個人將為中國人民的健康事業做出努力。
健康產業涉及醫葯用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綠色食品、綠色環保產品、體育健
身用品、體育健身場所、醫療康復機構以及與人們身心健康息息相關的各個生產和服務
行業,它是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支柱產業。
健康產業市場機會分析
健康產業的困境
我們受到產品單一性的限制
我們同樣受到產品生命周期的限制
我們受到產品生命周期內市場總量的限制
我們不得不面對諸多同類產品的激烈競爭
保健品行業的信譽危機:「無論你怎麼吹,我就是不信」
欠缺技術和服務:健康產品目前只停留在賣產品,而缺乏服務和配套的服務技術
缺乏成功的商業模式:「好產品賣不出去,做服務又沒有錢賺」
健康產業的出路
品牌及信任度
現代經濟社會,誰都不會否認品牌的價值。另外就是健康產業面臨的信任度問題,有哪家健康產業企業解決了信任度的問題?目前沒有。誰解決了信任度的問題,誰就將成為這個行業的金字招牌。
技術與服務
無論你賣什麼,關鍵是:你是否真的能讓消費者擁有健康?消費者真正想買的是「健康」。如果你有一套方法及配套的服務,讓消費者確確實實受益,那麼消費者就會長期消費並以良好的口碑為你帶來越來越多的客戶。誰擁有這樣的技術和服務,誰就具備了核心競爭力。
產品系列
為了讓消費者真正獲得健康,除了技術和服務,還要有針對性的好產品。
家用醫療器械
隨著中國健康產業的發展,與家庭健康息息相關的各種醫療器械,諸如小型血糖計、血壓計等家用醫療器械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銷售勢頭良好,家用醫療器械在中國正在興起,並且有著充足的發展空間。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中國2003年有4000萬人患有糖尿病,並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
㈤ 如何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首要就是理念融合,走出認識誤區是實現深度融合的必要前提。全民健身是面向全體人民,通過鼓勵身體活動,倡導科學健身,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以增強人的體質、服務於人的全面健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以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升國家民族綜合實力為追求的一項社會事業。全民健康是指全體人民的全面健康。全民健康不僅覆蓋人類從嬰幼兒到老年整個生命周期,還貫穿於人的健康、亞健康、疾病、康復、強壯、健美等整個健康過程。全民健康是廣大人民群眾追求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體現。
釐清關系是實現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礎。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都是以服務於全體人民的全面健康為目的;都是從全方位、全周期來開展保障人民健康的工作;都是要在做好民生工作的基礎上為產業發展作貢獻。二者與文化、教育、養老、精神文明、環境等事業均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途徑。其中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是實現全民健康的兩個重要支撐,而實現全民健康則是成就健康中國的最主要途徑。
明晰健康中國建設的側重點是深度融合的關鍵。在健康中國戰略中,雖然全民健身與醫療衛生是實現全民健康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但二者各有側重。全民健身側重前端,涵蓋身體鍛煉、養生、保健等工作;醫療衛生側重後端,涵蓋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工作。二者如鳥之兩翼、不可偏廢。只有把握住這個側重點,才是抓住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關鍵。要完善政策法規,將與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相關的文化、教育、養老、精神文明等政策進行綜合梳理,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政策體系,進一步探索實現全民健身與醫療衛生及文化、教育、養老、精神文明等的制度融合,並出台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制度,抓好思想引領、科學指導、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文化宣傳等重大工程,使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真正實現融合。
㈥ 談談健康服務與管理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過程中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摘要 1、企業健康管理能降低企業總醫療保健費用。美國的企業健康管理經驗表明:健康管理對於任何企業及個人都有這樣一個秘密,即90%和10%。具體地說就是90%的個人和企業通過健康管理後,醫療費用降到原來的10%;而10%的個人和企業未做健康管理,醫療費用比原來上升90%。原因很簡單,實施了健康管理的企業,其員工的患病率、住院率明顯降低,絕大部分的疾病風險都以各種方式被消滅在萌芽狀態;即使萬一患病,也會因為「三早」(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而很快得到痊癒。因此,企業在員工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總額明顯下降。
㈦ 健康中國戰略是哪五點
健康中國戰略如下:
1、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2、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葯養醫,健全葯品供應保障制度。
3、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
4、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葯事業。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
5、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㈧ 中職生應如何踐行健康中國
同學們,要想做一名出色的中職生, 就必須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脫離人群而獨自生活下去,就像一滴水珠,如果僅有一滴的話,那麼它很快就會乾涸,而把它放入大海,它就不會消失。
學會做人,就必須學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會做人,就不會做事。學會做人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是成就事業的基礎。那麼,中職生應該怎樣做人呢?我覺得,首先要有「五湖四海」的精神,要團結所有的同學,不分地區、不分幫派;其次,要有寬廣的胸懷,能夠包容別人,諒解別人;第三,要有自控能力,在沖突即將發生的時候,能忍耐一時,冷靜地處理;第四,要講文明講禮貌,避免粗俗的語言和不文明的舉止。談到做人,我們不能不弄清楚,我們究竟應該做一個怎樣的人?我認為,中職生應該做一個有政治覺悟的人,一個熱愛黨、熱愛祖國的人;應做一個有道德、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人;應做一個文明有禮,遵紀守法的人;應做一個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的人;應做一個樂於幫助別人和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人。這也是我心中做人的標准。
學會求知,就是要熱愛學習,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掌握學習的方法。「落後就要挨打」,誰沒有知識誰就會被社會淘汰。但是,現在就有一些中專生在校浪費時間、浪費青春、得過且過,我們千萬別學他們啊!同學們,我們要向優秀的同學學習,我們應該為自己定下人生的奮斗目標,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課外知識,掌握好一門技術,為今後出去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會生活,就是要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要有戰勝各種困難的勇氣。讀中專首先就是要學會獨立,自己洗衣服,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時間。你不去打飯,你就沒飯吃;你不去打熱水,就必須洗涼水。遇到挫折不可以再象以前一樣可以依靠父母了,只能自己面對,這就是獨立。同學們,我們要學會獨立,要樹立信心,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自控能力、協調能力;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體,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習慣;要熱愛生活,要努力成為生活的強者。
同學們,中職生是有前途的,只要我們學會了做人,學會了求知,學會了生活,我們的前途就一片光明。讓我們大膽地把握機會鍛煉自己,好好地做人,好好地求知,好好地生活。我堅信,我們的人生將會變得豐富多彩,絢麗多姿。
同學們,讓我們為成為一名出色的中職生而努力奮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