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治超站屬於什麼單位
「治超站是公路管理機構設立的治超執法場所,屬於行政執法范疇。最終應該是行政管理類的機關,理想狀態是行政機關,起碼是行政類事業單位。不過,這是一條長征之路。」
⑵ 事業單位改革中在行政機關的事業編制人員怎麼改革啊
1、如果是行政類事業單位,將被取消行政職能收歸機關或整合到其它行政機構,不再參公。其人員除極少部分隨職能劃轉過渡為公務員外,其餘人員將保留參公待遇,分流到事業單位安置,直至退休。本輪機構改革,地方行政機構和編制實行限額管理,沒有多餘的編制用於置換事業人員,因此大部分事業編制人員(包括參公身份)都將保持編制現狀不變,無法置換行政編制轉公務員。這是大環境,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
2、如果是執法類機構,保持現狀。本輪機構改革,從中央到地方已經非常明確,除執法機構外,其它事業單位都不在參公。執法機構的改革,具體要等中央出台文件,在按照政策執行。目前現狀,執法類機構如果沒有轉行政的,基本上保持參公現狀不變,其人員參照執行。
3、如果是公益類事業單位,一類保持現狀,二類視情況而定:效益不好的,剝離收費或經營職能,改為公益一類;效益一般,可以維持自負盈虧,不需要財政加大投入的,維持現狀;效益好的,主體職能是經營或收費的,直接改企。其人員除少部分隨職能劃轉分流到其它事業單位外,其餘人員全部取消編制,改為企業人員。
(2)治超辦是事業單位怎麼改擴展閱讀:
行政機關要求編制和崗位相互對應。混崗混編是違規行為,行政機關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和極少部分供工勤人員使用的工勤編制。
由於行政編制少,大部分行政機關編制不夠用,尤其是縣區一級。為了彌補工作力量的不足,部分機關使用下屬事業單位的編制和人員代替,或者是超編使用工作人員,這些雖然合情,但不全理,是違反機構編制管理的行為。
解決的原則:首先是嚴禁超編調人,調整人員的時候,先要在機構編制部門辦理「控編卡」,如果有空缺編制,才能採用招考、遴選、調任等方式,為單位調整加強工作力量。
其次,不能混編混崗。行政機關只能使用行政編制或者工勤編制,不管是下屬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還是在機構改革中整合進來的事業編制,都不能供機關人員使用。調整使用的下屬事業單位的編制和人員,要嚴格按照個人工作安排文件和信函,在相應的機構使用相應的編制,即使因工作借調,也不能超過6個月。
⑶ 公路治超站在今後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會改成是什麼性質的單位
我們是國道超限站,市公路處代管,原罰款章是省公路局章,目前定性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不知改革怎麼改。
⑷ 治超工作好不好
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首先說說甜,初出茅廬,第一次穿上嶄新的制服覺得很帥氣、很威風,司機不論你的年齡在你面前「大哥」前「大哥」後的叫著,希望你能網開一面,打壞心眼裡有點甜,但是要不了一個月就會被以下的四味弄得煙消雲散。
酸:嚴格的說,治超工作是個單純的部門行為,也就是公路管理部門為了維護公路的合法權益,依據法律法規而實施的行政管理行為,如果當地政府不重視治超工作,為了招商和安商的需要,消極治超,那治超工作就像穿小鞋的「小媳婦」,起早了得罪相公、起晚了得罪公婆(這里所說的「相公」是指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公婆」就是當地政府),還得時時提防「紀委」「糾風辦」,弄不好給你戴頂「公路三亂」的帽子,一棒子打得你永世不得翻身。如果當地政府足夠重視治超,治超工作就會上升到由多部門(公安、交警、運管、城管等)參與的政府行為,用不著躲躲閃閃、偷偷摸摸的上路稽查,罰款日進斗金,福利待遇也隨之...........呵呵....。到那時我也不會恭喜你,隨之而來就是苦。
苦:治超站分為1類、2類站,一般1類站定編35人,2類站定編25人,實行四班三運轉的工作模式,除去領導和後勤人員,每班5至8個人(含女性),夜班是少不了的,不管是蚊子滿天飛的夏天,還是霜凍、大雪的冬天,都是一個不能少。特別是夏天,從治超站出來的,無論男女,沒一個皮膚白的,雖然美其名曰「健康」,但多多少少還是為我國化妝品行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辣:我們國家自本世紀初在全國范圍內實行路面專項治理和經濟調節(取消車輛各種稅費、計重收費)以來,我國長途貨物超限運輸已經得到較好的遏制,現在各地,各部門治超工作的重點已基本轉向短途超限運輸的治理。「短途超限運輸」,顧名思義,也就是在自家門口搞運輸,說白了,都是些「地頭蛇」,黑社會、暴發戶、關系戶、大老闆、痞子、流氓都在此列,他們仗著自家三尺硬地皮,依靠各種社會關系,跟你打游擊戰。客氣點的交點錢打發你,不客氣的跟你時不時來個暴力、沖撞、喝葯自殘什麼的,你就得乖乖放車,有的甚至公開叫囂:我的車保險投了60萬,搞死你個把小小攔車的不在話下。去年武漢某治超站治超人員被水泥大罐車沖撞後拖行幾十米當場死亡,竟然被交警部門定性為交通事故。治超工作的苦可想而知,不用我多說了吧。。。
咸:治超工作人員也叫路政執法人員,行使著國家賦予的權力,表面看似很風光,同交警一樣上路執法,交警查超載,路政查超限,雖然叫法和各自依據的法律不同,但工作性質沒什麼區別,但警察是國家機器、人名公僕,當然算公務員之列,然而路政卻連參公都算不上,收入更不能比,非但如此,發制服還得扣錢。其實我們路政人員的真實身份應該是事業單位「工人」,嚷嚷了好幾年的事業單位改革只聽樓梯響,卻不見人下樓來,好容易盼到了績效工資馬上要實施了,辛苦好幾年考了個養護技師職稱,本指望今年每個月能加個百把大幾十塊的,可領導說,這次改革後要想拿技師的工資就得去養護技師崗位。嗚嗚。。。你妹呀!又踩尿鋼里去了。。。。
兄弟要三思啊!!!!
⑸ 治理超限辦公室對「治超工作」的掌控力、影響力是否足夠大,治超中的權利如何是否只是個「花瓶」單位
1、事業單位,就是TM的浪費。已經超了還來個辦公室,不是有病么。
2、企業,那麼就要看你老闆的態度了,他支持權利就大。
⑹ 事業單位改革怎麼改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三、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
7.清理規范現有事業單位。對未按規定設立或原承擔特定任務已完成的,予以撤銷。對布局結構不合理、設置過於分散、工作任務嚴重不足或職責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8.劃分現有事業單位類別。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9.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具體由各地結合實際研究確定。
這只是指導意見,具體到每個地方怎辦,也有人為因素在裡面。
⑺ 事業單位改革步驟
事業單位改革會安裝分類屬性不同進行,自主事業、差額撥款類的會陸續進入改革的步伐。
事業單位按撥款方式劃分為三大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主事業單位。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例如鄉鎮衛生院,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及中醫院、婦幼醫療等。
自主事業單位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主要是公證律師和政府招待所、賓館、技術培訓、服務中心等有收費和生產經營職能的事業單位。
大家了解以上三種性質,就可以根據自己情況盡量選擇前兩種撥款型事業單位。
2、如何判斷事業單位性質
那麼該如何判斷某事業單位是否是自收自支呢? 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
(1)看公告
單招的在招聘公告中會說明是什麼單位,一般在公告開頭或者結尾部分,不過不是所有公告都會列出來,用上述第一項判斷依據可以大致判斷。
統考的同學可以查看職位表,依舊是對照第一項三個類型單位特徵,可以推測是自收自支還是撥款型。
一般有四種:財政核撥、財政核撥補助、財政核撥補助(定項)和經費自理。 經費自理就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了。
(2)網上搜索/咨詢招考單位
如果公告和職位表中都沒辦法看出單位性質的話,可以網上搜索單位的官網查看,或者直接打電話咨詢招考單位。
⑻ 治超辦是什麼單位
治理超載超限辦公室,是由交通局,交警大隊聯合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