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機關事業單位什麼是參公事業單位編制如何分
事業單位:國家以社會公益為目的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它們不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
參公單位人員要具體分析,通過中央、省兩級公務員(參公)考試正常考錄的工作人員,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公務員,但在錄用、晉升、考核、離退等方面按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待遇區別:參公的事業編和公務員都屬於國家財政同一撥款,幾乎在薪酬福利上沒有差別,一般來講參公單位比黨政機關的規格要低,晉升空間可能不如公務員大。
人員調動:只要有接收單位和你現在單位雙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參照公務員管理工作人員和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可以互相調動。如果相互調動,公務員調動為參公,編制上會從行政編制轉為事業編制。相應的,如果參公要調動為公務員,編制上也會從事業編轉為行政編制。
特徵
1、提供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事業單位,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事業多是政府職能所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它卻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關,不具有公共行政權力,同類事業單位之間也不能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它對於行政區劃內的其他部門或個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事業單位
B. 事業編制有幾種劃分,又有什麼區別
事業單位編制中一般包括三類人員:
一、管理人員,也稱職員,如單位負責人,行管人員,從事單位管理工作;
二、專業技術人員,就是拿職稱工資的人員,如正高、副高、中級、助理、技術員等;
三、工人,從事單位後勤或其他輔助性工作,分技術工和一般工,如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和普通工。
區別:
1、工資:三類人員執行事業單位三類不同的工資(職員工資、職稱工資和工人工資)標准。
2、性質:管理和專業技術人員一般都是幹部性質,工人是工人性質。
3、在醫療服務標准上,包括住院條件、用葯等級、醫葯費的報銷比例等等方面,幹部都比群眾高。
4、在養老標准上,幹部比群眾高出許多,而且幹部級別越高,這種差距也就越大。例如,達到一定級別的幹部可以享受離休待遇,而且有政府專設的老幹部局為其服務。
(2)如何區分自己是不是參公事業編擴展閱讀
事業編制單位等級
一、管理崗位:
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許可權確定。
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設置事業單位各等級管理崗位的職員數量。
二、技術崗位:
專業技術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等因素,根據現行專業技術職務管理有關規定和行業指導意見確定。
專業技術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的崗位包括一至四級,副高級的崗位包括五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其中十三級是員級崗位。
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不區分正副高的,暫按現行專業技術職務有關規定執行,具體改革辦法結合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以及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根據地區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和行業特點,以及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實行不同的結構比例控制。
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國總體控制目標為1:3:6。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總結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優化結構、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區、本部門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以及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結構比例控制的標准和辦法。
各級人事部門及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要嚴格控制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嚴格控制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的總量,事業單位要嚴格執行核準的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
專業技術一級崗位是國家專設的特級崗位。
C. 什麼是機關事業單位什麼是參公事業單位編制如何分
一、參公
1、參公是我國政府各單位政工幹部和工作人員比較口語化的一種表述,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是指對政府委託或授權具有行政執法能力的單位和不屬公務員系列的人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2、參公單位人員要具體分析,通過中央、省兩級公務員(參公)考試正常考錄的工作人員,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公務員,但在錄用、晉升、考核、離退等方面按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3、編制性質:參公整體上參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但編制上不屬於公務員的行政編,屬於事業編制。
4、待遇區別:參公的事業編和公務員都屬於國家財政同一撥款,幾乎在薪酬福利上沒有差別,然而一般來講參公單位比黨政機關的規格要低,晉升空間可能不如公務員大。
5、人員調動:只要有接收單位和你現在單位雙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參照公務員管理工作人員和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可以互相調動。如果相互調動,公務員調動為參公,編制上會從行政編制轉為事業編制。相應的,如果參公要調動為公務員,編制上也會從事業編轉為行政編制。
二、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制
1、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2、事業編制就是指事業單位的人事編制。有些行政機關也有事業編制,主要是指司機、電工、炊事員、鍋爐工等後勤人員,不屬於公務員。
3、事業單位分三類: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每一類的意義也不同。
(1)全額事業編制,指的是由財政部撥款的事業單位,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防疫站、公辦干休所等。這類的工資全部都由財政部撥款,工資和績效不掛鉤。
(2)差額事業編:差額事業編制,是事業編制的一種,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3)自籌自支事業編: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4、事業編和公務員晉升渠道差異大嗎?
(1)一般情況下,參公的晉升與公務員沒有太大差別,可直接提拔。
(2)而其他事業編制,則很多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考試,評中級、高級職稱來進行職級的晉升,如果事業單位的人希望可以做行政領導,只能通過公務員考試來獲得晉升。
D. 怎樣才能查詢自己是否在事業單位編內工人
黨政機關、公檢法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國企都有人事檔案權,你到檔案存放的部門查詢,就可以自己是否是事業單位的在編工人,很容易的。
事業單位分為四種,即參公(參照公務員待遇)、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等。上述四種待遇的單位都屬於國家承認的正規的事業單位。至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編制,你可以到單位存放檔案的部門(大的單位有人事部門,小單位辦公室負責人事管理)去查詢自己的崗位級別,即是工勤人員,還是職員,還是專業技術人員。如果有,那就說明你有正式的編制,如果沒有,那肯定就是編外人員,即臨聘人員。還有一個就是現在凡進必考,即如果你沒經過任何的正規考試,那也說明你沒有正式編制。
E. 如何確定單位是事業單位還是參公單位
根據以下幾點區分;
F. 參公事業編和行政編區別
區別:參公身份,是事業編制,不是行政編制。不具有行政編制的,都不是公務員。公務員和參公,只是編制不同,一個是行政編制,一個是事業編制。
行政編制,主要是管理人才;事業單位是事業編制,主要是專業人才。行政編走的是級別(比如有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縣處級、鄉科級、股所級),而事業編走的是職稱(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助理級、技術員)。
G. 怎麼看是公務員編制還是參公
參照公務員管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編制的區別
公務員與參照公務員管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有區別的,公務員是行政編,參公和事業單位是事業編,但公務員與參公待遇是一樣的,事業編與前兩者在身份與性質有著本質的區別。
公務員屬於行政編。公務員從事的主要是國家行政事務性工作,工資收入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由國家財政撥款。公務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辭職等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保險福利等也是與《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相掛鉤的。
參公。參公是我國政府各單位政工幹部和工作人員比較口語化的一種表述,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法管理。是指對政府委託或授權具有行政執法能力的單位和不屬公務員系列的人員,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單位人員要具體分析,通過中央、省兩級公務員(參公)考試正常考錄的工作人員,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公務員,但在錄用、晉升、考核、離退等方面按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編制性質
參公整體上參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但編制上不屬於公務員的行政編,屬於事業編制。
參照公務員管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待遇區別
參公的事業編和公務員都屬於國家財政同一撥款,幾乎在薪酬福利上沒有差別,然而一般來講參公單位比黨政機關的規格要低,晉升空間可能不如公務員大。
參公單位與公務員單位人員可以互調么?
可以,只要有接收單位和你現在單位雙方的同意,一個願意放人一個願意接收就可以。事業編不經過考試是不可能調入這兩種單位的,而公務員和參公是可以互通的。
一句話,公務員是行政編制度。參照公務員是跟公務員待遇接近的事業編。
H. 事業編工勤人員和參公人員的區別
1、編制不同。參公人員還是事業編制人員,非行政,而根據公務員法公務員必須有行政編制。原本只有公務員和事業編兩種編制,但由於一些事業單位具有行使政府相關權力的職能,但是其單位的職工卻沒有公務員身份,而編委會又不可能審批通過擴大行政編的編制,於是參照公務員管理機關事業單位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中間衍生產物就產生了,參照公務員管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編制是事業編,這點毋庸置疑,曾經看到過編辦的批文,清楚的寫著所有職工都是事業編,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2、名稱不同。參公人員的名稱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從廣義上講具有公務員身份,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不能算是正式的國家公務員。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需具備2個條件,一必須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二是具有法律法規賦予的管理職能。具備了這2個條件後經過本單位申報,同級政府人事部門審核後,報上一級政府人事部門審批,經過批准後這個單位叫做參公單位,參公單位的人員符合登記條件的,經過同級政府人事部門登記後才能享受公務員待遇。參公的叫單位,不叫機關。
3、轉任不同。從公務員單位調到參公單位,編制就由行政編變成了事業編,反之亦然,參公單位調到公務員單位,身份就由事業編變成了行政編,這也就解釋了上面說的為什麼事業編與公務員和參公在身份與性質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事業編不經過考試是不可能調入這兩種單位的,而公務員和參公是可以互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