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有什麼要求嗎
《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群團機關,如團委、科協、婦聯等人民(群眾)團體,因其使用行政編制,但無具體行政職能,因此稱作參公群團機關工作人員;還有一類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此類單位多是黨政機關的下屬二級單位,比如檔案局、史志辦、漁政監察大隊、城管執法局、勞動監察大隊、文化市場執法大隊、金融辦、旅遊局、關工委、組織部黨員電教中心、社保局、供銷社等等,雖是參照公務員管理,但是此部分工作人員一般沒有行政編制而使用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工資福利待遇和公務員沒有區別。
事業單位申報參照管理程序如下:材料報市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核,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後,報省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報市委、市政府研究前,要以書面形式事先與省公務員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待同意後再正式申報。經與省公務員主管部門聯系溝通,省將啟動市一級申報材料的審批工作,縣區事業單位申報材料審批工作將於市級事業單位審批後立即啟動。
㈡ 一般事業編制入編審批需要多久,走哪些程序,明白這方面的前輩回答一下,謝謝~
五類可以事業單位入編人員具體要求如下:
一、跨單位任職的副處級以上幹部
工作流程:任職單位憑黨委、政府的任命文件和組織部門的行政介紹信,填報《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後直接辦理入編手續。
所需材料:1.黨委、政府的任命文件(復印件);2.《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3.組織部門的行政介紹信(復印件)。
二、軍轉幹部
工作流程:接收單位根據市委組織部、市軍轉辦下達的軍轉安置計劃和人員名單,填報《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市委組織部或市軍轉辦開具行政介紹信→辦理入編手續。
所需材料:1.《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2.市委組織部或市軍轉辦的行政介紹信(復印件)。
三、退伍軍人
工作流程:接收單位根據市政府批準的安置文件,填報《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和《退伍軍人擇業登記表》→市編辦審核→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辦理有關手續→辦理入編手續。
所需材料:1.《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2.《退伍軍人擇業登記表》;3.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介紹信(復印件);4.相關證書(件)原件。
四、隨軍家屬
工作流程:接收單位根據市政府批準的安置文件,填報《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市編辦審核→市人事局或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辦理有關手續→辦理入編手續。
所需材料:1.《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2.市人事局《調動通知》或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合同制工人轉移審批表》;3.《隨軍審批報告》;4.相關證書(件)原件。
五、公開招考人員
工作流程:招聘單位填報《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編制使用計劃申報表》→市編辦審批→市人事局辦理招考及聘用審批手續→招聘單位填報《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原單位或主管部門開具行政介紹信(新參加工作人員除外)→市編辦審核→辦理入編手續。
所需材料:1.《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編制使用計劃申報表》;2.市人事局批復文件(原件);3.《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4.原單位或主管部門的行政介紹信(復印件)。
五、免筆試招聘人員
工作流程:招聘單位填報《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編制使用計劃申報表》→市編辦審批→市人事局辦理聘用審批手續→聘用單位填報《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原單位或主管部門開具行政介紹信(新參加工作人員除外)→市編辦審核→辦理入編手續。
所需材料:1.《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編制使用計劃申報表》;2.招聘人員的事業編制身份認定材料(原單位機構編制管理證在冊名單復印件,非事業單位人員除外);3.市人事局《調動通知》;4.《事業單位編制使用申請表》;5.原單位或主管部門的行政介紹信(復印件)。
註:有關材料復印件需註明「與原件一致」並加蓋單位公章。
㈢ 公務員調入參公事業單位需要多長時間
幾個月吧!等公示出來沒問題之後一兩個月可以辦完手續!
㈣ 事業單位參公的標准和條件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一般事業單位來說,兩者都屬於事業單位編制,但是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前者實行公務員制度,後者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公務員制度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錄、晉升、薪酬、退休、養老等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同,如招錄制度,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人員招錄必須遵守《公務員錄用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招聘必須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一系列規定執行。
五大特徵
1、提供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事業單位,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事業多是政府職能所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它卻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關,不具有公共行政權力。
同類事業單位之間也不能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它對於行政區劃內的其他部門或個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向社會提供諸如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服務,專業性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我國的事業單位基本上由國家財政統一撥給各項事業經費,這是中國傳統事業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
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日趨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但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在事業單位的經費中仍然佔主導地位。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兩類。
㈤ 事業單位怎麼申請參公管理
由本單位提出意見,國務院委託人事部審批。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由本單位提出意見,國務院委託人事部審批;國務院各部委、直屬特設機構、直屬機構、辦事機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所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由各部委、直屬特設機構、直屬機構、辦事機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提出意見,報人事部審批。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和政府工作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廳(局)審核,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後,報人事部備案;市(地)、縣級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和政府工作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廳(局)審批。
(5)事業單位申報參公的程序需要多久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參公管理的相關要求規定:
1、實行參照管理的單位,應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對人員進行登記、確定職務與級別、套改工資,並參照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規的規定,對單位內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
2、參照管理的單位不實行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職務、工資、獎金等人事管理制度。
3、公務員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參照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對不執行錄用、職務與級別、工資福利保險等管理規定的,要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追究有關領導人員的責任。
㈥ 事業單位參公已考試還需要多久能身份轉變
事業單位參公已考試還需要3個月能身份轉變。
參公事業單位未能登記為參公人員的,除了工勤人員以外,還有超編人員、超職數配備的領導幹部,以及事業單位登記為參公後,未經過考試,直接調入的一般幹部。由於其身份不合適,或者沒有編制可用,或者未經過「凡進必考」這道程序,不能登記為參公人員。
事業單位參公注意:
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來說,二者編制管理不同,但是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務員制度。原則上,我國公共部門根據不同的編制類型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行政編制人員實行公務員管理制度,事業編制人員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
㈦ 全額事業單位申報參照公務員管理單位,從開始上報申請,到最終下文確定參公身份登記,一般需要多長時間
不一定,這個不是光申報就可以批准下來的,而是要由省級人事部門確定具體情況。
我知道我們一個系統,全省統一參公的,用了2年半左右的時間。
㈧ 請問事業單位要怎樣才能參公
事業單位申報參照管理程序如下:材料報市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核,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後,報省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報市委、市政府研究前,要以書面形式事先與省公務員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待同意後再正式申報。經與省公務員主管部門聯系溝通,省將啟動市一級申報材料的審批工作,縣區事業單位申報材料審批工作將於市級事業單位審批後立即啟動。
㈨ 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入編審批一般需要多久
「行政事業單位」是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兩種的統稱。要獲得編制就要先確定你所在單位是行政單位還是事業單位,行政單位是所有在編職員都是公務員,按現行法規入編最主要的途徑是通過公務員考試。
事業單位又分三種: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第一種一般都為參公事業單位,其人員多為參公管理,也就是說入編途徑和公務員一樣;第二種入編途徑由各地政府公開招錄,第三種可由單位自己招錄;也就是說可以隨時申請「入編」。
只要查看一下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就知道單位的性質了。
㈩ 事業單位參公:什麼叫做通過了參公的審核,什麼程序或手續呢我是工勤人員,以後會如何呢。
工勤人員不參公。如果你轉為聘干,可以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