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郎新娘 > 美女為什麼要拜達摩祖師門下

美女為什麼要拜達摩祖師門下

發布時間:2022-06-12 05:09:24

㈠ 達摩祖師的簡介誰能告訴我

★達摩★,又稱達磨,全稱為菩提達摩(Bldhidharma,?--528)意為「道法」。

他是南天竺人,屬婆羅門種姓,也有說他屬於剎帝利種姓的。種姓是印度古代的一種社會階級制度。印度社會共有四大種姓,即婆羅門(僧侶)、剎帝利(武士)、吠舍(商人和農民)、首陀羅(無技藝的勞動者和奴僕,或稱不可接觸者),可見達摩的社會地位是高貴的,傳說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他自稱是釋迦牟尼的第28代徒孫,即是印度禪宗的第28代祖。

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或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他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把他接到南京傳法。但是當時南朝的佛教重視講義理,與達摩的禪宗重坐禪,提倡「見性成佛,不立文字」的理論不合。於是他便於同年到北魏,開始在洛陽一帶游歷,傳習禪宗。後來入嵩山少林寺。他在少林寺坐禪時,面壁九年,一天到晚默然而坐。他的這種修行方法,又被稱作「壁觀」。後來傳法於僧慧可,死後葬熊耳山。據說他到南京以後,梁武帝同他說佛理,問他:「我修建了這么多佛寺,寫了這么多經卷,度了這么多僧人,有何功德」?達摩回答說:「都無公德」。武帝問他「何以無公德」?他說:「這都是有求而做的,雖有非實」。由於他同梁武帝話不投機,於是便離開南京北上。達摩傳說渡過長江時,並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蘆葦,立在葦上過江的。現在少林寺尚有達摩「一葦渡江」的石刻畫碑。關於「一葦渡江」的解釋,儒家有不同的說法。他們認為「一葦」並不是一根蘆葦,而是一大束蘆葦。因為《詩經》裡面有一首《河廣》,詩中說:「誰謂河廣,一葦杭之。」唐人孔穎達解釋說:一葦者,謂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面渡,若桴筏然,非一根也。看來這樣的解釋是比較科學的。

「衣缽真傳」也是關於達摩的故事,後人把這一成語用於得到老師的真本領的意思。據說達摩有一件棉布袈裟,一個吃飯的缽盂,是從印度帶來的。這兩件東西,佛門認為是傳法的憑證,非常重視。那時有一個原在洛陽龍門香山寺出家的和尚,叫做僧可,又叫神光。他到少林寺訪達摩,希望達摩授予真傳。但是達摩閉門面壁,不理他。他便站立在門外不走,以表達自己的誠意。恰好天下大雪,神光站立在雪地不動。到天明時已積雪至膝深。達摩仍不許入室,他用刀把自己的左臂斷下,表示求道誠意。達摩問他做什麼,他說:「願和尚開甘露門,廣度群品!」達摩見他心誠,可以傳法,便傳衣缽,改名為慧可。這就是「立雪傳經」、「斷臂傳經」的故事。慧可於是取得了禪宗二祖的資格。在少林寺西南少室山半腰的缽盂峰上,有殿房數間,內塑二祖慧可像,據說是他斷臂後養傷的地方,所以又名「養臂台」、「覓心台」、「練魔台」等。慧可傳下來的衣缽,傳到六祖慧能,他是廣東人,衣缽也就帶到了廣東,到了明嘉靖年間,被一個提學副使名叫魏校的焚毀。

據史籍記載,達摩死後,還有靈驗。北魏有一個使臣宋雲從西域回國時,並不知道達摩已死。路過蔥嶺(以前對帕米爾高原和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脈西部諸山脈的總稱,古代中國與西域之間的交通常經蔥嶺山道)時,見到達摩手裡提著一隻鞋,向西而去。宋雲認識他,便問:「和尚到那裡去?」達摩說:「回西天去。」宋雲回京,向皇帝報告了此事,皇帝覺得奇怪,便命令把達摩的棺材起出來看。據說,棺材裡面只剩下一隻鞋了。由此,又產生了達摩「只履西歸」的傳說。

佛經故事之達摩祖師地獄救母
歡迎網友投稿
達摩祖師生在印度,是一位證得圓覺者,其母親也是一位虞誠佛教徒,終身吃齋。晚年雙目失明,但其修行的功德己使足下生起彩雲。一日,一個妒嫉成性的鄰居將蝦米當作瓜子,讓達摩的母親食用,造成她傷生的罪過,死後受著地獄之苦。於是,很多人質問達摩,說他雖為一覺者,連母親都不能解救,是何道理?達摩祖師為尋找母親亡靈,便遍游漢地傳法,當時,他所到之處,地方太平,五穀豐登,因此,漢皇帝便一再挽留他常住漢地,達摩因有拯救亡母靈魂之命,卻又無法脫身,只好示寂,他圓寂後,受到皇帝厚葬。然而不久,又有人看見他行於市井。皇帝驚奇,挖開其墳穴,只見棺中只留一隻鞋子,達摩己悄然離去。

達摩祖師繞道南尋找,至鶴慶(大理的一個縣,距中甸二百多公里)時,找到了母親的亡靈。他母親亡靈化為一隻小蟲,夾在鶴慶一家鑄鋅匠的模子中。當人們往模子中注入鐵水時,她就被燙死一次,等模子冷下來後,她又復活過來,如此死了又活活了又死,所謂受「地獄之苦」就是如此。達摩祖師便在他家當幫工,整整一年。鑄匠師傅說,這一年達摩做了不少苦活,為他掙了不少錢,問達摩要多少報酬,達摩說,只要將那具模子給他就行了。鑄匠把模子給了達摩。達摩便拔了一根頭發,將模子劃開,救出了母親亡靈變成的蟲子。此又謂「地獄救母」。

達摩祖師繼而往北行來。為悼念母親的去逝,頭上纏以白布,從此,人們凡遇親人去世,都纏白布為孝,成為習俗。

達摩祖師到達其宗(位於迪慶的維西縣境內)地段,見此地五穀豐登,景色無比優美,且有鸚鵡之聲脆鳴。於是道:這里才是我終身尋覓的自在之地。在此佈道傳法,面壁修行。最後,上身化為火,下身化為水,飛升極樂境界。達摩祖師在此傳教,弘揚佛法留下了他面壁的「祖師洞」。這「祖師洞」即為達摩祖師的一隻耳朵,站在洞口高喊「拉當巴桑傑哦拉幾拉尼索!」達摩在天界也能聽見。這座聖山雖然非常陡峭峻險,風光卻是仙境一般。(當巴桑傑為達摩祖師的藏名)

參考自:王曉松著《雪域佛光》

達摩祖師的故事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曾經被人下毒六次,因為當時北魏有兩位法師想害他,一位名叫菩提流支,一位名叫光統律師,他們最嫉妒達摩,所以做了些齋菜,內摻些劇毒來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知飯里有毒,但還是照吃。吃後,叫人拿盤子來,吐出一堆蛇來,原來毒葯變成蛇了!菩提流支看毒不死達摩,不知是怎麼一回事,故第二次下加倍的毒葯。達摩又吃了,吃後坐在一塊大石頭將毒葯嘔出去,其力量之大將石頭都爆破了。以後連續四次下毒,都毒不死達摩。

有一天達摩祖師對慧可大師說:『我來中國,是度中國有大乘根性的眾生,現我傳法已經有人,我要圓寂了。』達摩祖師死後,用棺材裝起來埋到墳里。可是在這同時,北魏有一使臣叫宋雲,在蔥嶺一帶路上碰見達摩祖師。達摩拿著一隻鞋子對宋雲說:『你國家有事,因為你的國王今天死了,趕快回去。』宋雲問:『大師,您到那兒去?』達摩說:『我回印度去。』又問:『大師,您傳法給誰了?』達摩答:『在中國四十年後可是也。』後宋雲回到北魏與人談起此事,大家都不信他所說的話,於是眾人將達摩的墳打開一看,棺材裡什麼都沒有,只剩一隻鞋。究竟達摩祖師去那裡了?以後也沒人知道,恐怕現在來到美國也不一定,因為他能夠改頭換面,千變萬化,故沒有人認識他。當他來中國時他說他一百五十歲,但走時還是一百五十歲,歷史上也無法考據

㈡ 達摩是什麼意思

達摩指菩提達摩,菩提達摩為南北朝禪僧,略稱達摩或達磨,意譯為覺法,據《續高僧傳》記述,南印度人,屬剎帝利種姓,通徹大乘佛法,為修習禪定者所推崇。

北魏時,曾在洛陽、嵩山等地傳授禪教,當時對他所傳的禪法褒貶不一,約當魏末入寂於洛濱。據《景德傳燈錄》在民間常稱其為達摩祖師,即禪宗的創始人。

著作有《少室六門》上下卷,包括《心經頌》、《破相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6種。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等,大都系後人所託。

(2)美女為什麼要拜達摩祖師門下擴展閱讀:

達摩祖師,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

在游歷天竺國時,一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菩提達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眾生的理想,以及豐富的佛學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門下,成為禪宗的門徒,而且發願要將當時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統一起來,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興。

後來菩提達摩繼承了師父的衣缽,在天竺國內弘揚佛法。

㈢ 急!達摩有何說法

達摩祖師-達摩 ,天竺人,禪宗二十代佛祖。是把禪學帶入中土的第一人。他為弘揚佛法東渡中歷盡艱辛,後終在少林寺後山面壁九年得悟大道和高深武藝。其經歷充分滿傳奇性和戲劇性。

達摩到中國弘法大乘佛教之時,正值南北朝的分裂時代,社會治安極差,民心凋敝,原有的佛教教理偏重於追求個人名利,趨附權貴,造成世風日下,道德觀念也俞來俞難以發揮制衡作用。達摩行醫濟世,遍施愛心,在下層百姓中廣結善緣,引起共鳴。他救助了面臨被焚噩運的麻瘋女小嬋,在日久相處中小嬋對達摩由感激而生愛情,給修心性的達摩帶來不小的歷練。

北魏國師支三藏巧於言辭,善於為高官大戶說經乞福,他以說法傳揚自己,一時名聲頗盛,因而對達摩的聲譽鵲起心懷嫉恨,遂進讒言於南梁君主梁武帝,使梁武帝對達摩這個樂於廝混民間,不先至皇宮拜見的和尚產生很大誤解。又知之達摩為求救助病勢沉重的小嬋差點誤了梁武帝的召見,聽信身邊伴衲臣之言的梁武帝未能接受達摩「大愛的道理」。達摩帶來的全新禪理激怒了抱殘守缺的大臣,他們伺機以詭計加害達摩。遂將達摩困於一地牢之中,以火焚之,達摩臨危若定,突國至長江。面對滔滔江水和兇猛的追兵,以一束葦草為舟飄然渡過彼岸,眾人大驚疑為神仙。

達摩一路來到北魏,繼續尋找師傅指引的可以弘揚大道的地方,流支三藏發現嵩山少林寺頗似達摩所說的地方,為阻止達摩修行。火燒少林。是夜突降罕見的大雨,少林寺因而無恙。達摩看到寺前的兩株桂樹頓明白他已經找到修行弘法的所在。在少林寺的修行依然歷經磨折,達摩教練眾人武功以求強身健體。練武之事竟驚動太子,太子希望與達摩精研禪理,流支三藏怕危及自已的國師之位,又起害達摩之心。他令人教唆小嬋初諳男女之事,用以誘惑達摩,幸而達摩靈智不泯,決心到山洞中面壁,斬斷情孽。

達摩面壁九年,對禪學佛理和武功都有了更深的徹悟,而流支三藏對他的五次陷害反成就了大師的功德。達摩把自己的所悟所得耐心地傳給大弟子小四。少林寺住持慧光感於達摩的功力,主動讓出寶座給達摩。達摩主持少林寺,開始了中國禪宗的興起。達摩經多方考驗,收神光為徒,改名慧可,即禪宗二祖。

達摩覺得已完成了在中土弘法的大業,想返回久別的故國,他知道百姓和弟子們不舍他離去,就乘機假做中毒不治,溘然化滅。滅渡二年後,有人見到只穿著一隻芒鞋的達摩……再查看棺中果然無屍。達摩祖師只履西歸的佳話傳遍天下,流支三藏竟震驚得跌落山谷而死。

㈣ 菩提達摩師父是誰

般若多羅尊者,是禪宗西天二十八代祖師之二十七祖,為二十八祖菩提達摩祖師之師。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東印度人也。既得法已。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養。度越倫等。又施無價寶珠。
人物介紹
時王有三子。曰月凈多羅。曰功德多羅。曰達磨多羅。其季開士也。祖欲試其所得。乃以所施珠。問三王子曰。此珠圓明。有能及否。孟仲二子皆曰。此珠七寶中尊。固無逾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季子曰。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乃能辨此。祖嘆其辯慧。知是法嗣。以時未至。且默而溷之。及香至王厭世。眾皆號絕。唯達磨多羅。於柩前入定。七日而出。乃求出家。祖方與剃度。授具戒。告曰。昔如來以正法眼藏。付大迦葉。如是展轉乃至於我。我今囑汝。聽吾偈言。心地生諸種。因事復生理。果滿菩提圓。華開世界起。是為二十七祖。贊曰:莫謂無因相逢便見,來處自然不假方便,今因其珠乃得其人,開池得月買石饒雲。
西天二十八代祖師
釋迦佛欲涅槃時傳佛心印

西方一祖迦葉尊者
西方二祖阿難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
四祖優波鞠多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彌遮迦尊者
七祖婆須蜜尊者
八祖佛陀難提尊者
九祖伏馱蜜多尊者
十祖脅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祖馬鳴尊者
十三祖迦毗摩羅尊者
十四祖龍樹尊者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法
十六祖羅侯羅多尊者法
十七祖僧伽難提尊者法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法
十九祖鳩摩羅多尊者法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傳法
二十一祖婆修盤頭尊者
二十二祖摩蝗羅尊者法
二十三祖鶴勒那尊者法
二十四祖師子尊者傳法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
二十八祖菩提達摩祖師

禪宗東土中華七代祖師
初祖菩提達摩大師
二祖慧可大祖禪師
三祖僧璨鑒智禪師
四祖道信大醫禪師
五祖弘忍大滿禪師
六祖惠能大鑒禪師
七代青原行思禪師、行思與菏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南嶽懷讓

㈤ 達摩祖師是什麼人

達摩祖師,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是中國禪宗的始祖,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
菩提達摩(英文:Bodhidharma;?~536,另說532、528)

菩提達摩
通稱達摩,又稱初祖達摩或初祖菩提達摩,是大乘佛教中國禪宗的始祖。
他生於南天竺(印度),剎帝利族,傳說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出家後從般若多羅大師。
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里北行至北魏,到處以禪法教人。
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築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歲,歷游各國都不曾見過,於是「口唱南無,合掌連日」(《洛陽伽藍記》卷一)。
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剎帝利種姓。
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羅,成年之後依照習俗更名為達摩多羅,是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成為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
菩提達摩自小就聰明過人,因為香至王對佛法十分虔誠,因此從小菩提達摩就能夠遍覽佛經,而且在交談中會有精闢的見解。

袁鵬飛作品達摩面壁圖
般若多尊者在游歷天竺國時,一路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菩提達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眾生的理想,以及豐富的佛學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門下,成為禪宗的門徒,而且發願要將當時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統一起來,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興。
後來菩提達摩繼承了師父的衣缽,在天竺國內弘揚佛法。有一天,他聽到自己的侄子,繼承南天竺王位的異見王,為了自己的國家不受外邦的欺凌,要採取禁止信仰的法令。
於是,菩提達摩便派弟子婆羅提前往勸諫,波羅提不辱師命,成功地扭轉了異見王的禁教政策,並且使異見王成為虔誠的佛教徒。
達摩至中國後,成為求那跋陀羅的弟子,屬於南天竺一乘宗(又稱楞伽宗)。求那跋陀羅 (Gunabhadra),義譯為功德賢,中天竺人,於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譯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後菩提達摩以此四卷本《楞伽經》傳授徒眾
參考網路。

㈥ 道士為什麼拜達摩祖師達摩不是和尚嗎

佛教弟子恭敬禮拜所有聖人,包括外道的聖人。恭敬禮拜是尊重,並不是皈依,這個我們應該明白。
道教與佛教淵源很深,甚至有很多修行法門也雷同。道教源於中國,中國文化本身具有包容性,好的就拿來,不排斥,佛教的一些好的方法道教也會使用。
佛菩薩視眾生平等,任何一個宗教的弟子若求他加被都有效果。佛菩薩並不會因為求者是外道而棄之不理。有時,那些在長定中的道士會遇到觀世音主動給他說法幫他提高修行次第。

㈦ 達摩的故事

達摩
達摩,全稱菩提達摩,南天竺人,婆羅門種姓,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時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後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於慧可。後出禹門游化終身。東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於洛濱,葬熊耳山。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經二祖慧可,三祖僧、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於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後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尊少林寺為中國禪宗祖庭。

歷史上還流傳下來不少關於達摩的故事,其中家喻戶曉、為人樂道的有:一葦渡江、面壁九年,斷臂立雪,只履西歸等,這些美麗動人的故事,都表達了後人對達摩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菩提達摩(梵Bodhidharma;?~536,一說528)】

通稱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他生於南印度,婆羅門族,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里北行至魏,到處以禪法教人。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築的精美,自言年已一五0歲,歷游各國都不曾見過,於是『口唱南無,合掌連日』(《洛陽伽藍記》卷一)。

達摩抵魏,游嵩山少林寺,在那裡獨自修習禪定,時人稱他為壁觀婆羅門。有道育、慧可二沙門禮見達摩,並親近和供養四、五年。達摩感覺他們真誠,傳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經》授與慧可說∶『我看中國人的根器於此經最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離世間。』

隨著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達摩逐漸成為傳說式的人物。首先是傳說達摩到金陵(今南京)時和梁武帝的問答。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後建寺、寫經、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負地詢問達摩∶『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卻說∶『無功德。』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達摩即渡江入魏。記載這個傳說的最古文獻是敦煌出土的佚名《歷代法寶記》(774年間撰)和唐·宗密《圓覺經大疏鈔》卷二之上。後來禪宗著名的《碧岩錄》把它作為第一則『頌古』流傳。以後,它便成為禪門眾所周知的公案了。

達摩晚年的事跡,各傳都未明確記載。後人傳說他遇毒而逝,葬於熊耳山(今河南宜陽縣),但又傳魏使宋雲自西域回國時遇達摩於嶔嶺。達摩手攜只履翩翩獨逝。所以又有『只履西歸』的傳說。

達摩的禪法,據敦煌出土資料,古來作為達摩學說而傳的許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說』似乎是達摩真正思想所在。唐·凈覺《楞伽師資記》的〈達摩傳〉中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由達摩弟子曇林記錄而傳出。據曇林的序文說,他把達摩的言行集成一卷,名為《達摩論》;而達摩為坐禪眾撰《釋楞伽要義》一卷,亦名為《達摩論》。這兩論文理圓凈,當時流行很廣。

現在一般作為達摩學說的有《少室六門集》上下二卷,即∶〈心經頌〉、〈破相論〉(一名〈觀心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六種。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一名《大乘法論》)等,以及朝鮮梵魚寺所刻《禪門攝要》上下二卷,日本·鈴木大拙校刊《少室逸書》所收關於達摩諸論文。這些著述內容大致都差不多。

達摩『二入四行』的禪法,是以『壁觀』法門為中心。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載(大正48·403c)∶『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雲,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豈不正是坐禪之法?』所謂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屬於教的理論思考,行入是屬於實踐,即禪法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義。

理入和行入的名稱,見於北涼所譯《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第五。但《金剛三昧經》說的理入是『覺觀』,而『壁觀』是達摩傳出的獨特禪法。道宣在《續高僧傳》卷二十〈習禪篇〉末對達摩禪法的評價說(大正 50·596c)∶『大乘壁觀,功業最高,在世學流,歸仰如市。』

壁觀禪法的特點在於『藉教悟宗』,即啟發信仰時不離聖教的標准,構成信仰以後教人『不隨於文教』,即不再憑借言教的意思。二入之中以理入為主,行入為助。

後世佛教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達摩禪法的標志,因它直以究明佛心為參禪的最後目的,所以又稱禪宗為『佛心宗』。又有人因達摩專以《楞伽經》授人以為參禪印證,因而稱它為『楞伽宗』。

達摩的師承已無可考,後人為追溯傳統遂有種種說法。《楞伽師資記》推求那跋陀羅為初祖,菩提達摩為二世,下以神秀為七世。神會堅持南宗為正統,肯定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主張自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是一脈相承的。吉迦夜、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等又有西天世系的說法。唐·智炬《寶林傳》(成於801年)以印度自迦葉傳至師子比丘為二十四世,繼以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羅至菩提達摩為二十八世。此說為五代南唐泉州靜、筠二師所集《祖堂集》(成於952年)、永明延壽《宗鏡錄》(成於957年)所繼承,又為宋·道原《景德傳燈錄》(成於1004年)和契嵩《傳法正宗記》(成於1061年)所依用,後來即成為禪宗的正統說。

達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僧(一作『道』)副和曇林等。

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五年,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他從達摩學了禪法,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他的事跡已不明,只有《景德傳燈錄》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總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傳說,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

僧副,俗姓王,太原祁縣人,是達摩剃度的弟子。南齊·建武(494~497)年間住鍾山(今南京)定林下寺。他忻慕岷嶺峨眉的勝景,趁蕭淵藻出鎮蜀部(今四川)時隨從入蜀,因而使禪法流行四川。後來又回金陵(今南京),普通五年(524)寂於金陵開善寺,年六十一歲。

曇林自稱是達摩的弟子,曾記錄過達摩的『二入四行說』。〈慧可傳〉中稱他為林法師。北魏·永平元年至東魏·武定元年(508~543)之間,他在洛陽和鄴都參與譯經事業,在菩提流支、佛陀扇多、瞿曇般若流支、毗目智仙等譯場任筆受,是當時參加譯經的重要人物。他博學善講,在鄴都常講《勝鬘經》。周武滅法期間,他與慧可共同護持經典,被砍掉一臂,人稱『無臂林』。曇林早年雖曾親近達摩,但他以禪法與義學並重,因此後世所傳達摩臨終對在側弟子們分別印可得皮、肉、骨、髓的說法,沒有提及曇林。曇林在傳承達摩禪法上所記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於中國禪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業績。(林子青)

菩提達磨

◎附一∶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十九章(摘錄)

魏世禪師以菩提達摩為有深智慧,而其影響亦最大。達摩稱為中國禪宗之初祖。唐代時晚出禪宗史記,所敘達摩平生,不可盡信。茲姑不詳辨。惟今日所存最可據之菩提達摩史記有二。一為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所載。一為道宣《續僧傳》之〈菩提達摩傳〉。楊炫之約與達摩同時,道宣去之亦不遠。而達摩之學說,則有曇琳所記之〈入道四行〉。此文為道宣引用。知其在唐初以前即有之,應非偽造。茲據此諸書,略述菩提達摩之平生及學說如下。

菩提達摩者,南天竺人,或雲波斯人。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大乘,冥心虛寂,通微徹數,定學高之。其來中國初達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

在洛見永寧寺之壯麗,自雲年百五十歲,歷涉諸國,靡不周遍。而此寺精麗,遍閻浮所無也。極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無,合掌連日。又嘗見洛陽修梵寺金剛,亦稱為得其真相。達摩先游嵩洛。或曾至鄴。隨其所止,誨以禪教。常以四卷《楞伽》授學者,以天平年(534~537)前滅化洛濱。或雲,遇毒卒。(中略)

菩提達摩以四卷《楞伽》授慧可曰∶『我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可禪師每依此經說法,那、滿等師,常齎四卷《楞伽》以為法要。可師後裔,盛習此經。達摩一派,因稱為楞伽師。按《續僧傳》〈法沖傳〉雲,沖先於三論師慧暠聽《大品》、三論、《楞伽》。又以《楞伽》奧典,沉淪日久,所在追訪。

『又遇可師親傳授者,依「南天竺一乘宗」講之。(中略)其經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羅三藏翻,慧觀法師筆受。故其文理克諧,行質相貫。專唯念慧,不在話言。於後達摩禪師傳之南北,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後行中原,慧可禪師,創得綱紐,魏境文學,多不齒之。領宗得意者,時能啟悟。』

據此達摩一脈,宗奉宋譯《楞伽》。其學頗與時人不同。因遭譏議。慧可後裔亦自知其法頗與世異。其講《楞伽》,謂依『南天竺一乘宗』,則知當世講者,或有不依此宗者。又〈法沖傳〉敘《楞伽》師承,謂有遷禪師出《疏》四卷,尚德律師出《入楞伽疏》十卷,均『不承可師,自依《攝論》。』則『依《攝論》』者『不承慧可』,亦即非『依南天竺一乘宗』也。故此『南天竺一乘宗』者,自有其玄旨,與遷禪師等之依《攝論》者不同。而其玄旨何在,大為可注意之事。

『南天竺一乘宗』即上承《般若》法性之義。何以言之。南天竺者,乃龍樹空王發祥之域。佛法自大眾部之小空,以至《般若》之大空,均源出南印度。達摩據《續傳》本南天竺人,故受地方學風之影響。龍樹之學,出於《般若》。掃盡封執,直證實相。此大乘之極詣。不但與小乘執有者異趣,且與大乘言有者亦殊途。《續僧傳》〈習禪篇〉論僧稠與達摩兩宗之禪法曰∶『然而觀彼兩宗,即乘之二軌也,稠懷念處,清范可崇。摩法虛宗,玄旨幽賾。可崇則情事易顯。幽賾則理性難通。』《續傳》言僧稠習《涅盤》聖行,四念處法。此謂稠師依《涅盤經》〈聖行品〉所載四念處法以修心。《涅盤》雖為大經,而四念處法則原為小乘最勝之方便。僧稠特重四念處法,故與達摩取法於大乘虛宗者不同。故曰,即乘之二軌也。四念處法,觀身、觀受、觀心、觀法,其階藉所由,步驟井然。故情事甚顯,而易於遵行。大乘虛宗,以無分別智,無所得心,悟入實相。依此正觀,立證菩提。故其旨玄妙幽賾。由常人視之,其理難通,必領宗得意,乃能啟悟也。

《楞伽經》者,所明在無相之虛宗。雖亦為法相有宗之典籍。但其說法,處處著眼在破除妄想,顯示實相。妄想者如諸執障,有無等戲論。實相者體用一如,即真如法身,亦即涅盤。菩提達摩主行禪觀法,證知真如。因須契合無相之真如,故觀行在乎遣盪一切諸相。必罪福並舍,空有兼忘。必心無所得,必忘言絕慮。故道宣論又有曰∶

『屬有菩提達摩者,神化居宗,闡導江洛。大乘壁觀,功業最高。(中略)審其所慕,則遣盪之志存焉。觀其立言,罪福之宗兩舍。詳夫真俗雙翼,空有二輪,帝網之所不拘,愛見莫之能引。靜慮籌此,故絕言乎。』

達摩所修大乘禪法,名曰壁觀。達摩所證,則真俗不二之中道。壁觀者喻如牆壁,中直不移,心無執著,遣盪一切執見。中道所詮,即無相之實相。以無著之心,契彼真實之理。達摩禪法,旨在於此。

然所謂契者,相應之謂。不二則相應。彼無著之心,與夫真實之理,本無內外。故達摩又拈出心性一義。心性者,即實相,即真如,即涅盤,並非二也。密宗曰,達摩但說心。心性一義,乃達摩說法之特點。而與後來禪宗有最要之關系。(中略)

菩提達摩以四卷《楞伽》授學者。大鑒慧能則偏重《金剛般若》。由此似若古今禪學之別在法相與法性。然而不然。達摩玄旨,本為《般若》法性宗義。在史實上,此有六證。(1)攝山慧布,三論名師,並重禪法。於鄴遇慧可,便以言悟其意。可曰,法師所述,可謂破我除見,莫過此也。(2)三論師興皇法朗教人宗旨,在於無得。達摩所教《楞伽》,亦以『忘言忘念無得正觀為宗』。(3)道信教人念《般若》。(4)法融禪師,受學於三論元匠茅山大明法師。而禪宗人認融為牛頭宗初祖。此雖不確,然《三論》與禪之契合可知。(5)慧命禪師,曾著《大品義章》。其所作〈詳玄賦〉載於《廣弘明集》中。而禪宗之《楞伽師資記》,誤以為僧璨所作。可見宗《般若經》之慧命,與楞伽師之僧璨,義理上原少異致。(6)法沖,楞伽師也。然初學於三論宗安州慧暠,後學慧可之《楞伽經》義。

據上六事,可知北方禪宗與攝山三論有默契處。二者均法性宗義,並崇禪法。達摩禪法得廣播南方,未始非已有三論之流行為之先容也。且般若經典由於攝山諸師,而盛行於南方。禪宗在弘忍之後,轉崇《金剛般若》,亦因其受南方風氣之影響也。再者達摩原以《楞伽經》能顯示無相之虛宗,故以授學者。其後此宗禪師亦皆依此典說法。然世人能得意者少,滯文者多。是以此宗後裔每失無相之本義,而復於心上著相。至四世之後,此經遂亦變成名相。於是哲人之慧一變而為經師之學,因而去達摩之宗愈遠。《金剛般若》者言簡意深。意深者謂其賅括虛宗之妙旨。言簡者則解釋自由而可不拘於文字。故大鑒禪師舍《楞伽》而取《金剛》,亦是學問演進之自然趨勢。由此言之,則六祖謂為革命,亦可稱為中興。革命者只在其指斥北宗經師名相之學。而中興者上追達摩,力求『領宗得意』,而發揚『南天竺一乘宗』本來之精神也。

◎附二∶印順《中國禪宗史》第一章第一節(摘錄)

菩提達摩,簡稱達摩。在後代禪者的傳說中,也有不同的名字。神會(762卒)的《菩提達摩南宗定是非論》(此下簡稱《南宗定是非論》),也是稱為菩提達摩的。神會引〈禪經序〉來證明房提達摩的傳承,如《神會和尚遺集》(此下簡稱《神會集》,依民國五十七年新印本)所說,神會是以〈禪經序〉的達摩多羅為菩提達摩的。因為這樣,在傳說中,或稱為菩提達摩,或稱為達摩多羅。774年頃作的《歷代法寶記》,就綜合而稱為菩提達摩多羅。這是傳說中的混亂糅合,並非到中國來傳禪的菩提達摩,有這些不同的名字。菩提達摩與達摩多羅,被傳說為同一人。達摩多羅或譯為達磨多羅,菩提達摩也就被寫為菩提達磨了。 Dharma,古來音譯為達摩(或曇摩)。譯為達磨,是始於宋·元嘉(430前後)年間譯出的《雜阿毗曇心論》。《雜阿毗曇心論》是達磨(即曇摩)多羅——法救論師造的。曇磨多羅論師與達摩多羅禪師,也有被誤作同一人的。如梁·僧佑(518 卒)《出三藏記集》卷十二〈薩婆多部記目錄序〉,所載(北方)長安齊公寺所傳,仍作曇摩多羅(禪師),而僧佑(南方)《舊記》所傳五十三人中,就寫作達磨多羅了(大正55·89a)。神會(在北方)還寫作達摩多羅與菩提達摩,而神會下別系,與東方有關的(781撰)《曹溪別傳》,就寫作達磨多羅。洪州(馬大師)門下(801)所撰,與江東有關的《雙峰山曹侯溪寶林傳》(此下簡稱《寶林傳》),就寫為菩提達磨了。從此,菩提達摩被改寫為菩提達磨,成為後代禪門的定論。達摩而改寫為達磨,可說是以新譯來改正舊譯。然從傳寫的變化來看,表示了南方禪的興盛,勝過了北方,南方傳說的成為禪門定論。(中略)達摩傳《楞伽》的如來(藏)禪,而引用《般若》與《維摩詰經》,可能與達摩的曾在江南留住有關。

《楞伽師資記》說∶還有一部十二三紙的《釋楞伽要義》,現已佚失。從前傳入日本的,有《大乘楞伽正宗決》一卷,也許就是這一部。當時,還有被認為偽造的三卷本《達摩論》,內容不明。現在,被傳說為達摩造而流傳下來的,也還不少。其中,如〈破相論〉一名〈觀心論〉、〈絕觀論〉、〈信心銘〉,這都可證明為別人造的。現存的〈悟性論〉、〈血脈論〉等,為後代禪者所造。沒有標明造論者的名字,這才被誤傳為達摩論了。達摩在中國的名望越大,附會為達摩造的越多。道藏有《達摩大師住世留形內心妙用訣》一卷,達摩被傳說為長生不死的仙人了。世俗流傳有《達磨易筋經》、《達磨一掌金》,達摩竟被傳說為武俠、占卜之流了!這真是盛名之累。

〔參考資料〕 《續高僧傳》卷十六;金鶴沖《菩提達磨大師傳》;《禪學論文集》二、《禪宗史實考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胡適〈菩提達磨考〉(《胡適禪學案》第一部);忽滑谷快天《禪學思想史》上卷;鈴木大拙《禪宗思想史研究》卷二;柳田聖山《達磨の語錄》;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RuthFuller Sasaki and Heinrich Dumoulin《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Zen》。

㈧ 為什麼土匪尊達摩老祖為祖師爺

歷史上並沒有明確記載東北土匪認達摩老祖為祖師爺的原因。

但我想這一方面應該是為了尋求某種庇護,另一方面是為了讓自己的土匪行當顯得更正規一些。

達摩祖師是北魏時期的一位得到高僧,關於他的傳奇故事有很多,甚至有相傳說他是少林武術的創始人。聽說這位達摩祖師在圓寂之後還有人看到他提著一隻鞋履走在路上往西方而去,聽著就讓人覺得很邪乎。東北土匪會選中這位高僧當自己的祖師爺,應該也是看中了他身上的傳奇色彩。

作為土匪,要想讓自己和別的土匪不一樣,那就要製造一點神秘感。由於這位高僧去世時有這樣一段故事,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把他借來,說他們是達摩祖師派到人世間來救苦救難的。

一旦這樣的名號打出去,就會有人把土匪這個職業當成非常神聖的事業,認為自己做的不是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他們還可以借著這位老祖的名號,壯大自己的隊伍。

達摩祖師在土匪里的作用已經相當於耶穌基督釋迦牟尼了。

㈨ 達摩祖師為什麼深受人敬重

達摩祖師開創了中國禪宗,成為印度來華高僧中對我國佛教和文化影響最大的一位,今天正瀚說石也跟大家一起聊聊達摩祖師為什麼深受人敬重。

●達摩祖師的生平

相傳達摩祖師原為南天竺國王第三子,本名菩提多羅。

當時達摩與佛大先、佛大勝多同師佛陀跋陀(少林寺首位住持),學習小乘禪觀。佛大先與達摩遇般若多羅(二十七祖),遂舍小趣大,共同教化,時人稱為二甘露門,而且改名為菩提達摩。佛大勝多則分途而為六宗,聚落崢嶸,徒眾甚盛。

其師般若多羅曾說「東土震旦」,也就是中國,有「大乘氣象」,於是達摩從印度遠渡重洋,來到中國。

梁武帝普通八年(公元527年),達摩首先在今西來初地處登岸,並在登陸處建西來庵(即現在的廣州「華林寺」),廣州刺史蕭昂具主禮迎接,奏聞梁武帝蕭衍。武帝遣使持詔迎請,十一月一日至金陵。

歷史上樑武帝付出了一位帝王的身份和心血全力奉佛,梁武帝見到達摩後,第一個問題是:「我做了造寺寫經度僧這么多事,有什麼功德?」達摩回答說,「沒有功德」。

武帝又疑惑問道:「為什麼沒有功德呢?」

達摩回答:「你所做的,都是徒具形式的小德,如影隨形,表面看起來有,實際上根本沒有。」

梁武帝禮佛看似用心盡力,卻依然執著於自我、凡聖、回報,用貪念之心求法,就像是南轅北轍,機械器具越是精良,便離目的地越遠,看起來用心虔誠,其實大謬。所以達摩一再否定他,並提出「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可惜梁武帝不能領悟。

相傳達摩和梁武帝對話後,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達摩離去的消息後,馬上派人騎騾追趕。達摩正走到江邊,看見有人趕來,就在江邊折了一根蘆葦投入江中,化作一葉扁舟,飄然過江。

●達摩祖師的禪法

渡過長江的達摩最後在嵩山停留下來,當時佛陀跋陀開創的少林寺正雲集天下高僧,然而達摩並沒有和他們一起常駐寺內,而是獨自一人,隱居在少林寺外的五乳峰上。

打坐是佛教重要的修持手段。佛學將人的日常生活,歸為四種不同的姿態:行、住、坐、卧,稱為「四威儀」。所有姿態都可以通向禪定,但是在修行實踐中,打坐是最為方便的法門,僧人們往往選擇打坐,來獲得禪定的境界。達摩當年離群索居,就是以這樣的姿態一坐九年,屹然不動,鳥兒在他的肩上築巢,蜘蛛在他的手掌上結網,年復一年,他的身影竟然印在石壁上了。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陀拈花微笑,迦葉會意,被認為是禪宗的開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禪是脫離文字的,語言和文字只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慧能大字不認識一個,但是卻通曉佛經的原因,只要明心見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

達摩的禪法,是以理導行,以行人理,事理不二,圓融無礙。

●達摩祖師的藝術表現

達摩祖師除了道法上的受人敬仰,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也是文人雅士常用的題材。

唐代已有達摩像的創作,不過外形上和一般羅漢、比丘沒有多大差別,直到南宋以後隨著禪余水墨畫的興起,各式的達摩圖像便不斷出現,那種頭戴風帽、雙目炯然、額頭高廣、腮絡須、大耳環等的梵僧模樣,便成了達摩祖師的特殊標記了。

達摩祖師的作品,彷彿進入大徹大悟的境界,長而白的濃密胡須更能顯示他修行的高深和知識的淵博,加上達摩面壁九年終修正果,寓意才高八斗,學有所成。

達摩祖師一生於佛結緣,六根清凈,心明如鏡,沒有任何的貪念和慾望,看破紅塵,寓意可以除去一切煩惱,事事順心,生活安逸。

關於達摩祖師,由於被後人的渲染,被披上了太多神秘的色彩,有些故事,學者認為只能歸為傳說。但是在這些充滿神跡的故事裡,達摩如影如幻的形跡背後,其實恰恰傳達了中國禪宗最精妙最直接的智慧。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㈩ 達摩祖師慧可在達摩祖師面前三叩拜是什麼意思

個人認為:
簡單說,二祖慧可得達摩祖師指點而悟明自心,當示恭敬;二是既悟自心,即知「是心是佛」,應皈依「自性三寶」;三是悟無所得,本自具足,無法可說。

南無阿彌陀佛!

閱讀全文

與美女為什麼要拜達摩祖師門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你所有吃的苦究竟暗藏多少幸福 瀏覽:914
這個算是怎麼列故事 瀏覽:436
村上春樹的雪國是什麼故事 瀏覽:129
很有哲理的關於愛情句子有哪些 瀏覽:57
不成功的事業叫什麼 瀏覽:516
北上廣深哪個最幸福 瀏覽:605
故事情節是纏小腳的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175
如何描述偉大的愛情 瀏覽:37
江蘇小孩如何領取健康碼 瀏覽:789
如何抓經濟的管理 瀏覽:770
直播美女pk為什麼 瀏覽:906
國際經濟法課程哪個老師講得好 瀏覽:94
15代表愛情什麼數字 瀏覽:169
婚姻如何經營才能幸福動漫 瀏覽:882
岱嶽區經濟開發區北邊建的什麼 瀏覽:198
安徽嬉子紅健康米廠子有哪些 瀏覽:878
怎麼委婉的評價美女 瀏覽:459
72年鼠婚姻如何 瀏覽:45
婚姻過得不開心怎麼辦有2個孩子 瀏覽:466
事業單位轉賬需要什麼憑證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