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長成什麼樣才算是美女
「環肥燕瘦」,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可見「美女」自古就沒有統一的標准。然而代代都有美女——我們的老祖母「女媧」不知長得什麼樣,商朝有個妲己,周朝有個褒姒,春秋有令孔老夫子也著迷的南子,還有個「間諜美女」西施;秦朝,沒聽說秦始皇有什麼風流韻事——大概統一工作太忙了吧……漢朝就出了趙飛燕,之前還有個紅顏薄命的虞姬;三國是英雄的年代,「英雄」自然有「美人」貂禪伺候;晉朝的美女最不走運,被王導殺了招待客人;唐朝哪,肥胖的楊玉環在民間的「知名度」竟然壓過了雄才大略的武則天;宋朝沒出息,竟把個「性工作者」李師師抬出來充門面;元朝金戈鐵馬,顧不上兒女情長,明朝的士子們一邊應付「高考」,一邊狎妓取樂,竟也「革命生產兩不誤」,氣得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李香君撕爛桃花扇——那些金銀珠寶在哪裡可以打撈到哪?清朝——關外蠻夷,除了旗袍確實好看外,也沒留下什麼有用的東西,後來看到那個「戰勝」過「火燒圓明園」的瓦德西的妓女塞金花的照片,似乎也不是什麼「美女」——在中國人「精神勝利」的法則之下,用一個不是「美女」的女人「糊弄」了洋鬼子一下,那也就是對「洋夷」的懲罰了! 再回來說美女,一個人(主要是女人),長成什麼樣才算是美女哪?過去的標準是「柳葉眉杏核眼櫻桃小口一點點」——「柳葉眉」,這種直挺挺沒有曲線感的眉毛在「美女圖」中就從來沒有見到過,何況微笑的「蒙娜麗莎」根本就沒眉毛;「杏核眼」,林億蓮的單眼皮不也沒妨礙她成為歌星嗎?「櫻桃小口」,如今流行「大嘴明星」了,美國那個「羅布茨」不也多次獲獎嗎?況且她演得確實好—— 看過一幅拼圖,把當今最漂亮的幾位影星臉上最值得稱道的幾個部件重新組合成一張「強強聯合」的臉孔,諸如李佳欣的眉毛關之琳的眼,劉德華的鼻子朱茵的嘴等等,奇怪的是重新拼湊起來的這張最「精美絕倫」的面孔並不好看——這是怎麼拉?最「著名」的「美人」臉上的部件還有不好看的嗎? 這使我們對「美人」之所以為美的條件更加懷疑——究竟那張臉長成什麼樣才算得上是「美人」哪?通常說,「美人」主要是指臉,就是後腦勺反面巴掌大的地方——這幾十平方厘米的地方,可是決定了一個人——特別是女人幾乎一生的命運和幸福,在「美色」也是「生產力」的今天,那十幾平方厘米的「景觀」顯得尤其重要——「眼球經濟」,說白了「美女」佔了其中多大的比重哪?! 即使是「下半身」寫作,也必須有「上半身」——主要是臉的前提!試想,那個整天琢磨「宇宙的誕生」等人生大問題的霍金,即使再有才華,有誰願意看他的「下半身」呢?——「木子美」、「芙蓉姐姐」等人應該從中汲取深刻的教訓! 美女,從來就沒有統一的標准和模子,你不能說臉、眉毛、鼻子、嘴長成什麼樣子才是美女——而是一種綜合的、抽象的、無形的、難以量化的考核和評價,是一種感覺的東西——「三年不出關,母豬賽貂禪」,男人有時看母豬也是雙眼皮,蓋因為一種「審美」的氛圍——在什麼條件下看「美女」——那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導致柯林頓「拉鏈門」的萊溫絲基,乃至致使我們一些貪官「落馬」的「情人」或「二奶」們,在我們看來,外貌也是一般——「情人眼裡出西施」,或我們乾脆也「審美疲勞」了…… 既然「外貌」不是那麼可靠,那就看「內涵」!「內涵」是什麼哪?那就更沒譜了…… 坊間流傳一個笑話:說一個女人如果不漂亮,那就誇她有「氣質」——如果沒氣質,就誇她有「學問」——如果連學問都沒有,那就只好誇她「賢惠」了——女士們切記住:倘有人誇你「賢惠」時,切不可沾沾自喜連說謝謝,而要三思後行…… 說了一大圈,究竟什麼是美女哪?「美女」就是影視明星嗎?就是「寫真集」或「婚紗照」嗎?——錯!婚紗照最不可靠,甚至是最坑人的東西!我眼見得一個很稀鬆平常的小女子,經婚紗影樓一搗飾,立馬就光彩照了人!明明是「二婚」的一對,到影樓里一走竟然是「又煥發了青春」! 說「人長成什麼樣才是美女」,為什麼不說是「女人」呢?因為還有「人妖」!我離近看過泰國的「人妖」,那真叫個「漂亮」!眉、眼、鼻、嘴,都按照「美女」的標准整過「形」了——據說如今我們一個鄰幫的國家也流行整容——還有什麼是「真事」呀? 所以,知道了這些,以後就再也別相信世間還有什麼完美無缺的「美女」了同志們!
『貳』 不同朝代的審美標准,你是哪個朝代的美女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正逐漸由奴隸社會轉向封建社會,上層士人盛行精緻細膩的審美意識,柔弱細膩的女子被奉為美女。
兩漢時期,秀外慧中的女性被人們所認可。因為那時的女人美尚未取得獨立的價值,人們雖然欣賞女性之美,但更強調道德,表現出了以德壓美的傾向。到了後漢以及三國時期,人們對美貌的欣賞玄學化,審美達到了至今仍不可及的哲學高度,其中以曹植的《洛神賦》為代表。
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是中國古代審美變化的四大轉折點之一,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融合時期。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政治最為混亂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卻是極其自由解放,最熱情,最富個性審美意識的朝代。女性之美開始獲得了獨立的價值,得到欣賞和珍視。因此,個性美、自然美,飄逸美成為當時的審美標准。
隋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國力強盛,因此女性之美也相應地呈現出了雍榮華貴的景象。也就是我們通常說所唐代女子以胖為美。寬額圓臉、豐腴肉感加上高聳的發髻,飄揚的披帛,顯得華麗大方,充分體現了「盛唐氣象」。
宋元時期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宋人開始崇尚純朴淡雅之美。女性美從華麗開放走向了清雅、內斂。女性美大致以觀音菩薩的本貌作為標准,人們對美女的要求漸漸傾向文弱清秀:削肩、平胸、柳腰、纖足。
『叄』 美女一詞來源於什麼年代
每個王朝的滅亡,幾乎都與一個女人有關,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也不例外。夏桀時的妺喜、商紂王時的妲己,周幽王時的褒姒。 傳說周幽王為博褒姒的一笑,亂舉烽火,導至西周的滅亡,留下傾國傾城的無窮思索,至今陝西驪山距華清池不遠還保留有烽火台的古跡。 妲己這個女人是隨著《封神榜》的流傳而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說她艷如桃李,妖媚動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荒淫誤國。周人滅商後,欲殺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舉刀手軟而不忍下手,最後在周武王的正氣威迫下,終於現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斬首了。 此外根據正史的記載,是紂王征伐有蘇部落(今河南溫縣),俘獲到美艷的妲己為妾,紂王非常寵愛她,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與她酣飲作樂,更設炮烙之刑,使人裸體相逐,妲己於是大樂。到武王代紂,斬妲己頭,懸在小白旗上示眾。 以上的種種記載及傳說,久已家喻戶曉,深植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考古學家在河南省 安陽縣 小屯村,挖掘出土許多殷商時期的遺物,其中的玉器,銅器,尤其是龜甲與獸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與「卜辭」,使得我們對周代以前歷史狀況的認識,遠較孔子、司馬遷當時所能接觸的資料為多時,才對妲己和紂王的真實面貌,有了接近事實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