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怎麼看勇敢的心中華萊士最後的吶喊:FREEDOM
勇敢的華萊士,勇敢了身邊的人,勇敢了整個蘇格蘭。
如同沉默的雄獅,被愛人的鮮血所激發,熊熊的烈火在心中燃燒,正義的激情在胸膛澎湃,要爭取自己的自由!
愛情、友誼,永遠是人生的主旋律。
背叛,陰險的計謀使之陷入困境,失去力量,然而,士氣絲毫未減。在執行台上,華萊士受盡了折磨,一句驚天動地的「freedom
響徹天際,拼盡全力,迸發出了話語象一道閃電打在我的頭頂,我深深震撼了,動彈不得,一股莫名的力量從心底升起.
沉重……
一個時代的英雄!
一個不屈的靈魂,造就一個不屈的民族.
B. 有誰看過電影《勇敢的心》
這部電影真的很好,我認為你應該自己寫。多看幾遍,你會有很深的感觸。
我這有一篇稿子,希望對你有幫助。
曾經為之動容過的諸位,一定不會忘記,威廉華萊士在臨死前的那聲「――Freedom――」。
這吶喊所引起的震撼,配合著背景音樂,經久不息,直到影片的尾聲。
不想和人爭辯,這和以前我們影片中先烈就義前的「打倒……!」、「……萬歲!」有什麼區
別。我要說的,可不是現在。等我說完以下的話,你們會知道我的觀點。
影片中有許多小細節,讓我思索了很久,甚至,那些細節給我帶來的影響,遠遠超過影片
高潮――「自由!」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邊,看看歷史的長河,如何造就英雄,你會從自己身邊發現,生活中一
直存在著他們的影子。
一、童年的繼承
華萊士並不是天生稟賦異人的英雄,充其量是個平民的後代,雖然他的父親曾經領導了一
次小小的抗爭,可比起他後來的作為,有許多的不成熟、不成功的因素。
他的父親是那時平民的代表,他的起義,動力不在於自身階層對自由的認識和評價。某種
意義上來說,他是本著對陰謀者的痛恨以及忠誠於領主國家的信念反抗,甚至都沒有戰勝
對手的意圖,他只是要讓那個暴君知道,平民也有斗爭的勇氣。
英格蘭王長腳為了擴張吞並蘇格蘭領土的野心,布下圈套暗殺了所有參加議和的蘇格蘭貴
族,年幼的仆從也未能倖免。
童年華萊士被那張扭轉的蒼白面容驚嚇,而後又想隨父親一同出征,這不是因為他具有超
出同齡的勇氣,而是因為對死亡的概念,他還沒有更深入的理解,直到他看見父親和兄長
的屍體,還有淋漓的血。
他在父親的墳前憂郁,年幼的莫倫在眾人離去時奔回來,給了他一朵薊花。這時,華萊士
流淚了。他終於知道了死是什麼,那是意味著失去熟悉的親切,不再擁有溫情。
影片中,他的叔父端起他的下巴,說了一句:「你真象你的母親。」
這句話的意思並不象字面上那麼簡單,僅僅是對他容貌的感嘆,僅僅是對陡感孤獨和恐懼
的華萊士表白:我們是一家,你身邊仍然有可依靠的親人。
那是對當時華萊士的註解:他本有一顆感傷而柔弱的心。
他的叔父是個智者,他比死去的兄弟更理解抗爭的目的和意義。他要華萊士學習拉丁語,
告訴華萊士,在學會用武器前,必須先學會用腦,更重要的是通過拉丁語理解上帝的所在――
真理才賦人予自由。
幼小的華萊士當然還不能徹底懂得這些,他還不斷沉浸在對故土的留戀和失去親人的哀傷
里。
他在夢中和父親對話,父親對他說:「心是無法禁錮的,拿出勇氣去追求!」這無疑是對生
命意義的最早啟蒙。
華萊士的叔父帶著他游歷歐洲,只有在他長大成熟以後,才真正從兩個先人身上繼承了寶
貴的遺產:理智和勇氣,從此伴隨他尋找生命的自由。
二、生活的熱望
華萊士從國外歸來了,回到故鄉,他就熱切地親吻久別的氣息。與老友重逢砥礪的喜悅和
參加他人載歌載舞的婚禮,讓他都沒有意識到,在他國統治下的短暫美景,從來也不可能
擺脫蹂躪的陰影。
長腳發明的初夜權,意在吸引本國貴族安心在蘇格蘭的土地上駐扎開拓。可這種剝奪了人
道的特權,無疑使得平民受到了更深重的壓迫。
白皙的新娘沒來得及投入丈夫的懷抱,就被趕來的英貴族制止了。新郎本在憤怒中意圖反
抗,馬上就受到了利劍架頸的脅迫。新娘在內心天平上選擇了他的生命,那拂開刀劍的手,
那耳邊的輕語,終於讓愛人在武力的淫威下,不得不忍受被人奪走心愛的痛苦絞割。
這種時候,個人的憤怒和反抗都是那麼微不足道。
華萊士是個逃避者。他只想做個老老實實的人,過普普通通的生活。面對這樣的環境,他
還是希望能夠憑借一點小聰明,抓住那法律的漏洞,和心上人繼續游離現實的殘忍。
深林里,他和莫倫秘密結婚了,牧師祝禱證婚後,這對男女就著月光與漣漪偷嘗「禁果」,
華萊士成了一個男人。
夢境終究會結束,不管曾經如何甜美醉人。
三、義務和責任
英軍的跋扈在眾人企求和平的忍耐下激增,連還沒有足夠地位和資格享受初夜權的那個英
格蘭老兵都覺得,自己對於蘇格蘭人當然可以為所欲為。
別人並不知道,莫倫和華萊士的真實關系,但是那傢伙就在光天化曰下調戲莫倫,不在乎
嘴裡說的話和他的舉動配合是多麼無恥――「你讓我想起了家裡的女兒。」
他獸性大發時,已經顧不到身邊蘇格蘭人如何眾多,甚至聽不到自己同伴的勸阻。是什麼
讓他有那麼大的膽量?
――想通過亡國生涯發展社會實力的人,你替我思考吧。
因為反抗污辱,莫倫被殺害了。華萊士在海灣沒有等到他的愛人前來匯合,逃離這個世界。
他的理想主義生涯也就此結束,除了悲憤而起,他再沒有繼續欺騙自己的理由。
那時的他還依然稱不上是第一個覺醒者。他只是第一個沒留住愛人生命的不幸者,由於不
幸而反常,違背了自己嚮往的生活原則。
他的率先回擊就贏得了響應,那是久忍屈辱的大爆發。眾人圍著他大呼:「英雄之後!――
華萊士!」――可華萊士心裡知道,他寧願向死神屈膝,要回自己的愛人。
他在莫倫父親面前下跪,他覺得自己是一個罪人,只想得到寬恕……
華萊士不是想號召別人,也不想當眾人的領袖。鄰鎮的人趕來投奔時,他還勸人回去,因
為他認為此時騎虎難下,全是一時沖動惹的禍。
起義是被動的,投奔義軍的人數不斷增長。如大海納百川,要想推拒也不可得。這是個異
樣的循環,眾人為他的勇氣而激勵,放棄了苟且偷生,投入戰斗,而華萊士也正是被投奔
者的熱情激勵,思考起自己的責任。
他不能舍棄眾人的信任,更看到了起義背後鼓舞人心的真正目標:生活的自由。
沒有對生活的熱望,成就不了一個熱血男兒。
沒有對人民的義務和責任,成就不了一個英雄。
四、現實的抉擇
華萊士贏得了傳奇英雄的名聲。他一呼百應智勇雙全,在不斷的勝利中,自蔽的蘇格蘭貴
族甚至也被打動。
貴族們想仿效他的模式,領導手下的雇民為他們捍衛土地。然而面對英格蘭敵軍的強勢兵
力,他們自己在怯懦,做議和的打算,因此號召顯得如此空洞,遠不足以讓眾人覺得有為
此赴湯蹈火的必要。
華萊士的隊伍在他們將退卻時來到了,一通震撼人心的演說,明白無誤地闡明了這戰爭和
平民們的關系:他們的堅守不是貴族們談判桌上的籌碼,而是對自身價值的實現。(委實精
彩,只怕我翻譯得次毛。)
……「嗨,戰斗也許會令你死去,逃避後你卻定能生存,至少暫時能活命。從今而始,直
到多年之後你躺在床上等待死亡的時刻,你會不會寧願用這些苟活的曰子換取一次重來的
機會?那僅僅是回到這個戰場,一起對我們的敵人宣告:他們可以奪走我們的生命,可永
遠也無法奪走我們的自由!……」
為避免歧義,重復原文如下:
「Aye, fight and you may die, run 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 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Alba gu bra!(蘇格蘭萬歲!)」
華萊士的鼓勵振奮了眾人的鬥志,通過他周詳的部署,這次貴族與平民聯合的戰役以寡敵
眾,用最小的代價奪取了勝利。貴族們也願意利用他的感召力和戰鬥力保衛自己的權益,
賜給了他及起義領導層貴族的封號。
華萊士學識本就不比那些世襲的蘇格蘭貴族少,不是個沒有頭腦的人,他知道貴族們的最
終企圖,可他暫時還只能藉助他們的兵力和武裝,擴大義軍的規模,對抗英格蘭的軍隊。
階級的分歧並沒有阻止他對貴族朋友羅伯特的信任,華萊士通過他的語言和表情,了解到
羅伯特與別的貴族並不相同。羅伯特的志向沒有僅僅停留在收回部分領土,並以幾個戰役的勝利做威脅,與英格蘭人回到談判桌上。他想的和華萊士一樣,重新建立起完整、獨立
的蘇格蘭。
華萊士對他交心,希望可以結成長久的同盟。然而,他不得不接受一次教訓:利益面前,
不同的階級間沒有永恆的摯誠。
五、理想與困惑
在對英國王長腳面對面的較量中,愛爾蘭的僱傭軍臨陣倒戈,投入了義軍的懷抱,可那些
蘇格蘭貴族卻因私下的交易而背叛了義軍,部隊臨陣脫逃。華萊士徒然一再揮動著令旗,
可無法挽回背棄者的腳步。
孤軍奮戰,義軍和英軍一同在長腳的亂箭指命下紛紛倒地。華萊士也受了傷,一腔悲憤化
為對那個暴君的最後一搏。他拍馬向揚長離去的長腳追擊,已經不在乎人數眾多的衛隊,
他想戰至最後一息。
回頭迎戰的鐵面人把他打落下馬,華萊士趁他下馬來看時,制住了這個敵人,揮刃割向他
的脖頸。那人因絕望而驚叫,掙扎中,華萊士剝落了他的頭盔……
華萊士萬萬也沒想到,自己眼前的敵人竟然是羅伯特!
初次看時,只體會到華萊士異樣目光中流露的是驚痛,是迷惑,是難以置信。他丟開劍,
頹然躺倒在地,仰面向天等待屠戮,彷彿是對友情的絕望。可後來我細細品味,才發現他
是想用自己的生命來懺悔。
按他對敵人的態度,他才不會對背叛者有婦人之仁。按他孤身挑戰的勇氣,他也不至於因
為失去友情而如此傷心絕望,何況他曾經失去過一次,那是莫倫――他最珍惜的愛人。
自暴自棄只有一個原因:他覺得自己不配,也無法再承擔領袖的角色。
「為何志向那麼遠大的朋友也會背棄自己的信念?為何「蘇格蘭」這稱謂在平民和貴族間
永遠有著不同的意義?……太多的生命因為這場戰爭而失去……我才是真正的罪人!是我
許諾他們將在自由的國度里得到尊嚴,結果卻讓他們在欺騙中無謂地犧牲!」
身為義軍的精神、軍事領袖,他悔恨自己因為輕信而將眾多的追隨者陷於死地,無地自容,
羞於面對血流成的河。
這使華萊士的精神崩潰,除了以死相謝,他不知道自己活著還能幹什麼。
幸虧羅伯特良知未泯,在最關鍵的時候將華萊士推上了他戰友的馬背,讓他們擺脫了追兵
的威脅。
這讓華萊士擁有了第二次生命,使他有機會,重新尋回信仰,進一步理解生的意義。
六、俠義和使命
義軍受到了重創,戰友的父親也傷重不支。那個倔強的老人曾經是他父親的戰友,而今同
是他的追隨者。面對老人死前的流離,壯實豪邁的兒子在悲泣,曾經堅強的華萊士也感到
了無比的愧疚和自責。
老人卻帶著笑容對兒子緬懷道:「這種自由自在的曰子我享受夠了,還能看到你成為現在這
樣的真漢子,好痛快……」
這番話沒有消失在戰場屍骨如山的慘淡中,它深深地觸發了華萊士的反省。倘若這就是老
人的幸福,這就是那些犧牲者自主的意願,他將繼續為此奮斗,他堅信這就是他的使命。
華萊士對戰略的觀念也開始轉變,他脫離了對貴族部隊的幻想,在暗中積蓄真正的有生力
量。
盡管他身邊依然圍繞著堅信他的戰友,可他在繼續領導眾人之外,選擇了單槍匹馬的游俠
方式,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叛徒國賊。
馳騁在蘇格蘭的曠野山巒,華萊士的名字更多成為了一種象徵,他是蘇格蘭平民的救世主,
蘇格蘭貴族的復仇神。對英格蘭人而言,他是敵人和不死的戰神,在那個被冷凍的王子妃
心裡,那是男子漢與愛神的別稱……
華萊士清醒地意識到個人崇拜的凝聚力並不是勝利的全部保障,特別是因為兩次通過王子
妃的密報才使義軍躲過劫難,讓他看到,繼續依靠裝備軍力落後的義軍孤立作戰,不但無
法從根本上動搖英格蘭的統治,很可能還會導致毀滅性的災難。
當他得到羅伯特的合作建議時,華萊士又一次面臨抉擇。有人認定那是圈套,愛爾蘭戰友
斯蒂芬則從上次羅伯特對華萊士的營救中,看出他內心的矛盾,相信他有為過去感到恥辱
而想重新做人的可能。盡管如此,眾人都認為去赴約是種冒險,不希望華萊士以生命作賭注,博取兩個階層的再度同盟。
為了縮短戰爭進程的那一可能,為了保留更多的生命以享受自由,華萊士還是去了,孤身
前往,拒絕斯蒂芬的陪伴,以免給他帶來危險。
這不是瘋狂的愚勇,更不是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這是他憑理智和對局勢判斷作出的選
擇――「如果總要有人為此流血,希望那就是我一個人的血。」
威廉華萊士入城會面時,果然落入了蘇格蘭貴族上層和英格蘭王室共同合謀的陷井,這個
陷井連羅伯特也不知道。從表面來看,華萊士的被捕應了別人的猜測,可是由此而促使羅
伯特與其父親的徹底決裂,斷絕了英格蘭統治者對蘇格蘭的最後控制,那華萊士付出的就
並非是無謂的代價,他的犧牲意義深遠,更不是毫無價值。
死亡與永生(終結篇)
面對審判,華萊士表現得鎮定自若,堅決否認自己的行為是叛國。在他心目中,他是獨立
的蘇格蘭人,當然不承認英格蘭王室擁有對蘇格蘭領土的主權。長腳已經瀕臨死亡,可他
仍在喘息著,不看到這個對手的悲慘下場,他就死不瞑目。
是夜,王子妃前去探望,開始希望他能夠認罪,以得到開恩――砍頭了事。當她知道華萊
士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勸告時,給了他一瓶麻葯。
一旦拒絕認罪伏法,華萊士將要面對的是刀鉤掏挖內臟的酷刑,這和中國的凌遲沒有本質
區別,瀕臨死亡的時間相當長,痛苦非人想像。王子妃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他一定要堅持
為自己的理想獻身,她希望至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幫助他――讓他死得不至於那麼慘烈。
「喝了它,它能減輕你將遭受的痛苦。」王子妃哀求道。
「不,它同樣會令我神智不清,我不想在麻木中死去。……」
在王子妃淚流滿面的哀求下,作為安慰,華萊士終於當她面喝下了那液體,卻在她離開之
後,吐掉了口中的麻葯。
我不知道,假如江姐、成崗這樣的烈士有這樣的機會,會有什麼樣的舉動。除非做叛徒,
他們那時的受刑,完全是無法逃避的選擇。一樣是捍衛自己的信仰,總之是個死而無悔,
何苦要拒絕沒有痛苦的了斷?
第一次看到那情節的時候,以為那是影片為了體現英雄主義而故意渲染的煽情拔高,若是
英雄因為情人的懇求而放棄一度堅強的外表,無疑就損害了英雄的形象――好比江姐的那
句:「你那個是竹子做的,俺的這個是鋼鐵……」――異曲同工。
可當再往下看時,我心中的震驚,無法用語言描述。
華萊士在囚房中禱告:「我非常害怕,請賜給我力量,讓我就死從容。」
原來他是這樣恐懼!
原來他並不肯定,自己能否抵受那一慘痛!
這是為什麼?萬一在刑台上,最終背棄了自己的信念,這個曾經振臂一呼,萬人響應的英
雄豈不是在死亡之外,更添恥辱?
懷著對這類影片一貫的信任,英雄不會在最關鍵的末尾讓人失望,我看下去。
……華萊士囚於馬車,從看熱鬧的人群中間經過,浸沒在飛來的垃圾和惡毒的叫罵聲中,
他坦然自若。被吊上絞架,又在咽氣前夕放下,面對主刑官袍上的皇家徽章,他爬起來還
是沉默不語。直到在絞輪架上拉得關節脫臼,又到刑床上剖割,華萊士一直沒有屈服,哪
怕是發出一下呻吟……
喧囂的人群在他的堅忍中,漸漸靜默。終於,一個女人禁不住替他叫出了求告:「Mercy!" 一
個聲音帶動了所有人的知覺,「開恩」呼聲在人群里擴散,越來越高……
連躲在人群中的戰友都不忍心看他繼續承受這樣的折磨,痛苦地低聲道:「求你叫出來吧,
就說一聲也好,只要一個詞,開恩……」
主刑官不斷慫恿著,當他以為華萊士終於要開口,說出那個讓他保留一點征服者虛榮和尊
嚴的詞時,示意執刑者停止用刑。
在所有人窒息般的等待中,華萊士傾盡全力長呼:「自――由――」
暴君在這一瞬瞪目死去,戰友在這一刻垂瞼淚下,劊子手在這一剎莫名失望……我在這時
候禁不住激動,哽咽中,看到了一個英雄的誕生。
原來對英雄概念的認識是那樣淺薄!其實直到這時,華萊士才成為了真正的英雄,能夠看得見眉目的英雄,先前只是個英雄的剪影和輪廓。
是這部影片,叫我明白了成為英雄的另一重條件。
華萊士不吃麻葯的原因很簡單:他既然有自己的信仰,當然應該從始至終去堅守,接受一
切考驗,哪怕是極端痛苦的折磨。這是他不願意迴避的。如果他終於屈服,他不怕證實自
己的軟弱。他想知道,自己究竟是否能堅持到最後。如果吃了麻葯,那就是錯過了認識自
己靈魂的機會。
那樣做不是為了擺脫沽名釣譽的嫌疑,而是為了尋找一個真實存在,萬一為了怕結果出乎
自信而放棄,他的內心就已經不復堅強,必將自我鄙薄。
「勇敢的心」原來指的還有勇於面對自己,絕不背叛自己的真意,那就是真正地活過了,
在肉體的死亡中也能得到精神上的永生。
這才理解了那句話: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
壯哉!英雄!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超脫民族、階級、立場、時代等等的局限,贏得廣泛的敬慕和認同,
歷史長河不息,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結束語: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影片,時不時,我就想再回顧一邊。老實說,我已經看了8遍影片,
兩遍劇本(盡管水平不怎樣),超過任何一本武俠小說的記錄。很奇怪,每次我都依然
能發現更多值得回味的東西。限於篇幅和倉促的時間,我無法更詳盡地訴說對影片一個個
精彩細節的感悟。(對它的失誤部分的個人淺見,以後再加以補充。)
電影取材的歷史原型和影片中的威廉華萊士當然是不同的,可是電影是那一形象的藝術再
現,這是沒必要深究的。我不希望有人對原型的背景和出身作更多喋喋不休的嘮叨:這個
人是假的,其實虛偽的很。
(這種表現很愚昧,就象對著畫中優美的風景說:這個山是假的,這個水也從來沒流起來
過,……太煞風景了!――但願沒有,否則就太悲哀了……)
就按照唯物論的觀點,幻想也是真實存在的集中表現,人想像不出超出認知的東西,拼湊
也罷,組合也罷,總有其基礎。(唯心就更別提了,一說起來我可能比誰都反動,呵呵。)
那我相信,這個英雄的種種品德,在很多真實的人身上擁有過一部分。何況,我自己也看
到過,體驗過。
《茜茜公主》里王子的扮演者最後落戶於非洲,積極教人種植技術。他是怎樣的人我們大
概可以了解一點,可沒必要要求所有的演員都那麼作,以證實自身的崇高,他們可以用別
的方式頌揚崇高。
若是沒有這分對崇高的嚮往贊佩,梅爾吉普遜不會用身家去追加遠遠超過影片預算的投資,
自導自演一部歷史史詩。史皮伯格也不會在暢銷片外,執著製作出《辛德勒的名單》。就因
為人們對崇高者的感動,才會使他們獲得空前的成功,這也算一個論據――崇高的精神價
值並不和當代的商品價值背離。
一個繼續在自己事業上耕耘的真正的演員和導演同樣是令人尊敬的,不能因為他們擁有了
財富,就成為人格的污點。
俠的舉動很容易被神化,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不惟俠舉,總會時不時出現一些被
渲染得完美無缺的神。可這些神大多演化為傳說,梟雄,甚至蛻化為蠕蟲,終不會盡都成
為令人信服贊佩的真實英雄。
難怪悲劇中的英雄總是具有更多的震撼力和認同感,也許不到死的那刻,人們總是難以置
信這樣的英雄會在歷史里存在過,由於刻畫的久遠,後人中甚至對犧牲的英雄都不乏另作
評價者。
我不知道懷疑一切的發難有什麼價值,挖空心思把忠良翻案為姦邪,尋找證據。是證明後
人高瞻遠矚的智慧,還是證明叛逆歷史本身有著奇妙的快感?歷史都已經一再面目全非,
何必找這樂子?
如果有人覺得是在捍衛真相,捍衛真理,我覺得好笑。沒有崇高的人格和堅強的意志,拿
什麼去捍衛真相?堅持信念從來就是要付出代價的。想想當年火刑柱上燒死過多少說出真
相的人?如果一個的人生哲學是宣揚自顧自,而不願意為什麼崇高付出犧牲,那他怎麼可
能是真理的殉道者?這本身就是個悖論!
用逆證法得到反證:這樣的觀點也就不成其為真理,沒必要一再宣揚。
作為世故者對別人善意的規勸,這都沒什麼,青菜羅卜各有所好,每個人對生活的領悟各
不相同,也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態度,在法律限制的范圍里付諸實施。然而,為了讓別人
接受同樣的觀念而不惜踐踏別人對美好事物的憧憬,這就太過了,不可容忍。
沒有信仰的人最多能體驗的是自得,永遠享受不到始終的自尊感。總有一刻,會感到做人
的灰暗與卑微,無法體會到發自內心的榮耀――那是逆境困境都不能改變,仰視或是鄙薄
都無法撼動的驕傲。
有了信仰,甚至能在精神和肉體都承受打擊的時候,發現令自己愉悅的源泉,不會長久沉
浸在痛苦和失落中。
快樂,那才是快樂心怡的人生。
我想做一個快樂的人。
這部電影真的很不錯,我就想了,像華萊士這樣的人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為什麼我們就拍不出這樣的片子?
最後大喊:free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