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例舉隋朝到清朝每個朝代的兩個皇帝的名字,和他們做過的一件事
隋朝皇帝:
隋煬帝(楊廣)歷來以殘暴著稱,其實他也很有文才,不過才能沒有用到正地方,反而成為他鄙視文人所依賴的條件。文才出眾的大臣好幾個都被他借故害死。此外,他的文才還用來拒絕納諫,如果看出來誰的奏章是在指他的過錯,是在進諫,他肯定要想方設法地打擊報復,因為說話的內容刺激了隋煬帝而被賜自盡的大臣有很多。在三次征伐高麗結束後,太史令庾質因為勸諫他不要到洛陽巡遊,說應該讓百姓有個喘息的機會,結果被他殺死。時間一長,大臣們就沒有敢於進諫的了。這就為小人的橫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隋文帝楊堅(541年-604年),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北周武帝時襲爵隋國公,大定元年(581年)代周稱帝,國號"隋",改元開皇,是為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隋朝大軍渡過長江天險,攻佔陳都建康(今南京),俘獲後主陳叔寶,陳朝滅亡。至此,西晉末年以來延續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宣告結束,這是隋文帝的一大歷史功績。
唐朝皇帝:
性情皇帝唐玄宗(李隆基)進入古代娛樂圈兒,對於眾多戲子而言,實在是個不小的鼓勵。唐玄宗在「梨園」戲班,非常喜歡扮演「丑角」,劇中凡有「丑角」可演,無論角色大小,唐玄宗總是演得很認真。因他是一國之君,登台演出且扮演丑角,有失帝儀君威,於是在演出時,他特意在臉部掛上一小塊白玉片兒遮面。後來丑角藝人在演戲時,就效法唐玄宗,在臉上塗出一個類似白玉片的白粉塊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戲曲舞台上的丑角臉譜。
唐高祖(566~635年),即李淵,唐朝建立者。公元618~626年在位。字叔德。趙郡昭慶(今河北隆堯東)人,一說出自塞北。襲唐國公爵。隋大業十三年(617年)任太守留守,乘隋朝在農民大起義打擊下土崩瓦解之時,起兵取長安,次年建立唐朝。玄武門之變後,傳位次子世民,稱太上皇。
唐高祖李淵出生在南北朝末期的北周,七歲就襲封唐國公。他為人倜儻豁達、任性直率 、寬仁而容眾。隋文帝獨孤皇後是他的叔母,因此在隋朝一直做高官。當時隋煬帝荒淫無道,李淵暗中結納了許多豪傑。
李淵雖不是很好聲色,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他決定起兵反隋卻是中了美人計。
當初隋煬帝在江都沉湎於聲色,天下風煙四起,隋朝的江山已經搖搖欲墜了。李淵官任太原留守,兒子李世民心懷大志,他傾身下士,結識許多英雄密圖舉事。晉陽令劉文靜與宮監裴寂和李世民經常往來。劉文靜十分器重李世民,勸他趁天下大亂的時候乘虛入關以成就帝業。李世民早有此意,只是怕李淵不從,劉文靜便與李世民商量了一條計策。
第二天李世民將密謀告訴宮監裴寂,與裴寂也策劃了一番。又過了一天,裴寂在晉陽宮設宴邀請李淵。隋高祖楊堅當初在長安城東建造了一座大興城,隋煬帝後來營建東都洛陽,他在這兩處都置了行宮。晉陽宮就是行宮之一,裴寂是管理行宮的官吏。
李淵到了行宮赴宴,美酒佳餚暢飲無數,已經醉得暈了頭。忽然門外進來兩個絕色的美女,她們一起向李淵敬酒,不一會兒李淵已酩酊大醉。兩個美女扶李淵去睡,李淵稀里糊塗地與兩個美女上了床。待醒來後聞見一陣異香,他十分驚奇,再一看原來是身邊的兩個美女在被子里陪著。李淵便問這兩個美女的姓名和身份,美女自稱是宮眷。李淵嚇得魂飛天外,他哆嗦著穿衣服站起來,二美人忙勸慰他說:「主上失德,各處已亂離成這樣,妾沒有公的保護,免不得被人污戮,所以裴寂讓妾託身於君,希望在亂世中保全性命。」
李淵哪裡還敢說話,他急忙跑出行宮,正遇見裴寂。李淵一把拉住裴寂責問:「你為什麼害我?!」裴寂笑著將李世民將舉兵的情形告訴李淵,他說:「現在盜遍天下,城門外就是戰場,即使徇小節也免不了一死。假若舉義師不但可以免禍,而且還可以得到江山。」李淵回到家裡躊躇了幾天,咬牙決定反隋。裴寂又進獻宮女五百,米九百萬斛,雜彩五萬段,鎧甲四十萬首相助。裴寂所進獻的宮女五百可能是作為軍妓。
隋朝滅亡後又經過幾年的艱苦爭戰,李淵統一了全國,開創了唐朝二百九十年的基業,中國古代歷史步入最輝煌的時代。
古人形容中國各個朝代時有一句諺語:漢經學,晉清談,唐烏龜,宋鼻涕,清邋遢。所謂的「唐烏龜」是說唐朝宮廷裡面紅杏出牆的事情格外多,許多帝王不明不白地戴上了綠帽子。但是開國皇帝李淵的妻子竇皇後卻恰恰相反,是一位難得的好妻子。
李淵的結發妻子竇氏是京兆始平人,她的父親是隋朝定州總管、神武公竇毅,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竇氏一生下來頭發就垂過頸項,三歲的時候一頭瀑布似的烏發長得與身子一樣齊。她喜歡讀《女誡》、《列女》等傳,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周武帝特別喜歡這個外甥女,讓她在宮中生活。當時周武帝納突厥女子為皇後,但是他很厭惡這個突厥女子。幼小的竇氏便悄悄地對周武帝說:「現在四邊不靜,突厥的力量還很強大,希望舅舅抑情撫慰突厥皇後,以蒼生為念。只要得到突厥的幫助,江南、關東就不能為患了。」周武帝聽了她的話十分吃驚,便採取了她的意見。
父親竇毅聽到了這件事,就對妻子長公主說:「我們這個女兒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配凡俗人,應當為她求得一個賢夫。」於是在女兒長大出閣的時候,竇毅在門口的屏風上畫了二隻孔雀,給每一位求婚者兩支箭讓他們射孔雀,讓竇氏藏在幃幕中偷偷看是否有自己中意的男子。
前後數十位求婚者都沒能射中那隻孔雀,這時李淵來了,他拉開弓兩發皆中孔雀的一隻眼睛。竇毅十分高興,藏在後面的竇氏也看上了風姿倜儻的李淵。於是二人結成了一段良緣。
周武帝死後竇氏追思不已,如同喪了親生父親那樣。後來隋文帝逼迫北周末帝禪位,竇氏聽到了消息後流淚不止,她自投於床上說:「恨我不是個男子,以救舅氏的危難!」竇毅與長公主急忙掩住她的口說:「你不要再妄言,這是滅族的話!」
竇氏侍奉元貞太後,以孝而聞名。元貞太後一向有羸疾不愈,時常達到了撒手人寰的地步,後宮諸妃因為太後性情嚴厲,探望時遠遠看一眼就匆忙離開了。只有竇氏晝夜服侍,幾乎不脫衣服鞋襪,動輒一個月。
宋朝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976年)是宋的開國皇帝。涿州人,父趙弘殷為後唐、後晉和後漢軍官。趙匡胤在後漢初年應募入伍,成為郭威的部下。郭威發動兵變建立後周,他積極參與,被重用為典掌禁軍。周世宗柴榮時,他又因戰功升任殿前都點檢。掌握了後周的軍權。
周世宗柴榮死後,7歲的獨生子柴宗訓即位,這就是周恭帝。由於年紀太小,由宰相范質、王溥輔政。政局不穩,人心浮動,謠言四起,一些忠於後周的官吏,馬上就敏銳地意識到動亂的根源十有八九要出在趙匡胤那裡,指出趙匡胤不應再掌禁軍,甚至有的人主張先發制人,及早將趙匡胤幹掉。可周恭帝只是改任趙匡胤為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此時,趙匡胤及其心腹也在加緊活動。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在周世宗去世後的半年裡,禁軍高級將領的安排,發生了對趙匡胤絕對有利的變動。先看殿前司系統,原來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點檢一職,由慕容延釗出任,慕容釗是趙匡胤的少年好友,關系非同一般;原來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職,則由王審琦擔任,此人也是趙匡胤的「布衣故交」,與當時已經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的石守信一樣,都是趙匡胤勢力圈子中的最核心人物。這樣,整個殿前司系統的所有高級將領的職務,均由趙匡胤的人擔任了。 再看侍衛司系統。在這一系統的高級將領中,原來趙匡胤只與韓令坤有「兄弟」之誼,當時他正領兵駐守在淮南揚州,京城中實際上只剩下副都指揮使韓通,雖然不是趙匡胤的人,但勢孤力單,無法同趙匡胤抗衡。
顯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後周君臣正在朝賀新年,突然接到遼和北漢聯兵入侵的戰報,大臣們慌作一團。小皇帝柴宗訓徵得宰相范質、王溥的同意後,命令趙匡胤率領禁軍前往迎敵。
趙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調兵遣將,正月初二即率兵出城。跟隨他的還有他弟弟趙匡義和親信謀士趙普。當天下午,到達了離開封幾十里的陳橋驛。晚上,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扎營休息。兵士們倒頭就呼呼睡看了,一些將領卻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說:「現在皇上年紀那麼小,我們拚死拼活去打仗,將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現在就擁護趙點檢作皇帝吧!」大夥聽了,都贊成這個意見,就推一名官員把這個意見先告訴趙匡義和趙普。
那個官員到趙匡義那裡,還沒有把話說完,將領們已經闖了進來,亮出明晃晃的刀,嚷著說:「我們已經商量定了,非請點檢即位不可。」趙匡義和趙普聽了,暗暗高興,一面叮囑大家一定要安定軍心,不要造成混亂,一面趕快派趙匡胤的親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將石守信和王審琦管好京城內外大門。沒多久,這消息就傳遍了軍營。將士們全起來了,大家鬧哄哄地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一直等到天色發白。
晚上,趙匡胤假裝不知,喝得大醉而睡,一覺醒來,只聽得外面一片嘈雜。接著,就有人打開房門,高聲地叫嚷,說:「請點檢做皇帝!」趙匡胤趕快起床,還沒來得及說話,幾個人把早已准備好的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披在趙匡胤身上。大夥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高呼「萬歲」。接著,又推又拉,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回京城。
趙匡胤騎在馬上,才開口說:「你們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們都能聽從嗎?」
將士們齊聲回答說:「自然聽陛下命令。」
趙匡胤就發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後,要保護好周朝太後和幼主,不許侵犯朝廷大臣,不準搶掠國家倉庫。執行命令的將來有重賞,否則就要嚴辦。
趙匡胤本來就是禁軍統帥,再加上有將領們擁護,誰敢不聽號令!將士們排好隊伍開往京城。一路上軍容整齊,秋毫無犯。
到了汴京,又有石守信、王審琦等人作內應,沒費多大勁兒就拿下了京城。
將領們把范質、王溥找來。趙匡胤見了他們,裝出為難的模樣說:「世宗待我恩義深重。現在我被將士逼成這個樣子,你們說怎麼辦?」
范質等不知該怎麼回答。有個將領聲色俱厲地叫了起來:
「我們沒有主人。今天大家一定要請點檢當天子!」
范質、王溥嚇得趕快下拜。
周恭帝讓了位。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國號叫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經過五十多年混戰的五代時期,宣告結束。
【宋徽宗(趙佶)挖地道密會名妓李師師】:李師師是汴京永慶坊染技工匠王寅的女兒。王寅的妻子生下女兒就去世了,王寅用豆漿當奶水喂她,嬰兒才沒有死去。在嬰兒時代,從來沒聽她哭過。汴京有個風俗,生了兒女,父母若是寵愛他們,一定要讓他們在名義上出家,到佛寺去度過一個時期。王寅疼他的女兒,就把她送到寶光寺。她這時才會笑,一個老和尚看著她說:「這是什麼地方?你到這來呀!」她突然哭了起來。和尚撫摸她的頭頂,她才不哭。王寅暗暗高興,說:「這女孩真有佛緣。」凡是佛門弟子,俗稱為「師」,所以這女孩取名叫「師師」。師師四歲的時候,王寅犯罪,被拘捕入獄,竟死在獄中。師師沒有人可以依靠,有一個娼妓李姥收養了她。等到師師長大,無論是姿色還是技藝,都很出色,沒有人比得上她。因此在所有街坊的妓院中就屬她最有名。
徽宗皇帝登上王位,喜歡奢侈豪華的生活,而蔡京、章淳、王黼這一幫人,就借著繼承祖宗遺志為理由,勸徽宗重新推行「青苗法」等制度。京城裡粉飾成一種富足歡樂的氣象。集市店鋪里的酒稅每天約有上萬貫。金銀珠玉、綢緞布匹,國庫里堆得滿滿的。於是童貫那批人又誘導皇帝,讓他沉迷於聲色犬馬、宮室園林的玩樂。凡是國內的奇花異石,幾乎都被搜羅來了。皇帝又在汴京城北邊修建了一座離宮,名叫「艮岳」,但是他在裡面尋歡作樂,時間一長,也感到厭倦了,還想微服出宮去尋花問柳。皇帝有個貼身內侍名叫張迪,是皇帝信任寵愛的宦官。張迪沒有受宮刑之前,是京城裡的一個嫖客,常到各處妓院,所以和李姥很要好。他告訴皇帝說姓李的色藝雙絕,皇帝就很心動。第二天,命令張迪從皇宮庫藏中拿出紫茸兩匹(八丈),霞毿兩端(十二丈),瑟瑟珠兩顆,白銀二十鎰(四百八十兩),送給李姥,說是大商人趙乙,想來探望她。李姥貪圖財物,高興地答應下來。
入夜以後,皇帝換了衣服混雜在四十多個太監當中,到了鎮安坊,鎮安坊就是李姥所住的那個街區。皇帝揮手叫其他的人不要跟來,只跟張迪兩人慢慢走進去。只見房屋矮小簡陋。李姥出來迎接,行了普通的禮節,還端出幾種時鮮水果,有香雪藕、水晶鳳眼等,其中鮮棗有雞蛋那麼大。這些都是連大官們來時也不曾端出來過的。皇帝每樣嘗了一顆,李姥又殷勤地陪了好久,但就是沒看到師師出來見客。皇帝一直等待著。這時張迪告辭退出,李姥這才引皇帝到一個小閣子里。窗邊擺著書桌,架上有幾卷古書,窗外幾叢竹子,竹影錯亂晃動。皇帝悠然獨坐,心情很安詳,只是不見師師出來陪客。一會兒,李姥領皇帝到後堂,只見桌上已擺好了烤鹿肉、醉雞、生魚片、羊羹等名菜,飯是香稻米做的,皇帝就吃了頓飯。
飯後,李姥陪他聊天話家常,又過了好久,師師卻始終沒有出來相見。皇帝正感到疑惑,李姥忽然又請皇帝洗澡,皇帝推辭不想洗,李姥走到他跟前,在耳朵旁邊說:「我這孩子愛干凈,請您聽她的。」皇帝不得已,只好跟著李姥到一座小樓下面的浴室洗澡。洗好後,李姥又領皇帝坐到後堂來。重新擺下一桌水果糕點和酒菜,勸皇帝暢飲,但李師師卻始終沒有出現。過了很久,李姥才舉著蠟燭,領著皇帝到卧室。皇帝掀開門簾,走進房間,裡面只有一盞燈放著微弱的光。也沒有師師的蹤跡。皇帝更加感到奇怪,在床前走來走去。又過了好久,才見李姥挽著一個年輕女子姍姍而來。女子化著淡妝,穿的是絹衣,沒有什麼艷麗的服飾,剛洗過澡,嬌艷得像出水的蓮花。看見徽宗,像是不屑一顧的樣子,神態很高傲,也不行禮。李姥對徽宗耳語說:「這孩子喜歡靜坐,冒犯您了,請不要見怪。」替他們放下門簾就出去了。這時師師離開座位,脫下黑絹短襖,換上綢衣,捲起右邊袖子,取下牆上掛著的琴,靠著桌子,端端正正地坐好,彈起《平沙落雁》的曲子來。手指在弦上輕攏慢捻,彈出的聲音韻味淡遠,皇帝忍不住側耳傾聽,連疲倦都忘了。等到三遍彈完,雞已經鳴過,天都要亮了。皇上趕忙掀開門簾走出去。李姥也趕忙為他獻上杏酥露、棗糕、湯餅等點心,皇帝喝了一杯杏酥,立刻走了。太監都偷偷地等在外面,馬上護衛著他回宮。這是大觀三年八月十七日的事。
元朝皇帝:
【忽必烈與涮羊肉的起源】:涮羊肉在中國可是家喻戶曉的名吃,據說他的起源還與元世祖忽必烈有關。直到現在在日韓地區,還有人把吃火鍋叫做吃「忽必烈」
涮羊肉傳說起源於元代。七百多年前, 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征,經過多次戰斗,人困馬乏,飢腸轆轆。忽必烈猛地想起家鄉的萊餚——清燉羊肉。於是吩咐部下殺羊燒火。正當火夫宰羊割肉時,探馬突然氣喘吁吁地飛奔進帳稟告敵軍大隊人馬追趕而來,離此僅有十里路。但飢餓難忍的忽必烈一心等著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隊開拔,一面喊著:「羊肉!羊肉!清燉羊肉當然是等不及了,可生羊肉不能端上來讓主帥吃,怎麼辦呢?這時只見主帥大步向火灶走來,廚師知道他性情暴躁,於是急中生智,飛快地切了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裡攪拌了幾下,待肉色一變,馬上撈人碗中,撤上細鹽、蔥花和薑末,雙手捧給剛來到灶旁的大帥。
忽必烈抓起肉片送進口中,接連幾碗之後,他揮手擲碗,翻身上馬,英勇地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生擒敵將。
在籌辦慶功酒宴時,忽必烈特別點了戰前吃的那道羊肉片。這回廚師精選了優質綿羊腿部的「大三叉」和「上腦」嫩肉,切成均勻的薄片,再配上麻醬、腐乳、辣椒、韭菜花等多種佐料,涮後鮮嫩可口,將帥們吃後贊不絕口,忽必烈更是喜笑顏開。廚師忙上前說道:「此萊尚無名稱,請帥爺賜名。」忽必烈一邊涮著羊肉片,一邊笑著答道:「我看就叫涮羊肉吧!眾位將軍以為如何?」從此,涮羊肉成了宮廷佳餚。
但直到光緒年間,涮羊肉才逐漸走向民間。
【成吉思汗被咬掉生殖器而死】:成吉思汗陵。這座陵墓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至於大汗的屍身葬於何處,這至今都還是一個未解的謎團。
成吉思汗給後世留下的諸多謎團,吊足了無數人的胃口。其中,最具魅力的歷史懸念都是與死有關:一是怎麼死的?二是死了葬哪?
這里,先說怎麼死的。
依明太祖朱元璋稱帝當年(公元1368年)年底即下詔篡修的《元史》記載,成吉思汗之死很明了,病重不治:「(公元1227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於薩里川啥老徒之行宮。」《元史》總編輯、一代大文臣宋濂,僅僅用了20個字,就交代清了一代天驕「崩」的過程。但,文字看似言簡意賅,實則語焉不詳,因此後世一直弄個明白,成吉思汗到底怎麼死的;蒙古民間傳說,成吉思汗被西夏王妃咬掉生殖器而死是怎麼一回事。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因,大概有五種,多與西夏有關。
其中最正統的,也為更多人的知道的,就是《元史》中採信的「墜馬說」。
墜馬說
蒙古人撰編的《元朝秘史》(卷十四)記載,「成吉思既住過冬,欲征唐兀。從新整點軍馬,至狗兒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從行。冬間,於阿兒不合地面圍獵,成吉思騎一匹紅沙馬,為野馬所驚,成吉思墜馬跌傷,就於搠斡兒合惕地面下營。次日,也遂夫人對大王並眾官人說:『皇帝今夜好生發熱,您可商量』。」
「唐兀」,是當年蒙古人對西夏人的叫法;「狗兒年」,是宋理宗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這里交代一個史實,成吉思汗於1226年秋天,帶著夫人也遂去征討西夏國。冬季時,在一個叫阿兒不合的地方打獵。不想他的騎的一匹紅沙馬,卻讓一匹野馬驚了,導致沒有防備的成吉思汗墜落馬下受傷,當夜就發起了高燒。1227七月「不豫」,病根即在此。為什麼一次墜馬傷重成這樣?據說是流血太多。
當時,也遂請隨從的將領商議這事怎麼辦,有人建議反正西夏城池都在,一時半會也逃走不了,乾脆回去養傷,等好了再來攻打。成吉思汗一生要強,心想如果這樣回去會讓西夏人笑話。也該他魂斷西夏,成吉思汗派員去西夏國探聽情況時,正好西夏一叫阿沙敢不的大臣譏笑,有本事你就來過招。成吉思汗聽說後,表示寧死不退兵,遂挺進賀蘭山,將阿沙敢不滅了。但此後,成吉思汗的傷病一直未好,反而加重,到1227年農歷七月十二(今陽歷8月25號)病死了,時虛歲67。如果當時成吉思汗回去了,這病根子就不會落下了。
雷電一直被古人視作最可怕的自然力。我國古文字中的神字便是雙手握雷電的形象。成吉思汗死後18年,一位羅馬教廷的使節來到蒙古,發現蒙古人也十分懼怕雷電。這位異鄉人還作出了一個判斷,成吉思汗是死於雷擊。
雷擊說
這種說法比較離。出使蒙古的羅馬教廷使節約翰•普蘭諾•加賓尼在其所文章透露,成吉思汗是可能是被雷電擊中身亡。約翰•普蘭諾•加賓尼當時到達蒙古國時,發現夏天的雷電傷人事故頻發,「在那裡卻有兇猛的雷擊和閃電,致使很多人死亡。」因為這原因,蒙古人很怕雷電。南宋彭達雅所著《黑韃事略》記載,「韃人每聞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躲避狀。」約翰•普蘭諾•加賓尼為葡萄牙人,出使中國的確實時間是公元1245-1247年,由教皇諾森四世派遣而來,回去後向教皇提交了題為《被我們稱為韃靼的蒙古人的歷史》出使報告。約翰•普蘭諾•加賓尼來時距成吉思汗死亡只有18年,比馬可•波羅早30年,記敘並非無稽之談。
「中毒說」
這種說法,來源於《馬可•波羅游記》。馬可•波羅是十三世紀義大利商人,於1275年到達中國。其時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當政時間,有元朝有過17年的交往。其在游記中記敘的成吉思汗的死因:在進攻西夏時圍攻太津(吉州,古要塞)時,膝部不幸中了西夏兵士射來的毒箭。結果可想而知,毒箭攻心,傷勢益重,一病不起。但民間另有傳說,成吉思汗是「中毒」而死,但卻不是中了西夏兵士的毒箭,而是讓被俘虜的西夏王妃古爾伯勒津郭斡哈屯下了毒,當時這位西夏王妃乘陪寑之機行事的。
明朝皇帝:
【「天才木匠」明熹宗秘事】:中國古代稱皇帝為天子,既然是天子,必然會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天子的身份也使他們不能無拘無束地享受平民的生活,明代就有這樣一位天子,如果他不做皇帝,肯定會是一個很好的木匠,那就是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在歷代帝王中是很有特色的一個皇帝,他心靈手巧,對製造木器有極濃厚的興趣,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部要親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史書上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喜宗便自己琢磨,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來,床板可以折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摟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嘆服。明喜宗還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亦很惟妙惟肖。喜宗還派內監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熹宗更加高興,往往下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邊太監做他的助手。
【北京地名與朱棣(明成祖)】: 今天朝陽東壩地區有馬廠、馬房、駒子房、行宮廟等許多與馬字和帝王行跡有關的地名,這是為什麼?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為了捍衛王室安全,把兒子們分封到北方各重鎮和全國著名城邑駐守。其中四子朱棣,被封為北平的燕王。
建文帝繼位後感到自己受了威脅,就削廢諸藩,將五個叔叔降為庶人。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不等被人收拾,就憑借多年苦心經營的兵力和謀略,於1399年七月起兵殺出北平,直取南京。名義是鏟除皇帝身邊奸臣,為國消除災難。不料剛出北平,就在今天東壩與南來之敵交鋒,展開廝殺。這里是北平背負重山,面對平陸,諸山之水連河通海,壩河、亮馬河、溫榆河交匯處。
朱棣騎一匹青驄馬,被敵軍追逼到一條河溝邊。眼看就要沒命,情急之下他問坐騎:你能跨過這溝,讓我脫險嗎?說完一抖韁繩,這馬馱著朱棣噌地一下連跨三道河溝,甩脫追兵,化險為夷,最後累死。朱棣這才得以連陷通州、薊州、德州、濟南、宿州、揚州,1402年六月攻佔南京,七月宣布稱帝,年號永樂。 遷都北平改為北京後,為紀念當年初師遇險,坐騎忠勇,就在東壩建了馬神廟,塑馬供於廟中,當神祭祀。
傳說立廟之後,那馬活了,常在夜間糟踐莊稼。農民不堪其苦,偷著將廟毀了。傳說歸傳說,朱棣遷都北京後,東壩以其水草豐美,宜於牧養皇家馬匹,而一度成為明王朝的御馬苑。這里每隔三四里建一個馬廠,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多個,養馬若干,可謂遍地開花。每個馬廠都有圍牆,牆里蓋有馬棚,牆外草地平曠,馬群悠閑自在。母馬懷孕產崽,就蓋了駒子房負責接生。
1452年,景泰皇上還命在東壩建了三十間駝房,養過駱駝。1460年,失了王位又復辟成功的皇上明英宗得意洋洋,年號改為天順。他這年就親臨東壩,到馬廠視察點驗儀仗衛兵。
御馬苑如此受到皇上重視,當然要立祠紀念,而且禮制規格也高,不歸一般祭祀官員領導,而是直接隸屬皇家專管宮廷祭祀的光祿寺。每年春節、冬至、皇上生日,都由宮內太監或近臣侍僚前來拜祭。到萬曆年間,馬房增到二十四個,逆賢宦官為講排場,就在東壩建了城牆。每來檢查工作,都要在城樓上升坐喝酒,直到深夜。城下則燃起焰火花炮助興,熱熱鬧鬧如過元宵。
這一切都煙消雲散。而馬廠、馬房、駒子房、行宮廟等與馬字和帝王行跡有關的地名,就這么留存下來了……
清朝皇帝 :
【康熙(清聖祖玄燁)與「宮門獻魚」】:「宮門獻魚」原是一道民間菜餚,名稱為「腹花魚」,是用鮮活鱖魚為主料烹制而成的。相傳,清代康熙皇帝在1670年巡視江南察訪民情,在暗訪宮門嶺時首次品嘗到此菜。並提筆揮寫了「宮門獻魚」四個大字,後面落上了題款「玄燁」二字。店家不知玄燁是誰,只是見字寫得挺漂亮,便將它掛在牆上。
【乾隆(清高宗弘歷)「元旦開筆」的故事】:清嘉慶元年正月元旦子時(公元1796年2月9日凌晨0時),紫禁城外遲遲的迎歲鍾鼓聲和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仍在夜空飄盪。養心殿中,乾隆皇帝早早起了床。86歲的他腦海中依然恍惚著前夜所作《除夕》詩中的兩句:此日乾隆夕,明朝嘉慶年。
據嘉慶稱:早在乾隆六十年宣布他為皇太子後,曾將他召到養心殿,專門教授元旦「明窗開筆」的儀典。因此,整個開筆的書寫及遣詞用句,嘉慶完全拷貝父皇。唯一也是最重要的區別是,開筆的年號處沒有寫「乾隆六十一年」,而赫然書寫「嘉慶元年」。「金甌永固」杯只有一個,要擺在老皇帝的養心殿中,毓慶宮中的屠蘇酒可盛在別的什麼杯中。但不知顒琰所閱的時憲書上的年號是「乾隆」還是「嘉慶」。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年元旦,嘉慶沒有創作新的「元旦開筆」詩。
作為清朝每年新春皇帝迎春儀式的「見證」,歷年元旦皇帝所書的「開筆」檔案原件,都保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而開筆所用的暖硯、筆墨及「金甌永固」杯等物品,作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均保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貳』 襄陽市樊城區太平店鎮農村戶口,現年42歲。去年我交農村養老保險一千元,是否連續交15年60歲後每月可...
我是湖北襄陽市樊城區太平店鎮農村戶口,現年42歲,去年開始交農村養老保險一千元,是否連續交15年?60歲後每月可領取多少養老金?本地區最高檔一年交多少?
你好:
從41歲繳納到60歲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
具體養老金為:
月領取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55元(以後會提高)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139
個人賬戶總額=個人繳費+利息+補助=1000*19+50*19+10000*3%*9=22650
個人賬戶養老金=22650÷139=162.94元
月領取養老金=55+172.66=217.94元。
本地區的最高檔為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