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德屬於哪個市的
浙江省杭州市
建德市,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位於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東與浦江縣接壤,南與蘭溪市和龍游縣毗鄰,西南與衢州市衢江區相交,西北與淳安縣為鄰,東北與桐廬縣交界。
建德市總面積2314.19平方千米,占浙江省面積的2.28%,距杭州市高速公路里程108公里。
(1)桐廬美女峰屬於哪個山脈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德市高鐵新區即是建德擁抱高鐵時代,實現鄉村跨越趕超的新引擎、新門戶、新平台。高鐵新區的發展目標是以建德獨特歷史人文為底蘊,以自然山水為特色,以現代田園綜合體為本底,以建設浙西綜合交通樞紐為契機,發展旅遊康養、會議會展、科技創新、農業創意等產業。
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資設立的特大型市屬國有企業,承建有北京雁棲湖國際會都、通州城市副中心、冬奧會延慶賽區等整體開發項目,積累了豐富的產城整體開發經驗。
建德市高鐵新區東接高鐵新樞紐,西連建德主城區,規劃范圍105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建設用地約28平方公里。
杭州市「擁江辦」副主任鄭翰獻介紹道,PPP項目將採取「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合作共贏」的市場化運作方式,由政府方面負責協調行政資源、提供政策支持、重大事項決策、制定標准規范,社會資本方將負責投入資金、人才、技術、管理等要素資源,協助建德市進行委託區域內的投資、開發、建設、產業導入及運營等工作。
『貳』 桐廬天子地生態風景區的自然環境
乘索道登上山頂俯視,「兩龍戲水」自然奇觀、群峰風姿和農舍、炊煙、田園盡收眼底;步入豎井式地下溶洞,面積16000平方米,密集剔透的鍾乳石似萬千神斧鑿就;進入1200米長的生態溝,小溪穿行峰谷間,濃蔭深處,十餘處瀑布成串相連,連片箬葉谷、滿目青柴林,還不時有動物穿越林間,鳥雀爭鳴枝頭,更顯靜謐和原始。
『叄』 龍門山脈的具體分布
基本概述
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龍門、茶坪、九頂等山。形成於中生代和早新生代。東北接摩天嶺,西南止岷江邊。綿延200多千米。海拔1000~1500米。海拔由盆地邊緣2000米向西逐漸升高到3000米以上,主峰九頂山海拔高達4984米,氣象萬千。在彭州境內有九峰山風景名勝區、白水河自然保護區、白鹿森林公園等。
山區景態
境內山巒起伏,群山重疊,縱橫交錯,構成「群山之地」。山川丘陵之間有5~70平方公里的河谷盤地10個。龍門山脈是全國首批11個國家級地質公園之一,她拔地而起,綿近千里,宛如一座天然屏風,橫呈四川盆地西北邊緣,這里地域廣闊,南北走向。 現今龍門山脈最顯著的地貌特徵就是南北分段性:北段海拔普遍處在1000米至2000米之間。沿北東方向,龍門山脈北段和四川盆地之間界限逐漸模糊;南段地形陡峭,盆山界限清楚。
地域描述
龍門山脈地區是四川強烈地震帶之一。自公元1169年以來,共發生破壞性地震26次,其中里氏6級以上地震20次。公元2008年5月12日,由於印度板塊向亞洲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脈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發生里氏8.0級地震(汶川地震)。
龍門山東部迎風坡雨澤充沛,是四川著名的鹿頭山暴雨區所在地。西部背風311坡岷江河穀雨水稀少,氣候十分乾燥。龍門山脈東、西坡民族也不同,東坡是漢族分布區,西坡為羌族聚居地。龍門山脈也為大熊貓和多種珍稀動物產地,已建有北川小寨子溝自然保護區,面積不足1萬公頃,保護對象為大熊貓、金絲猴和綠尾虹雉等。龍門山的煤、鐵、銅、硫鐵礦、磷、石棉、水泥用灰岩也很豐富。 龍門山脈是富春江和浦陽江的分水嶺,山地作南西——北東走向,組成山體的岩石主要為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龍門山脈自西南而東北綿亘於桐廬、浦江、富陽、諸暨之間,最後沒入蕭紹平原,成為紹興與蕭山分界的丘陵。
白雲源觀音尖
白雲源位於杭州桐廬境內,處於浙江黃金旅遊線「兩江一湖」的中段。主峰觀音尖高1246.5米,是龍門山脈的主峰,也是富春江沿岸最高峰。駐足觀音尖,腳下高山草地,委婉起伏。白雲源的標志性景點有大小龍門、鴛鴦潭、青龍峽等。
龍門山
龍門山位於富陽市境內富春江南岸,主峰梅杏尖1067.6M,是富陽境內第一高峰。龍門山麓的龍門古鎮,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權後裔的聚居地,90%以上村民姓孫,定居已逾千年。古鎮至今還保留著江南罕見的明、清古建築群,廊房相連,如入迷宮。
金華山
金華山又名長山、常山,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境內北部,為金華山、赤松山等山之合稱。主峰小金竹尖海拔1336.0米,次峰小龍竹尖海拔1324.0米。金華北山為浙江道教名山之一。山間雙龍、冰壺、朝真三洞合稱「金華洞」,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名曰「金華洞元洞天」。赤松山傳為古仙人赤松子於此引牧羊少年皇初平修道成仙之地,故名。山上有金華觀、赤松亭、「五洞十景」等自然景觀及道教古跡。
三界尖
三界尖位於諸暨與桐廬、富陽三縣(市)交界處,海拔1015.2米。山巔地表波狀起伏,坳溝源頭多沼澤濕地,是山頂夷平面的殘跡,故稱牛背脊。
仙華山
仙華山又名仙姑山,位於浦江縣城北9公里處。主峰少女峰,海拔728米,相傳因軒轅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明劉伯溫有詩雲:「仙華傑出最怪異,望之如雲浮太空。」故仙華山又有「第一仙峰」之稱。
『肆』 桐廬最高的山是哪座,有多少高
桐廬最高的山是觀音尖,觀音尖位於桐廬縣蘆茨鄉雙源村,是龍門山脈的最高峰,海拔1246.5米,也是桐廬縣的最高峰,富春江畔第一高峰,杭州地區第三高峰。南銜千里崗山脈,北眺富春江,由五大峽谷簇擁著,山頂雲霧纏繞。其中白雲源和十字峽谷最為盛名。觀音尖當地人稱為大頭灣山,因其山形似觀音菩薩的蓮花寶座,所以又名為觀音尖。
『伍』 桐廬這里的山脈屬於什麼山脈
桐廬這一帶的山區,屬於江南丘陵。
江南丘陵,指中國長江以南、南嶺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東的丘陵的總稱。桐廬縣以丘陵山區為主,平原稀少,屬浙西中低山丘陵區。四周群山聳峙,中部為狹小河谷平原,山地與平原間則丘陵錯落。龍門山主峰牛背脊之觀音尖,海拔1246.5米,為境內最高峰。在全縣土地面積中,山地丘陵佔86.3%,平原、水域佔13.7%
『陸』 桐廬縣最高的山是那座山
觀音尖位於桐廬縣蘆茨鄉雙源村,是龍門山脈的最高峰,海拔1246.5米,也是桐廬縣的最高峰,富春江畔第一高峰,杭州地區第三高峰。
『柒』 桐廬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桐廬好玩的景點有:
1、桐君山位於浙江省桐廬縣分水江與桐江交匯處,與桐廬縣城隔水相望。古稱小金山,又叫浮玉山。桐君山林木蔥郁,景色秀麗。
桐君山是富春江畔著名的古跡之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的著名旅遊景點,也是中華醫葯鼻祖聖地。有桐君廟、睢陽公廟(唐代張巡廟)、白塔、四望亭、鳳凰亭、競秀閣等勝跡。
4、分水江,古名桐溪、學溪,別名天目溪、橫港,是中國東海獨流入河流錢塘江幹流富春江上最大的支流。歷史上分水江是一條水患多發的河流,建國後桐廬縣境內建設了大型分水江水利樞紐工程——五里亭水庫,分水江水患得到根治。分水江的水景資源也得到開發,成為著名的游覽勝地。
5、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在富春江南岸,是一處集江南山水與草原風光於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大奇山又稱"塞基山",史稱"江南第一名山"。
境內有山巒、怪石、峽谷、溪瀑,以雄、險、奇、秀、曠著稱。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距320國道1公里,與桐君山、七里揚帆、富春江小三峽、嚴子陵釣台共同構成富春江旅遊板塊。
網路-桐君山
網路-琴溪香谷
網路-白雲源風景區
網路-分水江
網路-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
『捌』 臨安大明山桐廬大明山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30
『玖』 浙江杭州桐廬縣有什麼名人遺跡和神話傳說
1、桐廬縣翙崗的由來
相傳吳大帝孫權的曾祖母起初就葬在翙崗古村落中,後來孫權的父親孫堅貪圖距翙崗十多里處,風水主子孫「一朝天子」的烏石山,將孫權的曾祖母改葬在了烏石山處。結果孫家真的就只出了孫權這一朝天子,而沒有萬代諸侯,後悔不已,所以後人就將這里稱為「悔崗」。
而明代的政治家劉伯溫十分喜歡這里,他認為悔崗地形如同起飛的鳳凰,便將「悔」字改為「翙」,並題寫匾額:「鳳翙高崗」,「翙」是鳥飛或鳥飛的聲音的意思,寄寓著劉伯溫對翙崗的美好期望。
2、桐君山
相傳,黃帝時有老者結廬煉丹於此,懸壺濟事,分文不收。鄉人感念,問其姓名,老人不答,指桐為名,桐君山鄉人遂稱之為「桐君老人」,山也以「桐君」名,縣則稱「桐廬縣」。
3、桐廬天子地
相傳八仙雲游路過此地,見兩條山脈走向酷似兩條青龍,正嘖嘖稱奇時,一朵紅雲從空中墜入山谷,鐵拐李掐指一算,連連驚呼:「此天子出生地啊!」雖是神話,然相傳1600年前的南宋開國皇帝劉裕就降生在此,公元420年劉裕稱帝,重遊羅山故里,御封此地為天子地。
4、桐廬天龍九瀑
相傳雪水龍潭中原來無龍,直至唐初,山東有一男一女二個老者,托夢給宰相魏徵。控告涇河龍王在河北、山東一帶降雨時,剋扣雨量,旱情未除,請魏徵主持公道。魏徵聽後十分惱怒涇河龍王是所作所為,黨籍拔劍,去找涇河龍王。
涇河龍王聞信後,急忙帶著九個龍子乘風逃走,一日到了雪水龍涎頂,見一泓清泉從山崖中飛出,連躍九級,形成九個天然水潭。看四周山巒疊嶂,荒蕪人煙,環境悠靜,適合駐住。決定留下來。老龍王告訴眾龍子,要接受教訓,安分守紀,多做善事,好好生活。
5、桐廬縣彰塢村
傳說明朝洪武八年,窄溪有徐姓兩兄弟。弟弟成年後搬遷到了天子崗山腳下,這里也就是後來彰塢村所在。
後來經過幾年的發展,人口多起來了,老阿太定了個黃道吉日,采來七枝樟樹樹苗,同大夥商量,定為上午十點一刻七樹下土立村(銅山上種了3枝,假山上種了4枝),擺好七掛大響炮,以打鑼為號同時下種,時間一到,打鑼人打起了大鑼,並響炮齊鳴,在響炮聲中七樹下土,彰塢由此立村。
樹逐漸長大,人也逐步增加,老阿太娶了妻子成了家,並生了七個兒子,經辛勤勞動,把七個兒子扶養成人。七個兒子十幾年後共建造了七座大樓房,房子結構好,造型美,牢固程度高,因此至今尚有四幢老房子完整無缺,是村裡的古建築文化遺產。
幾百年的七枝樟樹幾經風雨,至今仍在。圍繞著整個村莊,成為了彰塢村的風景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