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大美人分別是哪個朝代的
四大美人分別是西漢、東漢末年、春秋時期、唐朝的。
1、王昭君(約公元前54年—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一說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語中沉魚落雁、畫工棄市記載她的生平典故。
2、貂蟬(生卒年不詳),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三國演義》中,貂蟬為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的義女,為拯救漢朝,推翻權臣董卓的荒淫統治,受王允所託,上演了可歌可泣的連環計(連環美人計),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成功地離間了董卓和呂布,最終借呂布之手除掉了惡賊董卓,結束了董卓專權的黑暗時期。之後貂蟬成為呂布的妾,董卓部將李傕擊敗呂布後,她隨呂布來到徐州。下邳一役後,呂布被曹操所殺,貂蟬跟隨呂布家眷前往許昌,從此不知所蹤。
3、西施,子姓施氏,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4、楊玉環(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唐朝時期後妃、宮廷音樂家、舞蹈家、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齊國公楊玄琰之女,宰相楊國忠堂妹。
性格婉順,姿質豐艷,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嫁給壽王李瑁為妃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為女道士,後唐玄宗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
㈡ 古代的四大美人,西施、貂蟬、王昭君、楊貴妃分別是哪個朝代的
西施是春秋時期,貂蟬是東漢時期,王昭君是西漢時期,楊貴妃是唐朝。
1、西施
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薴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2、貂蟬
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
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3、王昭君
王昭君(約公元前52-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
4、楊貴妃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 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
(2)四大美女都生在什麼時期擴展閱讀:
四大美女的典故:
1、西施浣紗
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
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就流傳開來。
2、昭君出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向漢朝稱臣歸附,曾三次進長安朝覲,並向漢元帝自請為婿。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
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
3、貂蟬拜月
貂蟬在後花園拜月,忽然,輕風吹來,一片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
這事正好被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4、貴妃醉酒
唐玄宗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御筵候駕,唐玄宗車駕竟不至。遲之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
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本最易生反應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忍俊不禁。於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作種種醉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㈢ 古代四大美女都是哪個年代的
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國美女,一般稱其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越州培公故鄉)。天生麗質,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中的「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之美譽。
王昭君(約前52年—約前15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漢族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 、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杜甫有《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白居易形容她「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白的《清平調》則說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㈣ 四大美女是什麼時期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美譽。
「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的故事。春秋戰國時期。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漢朝。
「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東漢末年。
「羞花」,談的是楊玉環貴妃醉酒觀花時的故事,唐朝。
㈤ 古代四大美女分別在什麼時期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王昭君(
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
貂蟬是東漢末年楊玉環(公元719-756年)
㈥ 古代四大美女出現的先後順序
先後順序是:西施(春秋時期人)、王昭君(西漢人)、貂蟬(東漢人)、楊貴妃(唐朝人)。
1、西施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西施,今浙江紹興諸暨人,姓施名夷光,別名西子,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容貌過人。
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王昭君
王昭君(約前52-前19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為「明妃」,王明君。
3、貂蟬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4、楊貴妃
唐代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楊玉環因貌美嬌艷,無與倫比,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
有一次,楊玉環在御花園觀草賞花,無意間手碰到了含羞草,含羞草因本能立即合攏了葉片,給人以「含羞帶愧」的樣子,宮女們見狀,誤以為這草因楊玉環的婀娜多姿、絕代靚麗而蒙羞帶愧。這事很快傳進唐明皇的耳朵,龍顏大悅,連連贊嘆貴妃有「羞花」之美。於是「羞花」就成了楊玉環姿色超群的代名詞。
(6)四大美女都生在什麼時期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中國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蟬再次,楊玉環為末,不過這只是古代的排法。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
千百年來,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四位女子的絕代芳姿,這種形容既生動又含蓄,給人們留有充分想像的餘地。僅僅這八個字,卻包含著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四個小故事,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四大美人有著傾國傾城之貌,在歷史的大事件中她們曲折動人、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被古代民間廣為傳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