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郎新娘 > 和橋哪裡有美女

和橋哪裡有美女

發布時間:2023-08-14 02:29:36

⑴ 蘇州有個小鎮,康熙和乾隆都曾到過此地,它的名字還與西施有關

木瀆古鎮,位於有著傳奇色彩的靈岩山腳下,是蘇州市最有故事的小城鎮。它有著2500多年的 歷史 ,據說與蘇州同齡。自古就有吳中第一鎮、秀絕冠江南的美譽。「木瀆」其名的來歷本身就極具傳奇色彩: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用美人計,把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夫差,夫差為取悅西施,在靈岩山上修建館娃宮。木材通過胥江源源不斷運到山下而造成河運堵塞,即所謂「積木塞瀆」——木瀆因此得名。

靈岩山,本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館娃宮的舊址,也是越國獻西施的地方。清聖祖康熙和清高宗乾隆二帝南巡時,在山頂築有行宮,清咸豐十年焚於兵火。

(在靈岩山上遠眺木瀆古鎮)在吳王夫差得到西施後,對她特別寵愛,專為西施建造了一座中國 歷史 上第一座山頂皇家花園——館娃宮,這座花園就位於俊美秀逸的靈岩山上。於是該鎮的山水風物也成為歷代文人雅士游覽、吟詠、描摹的對象,由近兩千多年前至今,流風不衰。

明末清初,在靈岩山麓,香溪水畔,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千年古鎮。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春天,乾隆南巡,御舟經運河,轉胥江,折入香溪。一路行來,沿途商旅如織。乾隆舍舟登岸,眼見一派祥和景象,不禁龍顏大悅。腳下一條山塘古道,幽奇古絕,乾隆不由詩興大發,當即口佔七律一首。當日乾隆棄舟登岸之處,即為現木瀆香溪河畔山塘街御碼頭。

木瀆名氣不高,但清乾隆帝六巡江南,每次到蘇州時,都要在木瀆古鎮棄舟登岸。讓我們順著時間的線索,走進 歷史 的深處,追尋帝王的蹤跡,探訪那裡的古宅、園林和街景。

香溪河上的「香溪橋」。香溪河在腳邊靜靜地流過,傳說當年吳王夫差曾為美女西施在靈岩山上修建「館娃宮」,西施每日用香料等洗浴,水從山上流下,久而久之,滿河生香,故名為「香溪」。

永安橋,至今已經有五百十幾年的 歷史 了。橋為單孔花崗岩石拱橋,橋洞寬敞適宜行舟,橋上葛蘿垂掛,意趣盎然。當地的新婚男女和小孩滿月都有』「走永安,祈福保平安」的習俗。

嚴家花園是古鎮內名氣最大、造園藝術最高的園林,前身為乾隆的老師、中國最長壽的詩人沈德潛故居。1902年木瀆首富嚴國馨購下此園,更名「羨園」,俗稱「嚴家花園」,由香山幫建築大師姚承祖率巧匠重葺。現代建築學家劉敦楨、梁思成、童俊等人數次考察此園,倍加推崇,稱其為蘇州當地園林之「翹楚」。

古鎮羨園街廣場。

出嚴家花園,沿著山塘街向東不遠,便看到眾多白牆黛瓦中有一處醒目的杏黃色門牆,在市井中平添了幾分庄嚴的宗教意趣。這里便是明月寺。明月寺始建於五代楊吳天祚元年(公元935年),由僧人明智開創。明洪武初年歸並到普賢寺。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僧人道根重修。

怡泉亭,怡和泉是含了兩個主人公的名字,一個兩小無猜的傳說,這座亭子全部用花崗石砌成,沒有過多的裝飾。

虹飲山房,是清初木瀆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園林,乾隆下江南每游木瀆,必先在此棄舟登岸,入園游歷。因而,當地都習慣稱虹飲山房為乾隆的民間行宮。紀曉嵐、和珅、劉墉等大臣也都曾數次下榻於此,留下了段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乾隆喜好遊山玩水,舞文弄墨,所到之處,必賦詩題字。當他見到這條山塘街古道幽奇古絕,不由詩興大發,當即口佔七律一首。後來,這首七律被當地官員鐫刻於碑,置於亭內,與對面的明代怡泉亭兩相映照,成為古鎮一大景觀。

沈壽(清末民初綉女),十六七歲時成為蘇州有名的刺綉能手。光緒三十年其綉品作為慈禧七十大壽壽禮上貢,慈禧大加贊賞,親筆書寫了「福」,「壽」兩字,分贈予沈雪芝,從此更名「沈壽」。

西施橋以越女西施命名,位於山塘街,像一個美人卧於香溪。橋姿迤邐輕盈,橋頂有亭翼然,輔橋洞為兩對稱拱形,像美女的一雙媚眼,靜靜地注視著古往今來香溪兩岸的世事滄桑。

古松園(蔡少漁舊宅),清末木瀆富翁蔡少漁所建。蔡少漁祖籍洞庭西山,原在上海做洋貨生意,發達回鄉造屋置地,良田萬頃。蔡少漁與嚴國馨(嚴家淦祖父)、鄭齡九、徐鳳樓三家合稱木瀆「四大富翁」,富甲一方。其建築布局為前宅後園,典型的清代宅第園林風格。宅內各處建築古樸雅緻,雕刻十分精細,有一定的藝術和文化價值,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後園有一株明代羅漢松,蒼翠虯勁,姿態優美,古松園即因此松而名。

手工薑糖的現做現賣。

一路走走停停,這里有很多蘇州特產,比如麥芽糖,薑糖,芝麻餅,棗泥餅等等,各種小吃琳琅滿目,充滿了兒時的回憶。

傳統理發店

「開來茶館」位於木瀆古鎮風華山塘街區中,其名取義『水開客來』故名「開來」,這是一家遺存於清朝乾隆年間的知名茶樓。重新裝修後開業,為木瀆的茶客和曲藝愛好者們提供一個品茶、聽曲的好去處。

恰逢茶樓有評彈演員表演,以前都在電視里看,今現場聽演員演唱,卻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這兒有兩座橋,一座叫「邾巷橋」,一座叫「斜橋」,兩橋一橫一豎,取袂而築,相依相偎,因而又稱「雙橋」。從太湖來的胥江和源自光福銅坑的香溪在斜橋下合二為一,一清一濁,形成一條明顯的分水嶺,這就是著名的木瀆古鎮十景之一的「斜橋分水」。

斜橋,位於西街東首,始建於宋皇佑四年(1052),1965年吳縣人民政府撥款大修,將原石級式改建成平坡式,橋的高度相應降低。

河邊的這條長廊稱河棚,全長175米。河棚一面倚河,一面與民居邊成一體,為上街賣菜的菜農、船民和過往行人提供方便,夏天不遭日曬,雨天不受雨淋,因而深受歡迎。

榜眼府第在下塘街,為林則徐弟子、近代政論家馮桂芬故居。馮桂芬是清道光二十年(1840)一甲二名進士,故邑人稱其宅為「榜眼府第」。榜眼府第為前宅後園結構,佔地近十畝,是典型的清代園林建築風格。

木瀆鎮上有兩處「雙橋」,這就是有「小雙橋」之稱的西安橋和小日暉橋。西安橋左側小日暉橋,位於姜窯路東首,南街最北處。與西安橋形成直角,並稱小雙橋。

根據古鎮導覽,我要去尋覓古鎮上唯一保存至今的木質古廊橋,它就隱藏在南街上。從西安橋跨過胥江進入南街,卻又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小巷深深,清謐幽靜。人行其間,心靜氣定。

其實,木瀆廊橋並不好找,不經意會錯過,正當我即將錯過它時,門口一位老阿婆用手指指,原來它就深藏在這條並不起眼的弄堂里。

木瀆南街廊橋,建於清末民初,本地人都叫它「南街廊橋」,其實的本名叫「和橋」。「和橋」很景緻,全長不過5、6米,廊上覆以黛瓦,兩側列有木樁。橋邊一棵大樹枝繁葉茂的覆掩在廊橋頂上,好像也在愛惜著身下的這座小橋,為它遮擋著風雨。人在廊橋內,可憑欄觀景。欣賞沿河錯落有致的清朝民居和整齊堅實的石駁岸、河埠頭,能使人沉緬於對吳地風韻的深深陶醉之中!

突然聽到一陣鑼響,舉目望去,卻見前方走來一隊人馬,有位黃衣人走在隊伍前列。細看,竟是大清皇帝乾隆爺,喜笑顏開迎著春光健步走來。隊伍中有護駕的大臣和太監,也有手持迴避、迎駕的招牌的宮女,那穿著黃袍馬褂的乾隆,手拿摺扇,偶爾扇幾下風,更是顯得英俊瀟灑。原來這一切都是木瀆古鎮景區推出的以「乾隆游木瀆」情景表演為主打的 旅遊 活動。再現了乾隆皇帝香溪龍舟故地游、文武百官接旨、盛大迎駕、虹飲山房賞戲曲等,一幕幕再現了當年乾隆游木瀆的盛況。

希望在我的鏡頭下,能呈現一個不一樣的木瀆給您,希望您在某個時候,像我一樣,追尋著乾隆的足跡,探訪它的那一處處絕美的風景。

閱讀全文

與和橋哪裡有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歸鄉記講的是什麼故事 瀏覽:430
幸福到家什麼時候開播 瀏覽:186
美女現在紋眉多少錢 瀏覽:120
長沙市跟福州市哪個地方經濟好 瀏覽:384
第三十七卦怎麼解釋事業 瀏覽:573
這樣的婚姻到底有沒有什麼意義 瀏覽:454
當天真遇上愛情的結局是什麼 瀏覽:615
通達海外事業部是做什麼的 瀏覽:962
愛情公寓里酒吧的酒是什麼酒 瀏覽:380
阿里雲智能事業部在杭州哪個區 瀏覽:73
小美女不戴胸罩什麼樣子 瀏覽:75
人要怎麼樣才幸福 瀏覽:896
幸福拍手歌如何設計游戲 瀏覽:1001
單獨事業單位考試多久出成績 瀏覽:554
美女笑臉藏著什麼 瀏覽:25
埠村幸福小區附近買什麼好 瀏覽:382
西遊記講的是什麼樣故事 瀏覽:756
中國經濟如今什麼水平 瀏覽:42
朗讀的故事有什麼類型 瀏覽:329
事業的輝煌怎麼形容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