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有多少女象棋手
看看下面的資料吧,這里列舉了大多數女子國手的相關資料,但由於謝思明、黃子君等幾位特級大師多年不參加象棋比賽,高懿屏遠嫁台灣,資料中可能沒有她們的相關數據。
序號/姓名/棋隊/等級分/稱號/K值
1王琳娜黑龍江2456特15
2唐丹北京2434特15
3尤穎欽河北2416特15
4趙冠芳雲南2404特15
5陳麗淳廣東2401特15
6張國鳳江蘇2391特15
7胡明河北2375特15
8郭莉萍黑龍江2347特15
9楊伊江蘇2318大15
10黎德玲四川2317特15
11金海英浙江2316特15
12左文靜湖北2313大15
13伍霞江蘇2311特15
14陳幸琳廣東2307大15
15張婷婷河北2305大15
16歐陽琦琳上海2304特15
17黨國蕾雲南2303特15
18黃薇江蘇2301特15
19文靜廣東2296大15
20劉歡河南2286大15
21剛秋英火車頭2283特15
22郭瑞霞四川2267大15
23勵嫻浙江2265大15
24馮曉曦雲南2263大15
25張梅火車頭2262大15
26鄭軼瑩上海2260大15
27李茉北京2250大15
28金燕上海2250大15
29陳婷婷浙江2250大15
30葛慧瑩上海2250大15
31蘇筱芮江蘇2250大15
32李皛皘北京2250大15
33姚倩湖南2250大15
34劉鈺河北2250大15
35單欣吉林2250大15
36章文彤雲南2246大15
37梁妍婷四川2245大15
38賈丹沈陽2243大15
39韓冰火車頭2241大15
40董波山西2240大15
41萬春浙江2232大15
42梅娜安徽2231大15
43王文琳山東2229大15
44何靜湖北2226大15
45周熠湖北2225大15
46史思旋湖北2223大15
47趙寅安徽2223大15
48吳奕郵電2218大15
49單霞麗上海2218特15
50朱偉頻上海2214大15
51唐冬梅四川2213大15
52鄭楚芳廣東2212大15
53閻超慧河北2209大15
54熊艷湖北2204大15
55黃芳廣東2202大15
56常婉華北京2201大15
57王定深圳2190大15
58趙冬安徽2189大15
59歐陽嬋娟廣東2188大15
60馬麟陝西2188大15
61畢彬彬農協2188大15
62何偉艷廣東2183大15
63劉君北京2159大15
64溫滿紅北京2155大15
65張曉霞火車頭2137大15
66劉君麗郵電212615
67吳菊花郵電2123大15
68商志華火車頭211915
69李淑英農協211415
2. 中國女象棋大師有哪些
劉適蘭其實大家應該不太認識了,但是她其實真的很厲害的,話說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為國際象棋特級大師的人,而且她還是一位女棋手了,就在1982年的10月8日她榮獲了這次榮耀了
3. 中國國防象棋女子世畀冠軍有哪些人
中國國際象棋女子個人世界冠軍有四位:
(1)謝軍:1991年10月29日,謝軍在女子國際象棋世錦賽上戰勝前蘇聯著名棋手齊布爾達尼澤,登上了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的寶座,成為中國第一個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2)諸宸:2001年獲得女子世界冠軍,是繼謝軍之後的中國第二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3)許昱華:2006國象女子世錦賽冠軍許昱華是歷史上第11位國際象棋棋後。
(4)侯逸凡:2010年獲得世界女子國際象棋錦標賽冠軍,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棋後;2011年成功衛冕,成為歷史上兩奪世界冠軍的最年輕棋手;2013年重奪世界棋後稱號。2016年第四次奪得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世界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團體賽:中國女子國際象棋隊一直是中國國際象棋的驕傲。自1980年開始參加奧賽以來,在所參加的14屆比賽中,中國女隊全部進入前六名,其中包括四次冠軍、一次亞軍和四次第三名。1998年、2000年、2002年以及2004年,連續四次奪得奧林匹克團體賽冠軍。成員有謝軍、諸宸、許昱華、王蕾、王頻等人。
4. 中國象棋大師女性有多少
看看下面的資料吧,這里列舉了大多數女子國手的相關資料,但由於謝思明、黃子君等幾位特級大師多年不參加象棋比賽,高懿屏遠嫁台灣,資料中可能沒有她們的相關數據。
序號/姓名/棋隊/等級分/稱號/K值
1王琳娜黑龍江2456特15
2唐丹北京2434特15
3尤穎欽河北2416特15
4趙冠芳雲南2404特15
5陳麗淳廣東2401特15
6張國鳳江蘇2391特15
7胡明河北2375特15
8郭莉萍黑龍江2347特15
9楊伊江蘇2318大15
10黎德玲四川2317特15
11金海英浙江2316特15
12左文靜湖北2313大15
13伍霞江蘇2311特15
14陳幸琳廣東2307大15
15張婷婷河北2305大15
16歐陽琦琳上海2304特15
17黨國蕾雲南2303特15
18黃薇江蘇2301特15
19文靜廣東2296大15
20劉歡河南2286大15
21剛秋英火車頭2283特15
22郭瑞霞四川2267大15
23勵嫻浙江2265大15
24馮曉曦雲南2263大15
25張梅火車頭2262大15
26鄭軼瑩上海2260大15
27李茉北京2250大15
28金燕上海2250大15
29陳婷婷浙江2250大15
30葛慧瑩上海2250大15
31蘇筱芮江蘇2250大15
32李皛皘北京2250大15
33姚倩湖南2250大15
34劉鈺河北2250大15
35單欣吉林2250大15
36章文彤雲南2246大15
37梁妍婷四川2245大15
38賈丹沈陽2243大15
39韓冰火車頭2241大15
40董波山西2240大15
41萬春浙江2232大15
42梅娜安徽2231大15
43王文琳山東2229大15
44何靜湖北2226大15
45周熠湖北2225大15
46史思旋湖北2223大15
47趙寅安徽2223大15
48吳奕郵電2218大15
49單霞麗上海2218特15
50朱偉頻上海2214大15
51唐冬梅四川2213大15
52鄭楚芳廣東2212大15
53閻超慧河北2209大15
54熊艷湖北2204大15
55黃芳廣東2202大15
56常婉華北京2201大15
57王定深圳2190大15
58趙冬安徽2189大15
59歐陽嬋娟廣東2188大15
60馬麟陝西2188大15
61畢彬彬農協2188大15
62何偉艷廣東2183大15
63劉君北京2159大15
64溫滿紅北京2155大15
65張曉霞火車頭2137大15
66劉君麗郵電212615
67吳菊花郵電2123大15
68商志華火車頭211915
69李淑英農協211415
5. 中國歷屆象棋女子冠軍
歷屆全國個人賽女子前六名
1979年 北京 黃子君、單霞麗、林野、高華、謝思明、金麗玲
1980年 福州 謝思明、高華、黃子君、單霞麗、金麗玲、林野
1980年 樂山 單霞麗、高華、黃子君、謝思明、林野、陳淑蘭
1981年 肇慶 林野、高華、陳淑蘭、黃子君、謝思明、單霞麗
1981年 溫州 謝思明、黃子君、林野、單霞麗、高華、陳淑蘭
1982年 成都 謝思明、陳淑蘭、林野、高華、單霞麗、黃玉瑩
1983年 昆明 謝思明、黃子君、黃玉瑩、單霞麗、高華、林野
1984年 廣州 單霞麗、黃玉瑩、胡明、謝思明、高華、陳淑蘭
1985年 南京 高華、謝思明、單霞麗、黃子君、黃玉瑩、馬麟
1986年 湘潭 胡明、陳淑蘭、馬麟、單霞麗、黃子君、林野
1987年 蚌埠 謝思明、胡明、李翠芳、林野、黃玉瑩、黃耀珏
1988年 呼和浩特 黃玉瑩、汪霞萍胡明(並列)、剛秋英、單霞麗、謝思明
1989年 重慶 黃薇、胡明、歐陽琦琳、黃玉瑩、劉璧君、常婉華
1990年 杭州 胡明、黃薇、陳淑蘭、黃玉瑩、張曉霞、單霞麗
1991年 大連 胡明、黎德玲、張曉霞、張國鳳、溫滿紅、黃耀珏
1992年 北京 胡明、歐陽琦琳、單霞麗、黎德玲、鄭楚芳、剛秋英
1993年 青島 胡明、歐陽琦琳、張梅、劉璧君、馬麟、張國鳳
1994年 郴州 胡明、張國鳳、單霞麗、郭莉萍、黃薇、王琳娜
1995年 吳縣 伍霞、胡明、郭莉萍、黃薇、尤穎欽、高懿屏
1996年 寧波 高懿屏、黃薇、張國鳳、歐陽琦琳、金海英、郭莉萍
1997年 漳州 王琳娜、張國鳳、金海英
1998年 深圳 金海英、伍霞、王琳娜、黃薇、郭莉萍、張國鳳
1999年 鎮江 黃薇、黎德玲、郭莉萍、單霞麗、張國鳳、王琳娜
2000年 蚌埠 王琳娜、趙冠芳、張國鳳、尤穎欽、黎德玲、胡明
2001年 西安 張國鳳、金海英、王琳娜、尤穎欽、趙冠芳、胡明
2002年 宜春 郭莉萍、王琳娜、黨國蕾、馮曉曦、黃薇、章文彤
2003年 武漢 黨國蕾、王琳娜、張國鳳、胡明、文靜、郭莉萍
2004年 重慶 郭莉萍、金海英、劉歡、黨國蕾、伍霞、張國鳳
2005年 太原 趙冠芳、陳麗淳、張國鳳、王琳娜、金海英、史思旋
2006年 深圳 伍霞、陳麗淳、王琳娜、文靜、尤穎欽、陳幸琳
2007年 呼和浩特 唐丹、歐陽琦琳、趙冠芳、董波、王琳娜、張國鳳
2008年 順德 尤穎欽 劉歡 唐丹 陳幸琳 文靜楊伊勵嫻
2009年 昆明 王琳娜 唐丹 黨國蕾 趙冠芳 伍霞 劉歡 陳幸琳 常婉華 金海英
2010年冠軍是 唐丹
6. 湖北象棋女大師有幾個
湖北象棋女大師有五個分別是左文靜何靜湖周熠史思旋熊艷。象棋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2008年象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象棋的起源
中國象棋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棋戲象棋的象是一個人相傳象是舜的弟弟他喜歡打打殺殺他發明了一種用來模擬戰爭的游戲因為是他發明的很自然也把這種游戲叫做象棋到了秦朝末年西漢開國韓信把象棋進行一番大改有了楚河漢界有了王不見王即白臉將名字還叫作象棋。
然後經過後世的不斷修正一直到宋朝宋朝人用詞不喜歡重復把紅棋原來的卒改為兵黑棋的仕改為士,相改為象象棋的樣子基本完善棋盤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漢界。現今通行的象棋相傳為唐代牛僧孺所制刻圓木或牙骨為棋子三十二枚紅黑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