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賀州名人有哪些
新;
於立群
於立群(1916-1979)女,桂嶺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勝利後和郭沫若在上海、香港等地從事民主運動,並籌務中國婦女聯誼會香港小姐。她對節法頗有研究,是書法家。建國後,曾任全國婦聯執行委員會委員,是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
(1916-1979) 廣西賀縣桂嶺人。原名佩珊,曾用名黎明健。郭沫若夫人。書法家。30年代曾在上海從事文藝工作。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協助郭沫若從事抗日救亡運動。曾參予創建群益出版社,出版進步書籍,參加組織中國婦女聯誼會,任理事。解放戰爭時期,隨郭沫若在上海、香港兩地從事民主運動,籌備中國婦女聯誼會香港小組。建國後,任全國婦聯執行委員會委員,曾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精於書法。1979年2月25日在北京逝世。有《於立群遺墨》行世。
盧能輝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沙田鎮道石村人,
盧能輝 北京中科高級工程師
盧能輝 男,1953年12月生,廣西賀州人。畢業於廣西大學新聞系。長期致力於祖國的科技事業,以求實創新,銳意進取的開拓精神,不斷研究探索。研製出國際第一種白血安丸,填補了國際空白。白血病是目前世界上醫治的難題(空白)。發明的白血安丸則填補了這一難題。1999年12月獲德國漢堡,第一屆國際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病及疑難病優秀論文金獎。紫荊花醫學發展成就獎(香港)。
連山永和鎮向陽村委會有個竹園寨,原名李糖寨,寨的背後山沖有一口叫皇後井的山泉。偏僻的小山村的一口普通的山泉為什麼叫做皇後井?11月16日,筆者隨廣東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長李筱文研究員實地考察了這口古老而帶有神奇色彩的皇後井。
據說明朝時候,這里住著十幾戶李姓人家,村旁長著一棵幾百年的糖梨果(一種野果)樹,樹蔭能覆蓋三四畝地,因此村名便叫李糖寨。寨中有個女孩叫李唐妹,生得聰明伶俐。李唐妹十歲時得了一種怪病,引發全身皮膚潰爛,她便天天到這口水井裡洗澡,後來皮膚病竟好了,全身脫了一層皮,不但皮膚比原來更加白嫩,而且長得越來越漂亮。由於雙親相繼亡故,李唐妹便養鴨度日,流落到廣西賀縣桂嶺竹園寨被人收養。後來,朝廷來的官兵來到賀縣挑選美女入宮,剛好碰見李唐妹手腳叉開睡在地上,頭頂上橫架著一條趕鴨用的竹竿,正好像一個「天」字。一會兒,李唐妹翻了一下身,手腳又屈縮成了一個「子」字。官兵聯想到這個女人將來一定是能生「天子」的人,於是將她挑選入宮,後來李唐妹便成了皇後。皇帝問她家住何方?她答不出,只唱了一首山歌形容家鄉的風景:
來龍正是幢幡嶺,右手關欄玉印箱。
門前向著梳兒嶺,九牛睡峒我家鄉。
皇帝多次派人尋找未能找到李唐妹的生身之地。家鄉人後來知道她當了皇後,便把李唐妹經常洗澡的水井稱為皇後井。
這個民間傳說不是憑空杜撰,而是與《明史》上的一段記載相吻合。《明史·列傳第一後妃》載:
孝穆紀太後,孝宗生母也。賀縣人。本蠻土官女。成化中征蠻,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內藏。……帝偶行內藏;應對稱旨,悅,幸之,遂有身。……久之,生孝宗,……。孝宗即位,追謚淑妃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聖純皇後。……帝悲念太後,特……求太後家……。先是,太後在宮中,嘗自言家賀縣,姓紀,幼不能知親族也,太監郭鏞聞而識之。太監陸愷者,亦廣西人,故姓李,蠻中紀、李同音,因妄稱太後兄……及帝使治後先塋,蠻中李姓者數輩,皆稱太後家,自言於使者。使者還,奏貴、旺不實,復遣給事中孫王圭、御史滕礻右間行連、賀間,微服入瑤、壯中訪之,盡得其狀,歸奏……自此帝數求太後家竟不得(中華書局1974年第1版,3521—3523頁)。
上述史料還記述了紀淑生下朱佑樘即後來的明孝宗弘治皇帝,當時得寵的萬貴妃妒忌她,指派門檻張敏欲溺死朱佑樘,張敏見憲宗皇帝尚未有太子(曾有一個悼恭太子亦被萬貴妃害死),不忍溺殺並暗中養至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朱佑樘六歲時才交給明憲宗。「其年六月,幻暴薨。或曰貴妃致之死,或曰自縊也,謚恭恪庄僖淑妃。」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八月憲宗去世,九月孝宗即位,為了告慰生母在天之靈,到處尋訪生母出生之地(「求太後家」)。史書記載說明紀淑被俘入宮時年紀尚幼,「不能知親族」,更不知出生地,皇帝下詔尋訪後,又先後被紀父貴、紀祖旺兄弟旨認並獲封官職,後來又被陸愷、韋父成「出之」,待查明「貴、旺不實」之後,重新派出官員到連山、賀縣微服入瑤族、壯族中間查訪。當時對南方少數民族稱為「南蠻」,紀淑是「南蠻」土官的女兒,可見她還是瑤族或壯族哩。「帝數求太後家竟不得」,說明多次尋訪未能找到,「間行連、賀間」,說明查訪紀淑出生地曾將目標放在連山和賀縣,「紀、李同音」,說明紀淑原來可能是姓李,成化二年(公元1466)她「俘入掖庭」時才十四歲,老家住何方、是何姓氏就有可能說不清楚了,上述民間傳說也許就是這個皇後的生身之謎的一種注腳:紀淑就是李唐妹,李唐妹就是紀淑。
再說皇後井所在的竹園寨的地形地貌,與流傳的山歌很是相似。竹園寨右側有據傳是紀淑生母之墓,墳台已在公社化平整土地時被毀,只剩下石頭壘成的墓基。當地李姓後人在祭掃祖先時,還偶爾在墓基前插上兩炷香以示紀念。墓地稱「黃幡倒地」,村後背山豈不是「來龍正是幢幡嶺」。墓右前方一山頭中間凹下去,很像一個放置玉印的印盒(箱),應了「右手關欄玉印箱」。墓的前方小山頭似一把彎彎的梳子,便是「梳兒嶺」,整個向陽村委會小盆地里有九個高低不等,大小不一的小山包便是「九牛睡垌」。當時孝宗皇帝數次派人查訪,也許因交通不便未能查訪到此,紀淑宗族後來知曉她封為皇後或許是因前面紀、陸、韋等人冒認被革職查辦再不敢貿然去認也未可知,因為紀淑已死,死無對證,連皇帝也只能不了了之,只留下了這個皇後井和她的傳說。 (莫自省)
姓名:葉喬波
職業:體育
年齡:42
位置:中國
原籍:廣西賀州
個性介紹:
中國著名女子速滑運動員
許多人非常關心我國著名運動員葉喬波退役之後傷病情況以及她目前在做什麼?在北京市地方稅務局與北京市崇文區地稅局、新華網共同舉辦的「地稅文化與稅收」網上座談會上,葉喬波透露:現在自己傷病基本恢復了。現在與清華科技園共同在順義建立了一個順義滑雪館,很快要對外開放了。
葉喬波說,退役以後很多人非常關心我,我今天借新華網轉達對大家的謝意和問候。我現在基本都恢復了,花了6年的時間在清華讀MBA。後來因為沒有什麼事情做,又讀了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在中央黨校。這幾年我一直在積極探討我從事的專業冰雪運動,跟清華科技院共同在順義建立了一個順義滑雪館,很快要對外開放了。這將是一個體育、健身、休閑娛樂的場所。
范曉萱
原籍:廣西賀州
姓 名:范曉萱
英文名:Mavis Fan
生日:1977年2月27日(星期日)
廖彬曲 十二女子樂坊成員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啦,在各個行業都有賀州人的身影。賀州人真棒!!!
『貳』 信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信都鎮處在廣州——桂林國家旅遊專線的中心,距風景旅遊區姑婆山和大桂山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分別為87公里和16公里,待開發的老信都八景:鋪門石城天險、鳳草長春、台閣雲蒸、鳳崗文塔;仁義的魚影江村、龍岩崛古;信都的龍門夜月、獅嶺回瀾等依然煥發出誘人的魅力,極具開發價值,待開發的風景區還有沙沖水庫水上樂園、合面獅旅遊度假村等。豐富的自然景觀,民族風情和人文景觀,藉助國際旅遊專線的輻射帶動,信都鎮的旅遊業將大有發展前景。 信都八景之台閣雲蒸 「台閣雲蒸」是信都八景之一,位於八步區鋪門鎮上洞村,水泥路直通村部。「台閣」即「雲台庵」,因建在當地最高的西山半山腰上,雲蒸霞蔚,故而得名,也稱「雲台」。後山高大雄偉,森林密布(還有原始森林哩),堪稱深山藏古庵;站在庵前極目遠眺,水環山抱,峰巒疊翠,大有一覽眾山小之感覺,並能看 到鋪門的一遍平川,山色風光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是詩人墨客常游的勝景;庵內詩人題壁隨處可見,當代知名人士鍾家佐先生2000年邀友游吟留下碑刻 真跡。當年北京大學文學士羅世澤撰寫的「重修雲台庵募捐書」中 對雲台勝景的描寫更是入木三分。 信都八景之石城天險 石城是神工天作之城,城四周石山拔地而起,合圍而成.陡壁懸崖,猶如斧劈刀削,望而生畏,故有"石城天險"之稱. 石城天險在何處?在賀洲東南部鋪門鄉中華村,是舊信都縣八景之一,今為旅遊勝地.公路直達風景區,青山秀麗,景色宜人.南有南門,北有北郭,西有五指山為障,東有金雞屏障.從北門舉步入城,豁然開朗,別具一格.城內如巨盆,平地方圓三百多畝.南北對峙,門上有樓閣,兩株古榕似身披綠色鎧甲的武士,挺立於北門的兩旁.城內北壁石山上,有一巨石在半山探身而出,形似猛蛇.昂頭南望,鼓頸脹眼睜視.褐白色相間的蛇鱗清晰可見,蛇唇上有開岔小樹一株,及似伸出的信子,彷彿能聞吹風之聲,真是形神兼有,栩栩如生.城西門前的池塘邊有"石青蛙"和"石龜"城東的峭壁上,有一隻金雞佇立,仰望紅日,正欲引吭高歌.峭壁腳下有一石潭,潭水如鏡.岩上滴水入潭,丁冬作響岩洞中石筍叢生,石潭邊有古石井數口.同東石壁相望的西石壁上.有兩條奇巧的裂紋組成一個正楷的大"人"字,大"人"字的四周有四個小"人"字,猶如眾星拱月,分外醒目,傳說"人"字乃是仙人用手掌所書.北門外西有五指山的食指峰與拇指峰之間有一中猛虎追趕一獨奶母豬.遊人到此躬身探頭俯視,便見一獨奶石母豬深居其中,其貌酷似.拇指山頂峰上建有避亂世的石築房屋.山頂有可容千人之廣的小平地,花果叢生,景色明媚.此峰靠近賀江之濱,舉目望下是牛鼻,雞嘴兩灣,水勢北瀉而來,江水全被牛鼻灣吸入,遊船至此,順舟落之,抬頭望張望,山高百丈,山勢奇陷,削壁千仞,均為絕壁,猿猴亦難攀登.百聞不如一見,遊人目睹為佳。 信都八景之龍岩崛古 龍岩位於賀州仁義鎮萬善村。從信都往南走4公里即到。村前河水縈回,修竹暢茂,喬木蓊翠。村後,如一座交椅狀的石山,峻峭拔兀。山頂平坦,林木叢叢。半山間有一山洞,洞口如龍口狀,龍岩由此得名。岩洞內,精靈古怪的景跡很多,引人入勝,人們因之譽名為「龍岩崛古」,並將它列為舊「信都」縣「八景」之一。過去,每當秋末冬初,當地文人學者,仕宦商賈前往游覽的絡繹不絕。不少詩人墨客游後,深感洞內景物奇異壯觀而抒懷吟詠,題詩壁上。《信都縣志》曾收入十餘首,昔人游興,由此可見一斑。整個岩洞分外洞,內洞,支洞三個部分,由一條通道把三部分連成一氣。外洞又稱洞口,像一個扇形的廳堂。中間有一個8平方米的平台,可供遊客坐卧歇息。正面的岩壁色彩斑斕,像一幅巨大的畫幔。洞頂的鍾乳石,千姿百態,在燈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儼然宮廷中的琉璃華燈。外洞的左前方,由一條約30米長的夾道通向內洞,首先呈現在遊客眼前的一塊怪石,就是昂首若飛的蟠龍。龍頭毗目裂嘴,頸項聳起伸張放怒的鱗片,勢欲騰雲駕霧,凌空而起。相傳:從前這條龍曾經為受旱的莊稼施降甘露,造福黎民,但卻觸怒了天庭。於是,玉帝降旨,命金甲天神將它舌頭割斷,令他守在這岩洞「修心養性」。當龍舌被割斷時,村邊山腳的一口池塘,塘水頓時渾濁,持續了好幾年。這條龍的舌頭還留在「龍頭」的前面。人們看到這條龍,舌分離的蟠龍,都要為他含冤受害而抱不平。從「龍頭」處往上徑行十多步一個樣似石獅的巨石,便展現在眼前。獅眼鼓鼓,獅鼻平平,獅角聳起,獅頸昭昭,好一副怒吼的架勢。醒獅與蟠龍面面相視,組成了一幅龍獅相鬥躍躍欲試的生動畫面。形象最為壯觀的要算「羅傘蓋太子」。它位於洞內的西南角,從醒獅樣的巨石柺一個小彎,便可見到。這是一組石華堆積物,與懸空的鍾乳石構成一個太子出遊圖的奇景。這里懸空的鍾乳石不少,但這一塊巨石,石身的四周被溶蝕成一條條波浪式的皺紋,很像珠綺羅幃。下面美名為「太子」的石柱,矗立在羅傘的下方。「太子」兩側,有幾具宮女和朝臣似的石塊陪襯著,使「太子」顯得更加神氣十足活靈活現。「羅傘蓋太子」的右側,有一口「龍潭」,潭深不可見底,面積約20平方米,呈長方形。「龍潭」旁邊有一個洞眼,眼口的直徑有一米寬。有人用一條約15米的繩子把人系住往下吊,便可到底,底層與龍潭相通。龍潭的左邊,是被溶蝕成的「田塊」,田中泉水泱泱。田塍上,有狀如青蛙,螃蟹,田螺等物的怪石。更使人感到驚奇的是,在田間橫卧著一個披蓑戴笠的農夫,他手持鍬把,默默地堰息著。觀罷田疇,穿過一條狹道,往上攀登,便是頂洞。這真所謂洞內有洞,奇中有奇。這里的石華,有像昂首咆哮的虎豹,有像展翅相博的雄雞,有像婆娑起舞的少女。還有一組石華,像彬彬有禮的十八羅漢。人們置身其中,猶如進入神話般的瓊瑤世界。總之,整個岩洞,石柱,石筍,石幔,造出各種各樣千奇百態的景象,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不愧是我市的罕見天然名勝古跡之一。 玉石林 賀州玉石林位於八步區黃田鎮,距市區18公里,與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賀州溫泉同在一條旅遊線上;賀州石林景區面積25公頃,總游覽路程約13公里,觀賞景點一百餘處。游於林中,如入仙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千百年的故事,傳說令人舒坦感慨。 賀州玉石林是一片十分罕見的由漢白玉石柱、石筍組成的「玉石林」,它形成於一億多年前的侏羅紀時期,由於燕山期地質的斷裂隆升和長期的岩溶滲蝕及局部受高溫影響,加上自宋朝以來1000多年的錫礦開采業,使區域內地層峰從間石芽裸露、奇峰突兀,石筍石柱、地槽漏斗、狹縫密布,成就了「千年駱駝」、「空中走廊」、「一線天」等眾多的奇異自然景觀。它獨立於四周的石灰岩山中,被遊人譽為「人間仙境」, 被地學專家稱作地質奇跡。 賀州溫泉 賀州溫泉景區位於賀州市黃田鎮路花村,距市區16公里,距玉石林景區2公里,距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8公里,佔地面積700畝。水溫65℃,流量150噸/小時,含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及礦物質。 賀州溫泉景區依山傍水、層林疊翠、溪流飛瀑,田園風光十分迷人。置身於雲霧飄渺、蒸騰不息的溫泉中,世俗煩惱盡逝;如夢如幻、其樂融融;時尚生活享受等您來…… 賀州溫泉景區擁有溫泉區、溫泉賓館(2005年春節開業)、溫泉餐廳、溪流飛瀑區(2005年3月開放)。集食、住、游、浴為一體,是您理想的旅遊、會議、休閑、度假之勝地。 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 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湘、桂、粵三省(區)交界處的萌諸嶺南端,廣西賀州市境地內,距離城區(八步)21公里,是香港--廣州--桂林「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燦明珠。公園總面積8000公頃,園區內峰高谷深、森林繁茂、瀑飛溪潺、動植物豐富,集「雄、奇、秀、幽」於一體,兼有山水型和城郊型公園的特點。 公園山體雄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 25座,最高峰天堂頂海拔1844米,是桂東第一主峰;園內瀑布眾多,瓦窯沖瀑布、仙姑瀑布、羅漢瀑布、銀河落九天瀑布、鴛鴦瀑布等各具特色,蔚為壯觀;公園氣候宜人,年均氣溫 18.2℃,冬暖夏涼,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最高處達65856個/立方厘米,是華南最大的天然氧吧,是難得的療養、保健場所。 公園內景點眾多,眾多的瀑布、仙姑大草坪、仙姑廟、情人林、 野營燒烤場、香港電視連續劇《茶是故鄉濃》、《酒是故鄉醇》,以及近期拍攝的《歡樂桑田》江南水鄉影視街等外景拍攝場點…… 是遊人觀光、森林浴、玩樂和休閑等的首選地。 公園配有 20多輛環保旅遊觀光車方便遊人觀光,姑婆山森林賓館、梅園山莊(瑤族風格建築)同時可接待 300 多人食宿,在建中的姑婆山旅遊購物街將使公園更趨於完善。 仙姑廟始建於唐代,修繕於 2000千禧年,是賀州宗教人士開展宗教活動的場所。 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交通、通訊便利,吃、住、行、游、娛配套齊全,是集觀光、休閑、度假、探險、保健、療養、科研、教學、會議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型旅遊勝地。 賀州客家圍屋 賀州客家圍屋建於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圍屋佔地面積三十多畝,分南、北兩座,相距三百米,呈崎角之勢。南座三橫六縱,有廳堂八個,天井十八處,廂房九十四間;北座四橫六縱,有廳堂九個,天井十八處,廂房一百三十二間。整座圍屋建築為方形對稱結構,四周有三米高牆與外界相隔,屋宇、廳堂、房井布局合理,形成一體,廳與廊通,廊於房接,迂迴折轉,錯落有致,上下相通,屋檐、迴廊、屏風、梁、柱雕龍畫鳳,富麗堂皇,是典型的客家建築文化藝術結晶,素有江南「紫禁城」之美稱。 客家圍屋不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衛、防風抗震、冬暖夏涼的功能,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其古老獨特的客家建築、精雕細刻的百獸圖案、古樸典雅的明清傢具、歷經百年滄桑的農家作坊、熱情奔放的客家歌舞、獨具特色的客家飲食、感人的客家歷史傳奇,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網路全書,是客家文化的象徵,它全面地展示了客家人的人文歷史。面對這一幅幅神奇而古樸的畫卷,賀州客家圍屋將給您留下無限的遐思、美好的記憶! 圍屋奇異而神秘的建築,純朴而好客的客家人,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不失為賀州的旅遊勝地。 紫雲仙境 位於賀州市區西南4公里的紫雲洞,於1996年發現和在媒體上披露後,引起了眾多投資商的興趣,其有利條件是距市區近,洞內天然景觀多姿多彩,極具旅遊開發價值。但是,紫雲洞中地質發育較遲,一條地下河在溶洞中迂迴曲折,開發難度較大,許多投資商現場考察後,都產生了畏難情緒。2002年,八步區政協主席黃國翰同志引來浙江老闆,這位浙江老闆考察完後,一時也舉棋不定。後來在賀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以優惠的政策和改善了投資環境之後,這位浙江老闆毅然決定投入巨資,成功地開發了紫雲洞旅遊風景區。 2003年5月,紫雲洞景區建成對外開放,一時間遊客如雲。眾多遊客在游覽了紫雲洞以後,與廣州至桂林同一條旅遊線上的其它溶洞相比,都認為紫雲洞風景別具一格,即玲瓏秀氣又氣勢磅礴,洞中的水簾瀑布和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令人嘆為觀止。 紫雲洞景區是八步盆地上一座獨立的石灰岩石山溶洞,是株羅紀時期地質裂變時海平面抬升形成的一座長條狀石山。該座石山外觀高僅一百餘米,長約800餘米,但經歷了一億九千萬年的岩溶浸蝕之後,其地下溶洞全長約6公里,一條地下河在洞中時隱時現,目前開發的遊程僅1公里多,溶洞面積約一萬平方米。紫雲洞的名稱,源於洞中的地下河冬暖夏涼,到了冬天,洞中的暖氣從洞口噴出,形成紫色氣霧在石山洞口處漂緲,故稱紫雲洞。 紫雲洞雖然成型於一億九千萬年前,但由於原來在海平面抬升時,溶洞內的瘀泥在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才自然溶蝕形成了溶洞,然後洞中的碳酸鈣結晶又經歷了漫長的積聚過程,各種鍾乳石、石筍、石柱、石幕、滾石壩、穴珠才慢慢地生長和形成,所以說紫雲洞中的自然景觀發育較遲,與眾多的天然溶洞景觀相比,紫雲洞就象一位剛剛長大成熟的少女,秀氣、自然、天生麗質。 紫雲洞現開發有30多個景點,各個景點不盡相同,以其精美和華麗,向遊人展示著大自然的芳容。 紫雲洞是一座瑤池天宮。洞中的石簾、石蔓就象人間的舞台一樣幕布垂掛,有天然的舞台,舞台上有宮女的倩影,四周一尊尊菩薩和羅漢就是一個個觀眾和看客,在觀眾中間,還有天獅、天狗和玉兔,石山上還生長著千年的靈芝和玉筍,遠處盛開著雪蓮花,王母娘娘所擁有的綾羅綢緞、珠寶玉器、翡翠瑪瑙一應俱全,宮女們還在金碧輝煌的宮殿里舉行盛大的「蟠桃宴」哩。 紫雲洞是一處仙山瓊閣。洞中的石海天書、宮廷傘、大銅鍾、仙姑雲盆、大榕樹、情人橋,為青年男女們提供了一處談情說愛的絕佳場所。想像洞中紫雲繚繞,紫氣升騰,集靈氣和福氣之精華,一對對情人依偎在大樹下細訴衷腸,他們在紫雲洞中山盟海誓,你挑水來我澆園,男耕女織到永遠。 紫雲洞還是一處人間仙境。洞中的核心景區集賀州各個景點之大全,姑婆山的幽靜、石林的奇特、路花溫泉的閑適、浮山的古雅都兼而有之。一條地下河從洞的半空飄落,在石簾上形成飄飄灑灑的水花瀑布,水流如泉水音樂,瀑布下的水池清水央央,巨大的睡蓮花開在荷塘里,地下河水又跌落數米深的水潭裡。地下河的兩岸,耕田的農夫、打網的魚翁、牧牛的書童,還有犀牛、頑猴、雄鷹、石蛙,各種形象惟妙惟肖。這一鄉村美景,堪稱紫雲洞中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