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郎新娘 > 為美國富豪物色美女的人叫什麼

為美國富豪物色美女的人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7-15 22:21:05

㈠ 風靡60年代台灣「最美主持人」白嘉莉,印尼木材大王留給她真善美



白嘉莉又回來了。

這個春天,那個風靡60年代台灣「最美主持人」白嘉莉回來了,在台北舉辦「另一個春天」40年藝術創作個展。當然了,大家不免會和她聊起2018年病逝的老公——「印尼木材大王」黃雙安;白嘉莉說:「他真的很了不起,很謝謝他留給我真善美。」


「最美主持人」白嘉莉的「另一個春天」


台灣資深藝人白嘉莉


自古美女嘆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即便是億萬身家、富可敵國的人,再生動的歲月,也會有停擺的時刻;對於他(她)們的親人,傳承的話題不應僅止於財富的繼承和接續,因為時光仍在延長,日子還得一天天過下去。

白嘉莉,本名白沙,在台中長大,祖籍甘肅,她是風靡60年代台灣「最美麗主持人」。

六年前的2014年9月8日,當她陪同夫婿、「印尼木材大王」黃雙安一道出席在廈門舉辦的98投洽會時,很多人驚呼「好年輕、好漂亮、好有氣質」,但大家卻不敢相信眼前翩翩的佳人,已年過七十了。

很長時間,由於老公黃雙安事業版圖笑橘很大,她很少回台灣。白嘉莉家鄉在台中,她在台中長大、念書,今年2月,當白嘉莉專程搭乘班機為家鄉台中代言,以一襲紅色系套裝現身桃園機場時,一下飛機她說:「我回來了!很高興再一次回到家鄉的土地。」


白嘉莉(左)和藝術家陸潔民出席「另一個春天」40年藝術創作展


今年3月4日,在台北舉辦的白嘉莉「另一個春天」40年藝術創作展,她表示,很感謝自己的母親,1977年她遠嫁印尼,人生地不熟,感到萬分苦悶時,母親鼓勵她:「印尼靠近赤道附近,既然你不喜歡去外面,可以畫畫呀!」

一語敲醒夢中人,原本喜歡色彩的她,至此進入繪畫的藝術世界。

和好友、藝術家陸潔民現場聊敘,不免聊起她已故的老公——「印尼木材大王」黃雙安。2018年10月1日,印尼第二大木豎戚業集團材源帝集團創始人,被譽為印尼「船王」、「木材大王」的黃雙安因急性肺炎,在睡夢中安詳辭世,享年86歲。

和黃雙安結婚40年,白嘉莉說:「我很懷念黃雙安,陪了他40年」,她說自己從老公那邊學到很多,「他窮苦出身,小時候連飯都沒得吃,是他自己奮斗,建立他的企業。他幫當地人余升陵蓋醫院、學校、教堂。」「公司員工小孩要讀大學沒錢的,他也都供他們念書。」


白嘉莉和黃雙安


白嘉莉說,老公讓她學到最多的是慈善心。

黃雙安旗下產業,橫跨林木、漁業、 旅遊 及服務業等,夫唱婦隨,白嘉莉時常和老公到全球各地談公事。一次,她和老公途經鄉下,見到一位婦人汗流浹背在賣菜,天又那麼炎熱,黃雙安心中不忍,便對那婦人說,全部都賣給我吧!

當年,和黃雙安結婚算是「閃婚」,紅極一時的白嘉莉閃退演藝圈,「秒嫁」印尼富豪黃雙安,兩人一起走過40年。黃雙安在美國離世後,白嘉莉在一封給夫婿黃雙安送別信里寫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你笑我感情太豐富。」兩人結發逾40年,鶼鰈情深。

從高高在上的台灣演藝圈閃亮巨星一步步蛻變成為印尼跨國企業家的賢內助,幸福總在平凡處。因為黃雙安從小流離顛沛,為了補貼家用,沒有機會好好讀書,但是黃雙安肯吃苦,白手起家,因此對興學、助學、扶貧、濟弱等公益慈善總是不遺餘力,無數學子深受他的義助,走出光明坦途,在這份信中,白嘉莉感佩丈夫的義行。


白嘉莉


白嘉莉,和鄧麗君一樣,都是在眷村度過自己的童年。她在1948年在戰火中隨父母到台灣。本來,白嘉莉應該是在烏魯木齊出生的,父親是空軍軍官,臨時調防甘肅,當快臨盆的母親搭軍機顛簸到蘭州,才下飛機,白嘉莉迫不及待呱呱墜地,差點掉在茅坑裡。

在台中,她和母親住在台中水湳大石里的眷村裡,一家僅一間房。在台中念空小時,她的原名叫「白沙」,後來才改名「白嘉莉」。

在上世紀60年代,白嘉莉堪稱台灣演藝圈第一代「零負評女神」,很多那個時代的人,依舊記得她當年那句經典的「 吃了一條宋楚瑜(魚),喝了一瓶馬英九(酒),來到一個郝伯村(村) 」。

當年結婚後回到台灣,一出機場被鎂光燈閃個不停,老公黃雙安曾玩笑說:「早知道你這么有名,我都不敢娶你了。」1977年,白嘉莉「急流勇退」,遠嫁印尼富豪黃雙安。

老公黃雙安生前的慈善義行,影響了她,從他身上看見了真與善,白嘉莉慢慢走出了喪偶低潮,現在生活除了繪畫,就是投身公益活動,這也是她「另一個春天」。


從閩清「過番客」到木材大王,40多歲還沒吃過生日蛋糕


黃雙安、白嘉莉夫婦


白嘉莉說,她遠嫁印尼,那時黃雙安已是40多歲的人了,他從來沒過生日。第一次幫丈夫過生日慶生時,當她點上生日蠟燭,黃雙安不解問:「誰死了?」

原來,黃雙安都40多歲了,從沒有吃過生日蛋糕,更不懂點生日蠟燭這事。出身於窮苦人家,黃雙安6歲時流落到香港,窮到只能喝地溝水。一次,好不容易吃一碗面,卻因太燙將碗撒落在地,當時他忍不住為一碗面哭了一場。

黃雙安,1931年生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坂東鎮的窮苦人家,父親早年「過番」下南洋,在黃雙安6歲時,他成了小小的「過番客」。當時,母親帶著6歲的他、他的哥哥從閩清坂東老家,徒步到泉州,再從泉州乘坐帆船轉道香港南下馬來西亞。

從閩清到閩南的泉州後渚港,三個人整整耗時21天,日後,黃雙安說:當時「乞丐難民怎麼過,我們也怎麼過。」


閩清虎丘黃氏敦公六葉祠


福建閩清坂東鎮乾上村,有一處福建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祠堂,始建於北宋初年,重建於民國時期四十年代,通常叫「坂東六葉祠」,原名福建省江夏虎丘黃氏祠堂,是六葉後裔為緬懷入閩先祖黃敦「篳路藍縷、奠定基業」偉績所立的宗祠。

入閩始祖黃敦,史稱「虎丘」,祖籍河南光州固始縣,唐末隨著閩王王審知入福建後,歸隱今天的福建省閩清縣塔庄鎮秀環村鳳棲山。因功,「虎丘公」黃敦被閩王王審知封為「護國公」。

公元1010年(北宋大中祥符三年),「虎丘公」後裔黃彥榮(三世孫)率族在閩清七都鳳棲山興建祖家廟,後奏請朝廷敕額名為「護國積善院」。宗祠歷經宋、元、明、清數朝,曾興盛一時,後遭火焚。為紀念入閩始祖敦公,20世紀40年代,在閩清六都墘上里(今坂東鎮乾上村)選址重建。

那為什麼叫「六葉祠」呢?入閩先祖黃敦有6子(黃宗、黃禮、黃凝、黃勃、黃啟、黃余),猶如「開枝散葉」,世稱「六葉」,故名「六葉祠」。

順帶提及,黃氏入閩始祖嚴格意義上說,應該是兩個人,即黃敦、黃膺兄弟。當年,弟弟黃膺奉命率部鎮守今邵武、順昌一帶,其後裔留在閩北,這一支亦稱「江夏黃」,而哥哥黃敦後來遷居到閩清的這一支後裔,稱「六葉黃」。事實上,他們的祖先都開基於河南江夏郡。「六葉黃」後裔出了許多名人,印尼企業家黃雙安家族也是其後裔子孫。


印尼材源帝集團創始人黃雙安


「當年逃難我們走了21天才上船,渴了,去水溝喝水,餓了,還是到水溝喝水。」印尼材源帝集團創始人黃雙安日後回憶。1938年抗戰的硝煙密布中國,福建老百姓已到挖野菜充飢的悲慘境地,也正因如此,黃雙安父母才被迫下南洋謀生。

七八歲時,黃雙安便隨父母一同去橡膠園打工。當年他們穿樹皮做的鞋,睡「鬼屋」(註:窩棚),既要提防森林中的野獸、毒蛇,也飽受東家的壓榨。

另一方面,如何和原住民相處,也是黃雙安一家面臨的難題。黃雙安後來說:「 那些土著被外人誤認為青面獠牙的怪物,其實他們比我們想像的要單純善良的多。 」起初,原住民不懂得黃雙安所食的米、糖等食物,便會派人來索取。黃雙安家會多煮一些米飯,再包一些糖果送給原住民。後來,離開那片熱帶原始森林,黃雙安他們將剩餘的食物都送給了他們。

上世紀40年代初,在馬來西亞濕熱的熱帶雨林里,十二、三歲的少年黃雙安在割膠,一天中午時分,他回窩棚點火燒飯,卻一頭栽倒在鍋邊。不知過了多久,他醒來時才想起那鍋飯,但當他打開鍋蓋,發現裡面的飯已長滿了綠毛。原來,他已經昏死四五天了。

《中國僑報》報道中不由感嘆:這位似乎到「陰間」走了一回的少年,日後卻成為名滿世界的印尼「木材大王」,在原始林莽中飄揚起「材源帝」的旗幟。

這一路艱辛和不易,黃雙安卻說:「 別人不做的,我來做!


白嘉莉(左)和台中市長盧秀燕(右)


白嘉莉曾著書《情系黃雙安》,書中,她說丈夫黃雙安「熟悉他的朋友都稱他為『森林人』。」大樹能參天,小草能沃土,「森林人」是一種博大寬宏、不驕不傲、不屈不撓的精神。

當然了,書中也寄託她和丈夫黃雙安鶼鰈情深,後來這本書翻譯成中文、印尼、英文三種語言出版,白嘉莉和黃雙安年齡相差17歲,但她說,丈夫對她人生影響很大,從他身上學到很多,她也希望通過丈夫勵志的故事,去影響更多人。

再說個故事。1962年印尼政府國營公司亟需合作夥伴,將木材銷往日本。後來,高層調查後選擇了和黃雙安的企業合作,並投資1000萬印尼幣給他,還送他一批廉價的勞動力——700名囚犯。

那些囚犯一來就和黃雙安談條件:一是每人一個星期要吃三個雞蛋;二是每人一個星期要吃一盎司牛肉。當時,連黃雙安自己一個月都吃不上三個雞蛋,作為老闆,怎麼處理?

黃雙安說:「好,你們把想要的條件寫下來,簽名,我帶你們跟監獄要求。」典獄長聽完條件後,拿起用鯊魚尾做成的皮鞭,朝一個囚犯身上抽,才一遍子,所有的條件都不要了,那些囚犯從此再也沒有人提出這種要求了。

黃雙安將囚犯等同普通工人看待,兩人一組,一天只要上交一根4米長、478公分的木頭就可以,剩下多砍的由公司支付工資。那些犯人一看公司制度很公道,便人人苦幹,沒有一個想逃跑。黃雙安也和他們打成一片,同工作、吃飯、睡覺。


出席世界福州十邑同鄉懇親大會的黃雙安


年輕時不要怕吃苦,也不要怕吃虧,吃苦能讓人耐勞,吃虧能讓人聰明。人有了這兩樣東西,再加上機會,想不成功都難。 」黃雙安如此總結自己的成功。

到1968年,時年36歲的黃雙安,木材事業已如日中天,他取得了加里曼丹森林獨家開發權,另外在東部的伊利安省也擁有大片的良質巨木。後來,他發現光是出口原木,老百姓的獲益面不廣,於是他又辦起加工廠。1976年,黃雙安在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創辦了印尼第一家合板加工廠,解決了很多當地人的就業。80年代後,他又在印尼北馬魯古省的瑟蘭島,開辦了規模更大的木業城。

在這座荒島,他又建成現代化的漁業基地和海產品加工中心。如今的材源帝集團麾下,下屬員工達45萬人,事業版圖涉及木材業、漁業、商業、酒店及 旅遊 、農業及礦業等。也因其卓越成就,他獲馬來西亞蘇丹王頒賜高級拿督及拿督斯里勛爵。

2016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書記尤權率領代表團親臨材源帝集團總部,他對黃雙安多年來的成就和奉獻表示欽佩:一是事業有成;二、愛印尼愛家鄉;三是興辦教育,對於傳承民族文化、促進兩國友好做出了貢獻。


黃雙安拿督斯里伉儷(左4、左3)訪問福師大


「有錢大家受益」,是黃雙安一句名言。黃雙安辭世後,安葬於馬來西亞詩巫富貴山莊。如今,其家族二代長子黃敬泰、次子黃敬平、女婿魏文豪、女兒黃橞鎣在接力他的事業。

對家鄉閩清,黃雙安更是慷慨,他捐款蓋雙安大樓、圖書館、學校、醫院、道路等慈善公益。

黃雙安曾說:「 我對自己賺錢沒有興趣,我對大家賺錢有興趣。我一日三餐吃得並不多,可以把錢花在大家需要的地方。

他將員工當做自家人,把工廠開發為生活家園,總是設身處地為員工著想。在工廠附近,他開辟道路,創辦學校,還設立醫院、教堂,並將員工的配套設施做到極致。很多員工跟隨他工作一輩子,也將他當成是自家人。在企業遇上最困難的時候,很多人寧可減薪一半也不願意離開,當然了,度過困難期後,黃雙安是加倍補償他的員工。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鄧麗君第一次參加的電視節目,就是白嘉莉主持的台灣綜藝始祖節目《群英會》。1977年,這位「台灣最美麗的主持人」遠嫁印尼富商黃雙安,從此淡出 娛樂 圈。

對於丈夫黃雙安一生的為人處世,白嘉莉用這樣的一句話總結:「很多做人的道理,他是在森林裡悟到的。可以說,森林是他事業的開端,也是他智慧的搖籃。」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㈡ 著名的女黑人有哪些

美國名嘴奧普拉·溫弗瑞

奧普拉·溫弗瑞,作為一名黑人,更為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婦女之

一,她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通過控股哈普娛樂集團的股份,掌握了超過1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主持的電視談話節目「奧普拉脫口秀」,平均每周吸引3300萬名觀眾,並連續16年排在同類節目的首位;奧普拉在1996年推出的一個電視讀書會節目在美國掀起了一股讀書熱潮;她利用業余時間在大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紫色》中客串了一個角色,還榮獲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喜歡奧普拉的人甚至認為如果她去競選美國總統,獲勝的把握也很大。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更開設了一門課程專門研究奧普拉。

她的出現讓觀眾淚流滿面

2001年6月,北卡羅來納州首府羅利市著名的BTI表演藝術中心的大禮堂內,2300多個觀眾座位上人頭濟濟,人們正在耐心地等待著本次節目的主角、她們心目中的「訪談皇後」奧普拉的出場。這是奧普拉主題為「度過最完美的生命之旅」巡迴演講的第一站,盡管每張門票要花185美元,但2300多張門票在短短兩小時內便告售罄。為了親耳聽一回奧普拉激動人心的演講,一些「奧普拉迷」們甚至寧願在EBAY拍賣網站上花2025美元,從網路票販子手上換得一張演講會的入場券。此次演講所得的收入將全部捐獻給當地的慈善機構。

在為時兩個半小時帶著傳教色彩的幽默演講中,奧普拉向台下的觀眾講述了自己的個人奮斗史,當她面對貧窮、肥胖、事業挫折等問題時,是如何調整自己心態,使自己變得更加堅強的。在談到事業問題時,奧普拉說:「生活往往有一種巨大的慣性,讓人們在現有工作面前安分守己,不思進取,此時我們應該問一問自己的內心,這是否是你想要的工作,什麼工作才是最適合你的呢?然後聽從自己內心深處的呼喚。」奧普拉還舉了自己的例子,自從她1984年在芝加哥當上電視節目訪談主持人後,她才「真正找到了工作的激情和感覺」。奧普拉不時勸告她的崇拜者們,當繁重的工作不能為自己帶來豐厚的報酬時,就應該將它斷然放棄,而去追尋自己夢想的工作。每個人都應聽從「內心的呼喚」,只有一個相信自己的人才能成為生活和事業上的強者,「如果你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可以當上總統,也許有一天你就能如願。」奧普拉如是說。

在美國,奧普拉是個頗有爭議的名女人,她主持的訪談節目傾倒了數以百萬計的觀眾,而她自己充滿坎坷的奮斗史更給生活中遭遇挫折的美國婦女以巨大的信心和希望。一位35歲的女地產經紀人拉塞爾事後對記者道:「一看到奧普拉出場,我就感到一股電流從頭到腳穿越全身。盡管我從電視上看到過她無數次,但卻從未想到自己會如此近距離地看到她。」

墮落天使

作為一名黑人,奧普拉少時的生活與別人一般無二。她1954年出生於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的一個單親家庭,生活異常困頓,幾乎整日處於顛沛流離的狀態。與別的黑人少年一樣,奧普拉曾一度自甘墮落。在她日後的金牌節目「奧普拉脫口秀」中,奧普拉曾面對3300萬觀眾坦承了自己那段不光彩的歷史:吸毒,墮胎,甚至還生下過一名不久就夭折的女嬰。奧普拉的生父曾對女兒說:「有些人讓事情發生,有些人看著事情發生,有些人連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知道。」於是極度空虛的奧普拉想知道自己生命中究竟會有什麼事情發生。

奧普拉自幼就有與生俱來的說話技巧和不俗的記憶力,她發現自己的言談很容易帶動別人的情緒,於是17歲的奧普拉先是參加了當地的一次選美比賽,後又憑著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與不錯的運氣,在19歲那年被當地一家電台聘為業余新聞播音員,從此涉足傳媒界。大學畢業後,奧普拉成為巴爾的摩一家電視台的正式播音員。然而她早期的電視生涯並不順利。由於奧普拉在播報新聞時無法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她的情緒往往隨播報的內容忽喜忽憂,因此常常招致觀眾的批評。好在台里慧眼識珠,給她安排了一個早間的談話節目,才使她如魚得水,不久她就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女主持。

1983年,奧普拉結識了生命中的伯樂——「A.M.芝加哥」電台的老闆丹尼斯·施瓦遜。當時施瓦遜正在物色一名出色的脫口秀主持人,以期提高以前訪談節目的收視率。盡管電視台的多數人對聘用一名黑人來主持節目深表懷疑,但施瓦遜還是力排眾議,以23萬美元的年薪將奧普拉招至麾下。出人意料的是,僅僅一個月,奧普拉訪談節目的收視率就超過了從前,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奧普拉直登「美國最當紅脫口秀主持人」的寶座。

媒體帝國

與一般談話節目不同的是,「奧普拉脫口秀」的邀請嘉賓並非是某一領域的專家或學者,而是普通大眾,談論的主題也集中在個人生活方面。為啟發嘉賓「實話實說」,奧普拉常不惜將自己的一些秘密也告訴對方。當嘉賓的故事令人感動時,她會和嘉賓一起抱頭痛哭。相比其他節目,「奧普拉脫口秀」更直接、坦誠,也更具個性化,因此深受那些白天在家無所事事、知識層次不是很高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年女性的極力歡迎,而這些人正是收看電視節目的主流人群。

在奧普拉的事業蒸蒸日上時,她又遇到了另一位改變她命運的人——傑夫·傑克伯斯,當時的傑夫不過是芝加哥一位不出名的律師。傑夫提醒奧普拉,僅靠替人打工並不能使她真正成功,她應該組建自己的公司。於是,1986年他們兩人合夥創建了「哈普娛樂集團」(Harpo是奧普拉名字Oprah的倒置)。公司由傑夫·傑克伯斯任總裁,擁有10%的股份;奧普拉則出任董事長,擁有90%的股份。公司定期製作「奧普拉脫口秀」,並出售給各家電視台。在傑夫的精心打理下,哈普集團迅速取得了成功。至2001年,僅「奧普拉脫口秀」一項的營業收入就已高達3億美元。還有一個頗為引人注目的是「奧普拉讀書會」, 這是自1996年推出的電視讀書節目。節目一經推出就大獲成功,以致奧普拉選書的那一周,被稱為是書市的「奧斯卡周」。而經她推選過的47本書,本本都暢銷。此外,集團還涉足電影製作、婦女雜志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不俗的佳績。

奧普拉凡事力求親力親為,事無巨細。2000年哈普集團開始發行一本名為《O》的雜志,據雜志的主編講,「在雜志付印前,奧普拉會仔細閱讀每一個字,徹底檢查每一張圖片。沒有節目的時候,她就一直呆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她可以從周一下午3點一直干到周四晚上8點,再搭上周五一整天,就連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放過。」結果,僅一年時間,雜志的月發行量就達到250萬冊,而以往最成功的雜志也要5年才能達到這一成績。哈普集團已成為一個實力不俗的媒體帝國。

毀譽參半

奧普拉在美國電視台主持的訪談節目「奧普拉脫口秀」,每天都吸引著700萬的電視觀眾,而她與美國著名報刊雜志出版商赫斯特集團共同主辦的雜志《奮斗不止》,在全球更擁有2200多萬名讀者。奧普拉的形象已深入美國觀眾的內心,她在美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許只有美國現代宗教導師迪帕克·卓普拉和斯蒂芬·科維堪與匹敵。近些年來,奧普拉不斷向觀眾灌輸如何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華、如何改變自己的觀念,她在贏來眾多崇拜者的同時,也招來了大量的非議。有人甚至給她起了個綽號:「迪帕克·奧普拉」,意思是她不想做一個純粹的訪談節目主持人,而想改行像迪帕克·奧普拉一樣做世人的精神導師。「她大概以為自己是先知彌賽亞了,想引導我們每個人都上天堂。」美國作家芭芭拉· 格里祖蒂·哈里森道。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教授、美國問題研究專家肯柯斯·維基·阿布特則認為:「她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復雜矛盾過分簡單化,人們剛開始聽她的演講時,也許會受到某種激情的鼓舞,但當她提供的方法並不能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實問題時,只會使人們加倍地沮喪失望。」

她使無數美國婦女找回失去的信心

雖然人們對奧普拉的看法頗為不一,但在許多美國人眼中,奧普拉還是名優秀的女性。「在我眼中,她跟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當她與我交流時,我感到她就如我的個好朋友。」36歲的銷售代表謝麗爾·皮爾斯對記者道,自從去年她做了子宮切除手術後,整個人都陷入了悲哀絕望,生活彷彿變成了灰色,是奧普拉從前的節目和演講才使她從沮喪中徹底恢復過來。另一位老「奧普拉迷」——退休教師格羅麗亞·伯魯克斯則稱,是奧普拉的節目使她離婚後的生活走上正,獲得了「新生」,「奧普拉的生活是個榜樣,她克服了重重困難,獲得了事業和生活上的成功。如果她能做到,我相信我們也能做到。」

前不久,翁達·拉塞爾還是一個生活墮落的酗酒者,然而自從看了奧普拉的節目後,她便改「邪」歸正、面貌一新,不僅戒了酗酒的老毛病,還花24美元為自己訂閱了一份奧普拉主辦的雜志《奮斗不止》,同時她還另外訂閱了幾份,作為禮物送給母親、祖母和三個朋友,希望她們也能從中汲取某種力量。

閱讀全文

與為美國富豪物色美女的人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戀愛時如何提及婚姻問題 瀏覽:85
找對象為什麼不幸福 瀏覽:503
什麼是菩提心動畫故事 瀏覽:642
微信健康碼的信息填錯怎麼改 瀏覽:967
遇到事業打擊後怎麼調整 瀏覽:123
哪個國家有蘇聯美女 瀏覽:243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如何認定 瀏覽:269
冷漠婚姻什麼意思 瀏覽:311
幸福之城地下之王怎麼存檔 瀏覽:277
漫畫如何用鏡頭講故事 瀏覽:458
上海幸福里彩北哪個小區最好 瀏覽:207
395什麼意思愛情 瀏覽:61
美女主播用的是什麼拍攝軟體 瀏覽:567
如何查詢外地他人健康碼 瀏覽:164
廊坊經濟開發區怎麼樣 瀏覽:36
杞子別名有哪些好看的電影愛情 瀏覽:700
愛情公寓一個女人最後怎麼樣了 瀏覽:913
pes在經濟裡面是什麼 瀏覽:140
有情人的幸福是什麼 瀏覽:626
花市買回來的幸福樹怎麼養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