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元旦期間准備帶女朋友去張家界自費旅遊,懇求建議
簡介
張家界原名大庸,是古庸國所在地。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先民就已開始在澧水兩岸繁衍生息。到了堯舜時代,「舜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於是中國歷史上便有了「南蠻」一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設置郡縣,張家界一帶屬黔中郡慈姑縣,縣治在慈利縣官塔坪(即今蔣家坪鄉太平村)。三國吳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 年),嵩梁縣被命名為天門山,設置了天門郡,至兩普、南北朝,均屬天門郡溇中、臨澧縣。1369年明朝設置大庸縣,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設永定縣。
1949年解放後至1988年,慈利縣屬常德專區,至1988年底,大庸、桑植為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所管轄。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省轄地級市大庸市。1994年4月,地級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張家界市因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在國內外聞名遐邇而得名。
張家界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去貴高原隆起與洞庭湖沉降區結合部,介於東經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緯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間,東接石門、桃源縣,南鄰沅陵縣,北抵湖北省的鶴峰、宣恩縣。市界東西最長167公里,南北最寬96公里。全市總面積9653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 4.5%。
地貌
張家界市地貌構造復雜,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為世界罕見。城市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向東南傾斜。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後又分成三支山系貫穿城市全境。張家界市境內山巒重疊,地表起伏很大,最高點海拔 1890.4米,最低點海拔75米。
市境地貌以山地為主,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傾斜,中部沿澧水兩 岸呈北東向緩低,南部山地向沅水遞降。武陵山脈自貴州雲霧山分支入張家界市,又分三支。北支由湖北來鳳 龍山入市轄桑植縣歷山, 桂英山,青龍山;中支沿澧水之北有天星山,紅溪山,朝天山,青岩山,茅花界。南支行於澧水,沅水之間,有七星山,崇山,天門山, 延入慈利縣的大龍山,天合山。三支均到東到洞庭湖沖積平原而消失。
張家界以其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聞名於世。以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兩個自然保護區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區面積達369平方公里,區內以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岩峰林峽谷地貌為主體,集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泰山之雄於一體,藏賂、橋、洞、湖、瀑於一身,有「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山」之美稱。
張家界更是生物資源的寶庫,區內有木本襪段植物106科320屬850種,脊椎動物146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56種,國家級保護動物40種。珍奇樹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櫻花等;名貴葯材有靈芝、天麻、何首烏、杜仲等;珍稀動物有娃娃魚、獨角獸、蘇門羚、華南虎、雲豹、獼猴、靈貓等。
張家界地處北中緯度,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四季分明,乎薯歷年平均日照、氣溫和降水量分別為 1440小時、16度和1400毫米左右,歷年平均無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間。這樣的氣候有利於農、林、牧、副、漁業的全面發展。但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歲好者境內氣候復雜多變,乾旱洪澇、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也比較頻繁。
土家年
土家人每年要過三次年,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過趕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過"六月年",十月初一過"十月年"。
"過趕年"的晚上,寨中空場燃起篝火,土家人圍著篝火跳擺手舞,唱調年歌。"六月年"是因土家人歷史一次重要的遷移,完成遷移的這一天是農歷六月二十五,土家人在這天宰牛祭神,慢慢形成過"六月年"的習俗。"十月年"是土家人在遷移後為迎接新家園第一個豐收季節而進行的,十月初一,土家人組織起慶祝活動,互相拜年,共慶"十月年"。
白族火把節
張家界市區域內的白族人舉行的火把節與消滅害蟲、保護莊稼有關。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這天晚上,各家都要點火把,全村的火把集中起來後,人們從火堆上來回跨越,以祈求火神祛邪避災。
此外,張家界地區有特色的節日還有:
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會。
二月十五日,為花朝大期,幼女穿耳;男女多於此時婚配。
三月三日,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節」。
清明插柳葉於門,謂之「清門」,取一年合家清吉之兆。又以絲棉五色紙制彩幡,掛於祖墳頂,親族為死者祭掃墳墓,叫「插青」或「掛青」,意為掛念親人。
四月初八「浴佛節」。此日,農夫俱休息一日,是鄉間古老勞動節。
端午節,凡附近寺觀,必印送張真人圖像,至節日必懸掛堂中,小兒輩則以雄黃塗額,以避「邪毒」。當日則食棕子飲菖蒲,系艾蒿懸於門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於澧水賽龍舟。端午節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為小端午,十五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土家人曬衣服,謂之「覃後曬皮」,傳說這天是明初土家首領覃後王殉難忌日,為土家族一大民族節日。
七月七夕,婦女結綵綢對月穿織,陳瓜果於道以祀牛郎織女。
中秋節,土家族不興賞月,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家人過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著皎潔的月光,去冬瓜園里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
十一月十九日,為太陽神生辰,各家皆晨起焚香,極恭敬。
張家界特別提醒:
別在雨天去爬山,一則路滑,二則山頂會有大霧,什麼也看不見,應該是雨後的1、2個小時內去山頂觀景最好;也不要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去爬山,一則體力消耗太大,二則幾處山頂均無綠蔭遮陽,人會被曬得很暈。 張家界風景區每年以春節、勞動節、暑假、國慶節為旅遊旺季。
張家界美食:
湘味極具地方色彩,小吃更以辛香酸辣而聞名。 臭豆腐、春卷、龍脂豬血、紅燒豬蹄、麻辣子雞、發絲牛百葉、土家臘肉、 石蛙、岩耳燒雞、侗家腌魚、芷江鴨、洪江鴨血粑、臨武鴨、湘黃雞等都別具特色。
另外,土家臘味菜系列有臘豬肉、臘羊肉、臘牛肉、臘狗肉、臘豬蹄、臘豬腸、臘血豆腐等;酸辣菜系列有酸野薤、酸青菜、酸豬肉、酸魚、酸辣玉米糊等 ;土家家常系列有和渣、南瓜湯、米豆腐、粉蒸肉、扣肉、岩耳燉雞、泥鰍煮豆腐、魚兒辣子等 ;腌菜類有腌肉、腌魚、腌辣椒、腌蘿卜、腌辣玉米粉、腌生薑等;野菜類有地米菜、野葛粉、蕨粑、南金姜等都不可不嘗。
在張家界景區的餐飲比較貴,一份肉菜至少要30元,一份野味要80元或更多,蔬菜每份15元,張家界郊區的餐飲不那麼貴。晚上,旅遊者在街上隨處可見小吃攤,土家火鍋不錯。但景區中有不少小攤,可以買到便宜的土家小吃,麻辣醬汁是不可不嘗的土家風味。
與大都市相比,張家界的商業雖然尚欠發達,但這兒的土特產特多,尤以獼猴桃、青岩茗翠茶、龍蝦花茶、松菌等較為著名,原汁原味,價廉物美;桑植鹽豆腐乾是清朝貢品,「葛根寶」純天然綠色系列飲品,集保健益壽於一體,茅坪毛尖茶清香撲鼻,味醇色美,飲後潤肺提神,都是不錯的特產;此外還可以買些土家風味的「辣妹子辣臘」系列食品帶回家去。
張家界火車站於1983年開始營運,1992年7月1日新站房奠基開工,1993年12月26日竣工投入使用。新站房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527平方米,有供旅客候車休息座位1114個,並設有軟席候車室、貴賓候車室、空調候車室、母子候車室。張家界火車站目前已開通直達北京、廣州、長沙、無錫、湛江、襄樊等大中城市的列車,並通過石長線與京廣鐵路相通。每年的旅遊旺季,各地還會開通直達張家界的旅遊專列。
航空運輸
張家界荷花機場位於張家界市永定區官黎坪辦事處荷花村,距市區5公里。該機場是「八五」期間國家在湖南省的大中型工程建設項目,1985年9月,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立項,1991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1994年8月正式通航。張家界荷花機場已開通長沙、廣州、上海、南京、北京、宜昌、濟南、杭州、常州、大連、重慶、武漢、成都、鄭州、福州、汕頭、珠海、廈門、香港、貴陽等地的航線、航班。1999年月舉辦的「穿越天門」特級飛行表演使張家界荷花機場蜚聲國內外。
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張家界市的公路運輸事業也得以發展壯大。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站場為樞紐,溝通城鄉、輻射5省市17個區縣的交通運輸網路。今年,張家界至常德的高速公路已經開工建設,該高速公路的建成,將使來張家界旅遊變得更加快捷、方便。
張家界火車站已與國內10多個大、中城市開通了旅客列車。張家界火車站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張家界至廣州、長沙、湛江的列車均為始發站,乘坐方便。 從長沙至張家界最好乘坐K552次列車,每天早晨8:18分發車,下午13:19分到,票價70元;另有一班22:06從廣州開出的K824次列車,次日6:06分到長沙,10:55到張家界。上午八點前乘火車到達長沙的遊客不必出火車站就能直接換乘K552次車到張家界,上車後再補票。從廣州到張家界的K502次車和長沙至張家界的K525次,均繞道懷化,費時費錢。
張家界火車站至張家界33公里,至「水繞四門」30多公里,每天中巴來往頻繁(票價10元/人),一小時可到。
張家界的遊客接納能力不斷提高。全市現有各類賓館、飯店700餘家,總床位達3萬余張。其中涉外賓館30多家,星級賓館20餘家。市日接待能力可達3萬人以上。高、中、低檔配套齊全,可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
其中張家界祥龍國際酒店及張家界國際大酒店,是著名的四星級涉外酒店,設施豪華,環境優雅,服務周到,享受高檔;琵琶溪賓館是亮麗的三星級酒店,設施先進,房間舒適宜人,只是價格也很貴;另有一些不起眼的一星級賓館,那裡大都干凈衛生、服務熱情、價格合理。
這里有許多傳統的民族的娛樂活動,如擺手舞、斗雞、唱山歌、板凳龍舞、三棒鼓、九子鞭等。
擺手舞是土家人喜愛的傳統大型舞蹈,具有濃烈的祭祀色彩;土家山歌淵源流長,風格原始、粗獷,歌詞表達了土家民族的民俗民風;板凳龍舞是中國民間體育藝術;白族同胞耍板凳龍,相傳起於漢代,由白族先民"舞龍求雨"的宗教活動演變而來; 三棒鼓花樣繁雜,令人眼花繚亂,不禁稱絕;九子鞭,流行於漢、白、土家各族民間,尤以白族人民最為喜愛,他們把幸福、吉祥寄託於神靈,為取悅神佑,表演者手握鞭桿,伴著嗩吶不停舞動。
作為著名的新興旅遊城市,張家界的現代新興娛樂設施,近年來也有了迅速的發展。康樂球、網球、保齡球、高爾夫球等也隨處可見。
「森林城市」
春季(3/5月) 氣溫:5.8℃,11.4℃,16.1℃ 春天妖冶而如笑-灌花、踏青
夏季(5/8月) 氣溫:19.7℃,23.3℃,22.2℃夏天蒼翠而如滴-避暑、漂流
秋季(9/12月)氣溫:17.9℃,13.9℃,8.7℃ 秋天明凈而如洗-賞果、登高
冬季(12/2月)氣溫:3.4℃,0.7℃,1.3℃ 冬天素潔而如睡-賞雪、尋梅
久聞湖南省張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楊家界四大景區,其美景美名早已蜚聲海內外。而今,同樣位於武陵源內的另一處風光奇美的景區———袁家界,又展現在世人面前。近日,有幸親眼目睹了這處石奇峰秀、壁險峽幽的人間仙境。
袁家界地處張家界和天子山之間,海拔1000餘米,四周陡壁懸岩,矗立在武陵山區之中,恰似平地突起高台,巍為壯觀。可是,從山腳到袁家界我只花了兩分鍾!不要誤以為我擁有「飛毛腿」,其實是乘坐了百龍觀光天梯。談到百龍天梯,可以說是自然景觀與人造奇跡的完美結合。
百龍天梯地處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內的水繞四門風景區。以「世界上最高的全暴露戶外電梯」、「世界最高的雙層觀光電梯」、「世界上載重量最大、速度最快的客運電梯」三項桂冠獨步世界。百龍天梯氣勢宏大,垂直高差335米、運行高度326米,主體由154米山體豎井和172米貼山鋼結構構成,採用三台雙層全暴露觀光電梯並列分體運行,成功地連接了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金鞭溪、水繞四門和袁家界天下第一橋、烏龍寨、天子山等黃金景點,成為景區內重要的旅遊觀光交通設施,大大縮短了原本四個多小時的登山路。人隨梯動,梯隨山行,視野愈加開闊,藍天白雲,奇峰仙霧,令人激情滿懷。不到兩分鍾,袁家界的秀美風光便展現在眼前。
東行約800米,有一小路蜿蜒南伸至兀岩頂平台。置身平台左右環顧、萬千景象盡收眼底。一座座岩峰石柱,形態奇異,妙不堪言。正巧趕上雨後天晴的大好時機,只見時有輕雲淡霧於群峰間飄浮繚繞,但見山移峰潛,好似瓊樓玉閣,時隱時現,一時覺得神魂痴迷,不知身居何處。終於明白此處為何故有「迷魂台」之譽了。嘗試著站在「迷魂台」的絕岩峭壁之上,宛如「人在壁上走,雲在腳下飄」。
這還不是最絕美的風景,沿峭壁頂部邊緣遨遊,只見一天然石橋凌空飛架兩峰之巔,氣勢磅礴,奇偉絕倫,這便是與夫妻岩並稱「張家界雙絕」的「天下第一橋」。天下第一橋系一天然石橋,處砂刀溝游覽線一帶,屬張家界精華景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一塊寬僅3米、厚約5米的天然石板,懸空鑲嵌在兩座山峰之間,把東西兩峰巧妙連接起來。橋長20米,跨度約50米,相對高度近400米,是張家界最高的石橋,因高度、跨度和驚險均為天下罕見,故稱「天下第一橋」。橋上蒼松挺拔,橋下雲霧盪漾,萬丈深淵。四周懸崖絕壁,水滴飛濺。踏上橋面,不禁有凌空御風之感。手扶鐵欄桿,仰視,青峰飄渺於雲靄繚繞之中;俯瞰,奇峰如筍群,岩壑深谷中陣陣煙嵐泛起,散而復聚。天下第一橋還掛了許多痴情男女的同心鎖。
登上旁邊更高處的望橋台,只見蒼松掩映下,一抹泉水從200多米高的崖頂飄然而下,彷彿一匹白色長練自天而降。飛瀑下臨深潭,綠水泱泱,水霧漫漫,橋懸絕壁,雄奇險峻,觸目驚心。真不愧這「天懸白練」之名。
在袁家界中坪與下坪交接處,還有一藏而不露的景觀曰:「後花園」。遊人在崖間翠竹叢林中向下穿行,突然被一面石壁擋住。正疑無路,卻見絕壁拐彎處,洞開一若滿月狀白石,穿門而過,眼前突現數十座奇峰參差聳立於墨綠深澗之中。翠谷之中,石峰攢簇,澗水縈回,古木參天,寒雲鋪地,登高俯瞰,似天然盆景,石峰成百上千,高入雲,矮卧地,大起大落,相映生輝。
在袁家界,既有石叢小澗、銀瀑高瀉,又有竹林繁茂、蒼松垂壁。由於水豐林密,空氣極為清新。最新測定顯示,袁家界森林覆蓋率高達98%以上,空氣中的含塵量和含菌量特別少,而含氧量很高,某些地段負離子數達到近5萬個,比通常環境高出500倍左右,儼然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氧吧」,非常適宜休閑養生。
即將結束這次游覽之際,導游告訴我,由於地勢險要,過去袁家界周邊交通極為不便,因此長期鮮為人知。近年來,隨著世界最高的百龍觀光電梯的建成開通,解決了多年困擾景區的交通瓶頸問題,袁家界景區才得以深度開發。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變為萬眾矚目的旅遊勝地,有張家界「後花園」之稱的神奇美景也得以從幕後走到台前。
傳說
張家界早先並不叫張家界,叫青岩山。那時,張家界上也沒有姓張的人家。為什麼後來又叫它張家界呢?這還得從漢留侯張良說起。
相傳,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濫殺功臣,留侯張良為保 留性命,便辭官隱匿江湖,沿著赤松子的足跡,來到上古時代舜帝流放兜歡的地方,又輾轉登上了青岩山。從此,他就在這 里隱居下來,修仙學道,並留下了一脈張氏子孫。為了保護青岩山風水,張良在青岩山南側植了七棵銀杏樹。這七棵銀杏樹 長得又高又大,象七個巨人守護著青岩山.許多年後,有個叫張萬沖的朝廷官員上青岩山遊玩,看中了青岩山,便以這七棵銀杏樹為界,在每棵銀杏樹上各刻一字,刻了「指揮使張萬沖界」七字,霸佔了青岩山,害得原來住在青岩山上的張氏後代被迫攜兒帶女遠走他鄉,流離失所。
有一天,獵戶張家雄進山打獵,看到七棵銀杏樹都在流著黃水,如淚人一般。張家雄十分驚奇,後來看到樹身上的「指揮使張萬沖界」七個大字,才恍然大悟,頓時火冒七丈,拔刀將「萬沖」二字改為「家雄」。
張家雄的舉動惹惱了張萬沖,他調來三百親兵圍住青岩山,要捉拿張家雄,並把原來住在山寨的居民趕到銀杏樹下,聲稱如果捉不到張家雄,就要拿七個童子的血染紅那七個大字。危急時刻,已成仙的張良出現,施法從銀杏樹幹上噴出七股桶大的水,剎時狂濤巨浪把張萬沖和他的三百兵馬一齊卷到金鞭溪去了。然後,張良又將手中的拂塵向七棵銀杏樹一指,樹上立刻就出現了「人間仙境張家界」七個大字,後人因此山是張良仙人賜名,從此就把青岩山叫做「張家界」。
2007年5月8日,張家界武陵源旅遊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貳』 山歌之鄉——印象四堡
如果你到廣西,千萬別忘了,劉三姐的故里——宜州——羅城;如果你要傾聽山歌,千萬別忘到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寶壇鄉四堡片區;你在這里,將感受到最淳樸的民情、民風,親身體驗壯家小伙以盆喝酒的酣暢淋漓,壯家妹子敬酒歌、攔路歌的調皮 ,結情歌的甜蜜,拋綉球時人山人海的火熱景象;將傾聽到宛如天籟、渾然天成的原生態山歌……
四堡片區位於九萬大山南麓,這里常年雨量充沛,森林植被完好。東面的雞冠山與龍岸鎮的泗潘村相鄰,西面的羊角山與寶壇鄉的平陰、白馬村相鄰;北部緊靠融水縣的楊梅坳 ,正南則是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第一高峰青明山……那麼,如痴如醉的天籟之音,就深藏於四堡片區的四堡、西華、拉郎、庄洞四個村民委。其中,四堡村民委為片區中心,亦是山歌傳唱較為集中的區域。景色迷人、風光秀麗,令遊客流連忘返,樂不思歸的四堡野馬灘點綴其中,將四個村民委連在一起。發源於庄洞村的好洞和魚西的兩條小河,與發源於融水縣洞馬的古善河交匯,流經金洞後與融水縣洞祿流出經拉汪而拉郎的小河相匯,最後匯成野性十足的四堡河。四堡河逶迤南去,將拉郎村管轄中的板臘、納敢、群莆;四堡村管轄的板往、板坪、板坡、老街、新村、山腳、吉王、地吳、四法分割開;發源於羊角山的清冽見底的冰洞河,繞西華村管轄的四海、後頭、中塘、平田、men水、排來各村屯後,亦緩緩流入放盪不羈的四堡河。
四堡野馬灘,是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最大的灘塗盆地,北起拉郎村民委的拉郎村,南至四堡村民委的四法屯、西華村民委的排來屯,長約五公里,寬約三公里。灘塗上引人入勝、永銘於心的莫過於那連綿不絕的野生的烏桕林,一旦到了秋季,層林盡染,紅葉似火,遊人如織。自古至今,即是少男少女約會的最佳選擇地。
有了茂密的山林,有了清澈的水,有了好的約會之地,你得來幾首山歌,阿妹阿哥的唱到月落坡。四堡片區的山歌,以桂柳話傳唱,有別於寶壇、喬善、懷群部分壯族地區的山歌(做比)。一首歌分為四句,每句七字,也有首句三字,但以七字居多。山歌多以地方方言入韻(押韻),一首歌除了要表達歌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要做到朗朗上口,正所謂「千條歌頭,萬條歌尾」,唱歌押韻放在第一位。唱山歌要有歌師、歌手。歌師絕對是記憶力絕佳之人,不但歌唱得好,而且信手拈來,隨編隨唱,隨唱隨編。歌手除了要有好的嗓音、好的記憶,還能在歌師的輕聲細語中聽清歌詞,一字不漏的傳唱出去。
水有水路,歌有歌路,唱歌也得有歌飢空路,否則,你嗓音再好,最終也唱不到一塊。正應了那句:「丟久不唱牡丹花,曉得聲音nia不nia?聲音nia來我倆唱,聲音不nia莫唱它。」對歌的男女雙方,只有歌唱到了一塊,你方歌聲未落,我方歌聲又起,彼落此起,做到「唱歌莫給歌聲斷,吃酒莫給酒壺干。」這樣,聽的才能聽得熱血沸騰旁高、如痴似醉,對歌的才唱得面帶桃紅、忘乎所以,進入物我兩忘之最高境界。
所謂歌路,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誰無論為客為主,都首先有一方帶頭,就是領唱。如果頭帶得不好,把歌帶到死胡同,那歌就沒法唱了。
四堡片區的山歌,主要有半路上男女不期而遇時的「攔路歌」,也叫花歌,有口口相傳的,也有隨編隨唱的;其次有相逢歌、苦情歌、情歌、古文歌、排歌、分離歌等等,而進到別村做客時,還有賀主、安主等山歌;再就 ,相逢歌又分初相逢、初相會,情歌又分新情、舊情……山歌文化源遠流長,不是三言兩語就能盡敘,故在此就不敢瞎扯了。
筆者現將自己年輕時記憶里的一些山歌歌路,稍事編排,呈現給廣大山歌愛好者,希望和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進村歌:
一、花歌
女主:邀、勸、求(省略)
男客:男方再三謙讓、推辭,然後帶著女方順著歌路對唱。
比如:
男:
心想開口又怕丑,心想開聲又怕人;
又怕老人談著弟,說弟來村不正經。
女:
心想開口莫怕丑,心想開聲莫怕人;
老人也做後生過,先有日頭後有天。
……
大約唱運肢尺到夜晚十一點左右,主家會通知男女雙方吃夜宵,這時候主唱方催客唱方去吃夜宵,推辭一番後相互起身。
夜宵完畢後,開始唱些誇獎主家的歌。例如:
二、賀主家歌(男女接龍唱)
1、
一枝二枝枇杷樹,三枝四枝油麻花;
管它成唱不成唱,唱首山歌賀主家。
一枝二枝枇杷樹,三枝四枝油麻芯,
管它成唱不成唱,唱句山歌賀主人。
2、
管它成唱不成唱,唱句山歌賀主人;
唱句山歌賀主家,恭賀主家年年發。
年年有,後園黃土變金砂。
唱句山歌賀主人,恭賀主家年年行;
恭賀主家年年有,後園黃土變金銀。
3、
門前栽蔸搖錢樹,門後栽蔸樹保平;
搖錢樹來樹保平,早落金子夜落銀。
初一早晨撿四兩,初二早晨撿半斤;
初三初四不去撿,金銀財寶堆滿門。
4、
撿的金銀有用處 ,買田買地給子孫;
上頭買到雲南轉,下頭買到北京城。
買得長田好跑馬,買得爛田好養魚;
爛田養魚千斤重,長天跑馬出孔明。
5、
餘下金錢有用處,主家留來打穀坪;
又去東邊請石匠,又去西邊請匠人。
東西匠人一直到,這個谷坪打得成:
一打金雞上牆嶺,二打鯉魚跳龍門;
三打桃園來結義,四打獅子配麒麟;
五打五龍來會水,六打南海觀世音;
七打天上七姊妹,八打神仙呂洞賓;
九打九龍管九海,十打十龍水不清;
十一就打張四姐,十二就打穆桂英;
十三十四打完了,把妹打到月中心;
月中妹,日頭不曬雨不淋;
這個賀主賀完了,這個賀主賀不成;
賀不好,洞口桃花莫笑人。
三、安主歌(男女接龍唱)
1、
一字安到主家公,公公鬍子白如蔥;
公公翹腿堂中坐,福祿壽喜笑融融。
二字安到主家婆,紗羅紋帳好睡著;
後生唱歌不知禮,吵鬧老人睡不著。
三字安到主家爺,金銀財寶年年得;
年年有,買田買地到外國 。
四字安到主家娘,壽源如同江水長;
人到三十又轉嫩,花到三月又轉香。
五字安到主家哥,栽蔸芙蓉配綾羅;
芙蓉配得綾羅樹,金銀財寶多又多。
六字安到主家嫂,生男生女得做官;
男的得坐金鑾殿,女的得坐紫金山。
七字安到主家弟,錦上添花要二妻;
紅裙天上陪仙女,龍王美女結成真。
八字安到主家妹,妹去南京讀書回;
讀書轉,皇帝得見都請媒。
九字安到主家孫,兒孫代代出孔明;
兒孫代代有官做,做官坐府管朝廷。
十字安到眾位良,眾位好友放寬腸;
這個安主安不好,洞口桃花莫笑良。
四、羅通古文排歌(省略)
五、李元霸古文排歌(省略)
六、八仙古文排歌(省略)
七、十二時辰排歌(省略)
八、祝英台排歌(省略)
九、正月比古排歌(省略)
十、正月立春雨水排歌(省略)
十一、孟姜女排歌(省略)
十二、九字恭賀妹嬌娥(男女接龍唱)
一字恭賀妹嬌娥,妹是天邊那綾羅;
綾羅綢緞妹家有,妹比仙女好得多。
二字恭賀妹嬌蓮,妹是仙人在天邊;
聰明伶俐也是妹,進京考試中狀元。
三字恭賀妹花枝,三十六芽一樣齊;
人才賽過十三省,肚才賽過世間人。
四字恭賀妹牡丹,妹是桂花多喜歡;
妹比前朝劉金定,文武雙全頂江山。
五字恭賀妹英雄,妹是仙女在空中;
妹是桂英來掛帥,天門陣內妹英雄。
六字恭賀妹祝英,妹去杭州讀書行;
三隻大船裝歌本,九個先生送妹行。
七字恭賀妹花球,妹同八仙過海游;
妹同八仙過東海,八仙裡面妹在頭。
八字恭賀貴家人,妹是仙女下凡行;
妹同劉三共家住,劉三還是妹教精。
九字恭賀貴家良,妹是仙女剛下凡;
妹同劉三隔壁住,歌手出在妹的鄉。
十三、十擔嬌娥排歌(男女接龍唱)
一擔嬌娥心莫多,千萬莫聽人挑唆;
如今世界人眼淺,架橋人少拆橋多。
二擔嬌娥心莫嫌,連雙莫聽人哄蓮;
如今世界人眼淺,旁人搞亂妹姻緣。
三擔嬌娥在夢中,夢中得見妹英雄;
醒來卻是得一夢,腳踢床板手拍胸。
四擔嬌娥在心懷,日思夜想路南來;
寄話許人不到妹,寫信又怕人亂開。
五擔嬌娥心莫多,好花不用栽滿坡;
我倆有心栽一朵,花不成林枉栽多。
六擔嬌娥天又陰,十字路頭講私情;
同妹戀情這樣好,好比得吃龍的心。
七擔嬌娥真了心,真心戀妹不戀人;
天上雲多月不亮,塘中魚多水不清。
八擔嬌娥去八排,八排也有好花買;
要在八排買花栽,分朵好花同園栽。
九擔嬌娥去九州,得妹情義籠里收;
天晴落雨開來看,幾多情義在里頭。
十擔嬌娥哥真心,話語匆匆說妹知;
哥把真心說許妹,莫給塘干丟了魚。
山歌唱到這里,應該是凌晨兩點左右,接下來該唱初相逢、相會歌,情歌(新情、舊情),天將亮未亮時唱分離歌。山歌最能打動人心的是情歌和分離歌,而且歌者到這個時候,音色是最好的。唱的聲音顫抖,聽的唏噓不已,有的女孩子禁不住還發出抽泣之聲。
十四、初相會
男:
今日哥來妹也到,前世有緣命里招;
若是同心那就好,竹排下水慢撐篙。
女:
哥若有心下大海,老妹跟哥去蓬萊;
哥若真心把妹愛,泰山攔路妹搬開。
……
十五、情歌(舊情、新情)
1、新情
男:
妹鴛鴦,好話打動哥心腸;
今世不得成雙對,死下陰間心不甘。
女:
戴帽出門天打閃,生要連來死要連;
和哥連情連到老,不連到半給人傳。
男:
人死留名在世間,鳥死留聲在半天;
和妹結交留名譽,留好名聲給人傳。
女:
生在陽間我倆愛,死下陰間共靈牌;
靈牌上面供八字,靈牌下面供花開。
……
2、舊情
男:
當初和妹坐樹下,談心談到月影斜;
講了幾多私情話,不料反心跟人家。
女:
當初和哥坐草坡,蚊子叮腳妹幫搓;
哥你今天反心意,反情倒怪妹嬌娥。
……
十六、分離歌
男:
一更一點排妹坐,哥說妹來妹說哥;
妹說情歌莫丟妹,哥說秤桿不離砣。
女:
同哥坐到一更頭,眼淚同往肚中流;
我倆情深說不盡,想不說來無處收。
哥:
二更二點雞開口,聽聞雞叫哥心憂;
憂到天亮妹回去,憂妹去了不回頭。
女:
二更雞叫雙流淚,紅薯進灶真該煨;
和哥有意哥莫氣,久久又來伴一回。
男:
三更三點雞叫三,情歌慪氣妹心煩;
等到天亮妹回去,見天容易見妹難。
女:
同哥坐到三更時,眼淚流來洗得衣;
哥若不舍嬌娥妹,久久又來伴一回。
……
十七、相送歌
男:
哥送老妹出大門,又難舍來又難分;
一對鴛鴦倆分手,哥住一村妹一村。
女:
情歌送妹出巷口,腳碰石頭鮮血流;
手抹眼淚說一句,說哥痛妹在心頭。
女:
哥你送妹出村頭,看見水牛淚也流;
水牛水牛莫流淚,我倆分離你莫憂。
哥:
哥送老妹出村頭,一路送去一路憂;
好情不得長久伴,肝腸掛在萬花樓。
男:
送妹送到芭蕉嶺,芭蕉結果一條心;
說妹要像芭蕉樹,莫要心多去連人。
女:
情哥送妹芭蕉山,破開心事說一番;
我倆圍園種燈草,大家心事共條腸。
男:
送妹送到茶子下,茶樹結果壓彎椏;
說妹莫學茶子樹,未曾摘果又開花。
女:
情歌送妹到茶山,茶樹開花白茫茫;
說哥莫看茶花賤,滿嶺茶花都是糖。
……
記得七十年代中期,如果要唱山歌,還得偷偷唱,生怕給工作組聽到要挨批。當年我鄰居阿姐結婚,晚上唱山歌落半,聽說工作組來了,便急急收場。然而改革開放後,政府不但不禁唱山歌,而且還鼓勵村民傳唱山歌。一部《劉三姐》的電影,傳唱大江南北,蜚聲海內外。而宜州(宜山)、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羅城),又恰恰是劉三姐的故鄉。
我深信,在政府的扶持、關懷和鼓勵下,四堡這塊孕育山歌的沃土,會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劉三姐」,越來越多的「阿牛哥」!他們將脫穎而出,走出四堡,走出廣西,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叄』 台灣唱山歌女歌手有哪些
陳美錡。陳美錡是中國台灣山歌歌後,歌曲有《初派察鄭一朝》《沒判平板》等。山歌是指人們在田野勞動或抒發情感時即興演唱的歌曲。山歌是指人們在田野勞動或抒發情感時即興演唱的歌曲,它的內容廣泛,結塵頌構短小,曲調爽朗、情感質朴、高亢、節奏自由。
『肆』 2010綜藝頻道元旦晚會里唱山歌好比春江水的女歌手
《山歌好比春江水》演唱:姚貝娜
==================================================================
2011年綜藝頻道新年特別節目節目單
發布時間:2010年12月30日 16: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CNTV
1、開場《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2、《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演唱:於淑珍
3、《牡丹之歌》演唱:蔣大為
4、《洗衣歌》演唱:索朗旺姆
5、《九九艷陽天》八一電影製片廠
6、《金梭與銀梭》演唱:呂薇
7、《蝴蝶泉邊》演唱:趙履珠
8、《在那遙遠的地方》演唱:師鵬
9、《勇敢的鄂倫春》演唱:30藍天幼兒園
10、《情深誼長》演唱:鄧玉華
11、《盤歌》演唱:黃婉秋 阿丘
12、《絨花》演唱:李谷一
13、《泉水叮咚響》演唱:卞小貞
14、《勞動最光榮》演唱:30藍天幼兒園
15、《我愛這藍色的海洋》演唱:胡寶善棚乎
16、《我多想唱》演唱:蘇紅
17、《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演唱:呂繼宏
18、《萬泉河水清又清》演唱:吳彤
19、《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演唱:杜麗華 胡松華
20、《在希望的田野上》演唱雀冊:王莉
21、《我愛祖國的藍天》演唱:佟鐵鑫
22、《山歌好比春江水》演唱:姚貝娜
23、《編花籃》演唱:張澤群
24、《康定情歌》演唱:耿蓮鳳 韓喬生
25、《心中的玫瑰》演唱:謝 芳
26、《青春舞曲》演唱:楊 帆 馬 躍 李思思 張 蕾
27、《北京的金山上》演唱:宗庸卓瑪 扎西頓珠
28、《鼓浪嶼之波》演唱:張暴默
29、《花兒與少年》演唱:哈輝
30、《紅星照我去戰斗》演唱:李雙江
31、《我愛你塞北的雪》演唱:曹芙嘉
32、《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演唱:柳石明
33、《打起手鼓唱起歌》演唱:關牧村
34、《50歲的老司機》演唱:畢福劍
35、《牧羊曲》演唱:頃和宏鄭緒嵐
36、《我為祖國獻石油》演唱:劉秉義
37、《英雄贊歌》演唱:王秀芬
38、《新貨郎》
39、《敖包相會》演唱:季小軍 董 卿
40、《我愛你中國》演唱:葉佩英
41、《歌聲與微笑》演唱:30藍天幼兒園
42、《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演唱:李光曦 老藝術家
43、《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演唱:曲比阿烏
44、尾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伍』 唱山歌的女孩叫什麼名字
覃誠芳 土家女寨主
人氣 : 10362735
簡介擾數升 : 1986年10月8日出生於湖北長陽,青年歌手,全國十大山歌王之一,被譽為「山歌女神」。多次參加緩老全國農民春畢缺晚以及慶祝活動的演出和獨唱。
詳見 網路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