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郎新娘 > 孔子看上了哪個美女

孔子看上了哪個美女

發布時間:2023-05-27 09:59:26

Ⅰ 孔子與美女政治家南子交往為何被後世喋喋不休原因是什麼

孔子與美女政治家南子一次普通的見面,被後世喋喋不休的原因是:孔子與南子的形象差別太大,感覺不是同一類人,世人們覺得文質彬彬的孔子不應該去見放盪不羈的南子,不論何種原因都不可以。因為孔子是一個聖人的形象,世人對聖人的要求頗為嚴格,不允許有一星半點的污跡,也就是說孔子所有言行都應該悶慶是後人所學習的榜樣。如此高尚的聖人形象怎能和一個充滿詬病,私生活不檢點的女人聯系在一起,是後人們不能接受的悉爛。還有一個原因是人們對南子和睜罩漏孔子見面的過多解讀,造成很多誤會。

這一件事情,讓孔子十分高興,找到知音。從南子的寢宮出來,孔子的步伐變得輕盈歡快,孔子的弟子子路看到從未如此高興的師父,再加上子路對南子的印象十分差,便沒有好臉色地問孔子,你們做了什麼?孔子和子路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子路還是不信,孔子發誓說:“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意思是說:“如果我做了什麼苟且之事,就讓上天來懲罰我吧。”由此後人解讀孔子和南子因為兒女情長變得快樂。其實我不這樣認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的快樂僅僅是因為南子對他政治才能的認可。

Ⅱ 這個女人究竟是什麼來頭,能夠成為孔子的「緋聞女友」

特別之處,就是美而淫。

如果愛慕孔子,想和孔子發生不可描述關系的是個普通的女人或者權貴女子,那麼可能不會被人們所在意。可是,南子小姐不一樣,美麗而又「多情」,喜歡征服各種男人,這樣的人和大聖賢之間總是讓人津津樂道。這也是南子能夠成為孔子緋聞女友的最重要原因。

人們總是想扒下聖賢的外表,看聖賢的內在,這也算是屁民們有些齷齪的小心思吧。

Ⅲ 孔子喜歡的美女:必須有酒窩才入法眼

《詩經段空亂》是孔子一生最重要的學問之一。它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而整理編輯者就是孔子。孔子將西周至春秋中葉的三千多首詩歌刪減整理成311首,因此也被稱為「詩三百」。其中6首隻有題目,沒有內容。而那些沒有入選的詩歌就失傳了,蠻可惜的。

《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其中「風」是地方民歌,有15國風,160首;「雅」主要是朝廷樂歌握檔,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頌」主要是宗廟樂歌,有40首。表現手法主要是賦、比、興。「賦」是鋪陳,「比」是比喻,「興」是啟發。

孔子很重視《詩經》,他對兒子說:你怎麼不學學詩呢?這學問可以激發感情,培養觀察視野,可以組織朋友群,也可以用來發發牢騷表達意見,即「興、觀、群、怨」。

孔子也很重視《詩經》的傳承。有一回學生子夏用詩句問他:「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帶著酒窩的笑臉多麼美麗,黑白分明的眼睛轉呀轉,在素的底子上描花,是啥意思?孔子只回答一句:「繪事後素。」在白色的底子上畫花。子虧戚夏馬上明白了,說:「老師您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儒家推行的禮,就是白色底子上畫的花,要有基礎才行。」

孔子覺得子夏對《詩經》的領悟高於他人,因此指定他為《詩經》這門學問的傳承人。

其實也可從中看出孔子心目中的美女就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帶酒窩,那是必須的。

Ⅳ 南子和孔子是仕么關系

南子,春秋時衛國衛靈公夫人,原為宋國公主;比衛靈公小三十多歲,美貌動於天下;與衛靈公男寵公子朝相戀,後隨公子朝出走晉國。

【生平簡介】

南子,史學界對她這個人的評價比較乾脆,「美而淫」。雖美但作風不大好,不僅紅杏出牆,還喜歡弄權。
《論語·雍也》里有段有趣的記載: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音yuè,同「悅」)。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後人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解釋:一種是,孔子與南子會面,子路知道後很不高興。孔子以為子路懷疑自己和南子有不可見人的勾當,立即予以澄清,發誓如果與南子發生過什麼,天打五雷轟!另外一種是,孔子覺得子路對南子的認識是錯誤的,如果南子真是外面傳的那種人,天也會討厭她。
子見南子圖:

【相關資料】

史料上能找到的關於南子的記載並不多,僅有《論語•雍也》、《左傳•定公十四年》、《史記•孔子世家》和《鹽鐵論•論儒》等文獻都記載有「子見南子」一事。
《走私的後妃•南子的緋聞》(作者:周遊):
南子何許人也?孔子為什麼要見南子?「子見南子」是為談禮論道嗎?南子來自宋國宗室的美人,是衛靈公夫人。待字閨中,南子就已和公子朝私通。公子朝是一個非常俊美的男子。兩美相愛,勝過夫妻。可惜,弱小的宋國迫於衛國強大的的壓力,竟把南子嫁給老態龍鍾的衛靈公。盡管衛靈公無精打采南子,但對一個名叫彌子瑕美男子竟然興高采烈。有一次吃桃子,彌子瑕竟然把剩下的一半送進衛靈公的嘴裡,衛靈公居然笑而納之,而且贊不絕口:「子瑕愛我愛得太厲李局害了!一個甜美的桃子都捨不得一個人吃,還分一半給我。」文武大臣無不掩嘴偷笑。由此,「食桃」一詞成為男子同性戀的代名詞。據《鹽鐵論•論儒》記載:「子瑕,佞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 何謂「因」也?孫輩和祖輩妻妾性交為因。仗著衛靈公和南子的寵愛,彌子瑕胡作非為。盡管已有衛靈公和彌子瑕祖孫兩代來嬲,南子仍不滿足,經常紅杏出牆,甚至借故回宋國和公子朝幽會。衛靈公非常憐香惜玉而且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特為南子另建宮殿,大開方便之門,甚至經常邀請公子朝來作國事訪問。不久,南子生產一個兒子,名叫蒯瞶。至於蒯瞶是不是衛靈公的兒子,恐怕只有南子知道。不過,蒯瞶成年後就被立為世子。據《左傳•定公十四年》記載:「衛侯為夫人南子召宋朝,會於洮。大(太)子蒯聵獻盂於齊,過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歌詞大意是:已經滿足了你們的母豬,為什麼還不歸還我們漂亮的種豬?蒯瞶痛恨此事,就派家臣戲陽速趁著朝見的機會刺殺母親南子,企圖平消丑聞。南子覺察了這事,就告訴了衛靈公。衛靈公竟把蒯瞶驅逐出境。
「孔子適衛,因嬖臣彌子瑕以見衛夫人。」(《鹽鐵論•論儒》)檢閱《史記•孔子世家》,我們發覺南子之所以要會見孔子可能因其形象高大——「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對於南子的盛情邀請,孔子曾經畏葸不前。會見南子,等於置身瓜田李下。他怕南子下套,他怕自叢讓己禁不住誘惑,更怕衛靈公龍顏大怒,總而言之,生怕丟了飯碗和性命。於是,「孔子辭謝」。南子自然很不甘心:我是美女我怕誰?!哪個男人不想欣賞我這漂亮的臉蛋?!哪個男人不想入侵我這美妙的身子?!我要哪個男人,哪個不是趨之若騖?!你老二是不給我面子,還是怕我老公吃醋?!你不是想當官嗎?!你不想走後門嗎?!只要你老二好好地給我干,我就給你一官半職。於是,南子派人轉告孔子:「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願)見。」作為一國之母,南子以其美麗和權勢在衛國沒有她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沒有她想得到而得不到的東西。孔子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不得已而見之」。
南子是個敢愛敢恨的貴婦,完全可以開門見山,但是會見孔子卻很講究情調。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南子若隱若現地坐在絺帷中。孔子不見廬山真面目,屈膝跪下行禮,但聞玉環璧佩璆然聲響,像是南子正在裡面欠身還禮,俯仰之間,弄得叮叮當當……遺憾的是,史太公司馬遷走筆至此戛然而止。下面的發展,自然是少兒不宜觀看的場景。考慮到精神文明建設,考慮到「為尊者諱」,司馬遷就此打住了。如此一來,「子見南子」就該成為弘揚孔子坐懷不亂的經典,可是史學家的天職讓司馬遷欲罷不能,雖然略去「子見南子」的高潮,又哪鄭讓以春秋筆法披露了兩個意味深長的細節。盡管「子見南子」的談話內容及其行為不得而知,但孔子卻是垂頭喪氣從南子的房間出來的。然而,孔子在事後幾番表態卻讓這段緋聞多少有點撥雲見霧。
「男女不交,孔子見南子,非禮也。禮義由孔氏出,且貶道以求容,惡在其釋事而退也!」(《鹽鐵論•論儒》)聽到「子見南子」的緋聞,孔子門生無不大驚失色,其中一貫耿直的子路指責孔子:「老師常給弟子講禮儀廉恥,自己為什麼偷偷地去會南子?」聽到弟子的質問,面對眾多弟子,孔子不顧師道尊嚴,慌不擇言:「如果我和南子那樣,天厭之,天厭之!」(參見《論語•雍也》值得注意的,孔子連說兩個「天厭之」,這就泄露春光了。倘若孔子問心無愧,就應該說:「如果我和南子那個,天打五雷轟!」然而,司馬遷暗示我們孔子不敢用生命來賭咒發誓,只用那不疼不癢的「天厭之」敷衍了事。由此,我們終可窺破一點密密鐵幕下的歷史真相:孔子做了,孔子心虛了。
好色之心,人皆有之。人生在世就這么回事,何不不瀟灑走一回?做就做了,愛就愛了,你要辯解什麼?如此虛偽,你還是男人嗎!當然,孔子不是男人,而是聖人。我很贊同柏楊的觀點:「我們毫不反對聖人談戀愛,不過照有些人看法,聖人都是一塊木頭,沒有愛,亦沒有欲焉。幸虧孔丘先生有後代,否則准有人一口咬定他因過度地正人君子,連性都付闕如。」(《君子和小人》)
其實,「子見南子」的時候,孔子已經年近花甲,不比衛靈公堅強到哪裡去,也沒多少精力抖擻了,根本滿足不了正值狼虎之年的南子。明明是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孔子卻說:「君子好色而不淫。」 本來,南子是想只要孔子「好好乾」,就給他一頂烏紗帽,再給衛靈公戴上一頂綠帽子。不料,面對玉體橫陳的南子,孔子剛剛進入角色,很快就崩潰得一塌糊塗。面對孔子老二抬不起頭的尷尬,南子自然氣得跺腳:「老二,你沒有用!」孔子惱羞成怒:「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論語•陽貨》)南子定然反唇相譏:「老二你媽是不是女人?!」於是,南子一甩袖子,就把外強中乾的孔子掃地出門了。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居衛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丑之,去衛,過曹。」《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也有記載:「顏刻,字子驕,少孔子五十歲。孔子適衛,子驕為仆。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出,而令宦者雍梁參乘,使孔子為次,游過市。孔子恥之。顏刻曰:『夫子何恥之?』孔子曰:『《詩》雲:覯爾新婚,以慰我心。』乃嘆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我們不禁要問孔子:人家夫婦親親熱熱地同乘一車就是好色?你老二憑什麼吃醋?你老二不是最講禮嗎?國王和夫人乘第一輛車子,臣子乘第二輛車,這有什麼過錯?莫非讓你老二和衛靈公同乘第一輛車才叫明君?莫非讓你老二和南子同乘第二輛車才是「禮賢下士」?
我看孔子之所以離開衛國,大抵有兩個可能:一個可能是,孔子陪同衛靈公夫婦出行,南子嘲笑孔子無能。於是,孔子酸溜溜地丟下一句「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走開了。另個可能是,衛靈公和南子同乘一輛車子出門,孔子乘另一輛車子作陪。走過街市的時候,聽到有人唱起歌來:「同車者色耶?從車者德耶?」(參見《東周列國志》)於是,孔子灰溜溜地丟下一句「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走開了。人言可畏,孔子無地自容,只好逃之夭夭。

Ⅳ 孔子見南子誰能解釋一下

孔子見美女南子 " 子見南子,子路不悅.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這段很妙.南子是古代頌鍵的一個美女,衛國人. 孔子當時到了衛國,南子曾經找人告訴孔子,想見見孔子. 尤其是這個人名聲並不好,她要見孔子,孔子並沒有答應. 南子雖然在社會上的名譽並不太好,孔子也瞧不起她,她硬要見見,也理所當然.孔子特別講理. 但是孔子有一天的確見了孔子.孔子見南子,南子對野嫌巧他恭敬萬分. 孔子見了南子出來.子路這個學生就擺臉色給他看. "予所否者",孔子就告訴子路,你們的看法不對的. "萬事誰能知究竟?人生最怕流言",又"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人情世故要通達,凡事問心無愧,旁人背後怎麼說不要管他.只問自己. 南子是不是"天厭之"的人呢? 所以孔子說:你們不要聽到人家胡說八道就相信了,"謠言止於智者",有聰明有智慧的人,一聽到就知道真的或是假的.如果真有罪大極惡的人,天意都會厭棄他者歷,何況人呢?你們對於南子,用不著這樣不高興.

Ⅵ 孔子東游列國時與哪位夫人有所羈絆

眾所周知,孔子是中國的至聖先師、儒家思想的創始人。鮮為人知的是,孔子的一生也是頗具傳奇,甚至曾經與衛國國君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傳出了「緋聞」,被稱為千古第一「花邊新聞」。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魯定公十四年(前496年),孔子率領弟子離開魯國,踏上周遊列國的旅程。由於距離較近和衛靈公當時有「愛賢」之名,孔子離開魯國後到達的第一站是衛國,衛靈公則按照魯國的規格給了孔子6萬俸粟。

衛靈公雖然表面上禮遇孔子,但一直沒有真正用孔子,這讓孔子非常奇怪和郁悶。後來一打聽才知道,衛靈公非常寵愛他的夫人南子,讓南子直接干預朝政,外來人只有跟南子搞好關系才能在衛國出頭。

秉持君子之禮的孔子自然沒有去討好南子,結果是長時間得不到衛靈公的任用。孔子想離開衛國,結果又被叛亂趕了回來。無奈之下,孔子只得跟南子見一面,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記載這次見面。

但不知道是史料缺失還是司馬遷的八卦心理作祟,《史記·孔子世家》對「子見南子」的記載是:「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沒有記載「子見南子」的具體過程和對話就戛然而止。

孔子跟一個以媚色知名的大美女見了面,結果卻沒有具體的對話內容留下來,自然引得很多人開始「八卦」此事。孔子的學生子路當面批評孔子去見南子的事,搞得孔子說:「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但孔子這句「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又可以做出多種解釋,有些好事者便將其解釋為孔子做了虧心事後的自我辯解。於是「子見南子」在有些文章書籍里就成了「桃色花邊」,至今仍在網路上傳播。

Ⅶ 聖人孔子為何會見艷名在外的美女南子

文章摘自《讀史做女人》 作者:君子心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本書簡介: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按照女權主義的理論,所有的歷史都是用男性話語來闡釋和表達的。本書從真正的女性角度,穿越時空界限,再現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真實風貌,對歷史上著名的女性進行評述和剖析,探索她們的生……[連載內容] [人物小傳]:南子,春秋時衛國國君夫人,行為淫亂,曾經慕名召見過聖人孔子,為歷史上著名的「子見南子」。 [君子心語]:一個在墮落中的女人,一個道德模範的聖人。她需要他光明的救贖(秩序、道德),可惜他只是個世俗的男人而已,在世俗的冷眼下,他逃之夭夭,剩下她,無奈墮落於黑暗之中。 1。盪婦的執著 她是一名真正的盪婦。 作為宋國美麗的公主,未出閣前便艷名遠播,與著名的美男子公子朝——自己同族的弟弟亂倫私通,後來嫁給衛靈公,又跟靈公內寵大臣彌子瑕通姦。靈公為了取悅她,竟把公子朝從宋國接了過來玩四人游戲。她安之若素游離於丈夫與各個帥哥情人之間。 你很難想像靈公作為一個男人的心態,也很難想像靈公與南子之間的夫妻關系。某種程度上也許要齷齪地揣測兩個人某些方面的「不和諧」,使得靈公作為一個男人的本性越發衰落下去,最後連同男人的尊嚴都不要了,頭頂著幾只綠油油的大帽子把自己的情敵接到家裡來。 但也有可能靈公屬於心胸過度開闊的異類,這個世搜碧界上什麼人都有。舉個例子,如果在大宴群臣的時候,你的內寵大臣彌子瑕把桃子吃了一半,然後當著所有大臣的面把另一半塞到你嘴裡,你會怎麼做? 如果是秦始皇可能拖出去砍了,齊桓公可能面露不悅,但是我們家的靈公卻非常高興對大家炫耀:「你看子瑕多愛我啊,吃桃子都分給我一半。」——某種程度上,「很傻很天真」真的是需要境界的。 連漸漸懂事的兒子蒯瞶也無法忍受親人給予的羞辱,派自己的家臣去刺殺淫盪的母親。失敗以後,靈公把自己的兒子逐出衛國,讓其流亡天涯。 遇到這樣一位想得開的老公,放盪的南子是很自由的。她正當盛年,美貌如花,有帥哥情人相伴,有天真的老公縱容,除了外面的流言蜚語稍微有點心煩以外,她應該是很快樂的。 如果沒有孔子,如果沒有著名的「子見南子」之謎,南子在歷史上僅僅是一名水性楊花、亂倫私通的盪婦而已,可是她見到了孔子。 聖人自然不會主動去見一名艷名在外的盪婦和迅,雖然她當時貴為衛國夫人。是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見孔子。 她自然知道孔子是什麼人,最講禮教道德的聖人。 一個生性放盪、視禮法為無物的盪婦(亂倫、通姦),為什麼要見一個道德聲名遠播的聖人呢? 南子私通的可都是大帥哥,證明這位美女挑眼得很,而孔子那個時候已經是50多歲的老頭子,並且聖人長得像陽虎。陽虎是誰呢?是欺負宋國匡人的惡人,也就是說,聖人可不是面如冠玉,長須飄飄,而是像「惡人」。 南子不僅要見,更要在自己的內堂見,不僅在自己的內堂見,而且要他跟自己一起乘車出遊。 一個是道德敗壞的盪婦,一個是禮教楷模的聖人,一個是喜歡帥哥美貌如花的少婦,一個是五六十歲的糟老頭,歷史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女人。 2。聖人的曖昧 想要分析南子見孔子的原因,我們不妨看看《天龍八部》里,馬夫人對蕭峰說的話:「你難道沒生眼珠子么?恁他是多出名的英雄好漢,都要從頭至腳向我細細打量。有些德高望重之人,就算不敢向我正視,乘旁人不覺,總還是向我偷偷地瞧上幾眼。只有你,只有你……哼,百花會中一千多個男人,就只你自始至終沒瞧我。你是丐幫的大頭腦,天下聞名的英雄好漢。洛陽百花會中,男子漢以你居首,女子自然以我為第一。你竟不向我好好瞧上幾眼,我再自負美貌,又有什麼用?那一千多人便再為我神魂顛倒,喚漏此我心裡又怎能舒服?」 既然南子自負天下美貌,傾倒眾生。孔子人稱「聖者」,那麼基於女人的好勝心和征服欲,倒想看看他是否能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這是一種姑且稱為愛情的東西。 美貌的女人總有這份征服欲。 也就因此,歷史上著名的「子見南子」充滿了曖昧的挑逗意味。太史公這樣記載:「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願見』。(天下的人都願意跟我丈夫衛靈公做兄弟,他們見了我丈夫,也會見我南子夫人的——由此可見南子身份地位之高)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 春秋戰國時期大量技術工匠的擄掠佔有和鐵工具的推廣應用,促進了各種手工業交流提高。貴族們皆足飾珠璣,腰金佩玉,且古人佩玉,尊卑有度,並賦以人格象徵,所以「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南子見孔子,「環佩玉聲璆然」,自是盛裝以待。出於尊者諱,太史公沒有提及兩個人的對話,只是說夫人在帷帳里,孔子一進門就向北行禮,然後夫人再在帷帳里回拜,然後就回來了。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南子費了那麼大精力見到了聖人,不可能只看一個老頭子朝她行禮,他們必有所交談。 那麼談的是什麼呢?沒人說過,只是在孔子對子路的賭咒里,略微看到一些影子—— 孔子見完南子回去,弟子子路不願意了:「師傅,你是聖人,怎能見一個名聲敗壞的女人,然後……」下面的話,子路估計說了,但是沒有記錄。子路性格粗暴,著急的時候自是口不擇言,但孔子是天下第一聖人——誰也不敢寫。 老實人孔子氣急敗壞地發誓:「如果我真像你說的那樣做,連老天爺都會厭棄我的!」 從這里我們反向推論,他們之間雖然沒有嚴重到像子路意淫的「然後」,但是交談肯定是交談過了,而且是很親密而深入的交談。 既然出於征服欲,南子必讓孔子看到她的臉,交談的過程中,她一定揭開了帷帳,一張芙蓉秀臉,風情萬種。 可以想像,孔子坐在南子的內閣里,面對著美麗多情的南子夫人,聽著帷帳里「叮叮當當」的環佩聲響,聞著對面散發出來的女人的幽香,聖人會說什麼呢? 4。有毒的曼陀羅 歷史上有些有趣的東西需要我們倒著推論。史書再沒有記載這次盪婦與聖人之間的交談內容,卻記錄了這次交談的結果——孔子答應跟南子和她的丈夫一起乘車出遊。 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奇妙的信息。大家都知道,從前南子見孔子,多次拜託而孔子固辭,誰知道見了面交談以後,聖人居然答應跟他們一起出遊。老頭子是個聖人,讀了那麼多書,知道那麼多禮儀,不是衛靈公那種「很傻很天真」的傻瓜,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可是——他去了。 他去了,跟著聲名狼藉的南子夫婦一起,但卻沒有架住世人們的譏諷(市人歌曰:同車者色耶?從車者德耶?孔子嘆曰:「君之好德不如好色!」乃去衛適宋。《東周列國志·七十九回》),嘆息了一聲「君子好德不如好色」,逃之夭夭。 然後,逃離了衛國,同時,逃離了南子。 史書的結論是,聖人是厭惡了這些淫人——可是他入衛國之前就應該知道,早干嗎去了? 所以最後的結點,還是在那次交談。 我們不否認,一開始南子固執地要見孔子,是好勝心與征服欲,她倒要看看這位聖人能不能架住她的無窮魅力。但是事情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如果南子是單純引誘,孔子最後是不會答應跟南子一起乘車的(我們要對聖人的道德水平有些信心)——南子一定還說了別的。 那麼會是什麼呢? 南子應該是個聰明的女人,她有引誘聖人的俏皮,同時還會具有一種常識,那就是引誘的結果是很難成功的,別忘記那是個口口聲聲道德禮教的聖人,而且是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子。那麼,她還想什麼呢? 我們可以推測,南子的心態——一個墮落中需要救贖的女人,一個希望看到太陽的女人。 所以在極端的不道德里要見極端的道德,在聖人的交流甚至是呵斥里,得到一些心靈的慰藉——在聲名狼藉的壓力下,南子更想曬一下太陽。 因此,才會有這次著名的「子見南子」之謎,才能解釋通為什麼聖人還會跟南子乘車,是憐憫,是拯救,是理解……或者,什麼都是,什麼也不是。 但是這次聖人讓她失望了,他在半途中逃之夭夭了,他根本無法跟她一起承擔起世人的譏笑與指責,她只能永久沉寂於黑夜了。 ——曾經見過黑夜裡盛開的花,在黑夜映襯下卻很像一朵百合,花香清淡幽雅,但是劇毒在身,人們叫它致命的曼陀羅。(編輯:王芳)文章摘自 《讀史做女人》 作者:君子心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更多文章進入書摘頻道>>>

閱讀全文

與孔子看上了哪個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波的愛情什麼歌 瀏覽:33
現如今事業單位有哪些 瀏覽:863
如何去拼搏一番事業 瀏覽:795
相聲幸福生活在哪裡 瀏覽:69
醫院公考和事業編制有什麼區別 瀏覽:385
南沙哪裡有婚姻登記 瀏覽:511
為什麼說喬晶晶在另外時空會幸福 瀏覽:776
回國事業編老師和留美哪個好 瀏覽:668
講民國時期故事哪個主播人流量大 瀏覽:251
貴州岑鞏有哪些民間故事 瀏覽:354
大班教案健康空氣在哪裡 瀏覽:93
幸福花黃葉什麼回事 瀏覽:754
婚姻宮正財七殺代表什麼 瀏覽:150
婚姻最初的原因是什麼 瀏覽:863
社會養老事業有哪些模式 瀏覽:474
有多少人覺得婚姻失敗了 瀏覽:791
郫都區哪些地方能辦健康證 瀏覽:535
窮的婚姻怎麼辦 瀏覽:743
雞兔結合婚姻如何 瀏覽:312
美女的沒拼音怎麼寫 瀏覽: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