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義井離淮南蔡家崗多遠
891.1公里。
根據網路地圖顯示義井離淮南蔡家崗891.1公里,駕車用時10小時,途經:二廣高速、連霍高速。
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也有個「蔡家蘆弊宴崗」,蔡家崗與謝家集本來只是兩個南北相距五、陪銀六里路的村莊。
蔡家崗最早的位置約在今天的凱勝重工(原淮南煤礦機械廠)的東邊一帶。據《蔡氏宗譜》記載,其始遷祖於明朝初期由山東老鴰巷移卜尺民到壽州的撈魚溝(今天八公山區山王鎮工農村一帶),明萬曆年間一個叫蔡得用的祖上帶著四個兒子遷移到此處定居,隨著人多戶大,被人稱做「蔡家崗」。迄今蔡家已在蔡家崗繁衍生息了400年,相傳19世,有上萬人口。民國時期,由於田家庵的興起,石頭埠集逐漸消失,便形成了蔡家崗集(最早的位置在原謝三礦南門外),有糧食、農具、雜貨、飯店、牙行、油坊和鐵匠、木匠、篾匠等行業。
❷ 什麼是越王勾踐劍
這一把長劍,劍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此劍沉默不語,彷彿埋藏幾千年的心事。
越王勾踐寶劍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國貴族墓。
我們都知道,越王勾踐所在的越國在浙江紹興一帶,那麼問題來了,這把劍怎麼會出現在湖北的貴族墓穴里呢?
有的人說,這把劍是戰場上的兵器,後來楚國強大起來,出兵攻打越國,在戰場上繳獲了這把寶劍,這把越王勾踐劍被楚國的將軍帶到了楚國。
那麼,這把劍真的是兵器嗎?
據歷史學家考證,勾踐的女兒嫁給了楚昭王(也有說法說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女西施”也是其親生女兒,春秋時期這種政治婚姻很普遍。到了戰國時代,各國都有外戚當權的政治風險),越王勾踐劍是嫁妝,隨著勾踐的女兒一起嫁到了湖北。這是真的嗎?
要搞清楚這個歷史疑問,需要搞清楚以下2點:
1:這把劍是什麼時候鑄造的?
2:勾踐的女兒是什麼時候嫁到湖北的?
可惜的是,因為目前科學技術的局限性,科學家無法准確判斷出這把劍是什麼時候鑄造的——通常我們說的碳14測年法只能對那些能進行新陳代謝的動物植物適用,因為劍本身不會進行新陳代謝,所以此方法不適用。而且碳14同位素測年 方法的基礎是因為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因為對原子個數的計數不能做到十分精確,因此碳14方法判斷年代的誤差也在幾十年上下,這誤差其實蠻大的,而勾踐的女兒出嫁的日子是非常固定的,完全沒有這種模糊性,所以這種比較方法是不行的(何況我們還不知道勾踐的這個女兒是什麼時候嫁到吳國去的。)
那麼,問題難道真的無解了嗎?
還是有一些其他的思路的。
從劍的化學成分來看,越王勾踐劍是春秋時代的作品,我們知道青銅器在商朝就已經非常完善(典型的例子是後母戊大方鼎),商朝青銅器本身就是一種禮器,一般用在祭祀等庄嚴的場合,青銅器上往往有怪獸饕餮吃人頭的圖像,這些圖像體現一種“獰厲之美”。到了西周,因為周公制禮的緣故,大家開始走文藝路線,青銅器也變得文雅。青銅器上的花紋也變得文雅質朴。
青銅器內的主要金屬元素是錫與銅。
錫的熔點只有300度左右,是最容易熔化的金屬,在火上一燒就融化了,但它太軟。於是先秦人們把錫與銅做成合金——這就是青銅器,控制這兩種元素的百分比成為青銅器工匠精神的集中體現。早於越王勾踐劍一個多世紀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鍾,能把錫的比例嚴格控制在12%~14%之間,這說明了當時的青銅器的製作水平是非常高的。但是,錫的比例增高,意味著青銅韌性下降。而越王勾踐劍錫含量是16%,也就是說這把劍韌度有限,質地比較脆,如果越王劍作為武器砍殺的話,遇到硬物就折了,是不能作戰或者自衛用的。
從劍的裝飾性來看,春秋戰國時代的上層社會,以佩劍為風尚,就是像孔子,屈原這種文人也佩劍,這些人所配之劍,顯然是作為裝飾,而不是用來砍人的武器。越王勾踐劍劍格上鑲嵌有藍色琉璃,用琉璃做裝飾,發出藍色的幽光,這本身就說明這不是武器,而是一種禮器。所以越王勾踐劍真是做嫁妝用的——也許越王勾踐造了好幾把這樣的劍,給每個女兒一人一把呢。
作者:張軒中
❸ 鳳台到蔡家崗要多長時間
41分鍾。鳳台縣位姿彎於安徽省淮南市,蔡家做檔崗位於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查詢網路地圖得知,兩地相距21.6公里,全程需要41分鍾,途經:鳳城大純冊亂道、淮鳳路。
❹ 喋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喋聲喋氣是什麼意思? 發嗲一直是女人的特權,跟姿色密切相關,它作為錦上添花的裝飾品,顯示的力道大得驚人。
由於女性在青春時期的高頻率使用,發嗲已成為習慣勢力。男人們的苦口婆心在生氣、哭泣以及噘起紅唇的「佯怒」之下迅速崩潰,違心地答應她們一切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的要求,而且,這些要求大都與經濟慾望有關,以至於花枝招展的女人身邊,男人往往穿著土舊,
發嗲經常上演的地點是在百貨公司的大廳里,當女人把目光從琳琅滿目的貨架上抽回來,哀怨的烏雲立即籠罩表情,本來是用以親吻的紅唇,現在卻可以掛一個油瓶子。她甚至忘情地吊住男人的脖子盪了一回銷魂的鞦韆,並以低緩得幾乎無法辨識的嗲音訴說自己的要求。男人們即使聽不清楚也該明白她在說什麼,准備講「目前經濟拮據是不是緩一下」之類大道理的心思就應該明智地停止,她的想像力已經展開翅膀,在首飾或者時裝的包裹下,正從人們艷羨的目光里飄然飛過培轎。這個時候,她什麼也聽不見,什麼也聽不進去了。
女人是發嗲之後的勝利者。應該說男人們的屈服,並不能說明他們特傻,不僅僅是從感情著眼,而是從心理角度分析後得出的結論。女人在發嗲失效後,會陷入無計可施的尷尬狀態,心理會受到巨大的傷害。因為她們潛意識中,是把自己主動奉獻的媚態跟購買慾望微妙地聯系在一起的。拒絕發嗲,就意味著男人的鐵石心腸和視錢如命。
我有時候也會發嗲……每個女人都有溫柔的一面,也都有喜歡被人寵愛的需求,女人發嗲是女人很小女人的一面,也是很可愛的一面。
發貼:
孔子雖然離過婚,會過別人的小老婆,一生也命犯過不少小人,但我總覺得,他對女人小人的了解,是不夠的,因為他所處的時代里,女人和小人還沒今天這么復雜、這么刁鑽鬼怪、這么欠缺做人的原則與規格。
⊙李敖・《中國性研究》
跟貼:
雖然孔子常曰:「食色性也」,如果讓他遇上美女「發嗲」,估計他准會「找不到北」,因為此人一生失敗碰壁的經歷太多了。當官都當不上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官」。更別說「管」女人了……而老爸李敖碰上「發嗲」美女,准會「將計就計」……盡管孔子被稱為中華兩千年的「大聖」,老爸李敖自稱為中華五百年的「大聖」,這二人也都結過婚、離過婚。但是後者「遭遇」的「艷遇」要比前者多得多(也可能是一樣多,但前者不說,後者常自說配爛肆,即使二人一樣多,因前者不說,在此也只能讓前者冤枉之)。就此推理:李敖是真「大聖」,孔子是假「大聖」!
爽了爽知道啥意思了嗎發嗲是女人的特權.............
問題二:呀嘛喋是什麼意思 停止
やめて
ya me te
體現了日本女人的羞澀文化
問題三:淮南話喋流滴是什麼意思 1、毛逼、噎熊(算了、完了)
2、馬虎熊 (不怎麼樣)
3、可照(行不行)
4、好瓚子(什麼時候)
5、胡 *** 吊扯(不是那樣的)
6、靠了(壞事、壞了)
7、管(行,可以的意思)
8、可是的該?(為疑問短語 「是不是的呢?」之意)
9、好嘍吧(為感嘆詞,得了吧,行了吧,的意思)
10、胡吊搞(動詞短語 為亂來 胡做非為之意)
11、哧花了吧!(失誤、失手、完蛋、搞砸了)
12、腌喳人!(惡心人)
13、吊煙(狗屁)
14、那大驢熊!(罵人的話)
15、不照器(不行、效果不好)
16、不管台、不管筋(不行)
17、惡咽人、擱咽人(惡心人)
18、貓吊嘍、貓逼吧你!(完了吧、算了吧你)
19、過勁!(厲害)
20、各、各飯(吃、吃飯)
21、狗比羊眼(罵人的話)
22、掘事(賭咒)
23、嘛熊(意同「麻燦」、「麻比」)
24、嘰歪(喋喋不休)
25、 怎麼搞的該 (怎麼回事)
26、 走家(回家的意思)
27、 活毀(意思是完了)
28、 腳拉車(自行車的意思)
29、 我劈臉呼你! 我卻你!歷謹(這句話中央電視台的李詠知道是什麼意思!你可以去問問他!聽說是周濤教他的!在豆腐節晚會上被李詠用上了。朝臉用掌打你,用武力讓你屈服)
30、 你就和就和(就是你湊合湊合的意思)
31、 活毀(這下麻煩大了)
32、 半吊子(二百五。這個方言不是淮南獨有,但淮南人講起來別有味道)
33、怪好地 (非常好)
34、耶溝 (排隊)
35、嘎舍(干什麼)
36、渠散(蚯蚓)
37、臭鱉子(臭蟲)
38、鎖爪子(鑰匙)
39、吃越(吃葯)
40、烏錄頭子(田螺)
41、茶吹子(水壺)
42、干哈(干什麼)
43、可照(行嗎)
44、我地孩來(語氣用詞,和我的天呀一樣)
45、擱哪來(在什麼地方) 你擱哪來? 我擱蔡家崗來。
46、弄么直(干什麼) 你講你想弄么直?
47、毛次(廁所的意思)
48、哪拐子(什麼地方)
49、日擺來日擺去(弄來弄去)
50、什麼黃子(什麼東西)
51、身體部分:胳拉子 肚嗎臍 脖拉頸 科里頭 頭毛 腳丫吧 肋把骨
問題四:粵語喋喋是什麼意思? 喋喋 ( dié dié )
解 釋 喋喋:說話多。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出 處 《漢書・張釋之傳》:「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效此嗇夫喋喋利口捷給哉!」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問題五:呀么喋是什麼意思 日語,意思是不要,音譯為雅蠛蝶 亞麻跌 等等
問題六:喋叮是什麼意思? 叮嚀
拼音:dīng níng
解釋:
1.再三囑咐。 唐 寒山 《詩》之二一六:「自古多少聖,叮嚀教自信。」 宋 康與之 《滿江紅・杜鵑》詞:「鎮日叮嚀千百遍,只將一句頻頻說:道不如歸去不如歸,傷情切。」《紅樓夢》第一一七回:「 平兒 等不免叮嚀了好些話。只有 巧姐兒 慘傷的了不得。」 柯岩 《特邀代表》:「從此,每次回家前後全班互相叮嚀:回家可別犯錯誤呀,可要按時返校呵。」
2.猶殷勤。 唐 薛用弱 《集異記・僧晏通》:「過者 易定 軍人也,即下馬熟視,悅其都冶,詞意叮嚀,便以後乘挈行焉。」 唐 鮑溶 《范真傳侍御累有寄因奉酬》詩之五:「聞道中山酒,一杯千日醒。黃鶯似傳語,勸酒太叮嚀。」
3.仔細。 元 無名氏 《符金錠》第三折:「我這里叮嚀覷了他模樣,辦著片志誠心便央。」 元 馬致遠 《耍孩兒・借馬》套曲:「馬兒行囑付叮嚀記:鞍心馬戶將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
4.分明;清楚。《敦煌曲・太子入山修道贊》:「宮中聞喚太子聲甚叮嚀。」 元 王實甫 《破窯記》第四折:「我今日叮嚀的說破,教你仔細的皆知。」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二折:「我對著這燭底花前說叮嚀。」
問題七:日語 愛依西喋 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愛依西喋路」日語是「愛してる」就是「我愛你」的意思。
❺ 重慶北倍蔡哪裡外地人最多
題主是否想詢問「重慶北碚區哪裡外地人最多」?蔡家崗街道。根據查詢重慶市北碚區人口拿橋居住情況顯示,重慶北碚區蔡家崗街道外地模敏餘人最多。蔡家崗街道,隸屬於重慶市北碚區,地處北碚區東南端,東南位沿嘉陵江,南與童家溪鎮接壤,西靠中梁山脈,北與施家梁鎮毗鄰,距北碚區人民政府駐地15千米,東西最大距離9.3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95千米,總面積45.75平方千米。949年前,蔡家崗街道一帶為巴縣第四區蔡家鄉; 2017年,由蔡家崗鎮改為蔡家崗街道。2011年末,蔡家崗街道總人口36617人。截至2020年6月,蔡家崗街道下轄11個社區、5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蔡家正街19號。蔡家崗街道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旦滾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工業以汽車製造、摩托車製造、汽車配件製造、摩托車配件製造、建築材料為主。
❻ 壽縣炎劉一蔡家崗多少公里
9.6公里。壽縣位於安徽省淮南市。蔡家崗位於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兩地相距9.6公里,從壽縣開車出發途經:G328、卧龍山路等道路用時21分鍾即可到達蔡家崗。
❼ 《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
一、引言
《三國演義》 中人物眾多,上至帝王將相,下到黎民百姓,涉獵廣泛。清人.毛宗崗點評《三國志通俗演義》 時說道:「古史甚多,而人獨貪看《三國志》,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於三國者也!」。而《三國演義》是以《三國志》為藍本的,同樣令人愛不釋手,有觀止之嘆。對女性人物來說,又以其特有的魅力,讓人流連,筆者試對其分析如下:
二、流芳百世的女中豪傑
這一類的女性形象,小說中也比較多,如貂蟬、孫夫人、祝融夫人、徐母等。這也是作者描寫得最為詳細,性格最為豐滿,最令人矚目的一個群體,她們智、勇、節、烈、義的品格成為那個時代女性的閃光點然而這類人物也是撲朔迷離的,如同曇花一現,在最能體現她們個性的事件結束後便淡淡地退出,雖如驚鴻一瞥,也足以令人銘記。
(1) 智與勇的貂蟬
作為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以拜月聞名遐邇,她在小說中的出場是比較早的,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中首次亮相,她是王允家中的歌妓,美艷動人、知書達理,是離間董卓和呂布的關鍵人物。作家在寫她之前,先不惜筆墨寫了董卓殘暴、呂布助凶、群臣舉手無措,徒嘆奈何,將一美人放在如此緊張的環境下,足見她的地位,也看出她的不同尋常。王司徒眼看董卓將篡奪大漢天下,回府流淚不止,嘆息悠長,於是貂蟬登場,一句「妾許大人萬死不辭,望即獻妾與彼,妾自有道理。」 之後,命運變了,局勢也變了。這種明知是險走之欣然的性格是勇敢的,這種自有道理是自信的有智慧的,直到取信於董卓,迷惑於呂布,她在自己的特殊戰場上游刃有餘,成功離間二人,於是董卓成了呂布戟下之鬼,圓滿完成任務。如此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女子,若是沒有大智大勇,是絕不能巧妙出色地完成使命的。慶首假使少了貂蟬,誅董的行動也不會如此驚心動魄,跌宕起伏,哪還有後世的津津樂道,傳唱不已呢!然而大功告成之時作者卻給了她一個匆匆的退場,一句「呂布至郿烏,先取了貂蟬」後便消失了蹤跡。毛宗崗有兩句評價寫得極好,贊揚了她的作用,突出了她的品格形象,「十八路諸侯不能殺董卓,而一貂蟬足以殺之。劉、關、張不能戰呂布,而貂蟬一女子能勝之。」_足見其功。「以衽席為戰場,以脂粉為甲胄,以盼睞為矛戈,以顰笑為弓矢,以甘言卑詞為運騎設服,女將軍真畏哉!」_足見其智勇。雖然她不作為主要人物來描述,但是這驚鴻一現,就把一位智勇雙全,大義凜然,靈動鮮活的女子,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欽佩!她可以做個女將軍,不必沖鋒陷陣,憑著一腔熱血,兩排伶牙俐齒,三寸不爛舌就能殺敵於無形中!有人說她出賣色相,不光明正大,然而戰爭年代哪少得了兵不厭詐呢?她和西施都是美女,也都是於國於家有利的真女子,巾幗不讓須眉,她們為了國家犧牲自己,無可厚非。讓男兒汗顏,讓後世欽佩!
(2)忠與烈的孫夫人
在《三國演義》中,孫夫人正面的出場只有三次。第一次在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作者將她怒斥吳兵,幫助劉備回到荊州所表現的忠與勇描寫的栩栩如生,淋漓盡致。「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當相隨」可見其忠,丁奉、徐盛追趕,夫人斥道「你只怕周瑜,獨不怕我?周瑜殺的你,我豈殺不得周瑜?伍賀」可見其勇。毛宗崗有一幅對聯寫的好「譽橘數老新郎學作婦人腔,宛然弱婿;小媳婦偏饒男子氣,壯哉賢妻。」 對孫夫人的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第二次在小說第六十一回《趙雲截江救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這一次一改往日形象,表現的是孫夫人無可奈何的樣子,痛苦的夾在忠孝之間,對張飛和趙雲的截江之舉雖然也是怒斥,但是已經沒有了以前的痛快酣暢。先是喝道,後來講明原委,最後以死相逼,哪還有劍拔弩張,沖天的豪氣!
第三次出現在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陣圖》,這一次退場也是只有一句話「時孫夫人在吳,聞猇亭兵敗,訛傳先主死於軍中,遂驅車至江邊,望西遙哭,投江而死。」,生的富貴,死的凄涼,不得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毛氏也給了相應的點評「當夫人怒斥吳兵之時,何其壯也!及觀其攜阿斗而歸,疑其志不如前也。今觀其哭先主而死,則其烈不減於昔矣!」從孫夫人的出現到退場,她所持有的那份真與烈在簡便的故事敘述中表現得可嘆可敬。這似乎是在成長,年輕時的孫夫人英雄氣盛,脾氣剛直;在荊州生活幾年後儼然到了中年,銳氣磨盡,也滋生出母愛的情懷,變得穩重了不少;猇亭之後,人到暮年,無所掛懷,多了份歲月磨練出的情感,於是隨夫歸去!活的壯烈,死的驚天動地!不得不讓人佩服。
(3)直率豪爽的祝融夫人
她的出場和王熙鳳一樣的與眾不同,不見其人,先聞其聲。在小說第九十回《驅巨獸六破蠻兵,燒藤甲七擒孟獲》中,忽然屏風後一人大笑而出:「既為男子,何無智也?我雖是一婦人,願與你出戰。」,這一笑多麼直率豪爽,這一言辭,多麼有勇有擔當!然後簡單介紹了她的出身和本領,祝融氏之後,祝融乃火也,暗示她火烈的性格;五口飛刀,一把長標,騎的捲毛赤兔馬,多麼奇怪的裝備,體現出夫人之奇,奇人必有奇藝。而獨不寫其外貌,只用了張嶷的心理活動「暗暗稱奇」四個字,無論丑也罷,不管俊也罷,都無關緊要,反正是奇人一個,不同尋常,為後文她的本事,她的舉動做了鋪墊。夫人出手不凡,一舉生擒馬忠、張嶷,大振蠻兵威風,將她的英勇善戰刻畫的入木三分。
這里毛宗崗也有評論:「貂蟬可當女將軍,然未嘗用兵也;孫夫人雖好兵,然未嘗戰也;此處真一員女將出來……」。三個人的高大形象頓時呈現在讀者目前,寫的多麼深刻啊!
(4)深明大義的徐庶之母
徐母出現在小說第三十五回《玄德用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諸葛》,曹操為了拉攏徐庶進曹營,用計取來了徐庶的母親,並令人模仿徐母的筆記給徐庶寫信,言順病重,引誘他去許昌。徐母見到曹操後,曹操勸她歸降,她也是怒罵曹操,並舉硯向他砸去,好一個剛烈的婦人,這里漸漸淡化了男女的性別,把徐母寫的英雄萬丈,突出了她的形象,一開始就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接著見到徐庶之後,開始用「汝」,後用「孺子」,最後「愚夫」,體現了對兒子的態度的變化,她說投皇叔才是正確的,因小事而改變陣營,有辱祖宗顏面,辜負了母親的教誨。多麼深明大義啊!最後,自縊於梁間,以死明志,以死訓子,多麼有氣魄!徐母流芳千古,她可比三遷的孟母,刺字的岳母。這是作者樹立的典型,是最具色彩的一筆,她的形象是可感的,是不可褻瀆的,是令人振奮的!
又如劉備之妻糜夫人,危難時刻,投井而死,托阿斗於趙雲,留後嗣於劉氏,這份忠與孝是難得的。這類女性都有「奇事」,都開「奇聞」,也建「奇功」,以其特殊的事件和影響力,在那個動盪不安,群雄逐鹿的時代,取來了一席之地,其魅力是無窮的,其手法是不朽的。羅先生,三言兩語,將這驚鴻一瞥,描寫成了美麗的戰場之花! 三、身份高貴、命運悲慘的女性
權利歷來是十分誘人的,爭奪者會萬死不辭,不惜一切,這里全是血與淚的戰場。男性爭權奪利是無可厚非的,封建時代畢竟是男權社會,然而女性的權利慾望也是不能夠忽視的,比男人更可怕,更陰險,也更可憐!小說中的這類女性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她們在女性中身份特殊、地位尊貴,大多是帝後、皇妃、諸侯軍閥的妻妾以及少女,她們總是利用自己特殊身份,影響著男性掌權者,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筆。但是作者好像不太刻意細致的描繪她們,性格沒有那麼明朗,多傾向於符號化,似信筆由來之作。這里列出三種類型:立嗣事件後的女性,皇帝身邊的女性,聯姻下的女性。
(1)不同性情的國母形象
這一類的女性往往左右著男性掌權者,從而對政治和歷史命運產生影響。首先出場的是董太後和何後,在小說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中「靈帝病篤,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後事。」於是二人出場。隨後在立劉協和劉辨的爭論中,二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權勢反目成仇,最終董太後被誅殺,何國舅慘死,十常侍為亂,國家因此陷入危難之中。可見女性在立嗣上對國家的作用,後宮干政一向是忌諱的,很容易致亂。畢竟女性是柔弱的,雖然容易干擾男性,但是也容易被別人控制,像武則天那種女性也是少的。
再一個例子就是蔡夫人。她是荊州刺史劉表的後妻,也是荊襄九郡的旺族,她的出場是在小說的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聽密語,劉皇叔躍馬過檀溪》,把她放置在夜語的背景上,在卧榻之側談論劉備,她的出場是陰暗的,因此她的心也是陰險的。再後來她隔屏聽劉備和劉表密語,並設計陷害劉備,她的專橫、強權的形象躍然紙上。後來在小說第四十回《蔡夫人議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立嗣的問題上,她設計驅趕劉琦,立下了懦弱的劉琮為荊州之主。蔡夫人的跋扈和毒辣的心機,再一次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形象是獨特的,比任何的女性形象和個性都要鮮明,這一類的女性還有袁紹的妻子劉夫人、郭太後等。這樣的女性,雖然能一時得逞,最終的命運也是悲慘的,蔡夫人最後還是被曹操害死!
相比之下,東吳的吳國太則顯得賢明多了,她相夫教子,安穩東吳天下,得江東太平。她的手段是高明的,絕不參政議政,不給人留下把柄,曹操命孫權送子去許昌做人質,當時孫策方死,孫權剛剛十八歲,江東還沒有穩定,如此艱難,作為江東之主的孫仲謀沒了主意,便去問吳國太,吳國太並沒有自己決定怎麼做,只說「請周瑜、張昭商議」,把難題推給大臣,聽完討論之後她還是沒有拍板決定,又說「公瑾之言甚善!」,再一次說明不是我干政!既解決了難題又樹立了好的形象,吳國太不愧為賢能之人也!和她比起來,董太後、何後未免太過沉不住氣,毫無國母鳳儀;蔡夫人也顯得沒有遠見卓識,目光短淺,也有失主母姿態。同一類型的人,也有不同的品格,不同的形象!
(2) 被符號化的後與妃
這一類的女性是被符號化的,不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徵。有的是以一種勢力介入被介紹,有的作為事件的結果和引子被提及。這里提出兩個人伏皇後和董妃。
伏皇後的出場是在小說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閣受詔》,漢獻帝在她面前哭訴,只有面對她,皇帝才敢將自己的無奈和痛哭說出來,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感到一絲安全,她就是個溫柔的妻子,她的出現是引出國賊、討伐國賊的符號。
第二次出現是在小說的第六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伏皇後為國捐生》,也是在密討曹操的事件當中,此時的伏皇後是一位計謀勇敢、知人善用而又果斷實施的女性。從哭訴的出場到絕望的拖出處死,她的形象是漸漸清晰的,她的人物也日趨真實了,能夠打動人心,有所震撼。
再說董妃,國舅董承的妹妹,她的出現和消亡很快很短,在第二十四回《國賊行凶殺貴妃,皇叔敗走投袁紹》中,「且說曹操既殺了董承等眾人,怒氣未消,遂帶劍入宮,來弒董妃……時懷孕五個月」直到末尾她才說了一句話:「董妃哭告曰,乞全屍而死,勿令彰露。」曹操遂令人取白練至前。可見她的出現只是一個襯托,是為了說明曹操奸雄的本質。正因為只有一句話,才體會到她的不幸,皇帝的懦弱無奈,更揭露了國賊的專橫跋扈。
還有曹皇後也是可堪一提的,她是曹操的女兒,可是在小說第八十回《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大統》,她的哥哥曹丕篡漢自立時,她大罵「奈何為此亂逆之事」,而且痛斥曹仁、曹洪為富貴而做賊子佞臣,作者僅僅用了幾句話就講她深明大義表現出來了,不由得人眼前一亮,贊嘆不已!
(3) 有姓無名的豪傑之女
唐.戎昱《和番》中寫道:「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歷來都把和親作為政治手段之一,來化解危難。在三國這個群雄並起,諸侯紛爭的時代,女性的參與是不可缺少的,但是這類女性也是作為構成事件極小的因素被提及的。她們往往有姓而無名,只是政治的角色,都是一筆帶過的。
比如呂布之女,在小說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只說「……為嚴氏有一女,呂布最為鍾愛。」,《三國志》中也袁術也說道:「布不予我女,理當自敗!」當時曹操來討伐呂布,布為了化解危難,不得不把女兒許配給袁術之子,她出現三次,一是袁術求親,二是呂布送女,三次就是她的退場了,也是一筆帶過的「曹遂將其妻女送往許昌安置。」,結局沒交代,可想而知必然是悲慘的,為奴為婢的。
再一個就是關羽之女,在小說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雲長攻抜襄陽郡》,孫權想以自己的兒子娶關羽之女結為秦晉之好,可是被關羽以「虎女安能嫁犬子乎!」的話拒絕了。以後關羽之女便沒了信音,也沒有名字,她的出現也是為了引出孫劉干戈起,雲長麥城縛亡的事情罷了!
歷來凡是在政治聯姻下出現的女性結局都是悲慘的,昭君便是如此,最後只落得個「獨留青冢向黃昏」的境地。這一類的女性雖然不是主角,畢竟也是生活中存在的,若不是羅貫中思慮周全,怎麼能夠浮現在讀者眼前!
(4)戰爭的犧牲品蔡琰
她的出場是在小說的第七十一回《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雲寡敵眾》,此時寫的蔡文姬似一閑筆,與戰爭閑暇之際,略帶一提。先敘述了她的身世,蔡琰乃中郎將蔡邕之女,文中說「先時其女蔡琰,乃衛仲道之妻;後被北方擄去,於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操深憐之,使人持千金入北方贖之。左賢王懼操之勢,送蔡琰還漢,又嫁董祀」生活一波三折,悲慘之狀可謂強矣!她和昭君都有出塞的經歷,命運卻是不同的,昭君獨留青冢,而蔡文姬忍辱偷生,活的讓人心痛,倒不如昭君痛快!
作者也知道蔡琰是不幸的,如果直接寫出來未免太過冷漠,因此他又對蔡文姬家中的裝飾做了說明,曹娥之孝,黃絹幼婦的品題,外孫齏臼之穎悟。一來襯託了蔡家不愧文壇巨子之室,側面贊揚曹操的文化氣息,二來這些孝子賢孫,令人感慨的故事,表達了對蔡文姬不幸命運的同情。
毛宗崗這里也作了批註:「前卷與此卷,方敘戰勝攻取之事,幾於旌旗眩目,金鼓聒耳矣!忽於武功之內帶表文詞,猛將之中雜見列女,如曹女之孝、蔡琰之聰、黃絹幼婦之品題、外孫齏臼之穎悟,令人耳目頓換。紀事之妙,真不可方物。」除了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之外,也讓人頓生感嘆。即便作為一個很有才華的女性,也還是逃脫不了那個時代對她的蹂躪。作為物的被佔有方式而存在的命運值得我們深思!
四、《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與重點描寫女性形象的文學作品,如《金瓶梅》、《紅樓夢》、《鏡花緣》等相比,《三國演義》在對女性的關注、刻畫等方面雖仍顯不足,但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章回體小說,它所出現的女性形象,為後世文學作品女性的塑造和描寫提供了借鑒,其意義是不可忽略的。
首先,《三國演義》以干凈的筆墨描寫女性,提升了後世文學塑造女性的品味。作者突破了「紅顏禍水」這一觀念的束縛,站在肯定的立場上,以干凈的筆墨、欽敬的態度塑造了女性形象。即便在寫與人私通董承侍妾雲英和黃奎之妾李春香時也不涉及淫穢之詞,點到為止,擺脫了低級趣味,這種簡潔的手法為後來《聊齋》寫風月事不用風月之墨、《紅樓夢》寫穢事摒棄穢筆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提升了文學作品創作的思想和道德品味。
其次,《三國演義》對女性的描寫開創了一種新的模式,那就是以男性視角審視女性思維。男性作者寫女性的模式在以前的文學作品中也出現過,尤其是古代詩詞中常常見到男子代女性立言的作品。但這些男性作者還往往以女子的身份和口吻來描寫女性,表達的是閨怨思鄉之情,風格比較柔美,比如《涉江采芙蓉》就是這樣。《三國演義》則完全採用男權社會男性的思維和道德標准來衡量、評判女性,這種模式對後世小說創作影響頗深。《水滸傳》中孫二娘、扈三娘、顧大嫂之類的女性形象,很顯然是根據男性強盜的標准打造的,《紅樓夢》在描寫和觀察女性的視角和觀念上雖然有了很大的突破,然而還是未能擺脫男性視角對女性的審視,就是以男性對女子的同情、理解、愛戀和歌頌來描寫女性的。
再次,《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為後世文學作品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借鑒,尤其在崇尚道德的女性形象和巾幗英雄形象在後世文學作品更是屢見不鮮。《水滸傳》之林沖妻、《金瓶梅》之吳月娘、《儒林外史》之魯小姐等就是對《三國演義》中忠義剛烈女性形象的繼承。明末清初涌現的才子佳人小說中才德兼重、情而守禮的佳人,都與《三國演義》中崇德的女性形象一脈相承。後世文學中的穆桂英、樊梨花更是對《三國演義》中巾幗英雄形象的繼承和發展。
《三國演義》中的女性形象雖是驚鴻一瞥,但是在轉瞬即逝間留下來光輝,如同流星一樣劃過文學的夜空,照亮了後世文學在女性形象描寫上的前進道路,羅貫中先生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五、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