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說漂亮女人是紅顏禍水
紅顏與禍水
「紅顏」是兩個宛約柔軟的字眼,伊人出落得端莊可愛,容顏嬌好如那二月里的枝頭豆蔻,仲夏夜的盈盈滿月,臨水踏波的仙子,「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香霧雲鬢濕,清輝玉臂寒」;「解舞腰肢嬌又軟」等都是形容紅顏超群的外貌。
杜甫的詩《暮秋憶枉裴道州手札》:「憶子初尉永嘉去,紅顏白面花映肉」;曹植的《靜思賦》:「天何美女之爛妖,紅顏曄而流光。」其中的「紅顏」二字都是指美麗女子的容顏,後來逐漸演變成美麗女子之代稱。
秀色可佐餐,「英雄難過美人關」,愛美本是人之天性。且不論帝王的三宮六院,佳麗三千,就說封建時期的士子階層,尋美獵艷也蔚為時尚。
可是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里,有一個成語早已根深蒂固。它讓所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容貌在歷史興衰,王朝更迭面前承擔了過重的罪名,抹殺了那些紅顏所有的艷麗色彩,而唯只剩下禍害的名聲,警示著歷代帝王將相及其他的男人們。
這個成語,就是「紅顏禍水」。
《辭海》里給「禍水」下的定義是「禍人敗事的女子」。
「紅顏禍水」,自古就有的一種說法,大致是指美女貽誤國家的意思。應當說,類似的言詞,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絕不鮮見,各種各樣的文字多有述說,可以說屢見不鮮,源遠流長。
中國十大紅顏禍水:
夏代:妹喜。傳說夏朝最後一代天子的妃子。嫁給桀之後,縱情聲色,恣意享受。酒池肉林,裸身嬉戲。據說妹喜愛聽「裂帛」之聲,桀馬上命令各地每天進貢絲綢一百匹,讓人輪流撕開來給妹喜聽。如此浪費民脂民膏,當時很多老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無路。由於桀專寵妹喜、不理朝政,很快他的夏朝就被小部落商給滅掉了。
商代:妲己。傳說妲己是一個蛇蠍美人,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具體的事實約有:第一,紂王為了討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異寶,珍禽奇獸,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飲酒作樂,通宵達旦。 第二,嚴冬之際,妲己遙見有人赤腳走在冰上,認為其生理構造特殊,而將他雙腳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凍的原因。 第三,妲己目睹一孕婦大腹便便,為了好奇,不惜剖開孕婦肚皮,看看腹內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第四,妲已慫恿紂王殺死忠臣比干,剖腹挖心,以印證傳說中的「聖人之心有七竅」 說法。
周朝:褒姒。也就是「烽火戲諸侯」中的那個從來不笑的美女。《東周列國志》把她的身世說得很神奇,但是實際上估計也就是「褒」部落的一個美少女,出於政治原因被獻給了周幽王。
春秋:西施。從某個角度說,西施是「英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也就是從吳國的立場來看,西施就是處心積慮的「紅顏禍水」了。夫差的滅亡和她還是有一些關系的,夫差沒有最後滅亡越國,西施的枕頭風就有巨大作用了。
西漢:呂雉。就是劉邦的老婆,呂後。她在世的時候壓制劉家,扶植呂家,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另外,呂後手段也太過歹毒,從她對待劉邦的小妾——戚夫人上可以看出來。據說呂後等劉邦一死就把戚夫人手腳全剁掉,挖出眼睛,刺聾雙耳,割掉舌頭,扔到廁所里做「人彘」。
三國:貂蟬。性質同西施差不多。雖然董卓是借她的力除掉的,但是她當然也是一個處心積慮破壞人家家庭和睦、政局穩定的一股禍水。
晉朝:賈南風。賈南風應該是10大「紅顏禍水」中長得最丑的一個了。史載,賈後個子很矬,臉色青黑,眉後有一疵,其丑無比。賈後雖然很醜,但是奇妒無比。有一次她聽說某妃子懷孕了,居然挺著長戟當飛鏢把人家捅死了!同時,這個賈後也內行不修,寵愛「美男子」,搞得短暫的晉朝烏煙瘴氣。這還不算,她對政敵也是心狠手辣,頻繁利用軍閥之間的矛盾拉了這個滅了那個,直接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發生。
唐代:楊玉環。楊玉環的美麗,估計是誰都不能抗拒的。而由於她的美麗,「春霄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不但如此,「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樣,唐玄宗怎麼能治理好國家?最後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由盛而衰,和楊玉環的受寵不無關系。從這個角度看,楊貴妃當然是「紅顏禍水」了。
明朝:客氏。客氏是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她的搭檔就是臭名昭著的——魏忠賢!客氏是河北農婦,18歲就被選進宮給小皇子做奶娘。後來客氏憑借著小皇子——小皇帝對自己的感情,一步步掌握了後宮。客氏同魏忠賢在皇宮搞起了「對食」(也就是太監和宮女的夫妻關系,但是這時候客氏已經有一個「太監丈夫」了,所以客魏對食恐有「破鞋」之嫌)。倆人密切配合,一內一外,牢牢控制小皇帝,把國家弄得烏煙瘴氣。
『貳』 為什麼說紅顏禍水
為什麼說紅顏是禍水?
紅顏,其原始本意為年輕紅潤姣好的面容臉色,後引申為處於青春妙齡、百媚千嬌的絕色美女,如紅顏禍水,紅顏薄命,沖冠一奴為紅顏等。紅顏美女,在中國漫長悠久的歷史歲月中,可謂佳人輩出,甚至進而影響歷史進程的紅顏美女,也不乏其人,大有人在,如妲己、呂雉、西施、王嬙、武則天、楊玉環、蕭太後、趙飛燕、貂禪、吳圓圓、孝庄皇後、慈禧太後等等。
顧名思義能稱得上紅顏的女子,都以為必是傾城傾國之貌,這是自然,美麗不必多說的,但不僅是要美麗而且也要善解人意的,擁有一定學識的可愛女子。紅是胭脂之色,顏為面龐。古代的女子們都以胭脂潤面,遠觀如紅色面龐,所以代稱女子為紅顏,紅顏不論古今都是兩個宛約柔軟的字眼,現在所說的紅顏多為是功成名就的男人們喜歡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們不僅會善解人意,而且是男人們只想遠觀而不願近瀆的一種精神上的依賴和珍惜。但歷史上為什麼會將紅顏和禍水總聯系在一此慧起,森悉答而且還會排出十大紅顏禍水的女人的名字呢?
「紅顏禍水」,自古就有的一種說法,大致是指美女貽誤國家的意陸哪思。而被稱為中國歷史上十大紅顏禍水的是夏代的妹喜,商代的妲己,周朝的褒姒,春秋沉魚的西施,西漢的呂雉,三國閉月的貂蟬,晉朝不和紅顏貌美掛鉤的賈南風,唐代羞花的楊玉環,明朝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還有清朝禍國殃民的慈禧,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中唯獨出塞的昭君不是禍水了,可見紅顏真真的是猛獸不敢近身的了
『叄』 紅顏禍水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比喻漂亮女人是禍害的根源。
紅顏:女子艷麗的容貌;單指美女。紅顏禍水,自古就有的一種說法,是指美女貽誤國家的意思。
初始只是指史上幾個女子,如今被當做了一個詞用來形容美女。站在今天的立場上,「紅顏禍水」包含著對女性的傳統偏見。
出處:紅顏最早見於《漢書卷九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紅顏而弗明。」,「禍水」原指漢成帝所寵信的趙飛燕、趙合德姐妹。
示例: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紅顏禍水,俗話又說,一個成功的男人都有一個女人,珍惜屬於自己的那份真情,愛惜屬於自己的關懷,讓愛情更和諧,事業更成功。
(3)紅顏禍水為什麼叫美女擴展閱讀:
歷史上著名的紅顏禍水:
1、妺喜
妺喜是有施氏(即有施部落,在今山東省蒙陰縣境內)之女。夏桀在位時,發動大軍攻打有施氏,有施兵敗求和,獻出他們的牛羊、馬匹、美女,其中包括妺喜。夏桀得到妺喜後,對她非常寵愛。
妺喜有三個癖好:一是笑看人們在規模大到可以劃船的酒池裡飲酒;二陵盯是笑聽撕裂絹帛的聲音;三是喜歡穿戴男人的官帽。
史籍記載夏桀在建造其規模大到可以劃船的酒池時,首先下令處死阻止其建造酒池的忠諫臣子關龍逢,然後「邀請」三千名飲酒高手在擊鼓聲中下池暢飲,結果他們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淹死。
因妺喜聽到撕扯繒帛的聲音就笑,而夏桀喜歡看見妺喜笑,於是為此下令宮人搬來織造精美的絹子,在她面前一匹一匹的撕開。
以博得妺喜的歡心。在農業時代初期,絲綢織造業剛剛興起,破壞這種稀有昂貴的物品,無異於暴殄天物。
商湯滅亡夏朝後,妺喜與夏桀同奔南巢(今安宴笑徽巢湖西南)而死。一說夏桀攻打岷山氏,得到二女,妺喜於是受到夏桀冷落,因與商朝大臣伊尹相結而滅夏。
2、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尺祥和說。
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
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 七月十 五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3、妲己
中國歷代的「紅顏禍水」里,最惡毒的恐怕莫過殷商時代王帝辛的寵妃妲己了。而且兩個人犯起「混」來,簡直算得上「夫唱婦隨」,驚人的合拍。
如果按《史記·殷本紀》里的說法,紂王可謂殘暴之極,但若按民間《封神演義》里的演繹,那簡直就是變態,有著嚴重的「施虐狂」傾向。
按《封神演義》的說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體,受女媧之命來禍亂殷商的,所以紂王才變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殘忍的事來。
當然,這是小說的說法,不足為信,但是小說來源於現實,卻能表現出商末的政治形勢。據《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這就是說妲己是紂王征戰得勝的「戰利品」。
據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才會有《封神演義》這般附會。雖然妲己不是狐狸精變的,可照樣把紂王迷得五迷三道,神魂顛倒,「妲己之言聽計從」。
『肆』 紅顏禍水什麼意思
紅顏禍水:比喻漂亮女人是禍害的根源。
紅顏禍水[ hóng yán huò shuǐ ]
基本釋義:
紅顏:女子艷缺閉麗的容貌;單指美女。紅顏禍水,自古就有的一種說法,是指美女貽誤國家的意思。初始只是指史上幾個女子,如今被當做了一個詞用來形容美女。
出處:曹植的《靜思賦》:「天何美女之爛妖,紅顏曄而流光。」
站在今天的立場上,「紅顏禍水」包含著對女性的傳統偏見。另有同名電影及同名書。
(4)紅顏禍水為什麼叫美女擴展閱讀:
」紅穗扮雀顏「原指漢武帝寵猜早妃李夫人。
「禍水」原指漢成帝所寵信的趙飛燕、趙合德姐妹。
據署名伶玄的《飛燕外傳》一書記載,趙飛燕、趙合德姐妹迷惑漢成帝,分別成為皇後與昭儀,披香博士淖方成驚嘆道:「此禍水也,必滅火矣!」按五德終始之學說,漢朝為火德,稱其為「禍水」是指趙飛燕會帶來漢朝滅亡的厄運。後因以「禍水」稱惑人敗事的女子。
『伍』 為什麼說女人是紅顏禍水
紅顏禍水:比喻漂亮女人是禍害的根源。紅顏:女子艷麗的容貌;單指美女。紅顏禍水,自古就有的缺答侍一種說法,是指美女貽誤國家的意思。客觀的講,自古紅顏多薄命,但是卻不是都有資格成為「禍水」,初始只是指史上幾個女子,如舉襪今伏吵被當做了一個詞用來形容美女。站在今天的立場上,「紅顏禍水」包含著對女性的傳統認識。另有同名電影及同名書籍。
『陸』 為何在古代會說女人是「紅顏禍水
「紅顏」是兩個宛約柔軟的字眼,伊人出落得端莊可愛,容顏嬌好如那二月里的枝頭豆蔻,仲夏夜的盈盈滿月,臨水踏波的仙子,「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香霧雲鬢濕,清輝玉臂寒」;「解舞腰肢嬌又軟」等都是形容紅顏超群的外貌。杜甫的詩《暮秋憶枉裴道州手札》:「憶子初尉永嘉去,紅顏白面花映肉」;曹植的《靜思賦》:「天何美女之爛妖,紅顏曄而流光。」其中的「紅顏」二字都是指美麗女子的容顏,後來逐漸演變成美麗女子之代稱。
秀色可佐餐,「英雄難過美人關」,愛美本是人之天性。且不論帝王的三宮六院,佳麗三千,就說封建時期的士子階層,尋美獵艷也蔚為時尚。可是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里,有一個成語早已根深蒂固。它讓所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容貌在歷史興衰,王朝更迭面前承擔了過重的罪名,抹殺了那些紅顏所有的艷麗色彩,而唯只剩下禍害的名聲,警示著歷代帝王將相及其他的男人們。這個成語,就是--「紅顏禍水」。《辭海》里給「禍水」下的定義是「禍人敗事的女子」。「紅顏禍水」,自古就有的一種說法,大致是指美女貽誤國家的意思。應當說,類似的言詞,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絕不鮮見,各種各樣的文字多有述說,可以說屢見不鮮,源遠流長。
別以為「紅顏禍水」專指皇家貴婦,傾周的褒姒,亡商的妲己,沼吳的西施,亂唐的楊貴妃??就連陳圓圓、賽金花等一些普通女子恐怕都難逃其咎。中國的「禍水」陣容真可謂浩浩盪盪,不絕於歷史長途。有趣的是,自古賢良皆沉寂,唯有「禍水」留其名。為什麼呢?皆因「禍水」都是美女,傾國、傾城,或者傾家,因美獲罪,因美與「罪」而千古揚名。江山,帝王將相,紅顏,禍水,愛情--這幾個主題交織出多少說不完,道不盡的歷史滄桑事。《春秋》、《左傳》、《水滸傳》等書中都可以看得到紅顏是禍水之類的故事。
商紂王所以暴虐,是因為身旁有個妲己,商朝是因為商紂嬌寵的妲已禍亂而導致亡國殞命;周幽王之所以丟了江山,是因為寵愛褒姒,怪褒姒的一笑,如果不是周幽王為博她一笑而烽火三戲諸侯,也不至於亡國;夫差所以敗於勾踐,是因受了西施腐蝕,吳國的戰敗是因為西施「一雙笑靨才回面,十萬精兵盡倒戈」,才使夫差的英名霸業付諸流水;楚霸王項羽烏江邊的別姬自刎;隋煬帝之所以掉了頭顱,皆是因為喜好女色;還有李煜與小周後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花往事;李隆基後期所以昏庸,是因為「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人」
唐朝的敗落全是因為楊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還有明朝的滅亡也是因為陳圓圓害得山海關守將吳三桂「痛哭六軍皆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如此等等,歷史上,一些昏君把天下的美女紅顏選進後宮禁起來,玩弄戲褻,夜夜笙歌,沉迷於三宮六院及酒色之中,不理朝政與國事,因此引起哀鴻遍野,民聲怨憤,揭竿而起,致使其丟了江山,面子上過不去,於是只好把失敗的責任推卸給紅顏,把亡國的原因全歸罪於女人的身上。歷史上幾乎所有亡國的典故似乎都是把矛頭指向「紅顏」的。紅顏=禍水,似乎誰靠近美人誰就自取滅亡,於是,「紅顏禍水」的成語便產生了。
每一個王朝的滅都有它自身的歷史原因,但中國的專制文化卻總是讓人們遺忘從帝王將相身上去尋找謬誤。總把江山淪陷或事敗,歸咎於美女身上,以一句「紅顏禍水」開脫,不敢承擔作為一個統治者甚至是一個男人的責任,似乎沒有這些美女,他們的江山就可以延續「萬萬年」。為什麼很多人總是將昏君身邊的這些美女稱作紅顏禍水呢?難道她們才是造成結果的原因么?「紅顏」真的就是「禍水」嗎?總覺得人們的評價有失公允。一介弱女子,在夫權皇權隆盛的封建時代,竟有亡人國害君命的能力,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想起來,令人感慨,同時也為那些冤屈的「紅顏」扼腕嘆息,深感無奈。
就譬如說陳圓圓吧,在吳偉業的《圓圓曲》里,美女陳圓圓,一個尋常的姑蘇女子,幾經流轉,進入皇宮,繼而落入李自成之手,引起了吳三桂的妒意,最後,終於引發了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壯舉」,打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陳圓圓由此而聲名大噪。當一大群遺老遺少們指著陳圓圓大罵「禍水」時,不禁想問問那些罵她是「紅顏禍水」的人:這樣一個流轉於權力的掌心,被帝王們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弱女子,她究竟犯了什麼錯?難道美麗就是她的罪過嗎?何以成為「禍水」而遭世人無情的唾罵?直到如今,一些貪官污吏敗露後對他們的清算,也總會說到他們背後的女人,這分明是在說,在每一個壞男人的背後,都有著一個壞女人,所以,無一例外,當指斥昏君貪官時,總要同時推出一個女人,甚至視其為壞根禍源。男人錯了什麼事,追根究底,總能從他的身後找出女人的纖纖素手。
男權社會中,男人們努力維系絕對的精神優越感,儼然是女人一生獻身的偶像和精神主宰。無奈精神上的怯懦,使他們不敢正視自身滅國喪家的失敗,同時又無力拂逆對情慾的渴求。所以一方面他們樂此不彼追逐美色,一旦失敗就毫不猶豫諉過於女人。中國沒有懺悔和反省的道德傳統。「不遷怒,不貳過」,就是在大聖人孔子的三千弟子中,除了顏回,沒有第二個人可以做到。不思反省自訟,只會諉過於女人,不過想掩蓋自身的無能,來寬慰自尊心的失落。西方的宗教提倡懺悔和反省,因此那個引起兩國血戰十餘年的絕色美女海倫,沒有被當作「紅顏禍水」,反而被當作美、愛和性的完美統一;那個讓英國愛德華國王不愛江山只愛美人而為之遜位的美國寡婦,也沒有被看作「紅顏禍水」,反而被看作是愛情至上的現代灰姑娘;中國就不同了,事成,自然歸功於仁人志士;事敗,當然歸咎於紅顏禍水。
諉過於女人是最簡便易行的,因為男人們擁有獨家話語權,而女性在幾千年封建社會里,則是一個失語的部落,根本就沒有為自己辯駁的機會。從總體上說,西方人對美色是坦然無畏,甚至是敬慕懾服的。而中國人對美色一樣充滿慾望,但卻驚恐於這種慾望,表現出一種欲拒還迎的虛偽和矯飾。「紅顏禍水」這種說法一直流行至今,並最終成了一種固有的說辭,沉澱為深厚的文化傳統和社會心理。其實仔細想想「紅顏禍水」這種說法,是極其可怕的,它麻醉著歷史和社會,是女性可悲的附庸社會地位的寫照。再看看帝王將相與紅顏的愛情吧,其中也不乏有愛情基礎的,卻往往是悲劇。
許多事情一旦與帝王的權力糾纏即遭非人性的扭曲,愛情亦是如此。在白居易的《長恨歌》里,唐玄宗與楊貴妃愁腸百轉的愛情感人肺腑。身為大唐天子,登高凌絕,俯視塵寰的李隆基掌握天下大權,卻無法抓住自己的愛情,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江山與愛情,孰輕孰重?倘若選擇了愛情,無異於贏得一個風流皇帝的談資笑料外加「亡國之君」的千古罵名;選擇了江山,便意味著從此放棄自己一生的情愛幸福,在追悔和孤寂中度過餘生。當然,歷史也容不得他的選擇。在一代帝王的身上,愛情作為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被權力的需求殘酷無情地抹煞。帝王也是人,美女也是人,然而「紅顏禍水」的斷論卻剝奪了他們相愛的權利。在「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蒼茫和絕望中,從此一代帝王的生活和江山變得黯淡無光。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只是那千回百轉的情思,是否便能喚起人們對其渴望愛情而又不能愛的千般哀傷與萬般無奈的同情,和換來對一個無辜背負「禍水」罪名而因此死亡的紅顏的憐惜呢?!江山,帝王將相,紅顏,禍水,愛情,紛紛擾擾的千秋往事,在「紅顏禍水」里,混沌成風雨晦黯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一個個曾經風華絕代的「紅顏」已成千古幽魂,但那些「綿綿無絕期」的恨意,恐怕不會輕易消散在歷史煙雲中。審美的眼光,雖有高下、雅俗之分,然而美色當前,畢竟英雄折腰。喜歡美女,貪圖美色,古今中外皆然,仔細思索一番,中國的老祖宗,大聖人孔子、孟子以及朱子理學那些洋洋灑灑的道德教誨,當今社會有幾位先生能通讀並融會貫通的?然而「食色性也」這句話卻人人皆知,無師自通,要不又怎麼會有「英雄難過美人關」的說法呢?!
對待美色,中外男士不同的態度頗耐人尋味,中國的一些男人又哪裡能和不愛江山只愛美人的英國愛德華國王相比呢?!恩寵時,男人們恨不能量天下之物力,討美人之歡心;可是一旦影響到男人的權勢和享樂之時,對待美人或沉江、或投環、或賜鳩,美人們的薄命有如草芥。世事如雲,美人如水。在久遠的年代裡,她們風華絕代,演繹著自己長歌當哭的故事,然後香消玉殞。曾經的青春,紅顏,恩愛,寵溺??都盡付孔林喬木,吳宮衰草,楚廟寒鴉,全都似那水中明月,鏡里榮華!唐朝末代皇帝僖宗逃難再一次經過馬嵬坡,有人在驛館題詩諷曰:馬嵬煙柳正依依,重見鑾輿幸蜀歸。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怨楊妃。悠悠歷史,就是這樣地充滿著深沉的反詰。
其次「紅顏禍水」的說法是要追述到中國的上古時期西周的最後一個王幽王說起了。說幽王有個十分漂亮的妃子叫做褒姒,說她笑的時候是非常漂亮的,可卻「千金難買紅顏笑」。幽王為了能博得她的一笑,便來了個「烽火戲諸侯」,在沒有外敵入侵的情況下點燃烽火台,讓各路諸侯匆忙趕來,為了褒姒一笑而戲耍諸侯。終於後來真有敵人打將過來,再點烽火已沒有諸侯來相救了,終於斷送了大好江山。從此就有了「紅顏禍水」之說。當然就這件事情來看也不能說是「紅顏」之錯,魯迅先生也批判過,這就是男權社會的懦弱,把罪名丟給了無辜的女性了。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歷史里,有一個成語早已根深蒂固。它讓所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容貌在歷史興衰,王朝更迭面前承擔了過重的罪名,抹殺了那些紅顏所有的艷麗色彩,而唯只剩下禍害的名聲,警示著歷代帝王將相及其他的男人們。這個成語,就是「紅顏禍水」。
『柒』 紅顏禍水的意思(為什麼被說紅顏禍水)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漂亮的美女從歷史上開始變成了禍水的代名詞。
成語紅顏禍水在網路是這樣解釋的。
紅顏禍水:美女是禍害的根源。
網路配圖
紅為胭脂之色,顏為面龐;古女子以胭脂潤面,遠看如紅色面龐,所以代稱女子為紅顏。
「禍水」原指漢成帝所寵信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據署名伶玄的《飛燕外傳》一書記載,趙飛燕、趙合德姐妹迷惑漢成帝,分別成為皇後與昭儀,披香博士淖方成驚嘆道:「此禍水也,必滅火矣!」按伍德終始之學說,漢朝為火德,稱其為「禍水」是指趙飛燕會帶來漢朝滅亡的厄運。後因以「禍水」稱惑人敗事的女子。
今天咱不說紅顏,咱說說醜女,
說說為什麼古人會將紅顏稱為禍水。幾個反面的例子也許可以讓我們知道為什麼。
如花
有一句順口溜挖苦醜女的:「醜女一回頭,嚇死一頭牛;醜女二回頭,黃河瀑布水倒流;醜女三回頭,泰森改打乒乓球!」在我國的古代有四大美女,當然也有四大醜女了。古代最出名的醜女,當首推嫫母。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中雲:「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掩其丑。」但她為人賢德。為此,黃帝娶她為妻。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傳說,黃帝敗炎帝,皆因嫫母內卜賣助有功。人們常用「貌似無鹽」來形容醜女,這「無鹽」指的是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的醜女鍾離春。書上說她「四十未嫁」、「極丑無雙」。但她關心國家大事,曾自己去接見齊宣王,當面指責他的奢淫腐敗。宣王十分感動,立她為後。
三國時期,有一個醜女,此女姓阮,無名,以許允婦傳世。
有一則文言文名《許允婦是阮衛尉女》,原文我就不在這里說了,咱說一下他大概的意思。
許允婦
許允的妻子是阮衛尉的女兒,阮德如的妹妹,相貌無比醜陋。舉行交拜禮後,許允就不想再進去,家裡人為此憂心如焚。這時,正好許允來了客人。新娘叫丫環去看客人是誰,丫環回來回答說:「是桓公子。」所說的桓公子,就是桓范。新娘說:「不用擔心,桓范一定會勸他回到洞房來。」桓果然對許允說:「阮家把相貌最丑的女兒嫁給你,必然有其用意,你應當仔細觀察她。」許允於是重新回到洞房。見到新娘後,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這次出去就沒有再回來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讓他留下。許因此對她說:「女人必須具備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你有其中幾樣?」新娘說:「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讀書人應該有各種好品行,夫君又有幾種呢?」許允說:「全都具備。」新娘說:「在各種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麼能說全都具備呢?」許允面有愧色,從此就敬重她。
配圖
許允在當吏部侍郎期間,起用了許多同鄉為官,魏明帝派武士來拘捕他。臨去的時候許允婦追出來囑咐許允說:「君主是賢明的,可以用分辯道理來爭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審問他為什麼要起用那麼多鄉黨,許允回答:「我只是在『舉爾所知』罷了。我用的那些同鄉,都是我所了解的人。請陛下去查查這些人為官稱職與否,如不稱職,我甘願領受罪名。」後來一調查,許允的這些同鄉都是稱職的,於是就釋放了他。許允當時的衣服破了,明帝還下詔賜給他新衣。當初許允被捕時,全家人都嚇得號哭起來,只有許允的妻子神態自若,說:「不必擔憂,許允不會有事,不久就會回來。」還親自煮米粥等著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會兒,許允就重新回到了家裡。 許允後被晉景王所殺。消息由家中門生傳回來的時候,許允婦正在紡織機前織布,但是她的神色一點都沒有改變,說:「我已經料到這步了!」門生打算把許允的孩子們藏起來,許允婦說:「現在還不關孩子們的事情,用不櫻改著躲藏。」後來他們搬到許脊弊判允的墓地上居住,晉景王派鍾會去打探,要是孩子們的才識比得上許允,就將他們抓回來。孩子們去問母親怎麼辦,母親說:「你們雖然都很好,但是現在的才識還不是很多,只要和鍾會坦誠說話,就不會有什麼值得憂慮的事情;當然也不要太哀痛,該停就停,也不要多問朝廷政事。」孩子們聽了母親的話就去見鍾會了。鍾會回去把情況向晉景王做了匯報,孩子們終於免脫了災禍。
禍福相依
女子無論有才無才,有德無德,都等於零。其實,女子相貌如何,妍媸美醜,跟她們的賢德和智慧都沒有直接關系。歷史上著名的禍水,多半是出於男人的臆造,夏商周三朝坑害君主的美女,怎麼可能乾的事都差不多一個模子。那些不是臆造的禍水,真正的禍源,也是君王自己。那些歷史上的賢明之主,身邊也不會缺了美女。別的不說,一個人人傳誦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連自己兄弟的媳婦都不放過。只是,為何他身邊的這些美女不能禍人呢?反過來,醜女當然可能有智慧,但由於女性的智慧,必須通過男人才能實現。所以,智慧的美女的話,男人更有聽進去的可能。對妻子言聽計從者,多半背後是一個美女。只是,多少年來,編故事的男人們,習慣了詆毀美女,一面編排紅顏禍水,一面弘揚醜女旺家,一來二去,賢德而智慧的女性,就都丑了。這樣的編排,其實就是道德說教,人們擔心,男人,尤其是有權勢的男人沉湎於女色,耽誤了正事,就用正反兩方面的故事教育他們。可惜,這樣的教育,對於有權勢的人,尤其是君王們,基本無效。孔子雲,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又說,食色性也。不愧是聖人,高見。
勿以貌取人
紅顏禍水,這是古人的成見。為了證實這個成見,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再往下,還有趙飛燕,楊玉環,可以排上一長列。這些個典型,都是狐媚惑主,把丈夫帶壞、教壞、撒嬌壞的樣板。這個成見的反面,就是醜女多賢德。老百姓有話,丑妻近地家中寶。這樣的說法,也有證據,比如齊宣王的王妃無鹽。丑婦無鹽的事跡,已經流傳甚廣了。還有諸葛亮的妻子黃氏,也是一個奇醜無比的女人,據說諸葛亮的一身本事,都是從妻子那兒得來的。醜女撒不了嬌,使不了壞,只好一心一意相夫教子,輔佐夫君成就大業。
一個故事勸誡各位勿以貌取人!
『捌』 說一個女人 是 紅顏禍水 什麼意思
1、釋義
紅顏禍水意思是美女是禍害的根源。
2、簡析
紅顏禍水:美女是禍害的根源。
紅為胭脂之色,顏為面龐;古女子以胭脂潤面,遠看如紅色面龐,所以代稱女子為紅顏;其最早出處現不可查,翻閱古書,僅見最早洞咐為《漢書卷九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紅顏而弗源爛明。」
此處紅顏代指漢武帝寵妃李夫人。杜甫的詩《暮秋憶枉裴道州手札》:「憶子初尉永嘉去,紅顏白面花映肉」;曹植的《靜思賦》:「天何美女之爛妖,紅顏曄而流光。」其中的「紅顏」二字都是指美麗女子的容顏,後來逐漸演變成美麗女子之代稱。
「禍水」原指漢成帝所寵信的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據署名伶玄的《飛燕外傳》一書記載,趙飛燕、趙合德姐妹迷惑漢成納裂純帝,分別成為皇後與昭儀,披香博士淖方成驚嘆道:「此禍水也,必滅火矣!」按五德終始之學說,漢朝為火德,稱其為「禍水」是指趙飛燕會帶來漢朝滅亡的厄運。後因以「禍水」稱惑人敗事的女子。
『玖』 為什麼古代的女子只要長的美的 都會叫做紅顏禍水呢
在封建制度的國家,一向是君王一個人說了算的,因為皇權至上!君王身邊如果有一個紅顏知己的話她的思想完全可以左右君主的思想。所以在某些重要階段也可以起到決定性的因素。。。 我特意幫你在收集了份資料給您參考下你就明白了: 十個朝代的紅顏禍水 夏代 妹喜。(夏朝的不是妹喜,是妺喜。讀音mò ),傳說夏朝最後一代天子的妃子。嫁給桀之後,縱情聲色,恣意享受。由於桀專寵妹喜、不理朝政,很快他的夏朝就被小部落商給滅掉了。 商代 妲己。傳說妲己是一個蛇蠍美人,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具體的事實約有:第一,紂王為了討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異寶,珍禽奇獸,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飲酒作樂,通宵達旦。 第二,嚴冬之際,妲己遙見有人赤腳走在冰上,認為其生理構造特殊,而將他雙腳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凍的原因。 第三,妲己目睹一孕婦大腹便便,為了好奇,不惜剖開孕婦肚皮,看看腹內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第四,妲己慫恿紂王殺死忠臣比干,剖腹挖心,以印證傳說中的「聖人之心有七竅」 說法。 周朝 褒姒。也就是「烽火戲諸侯」中的那個從來不笑的美女。《東周列國志》把她的身世說得很神奇,但是實際上估計也就是「褒」部落的一個美少女,出於政治原因被獻給了周幽王。 據說褒姒愛聽「裂帛」之聲,周幽王馬上命令各地每天進貢絲綢一百匹,讓人輪流撕開來給褒姒聽。如此浪費民脂民膏,當時很多老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無路。 春秋 西施。從某個角度說,西施是「英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也就是從吳國的立場來看,西施就是處心積慮的「紅顏禍水」了。夫差的滅亡和她還是有一些關系的,夫差沒有最後滅亡越國,西施的枕頭風就有巨大作用了。 西漢 呂雉。就是劉邦的老婆,呂後。她在世的時候壓制劉家,扶植呂家,開了一個很不好改哪的頭。另外,呂後手段也太過歹毒,從她對待劉邦的小妾——戚夫人上可以看出來。據說呂後等劉邦一死就把戚夫人手腳全剁掉,挖出眼睛,刺聾雙耳,割掉舌頭,扔到廁所里做「人彘」。 三國 貂蟬。性質同西施差不多。雖然董卓是借她的力除掉的,但是她當然也是一個處心積慮破壞人家家庭和睦、政局穩定的一股禍水。 晉朝 賈南風。賈南風應該是10大「紅顏禍水」中長得最丑的一個了。史載,賈後個子很矬,臉色青黑,眉後有一疵,其丑無比。賈後雖然很醜,但是奇妒無比。有一次她聽說某妃子懷孕了,居然挺著長戟當飛鏢把人家捅死了!同時,這個賈後也內行不修,寵愛「美男子」,搞得短暫的晉朝烏煙瘴氣。這還不算,她對政敵也是心狠手辣,頻繁利用軍閥之間的矛盾拉了這個滅了那個,直接導致了「八王之亂」的發生。 唐代 楊玉環。楊玉環的美麗,估計是誰都不能抗拒的。而由於她的美麗,「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不但如此,「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樣,唐玄宗怎麼能治理好國家?最後安史之亂爆發唐朝由盛而衰,和楊玉環的受寵不無野卜關系。從這個角度看,楊貴妃當然是「紅顏禍水」了。 楊玉環應該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幸福的女人,她和唐玄宗之間是真正的愛情。自古以來,她就是各大著名詩人筆下的常客。詩人們一邊批判她使玄宗無心管理朝政,一邊慨嘆她作為一屆弱女子卻被政治與戰爭推向死亡的悲慘命運。 明朝 客氏。客氏是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她的搭檔就是臭名頌殲穗昭著的——魏忠賢!客氏是河北農婦,18歲就被選進宮給小皇子做奶娘。後來客氏憑借著小皇子——小皇帝對自己的感情,一步步掌握了後宮。客氏同魏忠賢在皇宮搞起了「對食」(也就是太監和宮女的夫妻關系,但是這時候客氏已經有一個「太監丈夫」了,所以客魏對食恐有「破鞋」之嫌)。倆人密切配合,一內一外,牢牢控制小皇帝,把國家弄得烏煙瘴氣。 清朝 慈禧。慈禧西太後是所有「紅顏禍水」中為害最為主動也最為嚴重的一個了。 由於這個女人的自私和無知,中國起碼落後了西方50年。但是西太後最樣害國,也離不開向她「發賤」的男人的影子。那拉氏怎麼得寵的?這個那拉氏本來僅僅是個宮女,要不是她在花園子里唱起南方小調勾引咸豐皇帝,更重要的,要不是咸豐皇帝色心陡起,對這個「南方美女」傾心有加,中國的歷史也許會被改寫。要知道,清朝的皇帝混蛋者甚少,遠非明朝可比,如咸豐,他還是一心要治理好國家,並且有一定的能力的,身邊也有大臣輔弼。但是由於他迷上了那個「蘭兒」,並且不顧自己身體羸弱,「盡情享樂」,結果才當了十年皇帝,就腎虛而死精盡而亡,留給慈禧一個「垂簾聽政」的機會——那拉氏的上台,離不開咸豐的好色。那拉氏怎麼掌權的?當然是滅掉了肅順等八大臣之後。但是慈禧可不是穆桂英,她滅掉那八個人還是依靠她的小叔子——奕忻的助紂為虐。沒有奕忻這種人發賤一樣的鼎力支持,怎能有「西太後」的作威作福?那拉氏怎麼破壞「百日維新」的?那也離不開榮祿和袁世凱兩個「發賤」者。西太後之所以能從1860到1908為害中國近五十年,還和同治皇帝的不爭氣、光緒皇帝的懦弱以及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一幫人的力保有直接關系。
『拾』 紅顏禍水是什麼意思
紅顏禍水的意思是漂亮女人滲毀是禍害的根源。站在今天的立場上,「紅顏禍水」包含著對女性的傳統偏見。
紅顏:女子艷麗的容貌;單指美女。「禍水」原指漢成帝所寵信的趙飛燕、趙合德姐妹,據署名伶玄的《飛燕外傳》一書記載,趙飛燕、趙合德姐妹迷惑漢成帝,分別成為皇後與昭儀。
按五德終始之學說,漢朝為火德,稱其為「禍水」是指趙飛燕會帶來漢朝滅亡的厄運。後因以「禍水」稱惑人敗事的女子。
(10)紅顏禍水為什麼叫美女擴展閱讀:
大多數人認為,那些長得好看的人在一開始就擁有許多積極的特質,而長得沒吸引力的人則很少。對於職場而言也是如此:擁有「人麗姿本」的女士,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獲得自己想要的工作。
然而,早在上世紀70~80年代,就有美國的研究人員提出「美女是野獸(Beauty is beastly)」理論 ,這一理論認為,美女通常無法勝任傳統男性所從事的職業叢頃備。
有一篇刊登在《社會心理學期刊》上的文章稱,研究發現外貌出色的人們總體上佔有絕對優勢。但在生活中的某些細微方面,美麗可能會成為一種阻礙,研究者稱之為「紅顏禍乎肆水」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