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女子一般都幾歲嫁人嫁人時她們心智成熟了嗎
古代女子一般都幾歲嫁人?嫁人時她們心智成熟了嗎?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男女結婚已經成為現代青年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眾所周知,我國法律規定,男人結婚要滿22歲,女人要滿20歲。在科學觀念比較普遍的今天,這種結婚年齡顯然最適合結婚生子。
但是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古人的結婚年齡要提前很多。特別是古代女性在13歲的時候往往會嫁人。小小年紀就擺脫了天真和稚氣,開始扮演妻子,甚至母親的角色。
古代女人十三歲就嫁人了,那種年齡還不成熟嘛
第四,古人壽命短。
生活條件不好,醫療條件不好,古人壽命一般比較短。一般到了40 ~ 50歲,好像已經是老人了。因此,10多歲的女性今天還很年輕,但對古人來說,她們似乎已經不小了。再大也嫁不出去,養不起孩子,會死的。因此,古代認為13,4歲是女孩最好的嫁人年齡。
總之,受各方面的影響,少女在13,4歲時嫁人,逐漸成為古人的固有觀念。這種觀念也世代相傳,直到近代才發生變化。
B. 古代女子多大就可以結婚了
中國古代其實是「早婚國家」,特別是女性的結婚年齡普通較低。早的11歲就結婚了。據《梁書·張緬傳》和《周書·城冀傳》,梁高祖第4個女兒富陽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兒平原公主都是11歲出嫁的。更早的還有在6歲就結婚的,漢昭帝八歲繼承皇位,娶「年甫六歲」的上官安女為皇後。
按照《禮記》所規定的男女成年標准來理解,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標準是男20歲、女15歲。但各朝代有異,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並聽嫁娶。」
C. 古代幾歲嫁人
我國古代其實是一個 「早婚國家」,按照《禮記》所規定的男女成年標准來理解,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是男20歲、女15歲。但各朝代略有不同,比如唐代,男15歲、女13歲以上;明代,男16歲、女14歲以上。
古代對於適齡男女婚嫁問題,亦制定了相關法令:越王勾踐規定男子20歲而娶,女子15歲而嫁;宋仁宗時期規定男子15歲而娶,女子13歲而嫁;明太祖規定男子16歲而娶,女子14歲而嫁。
到了法定年齡不嫁人的女子,是要被處罰的。譬如南北朝時,如果女孩適齡仍未出嫁即為犯法,家裡人都是要跟著坐牢,這也就是《宋書·周朗傳》中說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而漢朝孝惠皇帝時,誰家要是有女兒15歲至30歲還沒有嫁人,就要罰款600錢。
唐朝對於男子20歲以上,女子15歲以上還沒有結婚的也要處罰。這種強迫女子出嫁的初衷,雖然可能首先是出於增加社會人口的考慮,但在客觀上確實解決了不少光棍娶不到老婆的問題。
D. 古代女子幾歲結婚
古代女子成婚的年齡一般都在12歲到14歲,但是也存在個例。因為古代的女子身份地位是非常低下的,並且有一句話叫做女大當婚,所以說古代的女子一般都是聽從父母的命令,在適當的時間就會嫁人,而且縱觀歷史,各個朝代都有禮法規定女子的成婚年齡。
除此之外,歷史上有的朝代的法律還對女子成婚的最大年紀做了限制,有些超過年齡而沒有婚配的女子就會由朝廷的專門的部門進行強行婚配,這個年齡一般是20歲為上。其實從這里也不難能夠看出古代女子的身份地位是多麼的低,而且也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所以說我們應該感謝現在的生活,雖然有父母催婚,但是已經幸福很多了。
E. 古代女子有沒有規定最晚多少歲結婚
古代各個朝代規定的女子最晚結婚時間在13-30歲之間,不同朝代的規定略有差異,這種規定的相關記載始於周朝,例如《周禮》「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就是規定成婚年齡上限,而超過這個年齡上限人就不成婚的,國家會進行處罰。
雖然各個朝代有著不同的結婚年齡規定,不過這些政策的執行並不嚴格,只有在新朝建立等時期才會重點執行,因為這一時期剛經歷戰亂,急需要回復人口數量,所以國家對於這方面也是尤為看重的,但是隨著社會穩定,人口數量大幅度增加,而且隨著人口增多而出現人口陷阱,國家對於婚配政策也就沒有這么上心了,大多數規定也就流於形式。
F. 古代女子多少歲可以結婚
15歲,古代15歲便可以結婚了,俗語到二八年華。
蘇軾的妻子十六歲嫁給19歲的蘇軾。但是15歲女子就可以出嫁了
G. 古代女子,為何一般十三四歲就要嫁人
古代女子一般十五歲就可以嫁人了,十三四歲時也可嫁人,但一般是定親;那時女子早嫁並不等於古代的女子比現代的女生成熟得更早,至少身理結構不會成熟得更早。之所以古代女子早嫁有三個原因:其一、古代人的平均壽命沒有現代的人長,早嫁早生早傳宗接代;其二、古代女子經濟地位差,早嫁出去可以給家裡減輕負擔;其三、國家要求女子早嫁,否則會家庭會被重罰。
最後就是國家層面上需要女子早嫁,女子早嫁就可以早生育子女,可以生育更多的子女。古代一個國家的主要實力在於人口眾多,人多力量大,人多軍隊就多,經濟基礎就更扎實。為了鼓勵早生早育,國家層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女子到了適婚年齡就必須要嫁人,否則給予重罰;女子生育的子女越多,國家給的獎勵就越多。勾踐的生育政策是: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將娩者以告,公令醫守之。生丈夫,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人,公與之餼。
H. 古代女子,為何一般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呢
在古代,女子十三四歲被稱為豆蔻年華,比喻此年齡段的少女如豆蔻一般含苞待放。十五歲被稱為及笄[jī]之年,笄是指發簪,及笄是指少女到此年齡應該結發,用發簪貫穿,表示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齡,相當於成人禮。
那麼古代女子為何十幾歲便可以嫁人,難道是比現代人成熟得早嗎?答案顯然不是,古代女子之所以早早嫁人主要是出自以下幾點原因。
人均壽命較短
古代由於受限於醫療技術的水平,加上戰亂頻繁、食物短缺,人均壽命普遍較短。一般來說普通人的壽命通常只有四五十歲。
綜上所述,古代女子十幾歲出家,是因受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律法規定及男尊女卑思想等原因,並不是她們要比現代女性成熟得早。
I. 古代女子幾歲可以出嫁男子幾歲可以娶妻
按照《禮記》所規定的男女成年標准來理解,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是男20歲、女15歲。
越王勾踐規定男子20歲而娶,女子15歲而嫁;宋仁宗時期規定男子15歲而娶,女子13歲而嫁;明太祖規定男子16歲而娶,女子14歲而嫁。
《晉書·武帝紀》記載,司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詔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長吏配之。」意思是說,女子到17歲,如果父母不將閨女嫁出去,地方官府就要找個「剩男」逼其出嫁。
(9)古代美女多少歲才能嫁人擴展閱讀:
南北朝時期「剩男剩女」要受嚴懲「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在中國古代,女子婚齡標准,各朝多有變動。其中,上古周代的「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屢被提起。此說出自《周禮·地官·媒氏》篇中,如果照這么說,中國早期是實行晚婚晚育的國家。
從史料來看,實際不然。這個婚齡杠杠,不是現代婚姻中的最低結婚年齡,而是成年男女必須結婚的年齡上限。
中國古代其實是「早婚國家」,特別是女性的結婚年齡普通較低。早的11歲就結婚了。據《梁書·張緬傳》和《周書·城冀傳》,梁高祖第4個女兒富陽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兒平原公主都是11歲出嫁的。更早的還有在6歲就結婚的,漢昭帝八歲繼承皇位,娶 「年甫六歲」的上官安女為皇後。
按照《禮記》所規定的男女成年標准來理解,古代嫁娶年齡一般標準是男20歲、女15歲。但各朝代有異,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並聽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