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新郎新娘 > 滿族人管美女叫什麼

滿族人管美女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09 18:16:09

❶ 我認識一個滿族女生我管她叫女韃虜這個綽號如何

韃,是指蒙古人。韃靼是蒙古的古稱。
虜,是指胡虜。胡虜原是匈奴人的古稱,後來引申指東胡,東胡,是蒙古人的祖先。
韃虜,怎麼樣都是指蒙古人,孫中山時代的人文化程度不高,且同*盟*會的上級是日*本*黑*龍*會,孫本人也是黑龍會的大佬,當然,為了反蔣,我們尊孫,但是嚴格來說,孫也不是什麼好人。同*盟*會不過一黑社會組織而已。所以孫時代的很多口號都是值得商榷的。
綜上所述,不要顯得和孫黨一樣沒有文化。
另,滿人的祖先是肅慎。與華夏同源。故,少數民族裡,唯滿人築城、農耕爾。

❷ 滿族蒙古族為什麼都叫福晉格格

音譯為福晉格格。

1、福晉(音譯詞,意為夫人),清朝皇室貴族婦女封號。清朝皇太子、親王、世子、郡王之妻稱福晉,側室稱側福晉,漢語稱為妃和側妃。「福晉」相當於漢語的「妃」。

2、格格,滿語,意為小姐。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為清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

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2)滿族人管美女叫什麼擴展閱讀:

格格的稱號沿革:

1、正式稱號:

在後金時期,國君(即「大汗」)和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稱為「格格」,無定製。(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

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1636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後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後的養女,稱「和碩公主」。「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

順治十七年(166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①親王之女:封為「和碩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郡主,側室所生女為郡君。

②世子及郡王之女:封為「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縣主,側福晉所生女為縣君。

③多羅貝勒之女:亦為「多羅格格」,嫡福晉所生女為郡君,側福晉所生女為鄉君。

④固山貝子之女:嫡福晉所生女封「固山格格」為縣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

⑤鎮國公、輔國公之女:嫡福晉所生女稱「格格」為鄉君,側福晉所生女不受封,稱宗女。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

「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

2、非正式稱號

在清朝,「格格」有時候也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例如康熙年間,內務府的報告中有稱蘇麻喇姑(孝庄文皇後的侍女,曾撫養康熙帝)為「蘇麻喇額涅(母親)格格」。

無正式封號的貴族之女可稱格格。(《清稗類鈔》稱:「親王之女稱郡主,郡王及貝子、貝勒、輔國公之女稱縣主。然除公主外,雖有郡主、縣主資格,如未奉有正式封號者,皆統稱格格。大抵稱格格者,以次女以下之處子為多。若其長女,未得正式之封號者亦罕。」)

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位在側福晉、庶福晉之下。(《清史稿》載:雍正帝的孝聖憲皇後「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

❸ 滿人之間如何稱呼

由於滿族語言與漢族不同,稱呼也與漢族不同。

1、滿族對父親曰「阿瑪」,母親曰「額娘」,大伯曰「昂邦阿瑪」,叔叔曰「昌克赤」。子曰「濟」,女曰「義而漢濟」,夫曰「畏根」,妻日「義而漢」,娣曰「格格」,妹曰「嫩」。祖母曰「太太」,祖父曰「達達」。岳父曰「阿母哥」,岳母曰「額母哥」。

2、滿族稱爺不是祖父的意思,而是對男性的尊稱。滿族稱奶奶,不是祖母的意思,而是對女性的尊稱,因此,「旗人男稱爺,女稱奶,乃極尊貴之名稱」。滿洲貴族稱男僕人為阿哈,稱女僕婦為媽媽或嬤嬤。

3、滿族稱謂與漢族不同,漢族以姓相稱,滿族人多以名上第一字相稱。如,此人名祥某,他若是販夫、走卒則稱祥子;他若是商店老闆或稍稍有頭臉的人物,則稱祥爺;他若是官吏、州、縣、承、典等,則稱祥老爺;他若是知府,則稱祥大老爺;他若是道台則稱祥大人;他若是宰相、大學士、軍機大臣則稱祥中堂。

4、姓氏,滿語為「哈拉」。清代滿族的姓氏多達六百七十多種,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姓氏數中名列前茅。滿族及其先民的姓氏本來都是用本民族語稱謂的,所以是多音節的,如勿吉的乙力支」、「侯尼支」,靺鞨人的「突地稽」等等。

5、由於受漢文化的影響,金代許多女真姓氏逐漸改成對應的漢姓,如完顏,漢姓王;烏吉倫,漢姓商;紇石烈,漢姓高;蒲察,漢姓李;孛術,漢姓魯等等。一些滿族姓氏來源於古老的部族名稱,如赫舍里、輝和、薩克達、尼瑪哈、鈕祜祿、納喇等。

6、其中有些部族名稱帶有濃郁的圖騰崇拜的意味,如「薩克達」為野豬,尼瑪哈為魚,鈕祜祿為狼。有些滿族姓氏以居住地地名為姓,滿文始創者達海「先世居覺爾察,以地為氏」。名將雅希禪「先世居馬佳,以地為氏」。

7、清朝入關後,絕大多數滿族逐漸改為漢姓,仍有少數姓氏如「布尼」,仍是滿語姓氏,而用漢語記音。滿族姓氏改漢姓大致有以下情況:有的譯原姓氏之義,取其同義的漢字。如哈斯呼,漢譯為左,則取左為姓;阿克昌義為雷,取雷為姓等等。有的是按原音譯的諧音取漢字為姓,如瓜爾佳氏,取關字為姓;董鄂氏,取董字為姓;布爾察氏,取卜為姓;胡什哈里氏,以胡為姓,等等。

8、有的不是直接按滿語諧音為漢字,而是取其字義後再諧漢字,如鈕祜祿氏,其義為「狼」,諧音為「郎」。有的以父祖名字的頭一字為姓,如岫岩洪氏,「高祖名洪雅,乃姓洪氏」;遼寧愛新覺羅?海臣,其後人以海為姓;沈陽喜塔拉?文忠顏,其後人以文為姓,等等。

9、有的滿族姓氏改成漢姓後出現兩個甚至三個漢姓,如吉林烏拉的瓜爾佳氏,改為漢姓為羅、關。因其先人在赫葉穆定居時,與羅氏通婚,規定了隔一輩叫「羅、關」的族訓,迄今如故。費莫氏,為麻、馬兩姓;那木都魯氏以那、南為姓;伊爾根覺羅,以佟、趙為姓,其改姓的原因已經不詳了。

10、清初滿族的大姓有:瓜爾佳氏、鈕祜祿氏、舒穆祿氏、納蘭氏、董鄂氏、輝發氏、烏拉氏、伊爾根覺羅氏、馬佳氏。後來有「佟、關、馬、李、齊、富、那、郎」八大姓之說。在民間,還有「七關八趙」、「大郎、小郎」等說法。在日常交往中,滿族人習慣稱名,不稱姓。

❹ 請問滿族稱呼"格格"是什麼意思

首先要說的是,現代生活中既沒有格格,也沒有公主。至於清朝的時候,還是要從「格格」一詞的滿語意思說起。

在《滿漢詞典》中「格格"(gege)的解釋是:女孩、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

從語言的角度講,格格這個詞的含義十分的廣泛,除了有上面說到的小姐、姐姐之類的意思之外,還有「丫頭」「姑娘」等等。另外就是人們最長提到的「格格」最為爵位的含義。

受到「還珠格格」等電視劇的影響,很多人就認為格格是清朝公主的稱呼,這種說法實際上十不準確的。

不過這個問題得分兩個時期來說。在清朝正是更改國號之前(從前稱為金),並沒有一套十分正規完整的禮儀制度,而是保留女真民族過往的一些習俗。在這個時期,「格格」這個稱呼的含義便是分的模糊,拋開其在滿語中的本意來說,實際上它就是對女子(包括各個年齡段的女子)的總稱。

後來,努爾哈赤建立女真國後,格格的界定范圍就隨之縮小,主要指的是貴族的女子,例如:努爾哈赤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三女哈達格格、養女巴約特格格等等。

應該說,這段時期是「格格」與「公主」這兩個詞的界限最模糊的時期,就以上提到的幾位格格來說,她們其實也還有別的稱號,比如東果格格亦稱東果公主,嫩哲格格亦稱沾河公主、哈達格格亦稱哈達公主。由此看來,這個時候公主與格格確實是可以互換的。

但是我們同樣也看到,這個時期,皇女冊封的禮制已經開始逐漸有所完善,比如說努爾哈赤的四女、八女、養女和養孫女都正式被受封為「和碩公主」,也就是說,從此開始,格格與公主就漸漸有了分別了。

第二個時期是皇太極建立大清朝開始,在更該國好的同時,皇太極根據漢族的宮廷禮法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後宮制度(這也是清朝後宮禮制的雛形),這其中也包括公主及貴族女子的封號。這一點從皇太極的女兒們的封號里就不難看出,比如「皇太極長女固倫敖漢公主、次女固倫溫庄長公主、三女固倫雍穆長公主等等。

這里需要解釋的是,「溫庄」、「雍穆」之類的公主的徽號建立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的。以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來說,皇太極有一個嫁給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的女兒,也就是金庸小說中的建寧公主 。她是皇太極最小的女兒,最初時被封為和碩建寧長公主,後改為和碩恪純長公主。還有四女固倫興平長公主後改為固倫雍穆長公主;三女固倫延慶長公主後改為固倫端靖長公主等等。這是滿族統治者在接受漢文化後的一個重要反映,也就是在漢文字的使用上,開始選擇更為講究也更為正式的字眼最為尊號或徽號的使用。

再說回來,也就是說,從皇太極開始,格格就不再作為皇帝女兒的稱為了,也就與公主有了正式的分別。但是,滿族人還是對格格一詞作出了保留,就像上面「LWDHWOOO731」說到的,和碩格格(郡主)、多羅格格(縣主、郡君)、固山格格(縣君)、格格(鄉君)等等。同時上面也說到了,格格自此以後除了封號外,成了一種貴族女子非正式的稱呼(大格格、二格格之類)。但不需要提醒的是,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稱呼的,因為格格這個詞有丫頭、姑娘的意思,所以說,這某格格的稱呼只能是長輩夥同輩中的長者才可以稱呼的,至於什麼宮女、太監或是外臣是不可以這么稱呼的。

另外還要提到的是,格格並不只是皇室宗女的稱呼,也可以是皇室妻妾的稱呼,一般指的是沒有福晉或側福晉等正式身份的妻妾,典型的例子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聖皇後在雍正還是皇子的時候,在雍王府中的稱號就是格格。

綜上所述,回答樓主的問題:格格,是清朝獨有的稱謂,請含義十分廣泛,如何解釋要以實際情況來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順治以後,格格絕對不能稱呼皇帝的女兒,即使是在非正式的場合中也是如此。比如在《玉牒》及《聖祖實錄》中,康熙皇帝的女兒在得到正式的封號之前,被明確稱為大公主、二公主等等。

另外,其實如果嚴格按滿語譯音的話,「格格」這個詞應該譯為ge3ge1,第一個音為三聲,只是不知後來如何漢化成如此了。

❺ 古代皇宮女人有什麼稱呼,比如:公主,格格 最好全面一點,謝謝

夏殷以前,中國後妃制度比較簡略,文字記述也很模糊,大率將天子的配偶統稱為妃。如皇帝有四妃;帝嚳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稱為次妃。

周代天子開始立後,正嫡便叫王後。 《周禮》規定:天子立一後,三夫人(正一品),九嬪(正二品),二十七世婦(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 五者相參,以定尊卑。與外朝六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對應。六宮即前一宮,後五宮。後五宮指後一宮;三夫人一宮;九嬪一宮;二十七世婦一宮;八十一御妻一宮。後正位宮闈,體同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知喪祭賓客;女御序王燕寢。

秦王贏政兼並六國,統一天下,自稱為皇帝,其正嫡便叫皇後。

漢帝國後妃制度繼承秦制,並明確規定皇帝的祖母稱太皇太後,母親稱皇太後,中國後妃制度的母後稱號就此確定,歷代相沿。

嬪御制度漢代時確立,漢代後宮制歷漢初四帝,以後漢武帝、漢元帝的訂立、增益。嬪御名號分為十四等:昭儀、婕妤、 娥、容華、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長使、少使、五官、順常、無涓,無涓這一等還包括共和、娛靈、保材、良使、夜者。

西漢初年帝王的正配叫皇後,其餘嬪御名號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

武帝時又加婕妤、 娥、容華、充依。

元帝時加昭儀,又有五官、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等。

東漢的後宮人數沒有什麼減少,但鑒於西漢外戚權重,改革後宮,嬪御名號只設四等。東漢光武帝並省前制,皇後之外,只立貴人、美人、彩女。後又加宮人、凡嬪妃四等。(後宮只立皇後、貴人。貴人金印紫綬依舊,但奉祿不過是數十斛粟。又設美人、宮人、采女三等,但卻沒有爵秩,只是賞賜充給而已。)

曹魏時出於文學的浪漫和對雅號的喜好,嬪妃分成12等:貴嬪、夫人、淑妃、淑媛、昭儀、昭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美人、良人。

魏太祖建國,皇後之下分後妃五等:夫人、昭儀、婕妤、容華、美人。 文帝增五等: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 明帝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除順成。 太和時,明帝詔復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12等;貴嬪,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淑妃位同相國,爵比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縣令;昭儀比縣侯;昭華比鄉侯;修容比亭侯;修儀比關內侯;婕妤視中二千石;容華視真二千石;美人視比二千石;良人視千石。

晉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另有美人、才人、中才人。

北朝承魏晉制度,略有增損。「道武追尊祖妣,皆從帝謚為皇後。始立中宮。余皆或稱夫人,多少無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儀及貴人、淑房等。後庭漸多矣。又魏故事,將立皇後,必令乎鑄金人,以成者為吉,又則不得古也。」

北魏孝文帝改定內宮: 左右昭儀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後來又置女職,以典內事: 內司視尚書令、仆;作司、太監、女侍中三宮視二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五宮視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視四品;表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視五品。

南朝宋在晉制上有增有刪,至宋明帝時規定:以貴嬪、貴妃、貴姬為三夫人;以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以婕妤、容華、充華、承微、列榮為五職;另設散役包括美人、才人、良人。

南朝齊高帝建元元年,有司奏置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三年,太子宮置內職,良綈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

南朝梁、陳以貴妃、貴嬪、貴姬為三夫人;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為九嬪;婕妤、容華、充華、承微、列榮為五職;美人、才人、良人為三職。

北周宣帝自稱為天元皇帝,皇太後便被尊為天元皇太後,又設正陽宮皇後、天皇太後、天皇後、天右皇後、天左皇後,後宮制度至此全亂了。 二年二月,改制詔為天制,敕為天敕。頌令:

尊天元皇後為天無皇太後,天皇太後李氏為天元聖皇太後,天元皇後楊氏為天元大皇後,天皇後朱氏為天大皇後,天右皇後元氏為天右大皇後,天左皇後陳氏為天左大皇後,正陽宮皇後稱皇後。

隋文帝楊堅得天下後,鑒於前朝的積弊,一一加以革新。後宮中也一改舊制,只設皇後正位宮闈。開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禮》著內官程式,省減後宮人數,規定嬪3人,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9人,負責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絲台,視正七品。

隋煬帝時,後妃、嬪沒有專職,「唯端容麗飾,陪從燕遊而已。」煬帝醉心此事,自製嘉名,以貴妃、淑妃、德妃為三夫人,呂第一;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為九嬪,品第二;婕妤12人,品第三。美人、才人15人,品第四。為二十七世婦;寶林24人,品第五。御女24人,品第六。采女37人,品第七。為御妻。總計120人。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唐代皇後以下,設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二十六世婦:婕妤、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寶林、御女、采女各26人。

唐開元時期,以皇後以下設四夫人不合舊制,「乃置惠、麗、華三妃,六儀,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宮、尚儀、尚服各二。」

兩宋嬪御的名號沒有準則,比較紛紜雜亂。大致地說,初入宮時,女子的名號有:侍御、紅霞帔。再進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數和郡名上沒有一定。夫人以後,再進便是才人、美人、婕妤,然後進為昭儀、昭容、修媛、修儀、修容、充媛、婉容、婉儀、順容、貴儀等。再進為妃一級:貴妃、賢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後宮的顯著特色是無定位,由初級開始,隨寵遇增長,不斷晉級。

遼代皇後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這間沒有什麼等級差別。元代除了皇後和各妃這兩個稱謂,後宮中再沒有別的名號。金代則復雜和完善一些。

金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金代明確規定,選後不取自庶族。金創國之初,後宮嬪妃沒有名號。到金熙宗時,始有貴妃、賢妃、德妃之稱。海陵王執政時,後宮寢多,寵妃有十二位: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間,後宮簡少。金章宗明昌時期,後宮規制大備。

金代後宮仿照漢制立了一套嬪御制度,明文確定: 皇後下設貴妃、賢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漢三夫人; 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漢九嬪; 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漢二十七世婦; 寶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漢八十一御妻。 另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都不得是後宮內官。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後宮除了正皇後以外,不無所謂的第二皇後、第三皇後,只要皇上高興,設多少皇後都行。

明代的後宮宮女很多。宮女被皇帝御幸以後,便獲得妃的名號,進入了皇帝嬪妃的行列。但明代後宮除了皇後的稱謂,只有妃這一級,沒有嬪。妃有貴妃、淑妃、寧妃、賢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貴妃在妃這一級中地位最高。

清代宮廷的後妃制度是在清入關以後坐鎮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燁確定的: 尊皇帝的祖母為太皇太後;母親為皇太後;太皇太後、皇太後住慈寧宮,太妃、太嬪隨住; 皇後坐鎮中宮,主持後宮事務; 皇後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分住東西六宮; 嬪以下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隨皇貴妃分住東西六宮。 清後宮制度規定,皇帝大婚之前,選八位比皇帝大的宮女,供皇帝進御,即獻身皇帝。八位宮女都有名分,授以宮中四個女官的職銜:司賬、司寢、司儀、司門。

❻ 舊時代滿族人對老姑娘如何稱呼

摘要 滿族人的稱呼「大姑」指未婚女子。

❼ 各民族對男女的稱呼

少數民族男女都有自己特定的稱謂,具體介紹如下:

白族:男叫「阿朋」,女叫「金花」。

彝族:男人叫「阿黑哥」,女人叫做「阿詩瑪」

納西族:男人叫「胖金哥」、女人叫「胖金妹」。

傣族:男人叫「毛多力」,女人叫「少多麗」。

哈尼族:男人叫「阿力」,女人叫「阿布」。

基諾族:男人叫「喲科」,女人叫「咪科」。

藏族:男人叫「扎西」,女人叫「卓瑪「。

(7)滿族人管美女叫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還有兩個別稱,一是中華兒女,二是炎黃子孫,這兩種稱呼有時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華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異。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的分布有兩個特點:

1、小聚居大雜居。少數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各省、自治區。

2、分布范圍廣,但主要集中於西部及邊疆地區。

❽ 明朝人稱他們"女真"。滿族為何自己稱女直(Nio-ijy)

女真是現在滿族的祖先,是我國古代居住在東北白山黑水一代的古老民族。周時稱肅慎,以製作優良弓箭而著稱。漢、三國、晉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其中的一支黑水靺鞨到五代時遼國才稱之為女真,並附屬於遼,向其納貢。遼主耶律宗真(1031-1055年在位)登位後,由於他的名字中有個「真」字,為了避諱,改稱「女直」。所以「女直」不是事隔600年後作為女真族後代的滿族對自己的稱呼,而是遼主耶律宗真統治時期(相當於北宋前期)一時的稱呼。1115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1125年金滅遼,此後他們依然稱自己的族名為「女真」,這個族名一直用到明朝崇禎八年(皇太極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才改女真族名為「滿洲」(通常認為意思是「吉祥」)。
此前的1616年(明萬曆44年),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建立「金」政權,史稱「後金」。到他兒子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的第二年即公元1636年,他又改「金」為「清」。
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改稱「滿族」,一直沿用到今天。

閱讀全文

與滿族人管美女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疫苗沒打怎麼健康碼顯示打了 瀏覽:766
從化太平鎮和增城中新經濟哪個好 瀏覽:526
湖北經濟學院自考畢業做什麼 瀏覽:983
女羊配男雞婚姻出現婚姻破財什麼原因 瀏覽:138
如何學好經濟學百度文庫 瀏覽:236
愛情里心要怎麼樣才能不斤斤計較 瀏覽:682
山東出省需要健康碼在哪裡辦理 瀏覽:601
怎麼提升婚姻濃度 瀏覽:532
原神無妄坡有什麼故事 瀏覽:737
美女吃飯吃的什麼菜啊 瀏覽:930
有智有謀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564
經濟學有什麼論文期刊 瀏覽:383
獅子座女生的愛情觀是什麼樣子 瀏覽:216
婚姻合配更不差是什麼意思 瀏覽:427
哪些電影講的是愛情 瀏覽:476
美女呀想買衣服怎麼買呀 瀏覽:463
腎臟是否健康如何判斷 瀏覽:222
是什麼樣的愛情讓我遇見這樣的你 瀏覽:33
佛說什麼人最幸福 瀏覽:967
聽到女人在想什麼就幸福了 瀏覽:353